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第十八章习题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第18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18-1 略
18-2为什么氟和其他卤素不同,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解:因为F是电负性最大的元
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电子云总是偏向F,而且F处于第
二周期,没有空d轨道参与成键,所以,和其他
卤素不同,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18-3 小结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
子亲和能和电负性,在按周期性递变规律的
同时,还有哪些反常之处?说明其原因。
解:p区
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对同一周期,一般是自左向右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电离
能依次增大,电子亲和能依次增大,电负性依次增大。对于同
一族,一般是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电离能依次减小,电子亲和能依次减小,电
负性依次减小。但第VA族的N、P、As等的第一电离能和
电子亲和能出现反常,第一电
离能比同周期VIA族的O、S、Se大,电子亲和能比同周期IVA族的
C、Si、Ge小,这
是由于VA族元素的外层p轨道处于半充满,结构稳定,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接
受电子。
另外,F的电子亲和能要小于Cl,O的电子亲和能小于S,N的电子亲和能小于P等,这是由于第二周期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太小,电子云密度大,电子之间排斥力很强,以致
当加合一个外
来电子形成负离子时,因排斥力大使放出的能量减小,导致上述反常结果。
18-4
概括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有哪些共性?
解: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型氢化物,在
通常状况下为气体或挥
发性液体,都能与氧、卤素、氧化态高的金属离子以及一些含氧酸盐等氧化剂作用
。
18-5 已知下列数据(298K):
△
f
G
m
Ө
[H
2
S(aq)]=
-27.9 kJ·mol
-1
;
△
f
G
m
Ө
[S
2-
(aq)]= 85.8
kJ·mol
-1
;
△
f
G
m
Ө
[H
2
Se(aq)] =
22.2 kJ·mol
-1
;
△
f
G
m
Ө
[Se
2-
(aq)] =
129.3 kJ·mol
-1
试计算下列反应在298K时的△
rG
m
Ө
和平衡常数K,并比较两者中哪一个酸性较强?
(1)
H
2
S(aq) -→ 2H
+
(aq) +
S
2-
(aq)
(2) H
2
Se(aq) -→
2H
+
(aq) + Se
2-
(aq)
解: (1)
H
2
S(aq) -→ 2H
+
(aq) +
S
2-
(aq)
298K
△
r
G
1
Ө
= △
f
G
m
Ө[S
2-
(aq)]-△
f
G
m
Ө
[H
2
S(aq)]
= 85.8-(-27.9) =
113.7kJ·mol
-1
由
△
r
G
1
Ө
= - RTlnK
1
Ө
求得: K
1
Ө
= 1.17×10
-20
(2) H
2
Se(aq) -→ 2H
+
(aq) +
Se
2-
(aq)
298K
△
r
G
2
Ө
= △
f
G
m
Ө[Se
2-
(aq)]-△
f
G
m
Ө
[H2
Se(aq)]
= 129.3-22.2)
= 107.1kJ·mol
-1
由
△
r
G
2
Ө
= - RTlnK
2
Ө
求得: K
2
Ө
= 1.68×10
-19
通过(1)、(2)的计算结果可知:H
2
Se的酸性比H
2
S的酸性强。
1
18-6 略
18-7
试从结构观点分析含氧酸强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用鲍林规则判断下列酸的强弱:
(1)HClO
(2)HClO
2
(3)H
3
AsO
3
(4)HIO
3
(5)H
3
PO
3
(6)HBrO
3
(7)HMnO
4
(8)H
2
SeO
4
(9)HNO
2
(10)H
6
TeO
6
解: 含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中心原
子对羟基氧原子上电子的吸引强弱,若吸引能力强,酸
性强。而与中心原子相连的非羟基氧对中心原子吸
引羟基氧上电子的能力影响很大。所
以,可以根据非羟基氧的个数,来判断含氧酸的强弱。由Pauli
ng提出的半定量规则:pK
1
≈7-5N,判断结果为:
(1)
HClO N=0 pK
1
≈7 为很弱的酸
(2)
HClO
2
N=1 pK
1
≈2 为弱酸
=
(3) H
3
AsO
3
=
N=0
pK
1
≈7 为弱酸性
(4) HIO
3
N=2
pK
1
≈-3 为强酸
(5)
H
3
PO
3
N=1 pK
1
≈2 为弱的酸
(6) HBrO
3
N=2 pK
1
≈-3
为强酸
(7) HMnO
4
N=3 pK
1
≈-8
为很强的酸
(8) H
2
SeO
4
N=2
pK
1
≈-3 为强酸
(9) HNO
2
N=1
pK
1
≈2 为弱的酸
(10)
H
6
TeO
6
N=0 pK
1
≈7 为很弱的酸
18-8试解释下列各组酸强度的变化顺序:
⑴ HI﹥HBr﹥HCl﹥HF
⑵ HClO
4
﹥H
2
SO
4
﹥H
3<
br>PO
4
﹥H
4
SiO
4
⑶
HNO
3
﹥HNO
2
⑷
HIO
4
﹥H
5
IO
6
⑸
H
2
SeO
4
﹥H
2
TeO
6
解:
(1) 从I到F,由于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电子密度增大,故酸性减小。
(2) 同
一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中心原子对羟基
氧的吸引增强,故酸性依次增
强。
(3) 同一元素,氧化态越高,对羟基氧的吸引越强,酸性越强。
(4) 同一元素,同氧化态,由于前者非羟基氧个数多,对羟基氧的吸引强,酸性大于
后者。
(5) 同一族元素,同氧化态,Se的原子半径小于Te,非羟基氧的个数又多,对羟基
氧的
吸引强于Te,所以酸性强于后者。
18-9
判断下表中各含氧酸盐的溶解性(填“易溶”,“可溶”,“难溶”)。
Ag
+
Cu
2+
Al
3+
K
+
NH
4
+
Ca
2+
CO
3
2-
难溶 难溶 (水解)难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NO
3
-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2
SO
4
2-
难溶 可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PO
4
3-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H
2
PO
4
-
可溶 可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可溶
ClO
3
-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18-10 已知下列数据:
-
Na
2
CO
3
CaCO
3
Na
+
(aq) Ca
2+
(aq)
CO
3
2
(aq)
△
sol
H
m
Ө
kJ·mol
-1
-24.69 -12.13
S
Ө
J·K
-1
·mol
-1
138.8 92.9
58.41 -53.1 -56.9
试计算Na
2
CO3
和CaCO
3
溶解过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sol
G
m
Ө
),并对它们在水中的溶
解性作出判断,分析两者水溶性不同的原因。
解:Na
2
CO
3
的△
sol
S
Ө
=2
×58.41+(-56.9)-138.8=-78.88
J·K
-1
·mol
-1
△
sol
G
m
Ө
(Na
2
CO
3
) = △
sol
H
Ө
-289△
sol
S
Ө
-
= -24.69-298×(-78.88)×10
3
=
-1.18kJ·mol
-1
同理 CaCO
3
的△
sol
S
Ө
=-58.41+(-56.9)-92.9=-202.9
J·K
-1
·mol
-1
△
sol
G
m
Ө
(CaCO
3
)=
△
sol
H
Ө
-289△
sol
S
Ө
-
=
-12.13-298×(-202.9)×10
3
=
48.3kJ·mol
-1
从上述△
sol
G
mӨ
数据可知,△
sol
G
m
Ө
(Na
2
CO
3
)<0, 表明Na
2
CO
3溶解是自发的;而△
sol
G
m
Ө
(CaCO
3
)>0,表明CaCO
3
溶解是非自发的。出现溶解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sol
S
Ө
两者相差
太大。
18-11
试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热稳定性,并作出解释。
(1)Ca(HCO
3
)
2
、CaCO
3
、H
2
CO
3
、CaSO
4
、CaSiO
3
(2)AgNO
3
、HNO
3
、KNO
3
、KClO
4
、K
3
PO
4
解:热稳定性 (1) CaSiO
3
>CaSO
4
>CaCO
3
>Ca(HCO
3
)
2
>H2
CO
3
(2) K
3
PO
4
>KClO
4
>KNO
3
>AgNO
3
>HN
O
3
对于CaSiO
3
、CaSO
4
、C
aCO
3
,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分解后得到的氧化物的
挥发性是CO
2
>SO
3
>SiO
2
,使得分解熵变化的差异大,稳定性是CaSi
O
3
>CaSO
4
>CaCO
3
;
–
对
于CaCO
3
、Ca(HCO
3
)
2
、H
2
CO
3
,由于阳离子对CO
3
2
的反极化作用不同,即反极
化作用是H
+
>
Ca
2+
,反极化作用越大,含氧酸(盐)越不稳定,所以稳定性是CaCO
3
>
Ca(HCO
3
)
2
>
H
2
CO
3
。
同理可以解释(2)K
3
PO4
>KClO
4
>KNO
3
>AgNO
3
>H
NO
3
。
18-12 用BaCO
3
、CaCO
3
以及它们的组成氧化物的标准生成焓计算BaCO
3
和CaCO
3
的分
解焓,并从结构上解释为什么BaCO
3
比CaCO
3
稳定?
解:
△H(BaCO
3
)=△
f
H
Ө
[BaO(s)]+ △<
br>f
H
Ө
[CO
2
(g)]-△
f
H
Ө
[BaCO
3
(s)]
=
-553.5+(-393.5)-(-1216)= 269 kJ·mol
-1
△H(CaCO
3
)=△
f
H
Ө
[CaO(s)]+
△
f
H
Ө
[CO
2
(g)]-△
f
HӨ
[CaCO
3
(s)]
=
-635.1+(-393.5)-(-1207)= 178.4 kJ·mol
-1
3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BaCO
3
比CaCO
3
稳定。由于Ba
2+
离子半径比Ca
2+
离子半径大,
所以
Ca
2+
与CO
3
2-
的相互极化作用大于Ba
2+
与CO
3
2-
相互极化,即Ca
2+
使CO
3
2
-
变形易分解,
故BaCO
3
比CaCO
3
稳定。
18-13 略
18-14 试解释下列各组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强弱: <
br>(1)H
2
SeO
4
>H
2
SO
4
(稀) (2)HNO
2
>HNO
3
(稀)
(3)浓H
2
SO
4
>稀H
2
SO
4
(4)HClO>HBrO>HIO
(5)HClO
3
(aq)>KClO
3
(aq)
解: (1)
由于Se处于第四周期,与S相比,次外层增加了10个d电子,由于d电子屏
蔽电荷的能力比同层的s
,p电子的要小,使得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Z*比不插
入10个d电子时要大,导致其最高氧
化态的含氧酸的稳定性小,氧化性比硫酸强。
(2) 由于HNO
2
的结构
对称性差,稳定性不如HNO
3
,导致氧化性比HNO
3
强。
(3) 氧化态浓度增大,φ值升高,所以氧化能力增强。另外,在浓酸溶液中存在自由
的酸分子,有反
极化作用,导致稳定性减小,氧化能力增强。
(4)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
,原子半径增大,获得电子的能力减小,
所以低氧化态含氧酸的氧化性依次递减。
+
(5)
因为在含氧酸盐中,金属离子的反极化作用比H弱,稳定性比含氧酸大,所以
氧化性小于含氧酸。
18-15 何谓次级周期性?为什么它在p区第二、第四、第六周期中表现出来?为什么它
主
要表现在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稳定性和氧化性)上?
解: 略
18-16 试解释下列现象:
(1)硅没有类似于石墨的同素异性体。
(2)氮
没有五卤化氮,却有+5氧化态的N
2
O
5
,HNO
3
及其
盐,这二者是否有矛盾?
(3)砷的所有三卤化物均已制得,而五卤化物只制得AsF
5和AsCl
5
,而且后者极不
稳定。
(4)硫可形成n= 2~6
的多硫链,而氧只能形成n=2 的过氧链。
解: (1)
石墨晶体中,C原子间除有
σ
键以外,还有多个p轨道重叠的离域
π
键。
而
Si为第三周期元素,半径比C大,内层电子比C多,使p轨道不易重叠形成π键。故不
形成
类似石墨的晶体。为降低体系能量,Si倾向于形成多个Si—Si单键,以Si
4
四面体为<
br>结构单元,形成类似于金刚石的无限结构。
(2) 氮为第二周期元素,最外层有5
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可以有+V氧化态,
但其只有1个s和3个p轨道,最多能形成4个共价键,即
配位数最大为4,所以没有
NCl
5
分子存在。
(3) 这是由于第四周期
p区元素的不规则性引起的,由于次外层增加了10个d电子,
使得外层电子受核的吸引力加大,原子半
径相对较小,不易被氧化到最高正价,所以,
只能与强氧化性的F
2
或Cl
2
作用,才能形成最高正价的卤化物,并且其五氯化物也很不
稳定,在-28℃时就显著分解。
4
(4)由于S处于第三周期,除了有3s和3p轨道参与成键外,还有3
d轨道,所以能
形成n=2~6的多硫链;而O位于第二周期,外层只有2s和2p
4个轨道,其中只有两
个轨道未充满,所以只能形成n=2的过氧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