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复习题
温柔似野鬼°
890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1: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戍的读音-口诛笔伐的意思
(一)按质量档级分类
(1)广播级 (2)业务级 (3)家用级
(二)按使用分类 (制作方式)
(1)ESP/现场座机型(ESP即电子演播室(或电子内景)制作。) (2)EFP用 (EFP即电子现场(或外景)制作) (3)ENG用(ENG,即电子新闻采集)
二、摄像机的主要工作性能
1、信噪比 2、最低照度 3、灵敏度 4分解力 5几何失真 6、重合误差
三、摄像机的组成
一、镜头系统 二、主机 三、寻像器 四、电源 五、传声器 六、通讯系统 七、摄像机电缆 八、摄像机支撑系统
四、光圈(主要作用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调节图像的亮度)
光圈、焦距、物距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小-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
焦距短-景深大 焦距长-景深小
物距远-景深大 物距近-景深小
五、摄像机的调整
1、聚焦的调整
1、采用“特写聚焦法”,即推成特写用聚焦环调节清晰后,拉开并至其他景别时图像仍然清晰。
2、后聚焦调整方法:
1)法兰焦距调节测试卡放于3米远;
2)光圈开至最大。
3)松开后聚焦环紧固螺丝。
4)先把镜头推成长焦,调整前聚焦环,使图像清晰。
5)把镜头拉开到最短焦距(广角位置),调整后聚焦环,使图像最清晰。反复调整2-3次,直到镜头在长焦和短焦时图像都清晰为止,最后锁定后聚焦环螺丝。
2、选择滤色片
3、调整黑白平衡
黑白平衡的调整:(目的是为了色彩更好的还原。如果不调会使色彩偏色)
首先选对合适的滤色镜(进行粗调);
第二,检查光圈是否在自动位置,白平衡钮选择A或B(不能选择P);
第三,对准一张白纸或其它白色物体,搬动调白开关,等录像器出现OK!( 白平衡完毕),再调黑平衡,如不调黑平衡画面暗处将会偏色、反差减弱。黑白平衡调整是控制画面色调的主要方法。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所谓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4、调整光圈
1、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自动”和“手动”。光线均匀场景用自动,不均匀场景用手动。
2、检查光圈是否合适的其他方法有:
1)斑纹开关。
2)视频电平线。
3)波形监示器。
4)用监示器。
5、增益调整
一般有0dB;+9dB;+18dB等几档。通常应在选择0 dB处,
这时图像的信噪比高,清晰度好。
在光线条件不好,出现“low light”指示时,才考虑使用增益开关,置于+9 dB或+18 dB,但此时图像的信噪比会增大,除非特殊光线情况,一般不用。
二)拍摄前的准备
(1)摄像机电源:电池、交流结合器
(2)话筒:本机话筒或外接话筒 (3)摄像机电缆:检查是否好用
(4)磁带:磁带要够用,并注意检查是否带防抹安全帽
(5)照明设备:新闻灯有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两种
(6)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图像稳定。注意调整水平。
(7)彩色监示器:检查录制的效果。
六、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1)肩扛执机拍摄 (2)徒手执机拍摄 (2)固定执机拍摄
七、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1)稳 稳: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1、使用三脚架、轨道。2、 手持。a:可借助物体作支撑物。b:掌握好呼吸。c: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2)准 准:广义理解1.构图准;2. 聚焦准;3.色彩还原要准。狭义理解:运动镜头的起幅落幅要准确。
(3)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4)平 平: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肩扛操作,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与寻像器垂直边框平行。三脚架拍摄,调平三脚架上的水平仪。
(5)清 清: 指拍摄的图像应清晰、不失真。
八、画面构图元素构成(线条、形状、光线、色彩和影调等)
九、电视景别:是指画面中选取被摄景物范围的大小及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的大小,是电视摄像者对事物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
1、景别的作用:
(1)景别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满足了观众不同视距、不同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一种外在形态语言形式)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内容目的性、指向性很强。
(3)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重要因素之一。
(4)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景别的两极拓展,
2、景别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景别的划分:(1)一种是具体景物:以被拍摄景物在画面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 (2)一种是以人为标准:以成年人身体为尺度标准,所截取人体部位范围大小来划分景别。
(拍摄三要素:方向、距离和高度)
一,电视画面特征: 1)运动性。 2)整体性。3)限定性。 4)视点变化性。 5)构图一次性。 1、电视画面的结构成份(布局):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空白 环境
2、构图形式 1)、静态
构图 2)、动态构图 3)、单构图 4)、多构图 5)、水平构图: 6), 垂直构图 7),字母型构图 8)、S型构图 9)、斜线形构图 10)、黄金分割构图 11)、九宫格式构图 12),框式构图
3、固定画面:是指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电视画面。“三个不动”是其核心,即所拍摄的画面相对于画面的框架是不动。
4、运动摄像——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运动摄像。
5、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起幅,运动过程,落幅)
6、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的画面造型有差异
1),推镜头——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主体,且由小到大景别也变化,不论摄影机向前运动还是变焦距(广——长)
2), 移镜头——画面中没有明确的主体,且景别不变三种方式的不同特点有着三种不同的画面造型效果
7、长焦距镜头的特点
1)、视角窄 2)、 景深小:(景深指被摄主体调焦清晰范围) (景深受物距、光圈和镜头焦距影响)
3)、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5)、有望远效果 6)、表现运动体,横向运动动势强,纵向运动动势弱。
注:对横向而言: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运动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划过视场角内的视域区。
对纵向而言:原因: 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较长的路径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运动引起的自身形象的变化(由大……小或由小……大)速度,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辨别的唯一标准……物体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视场比例。
8、长焦距镜头的功用:
1)、调拍远处物体,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
2)、跨越复杂空间,拍摄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或场面。
3)、长焦距镜头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
4)、利用长焦距镜头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
5)、简化背景突出主体,以及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的场面调度
6)、创造虚焦点画面 使画面反差降低、力度减 弱,变得朦胧柔和。
7)、用虚入、虚出的画面作为转场镜头。
8)、可以产生人眼不常见景象,创造富有诗意画面
9、广角镜头的特点:
1)、视场宽
2)、景深大
3)、包括的景物范围大(呈现开阔视野)
4)、(1)近大远小的形象 (2)纵平线急剧汇聚3)平面上的平行线,空间越远越短。
5)、线条畸变,具有某种夸张效果。
6)、画面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好。
10、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的两个重要特征
1)、
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的动感弱,且物距越远越弱。原因:视场角宽,空间开阔。即使运动很快的物体也是很慢才出画。
<1>静止拍摄时,位移缓慢。
<2>运动拍摄时,背景变化缓慢。
2)、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近越强,面向镜头而来或背对镜头而去,表现出的动感更强。原因:强烈的纵深线条变化,使物体小——大或由大——小的梯度变化加快了.
11、广角镜头的功用:
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
2)、适宜展示画面主体所处的环境.
3)、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特点,多层次表现景物,增加了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4)、利用广角镜头超焦距范围小的特点,近距离接近被摄人物,完成偷拍抢拍。
5)、利用广角镜头透视线条的夸张和变形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
6)、运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这也是广角镜头的一个重要功能。
12、电视场面调度:1、人物调度 2、镜头调度
(镜头调度:指拍摄中安排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取景范围、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现场拍摄方式称镜头调度。)
12.1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
(1)是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的重要环节
(2)是渲染环境气氛,创造画面特定情景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3)蒙太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是形成节奏变化的有利条件。
(5)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手段之一。
(6)是纪实长镜头拍摄手段之一。
(7)是大型电视制作中工作的重要环节。
13、轴线规律: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师必须始终要将摄像机安排在轴线同一侧的区域内进行机位和角度等的调整。
13.1、越轴:在进行电视的拍摄或编辑时,上下两个镜头分别是在轴线的两侧所拍,则这两个镜头互为越轴镜头。越轴所拍的镜头在画面上表现为上下两个镜头中人物的方向相反。
13.2 三种轴线:运动轴线,关系轴线,方向轴线。
14、三角形原理:1)外反拍三角形(主体是两个)
2)内反拍三角形(主体只有一个)
3)主观拍摄三角形(一般不考虑)
4)平行拍摄三角形
15、画面构图:是在拍摄现场确定的,是在已确定后的场面调度基础上产生的,是对调度停当后的被摄对象的视觉表现形式
15.1画面构图的要求:
1.画面要简洁。 2.主体要突出。
3.立意要明确。 4.画面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16、光源分为两大类:自然光;人造光
1)、直射光(硬光)
特点: 直射光有明显的投射方向,能在被摄体上面构成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以及投影,有利于表达被摄体的立体形
态、轮廓形式和表面结构;容易在被摄体上产生局部光斑。直射光造型好,能构成多种影调形式和确定明暗配置。它一般多用作主光,还可以用作轮廓光、修饰光。 2)、散射光(软光) 特点: 散射光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照明均匀,不能在被摄体上产生明显的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没有明显的投影,不会产生局部的光斑。散射光可以对物体的细节进行细腻的描绘,并可用来平衡画面结构,降低反差,形成柔和的影纹层次,并有利于物体色彩的还原。它一般多用作辅助光、底子光等。 (注: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效果,决定于三个因素:光源的发光面积、光源与被照明体的距离以及光线传播过程的影响)。 3)、反射光 17、色温:指辐射光源(如太阳、白炽灯等)的光谱成分。当光源的光谱成分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表示该光源的光谱成分,
光源的色温,说明了光线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量的多少。色温低,指光线含长波多,短波少,光色偏红橙;色温高,指光线含短波光多,长波光少,光色偏蓝青;既不偏红也不偏蓝的白光中,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含量比较接近
18、光源色温的作用主要在于拍摄时能否做到色温平衡。 如果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要求的平衡色温时,画面的色调就会偏蓝;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要求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就会偏红。 光源色温偏低、偏高都会影响摄像机对景物色彩的准确还原,因此在拍摄前必须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
19、白天日光一般可分为日出光与日落光、斜射日光、午间顶光三大照明时间,
20、基本的三点式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
1、布光的第一步是确定被摄对象的主要光源——主光
2、第二步就是确定辅助光
3、第三步是确定轮廓光
4、背景光又称为“环境光”,是用来照明环境背景的一种光线。
5、装饰光又称为“修饰光”,是用来修饰被摄主体某一细部的光线,是对前面所讲光线的一种增补。
21、三点布光——人拍摄主体物照明基本方法
22、电视脚本的写作方法:对应式和穿插式
23、蒙太奇的叙述方式: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24、摄像机的标准色温—3200K
25、电视脚本:由画面内容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26、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国建筑学上的名词,原是“安装、组合、构成”的意思,即将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蓝图,分别加以处理,安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使它们发挥出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大的作用。在电影界最初就是指镜头组合和构成的含义
例1: 1、乌云遮日 2、战士英勇就义 3、挺拔的青松 例2: 1
、一个躺着的病人,脸色惨白,气喘吁吁 2、医生给病人注射治疗 3、病人在院中散步
27分镜头的基本格式:
镜号t机号t景别t技巧t画面t
解说t音乐t效果t时间t备注
28电视造句
(一)前进式句子 (二)后退式句子
(三) 环形式句子 (四) 穿插式句子 29、景别变化的决定因素: (1)距离的变化
(2)焦距的变化
(3)被摄体位置变化
30、心理角度:一种叙事性角度. (1)客观角度。观众正常视角度.。 (2)主观角度。以画中被摄体“目睹”事件视觉角度。 (3)主客观角度:一种视觉心理相对应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