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起
温柔似野鬼°
843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1: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半括号-生怕的意思
曾在中央编译局工作过多年的美国专家琼·平克姆在她编写的《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中,将中式英语称为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文特色的英文),这与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称为孪生词语,也说明了中国人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容易产生中文特色的英语,即“中式英语”。
一. 出现中式英语倾向的原因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以及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们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汉译英易产生“中式英语”,就像英译汉易出现“洋腔洋调”一样。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应用翻译都有“中式英语”的倾向,像《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政治性文件的汉英翻译尤其易感“中式英语症”。其原因有三:
1.用词的中国特色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总结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部署的是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不少新词汇、新词组、新提法都是中国特有的,难以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无论是直译还是解释性翻译都难免中文味道。“三个代表”译为Three Represents,用动词represent体现原文“代表”的动态词性,用数量次、复数和大写来满足 “三个代表”简称的名词需要,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也很对称。但Three Represents听起来又点怪,仍有中式英语味道,因为用数次修饰动词是违反英文语法的。“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典型的带中国特色的词组,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译为three-stage guarantees,后又根据上下文做解释性翻译(ensuring payment of the living allowances for workers laid off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the urban poor)。但这种译文不一定理想。guarantee有名词词性
,字尾加s表示复数,符合英语语法。但stage是指同一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譬如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译为three-stage strategy for modernization drive,不能把几件事用stage相提并论,所以该译文是不准确的。英语专家王弄笙在其《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提议将“三条保障线”译作the system of three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既强调了数量的概念,the system又使三者浑然一体,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范畴,可谓言简意赅。与数字结合的词组,诸如“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中国专有的,在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组。即使深刻理解了原文,用通顺易懂的英文译出来,也未必理想。这样的提法在每年的政府报告中都有,在别的政治文件中也不断涌现。
2.对忠实原文有更高的要求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字当头。政治文件的翻译对忠实原文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因为政治文件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基本国策,一旦出现纰漏,后果严重。政治文件政策性强,翻译不能随意增字,也不能随意减字,更不能换种说法绕过去。为了政治上保险,过于拘泥于原文字句,亦步亦趋,扣得太死,易产生不符合英文词法句法的中式英语。
3.行文结构和用词的特点
政府报告句子偏长,句型结构单一,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一逗到底”,连接成分使用不多,层次不太明显。而英语要求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主谓关系密切。译者必须透彻理解原文,挖掘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否则,译文容易偏离英语“形合”的要求,产生过多单个的句子,结构松散。另外,用词重复单调,在一句话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是常见的事。有些看起来容易译起来难的词和词组出现频度很高,例如:“加强”、“建设”或“搞好”等,容易产生重复累赘、晦涩难懂的中式英语。
二.克服中式英语的俩种技巧
如何才能克服中式英语呢?从基础上讲,首先要结合业务加强政治学习,吃透报告精神,不要停留在字面意思,避免因缺乏政治知识造成歧义。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英文词法句法特点,避免将中文搭配强加在英文上。笔者通过参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全国人大会议文件的翻译,认真研读推敲文件英译本,留心搜集了一些如何在实践中解决中式英语问题的技巧与范例。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技巧:替代重复指称和使用主从结构。下面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为例。
1.替代重复指称
英语不喜欢重复,汉译英时要想方设法避免
重复,主要手段有用代词代替、缩短或去掉修饰成分、使用概括性名词和变换用词等。
⑴用代词代替
例1.实现了千百年来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到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历史性转变。
This represented a great shift from the centuries-long history of reclaiming farmland from lakes to restoring it to them on a large scale.
这个例子,原文“湖”出现三次,“田”出现两次,而译文中lakes和farmland只出现一次,再次出现使用了代词it和 them来代替。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连贯性。原文中“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属同意反复,省去一个即可。英语中的代词可分为七、八种,可见代词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用得多。使用代词代替名词是汉译应时避免重复、简化译文的一个常用的手法。
⑵缩短修饰成分
例2.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五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3562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1950年到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
We buil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a scale larger than any other tim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investment in these projects nationwide totaled 356.2 million yuan for the five years, which was equal to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is field from 1950 through 1997 after adjusting for price changes.
原文“水利建设”出现三次,译文中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仅出现一次,第二次用指示代词these将定语缩短,第三次用概括性名词field代替。保留中心词、简化或省略修饰成分,可以避免重复指正。
例3.…2002年5月份,国务院召开全国增收节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02年9月份,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增收节支工作会议…
…in May 2002 the State Council held 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creasing revenu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s …in September 2002, it held another conference…
相同内容的会议第二次出现时,只保留中心词conference,其它修饰成分用another代替,既避免了重复,又使两次会议的同一目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