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希腊文的字母与读音
玛丽莲梦兔
944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3: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desperated-窑姐
1、概况
?
新约希腊文是一个特殊的说法,因为希腊文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演变的语言,在《新约圣经》成书的年代的语言应用又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在此之前,我们称为古典希腊文时期,当时希腊在亚历山大父子的带领下,正处在大发展的阶段,希腊文化及希腊语强势影响着所到之处,同时也受到这些地方文化和语言的反作用。亚历山大推行一个“希利尼化运动”(?λληνισκ??),目的就是要把希腊文明播撒到更广阔的世界范围。
?
《新约》希腊文之前的古典希腊文主要是阿提喀方言,其次是多利方言和爱奥尼亚方言,以及其他各地不同的方言特色。到《新约》诞生的时代,希腊文基本上共融,形成“通用(κοιν?)希腊语”。由于《新约》成书时间跨度较大,通用希腊语发展的同时,希腊文世界里又由一部分知识分子兴起复古热潮,提倡典雅的阿提喀语,所以《新约》中一些书卷也带有很强的阿提喀色彩。当然,由于《新约》作者的不同以及写作对象及目的不同,甚至是犹太人本身的传统,《新约》一些书卷也带有明显的闪语特征和希伯来文法习惯。
2、字母
新约希腊文有24个字母,来描述其发音。古典希腊文还有更多的字母来描述其发音,可以想见发展中的古典希腊文所包含的方言之多之复杂。虽然是24个读音(字母),但却有25个写法,这是书面上的变化。下面把这些读音(字母)一一列出。
?
小写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大写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标音 a b g d e z ē
? th i k l m n x o p r s t u ph ch ps ō?
(注:以上标音是采用罗马标音法系统,这是英美学界通用的。)
关于写法“σ/?”,后者只是在词尾出现的时候的写法,在词首和中间的时候写法如前。术语中,以上的“小写”一般被称作“小楷”,“大写”被称作“大楷”。字母的写法和读法很重要,不但是对于背记单词,更在于经文校勘,熟悉它们是必须的。
下面我们再着重谈一下希腊文的发音。
3、母音与音节
新约希腊文有7个单母音,分别是:α ε/η ι ο/ω υ。这7个母音在人们说话中,又分别与ι和υ组合成12个双母音:αι ει οι υι,αυ ευ/ηυ ου/ωυ,α? η? ω?(下写ι)。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是子音。母音和子音的区别,我们可以射箭来比喻:拉弓圆满则为母音,至于瞄准的落脚点则为子音;也就是说,母音是发音的(或称元音),子音则是调整发音的确定性方向的(或称辅音)。
以上内容非常好记,熟悉了对我们辨认、甄别词形很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新约》早期的古卷抄本对于下写ι的双母音,都忽略不记下ι,所以要辨别有下写ι双母音的词,就需要对这些词非常熟悉,照着上下文来推断出来。
双母音均为长音,但αι和οι在词尾的时候,则发短音。
?
音节是一个最小发音单位的描述。很显然,音节的划分是以母音为基准的,一个词中有多少个母音,就有多少个音节;一个音节必须有母音才可以拼读出来。因此,一个音节可以只包含一个母音,也可以由子音和母音组合而成。
希腊文的发音有个特征,就是后靠,子音向其后面的母音靠,联合为一个音节;但两个母音中间有两个子音的时候,这两个子音就分别向前、向后与靠近的母音联合为一个音节,也就是说:两个母音分享两个子音。有时候,一个音节也可以由两个子音开头,尤其是第二个子音是ρ或λ,例如:ανθρωπων(an-thrō-pōn),κτιξω(kti-zō)。
(注:最后这种情况,我们仍可理解为分享原则,即两个母音中间有三个子音,那么后两个子音与后面的母音结合,前一个子音与前面的母音结合。后靠原则和这三个子音的特殊分享原则是我个人的推断,并未与专家们交流过,仅供参考并恭候前辈们指正。)
应当注意,有些词很特别,双母音里的ι和υ上带有两点,表示它并不与别的母音构成双母音,因此应该分来来读。例如:α?διο?(a-i-di-os),προ?στημι(Pro-is-tē-mi)。
4、标音符号与标点符号
前面已经提到一个标音符号,就是母音上面的两点,如?。除此之外,新约希腊文还有一些标音符号,如:有气号,发h音;无气号,不影响发音;省音号,也称为撇号,出现在两个词中间,表示有一个母音被略写,这与连读有关。还有重音符号,希腊语共有三个上标的重音符号:扬音符,抑扬音符,抑音符。
以上标音符号殊难输入,只好请有兴趣的人参考印刷书籍了,看来学习新约希腊文不得不手头常备一些参考书。叹息!
新约希腊文的标点符号主要有四个,按停顿和所指示的语义层次升序排列为:逗号“?”;分号“˙”;句号“?”;问号“?”。词典上用在句例中,往往用一个词的词首和右下脚一个小黑点来代指全词形,我个人认为这个标示法是句法层面才会出现的,归为标点符号会更合适。
?
5、习题及我的解答
习题:
下面是约翰福音1:1-4的希腊文,请写出他们的音译,并标明音节;一般的音译均不写出下写的ι(我想或许这跟实际发音情形有关)。
1:1 ?ν ?ρχ? ?ν ? λ?γο?, κα? ? λ?γο? ?ν
πρ?? τ?ν θε?ν, κα? θε?? ?ν ? λ?γο?. 2 ο?το? ?ν ?ν ?ρχ? πρ?? τ?ν θε?ν. 3 π?ντα δι? α?το? ?γ?νετο, κα? χωρ?? α?το? ?γ?νετο ο?δ? ?ν. ? γ?γονεν 4 ?ν α?τ? ζω? ?ν, κα? ? ζω? ?ν τ? φ?? τ?ν ?νθρ?πων·
解答:
En ar-chē ēn ho lo-gos,kai ho lo-gos ēn pros ton the-on,kai the-os ēn ho -tos ēn en ar-chē pros ton -ta di? au-tou e-ge-ne-to,kai chō-ris au-tou e-ge-ne-to oude ge-go-nen en au-tō zō-ē ēn,kai hē zō-ē ēn to phōs tōn an-thrō-pōn·
文法学习?1
经 文
Τ? ?πα?ριον βλ?πει τ?ν ?ησο?ν ?ρχ?μενον πρ?? α?τ?ν κα? λ?γει,
(UBSGNT4,《约翰福音》1.29a)
分 析
层次:1、1、这一小节是截取《约翰福音》1:29的前半句,与后半句有逗号隔开。我们先整体观察,
(1)此小节有唯一的连词κα?;
?????? (2)除了一个分词?ρχ?μεννον外,两个可构成谓语动词的动词为βλ?πω和λ?γω,均为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
2、综上,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此小节的语义层次划分第一级位置在连词κα?;从语义上看,该连词几乎纯粹是构句功能上的。
βλ?πω和λ?γω:
1、两个动词是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人称主语为 “他”——由上文提供。
2、《新约希腊文创意入门》在此提到,“以现在时态来记述一件过去的事件(历史性的现在时态),为要强调该行动本身过于其实际发生的时段”。
我个人觉得,这个语法说明的提出可能与英文的视角有关。在英文世界里,往往动词的时态是与其实际发生的历史时间保持一致的,所以希腊文以现在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在英文语法范围内,是很特殊的表达手段;其实,这在希腊文里是很平常的表达手法,汉语与此有相同之处。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这个语法说明是很必要的,提醒他时刻注意到此问题;但如果对汉语母语者提出这个语法概念,往往会给一些人带来困惑,不知道是在说什么,给具体的语法解读带来障碍(因为我们不能假定每一个学习者对语言学的常识有广阔的视野)。
?ρχ?μεννον:
1? 1、从动词中心说的理论来说,我喜欢先分析动词及分词(虽然有名词性功能的方向,但形态上具备动词的基础),所以我在此先分析分词,后分析与之相关的主语及介词短语。
2? 2、该分词为直接受格、单数,与前面的名词短语τ?ν ?ησουν保持一致;现在时态、被动形主动意(?ρχ-)分词(-ο-μεν)。显然,它起到状语的作用,描述耶稣被看到时的状态。
?3、πρ?? α?τον 为介词短语,修饰该分词。
Τ? ?παα?ριον:
?1、表达时间的名词性短语,动词βλ?πει的时间状语
(注:希腊文法书上称为定语)。
?2、?παα?ριον 为不变格副词。表达时间的字词可以按其语法格表达不同意思,不必需要介词;间接受格往往为句子提供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 ?
译文:
?????? 次日他看见耶稣向他走来,就说:……
(以上分析来自黄锡木的《新约希腊文创意入门》,叙述上略有改动;有部分内容为我自己的学习心得。2005-8-27下
8。2。2 希腊文(Greek)
希腊文是一种很美丽、丰富多采和和谐的语言,非常适合作为表达宗教哲学思想的工具。有人这样比较希伯来文和希腊文:“闪族人的语言像一座石矿场,里头的巨石被希腊人琢磨成一尊尊塑像。”希伯来人给我们宗教、希腊人给我们哲学和诗歌。
希腊文有二十四个字母。它是一种强烈的合成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觉得这种语言难学的原因。因为现代的英文(中文更甚)构造和希腊文截然不同。
希腊文的词汇非常丰富。希伯来文的词语不多,约少于一万;而希腊文则有二十万之多。譬如,“爱”就用了agape(上帝的爱),philia(友爱),storge(家庭间的爱),eros(情爱)。英文的another(另一个)就用了allos(another of the same sort)和 heteros(another of the different sort)。约十四:15 “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这一位保惠师是allos,是另一位像他一样的。还有,“new”(新)有时间上的“新”(neos)和品质上的“新”(kainos)。弗四:24“并且穿上新人”用的是kainos,这个人是新的创造,不是改头换面而已。在新约里,许多当时常用的词汇也被加上了新的基督教意义。譬如,charis 从“您好吗?”变成“恩惠”;新约作者也毫不踌躇地将“生命”、“死亡”、“荣耀”、“震怒”等词汇赋予新的意义。有的新约词汇只有在七十士译本才可以找到,像“割礼”、“五旬节”、“咒诅”、“拜偶像”、“分散”等。还有一些是希伯来化的词汇,如“哈利路亚”、“阿们”等。。
希腊文名词的变化(inflection)可说是多姿多采。这里所说的变化是指在一个单字上面加上字首或字尾,或在单字的中间有些变化,而使这个字带有特别的意思。与希伯来文相比,希腊文除了有阳性和阴性名词之外,还有中性词(neuter gender)。当我们谈到圣灵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注意圣经是把圣灵当作是中性还是阳性。(阳性的定冠词是ho,中性的定冠词是to)
谈到名词,当然离不开格的变化(declension),其变化内容包括:单复数、主格(nominative)、所有格(genitive)、直接受格(accusative)、间接受格(dative)等。在所有格里头,有分主词所有格(subjective genitive)和受词所有格(objective genitive)。只有从上下文,我们才可以分辨是那一种所有
格,这对经文的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譬如,
罗十六:25 “。。所讲的耶稣基督。。”(the preaching of Christ) 如果“基督”是主词所有格,翻译应为基督耶稣所讲的;如果“基督”是受词所有格,和合本的翻译是对的。
至于动词,它比希伯来文变化得更大了,其内容包括时态(tense)、语态(voice)、语气(mood)、人称(person)和数目(number)。
时态是表示动作的时间与性质。按时间分为现在、过去与未来;按性质分为点的动作(指在刹那间发生的简单动作)(simple)、线的动作(指连续进行的动作)(durative)、与完成的动作(指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或结果)(completed)。
点的动作用aorist tense(简单过去式) ,也时常用 future tense(未来式)。
线的动作用present tense(现在式),imperfect tense(过去不完成式),有时用future tense(未来式)。
完成动作用perfect tense(现在完成式),和pluperfect tense(过去完成式)。
在许多的时态当中,最令人混淆的是aorist tense (简单过去式)。一般人总以为aorist tense 指的是该动作“只此一次”或“一次完成”。譬如,林前五:7 “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etuthe)献祭了。”指的是基督的死是一次完成的事件。现在的文法专家却认为,aorist tense 在一段文句中的意义是取决于该时态和所处前后文的一连串关系,不要单凭一个aorist tense 就建立什么教义。希腊文时态的基本语义要点是“体观”(aspect):反映作者对如何表达一项动作的选择,至于动作时间并不由希腊文时态传达。所以,我们最好还是看看它所处的上下文。
语态(voice)是表明主词(subject)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有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关身语态(middle)、和被动语态(passive)三种。关身语态是最令人混淆的。一般人以为只要这个语态一出现,就是反身动作,或是主词自行作些动作。譬如,“they were teaching one another”,“he hanged himself”。于是,有解经家说,林前十三:8 的关身语态动词 pausontai(停止)非常重要。先知预言会遭废止(katargethesontai),知识会遭废止(katargethesetai),但方言终将停止(pausontai),也就是说,不需要什么人或事物去废止。他们辩称,关身语态说明方言将会自己停止,因方言本来就具备这样的本质。这种解释常和另一观点合并,认为在正典完全形成前(他们将林前十三:10的to teleion “那完全的”解为正典),方言在教会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但有了正典之后,方言就自动荒废并停止,因而导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教会不再具备有效力的方言恩赐。把教义这样建立在一个关身语态动词上是非常危险的。
语气(mood)是表明动作者动作的态度,方式,以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有直说语气(indicative)、假
,如果能多参考几本英文翻译版本,这会对分析句子的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原文,但不要气馁,有许多文法书和辅助材料可以协助我们解经之用,如:
• New Testament Greek For Beginners, m Machen
• A Greek Grammar of the New Testament, Curtis Vaughan and Virtus E Gideon
• The Complete Word Study New Testament,Spiros Zodhiates
• The Analytical Greek Lexicon Revised, Harold K Moulton
我会在下来的一章从文体和修辞的角度,更深一层地来了解希腊文的其他特征。这里,我先将常常要作的几种文法的决定和大家分享:
1. 决定名词和代名词的“格和理由”。这里的决定常牵涉到所有格和间接受格。当这两种格出现时,要照规则试着决定其用法,特别是所有格更要如此,因为中文翻译经常用含糊的“的”,而英文却只译成不确定的“of”。譬如,帖前一:3 RSV 翻译成“steadfastness of hope”(盼望的稳固),NIV 的译文较有帮助“endurance inspired by hope”(因盼望所激励的忍耐)。又如,保罗说的“上帝的义”究竟是上帝给的义,还是公义之上帝自己和他的行动?
2. 决定动词形式的时态、语态和语气。查一查文法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太十一:12 的 biazetai 是关身语态(has been forcefully advancing, 已有力地进行)(NIV)?或是被动语态(has been subjected to violence, 已臣服于强力之下)(NEB)?
3. 决定连接号(连接词与端词)的力量和涵义。林前七:21 的ei kai ...mallon 是“若”?还是“即使”?另一个例子在帖前一:5, 我们必须决定 hoti 是原因的连接词或是附加说明语(同格的),也要注意NIV 和NEB 翻译上的不同。有个特别重要的字,不可仓促浏览过,就是希腊文的 de (但、如今、且)。它经常是表示连续的或是相关的原因,我们时常会遗漏它。
4. 决定介系词的力量和细微差异。如huper 和 peri,在赎罪神学里就因为这两个介词而产生不同的意思。(huper 作...的代表,peri 有关于)有许多时候,因介系词片语的力量而造成整个句子的意思有显著的不同,如林前十二:13 中的en(在...里面/借着)和eis(进入/为了),或提前二:15 的dia (透过/在某情形之下)。
5. 决定情况的(副词的)分词与不定词句子的关系。从句子本身和文脉来看,分词当作副词用法的意思很清楚(如提前五:6 的zosa,即使他活着),但要避免过分的解经。
最后,我要重复的提醒大家,不管希伯来文还是希腊文,文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按文法解释经文时,一定要注意上下文:
1. 每一节经文的上下文是整本圣经。这是“以经解经”的意思。若能记住这原则,就可以有一个正常的看法、适当的假定,知道经文含义的界限。
2. 任何一段经
文的第二种上下文乃是其所属的旧约或新约。新约旧约各有其独特之处,解释圣经的人在解释新约或旧约时,应有不同的心理上的预备。
3. 每一段经文的第三种上下文就是那段经文所出自的那一卷书。这是特别重要的。任何一个作者写书,一定会有个架构,他不会随想随写。我们一定要明白那卷书的背景,文脉,才来解释经文。如果我们不明白早期教会对殉道神学的看法,就会把启示录变成随意解释预言的万灵书。
4. 任何经文的第四种上下文就是那段经文前后的那些材料。前面的材料则是“导航引进的雷达”,后面的材料则是“导航离开的雷达”。我们如果能够察明引进到这段经文前面的那些思想之脉络,以及承继这段经文后面那些思想的脉络,我们就更容易的了解这段经文的含义。
5. 文法的解释也要考虑到平行的经文和交叉的合参(cross reference)。这是和研究同义词一样的,只不过这里谈的是比较长的经文。圣经文献的一个特色是,在许多地方,经文用不同的方式重复记录下来。所以,当我们解释经文的时候,若遇到不明白之处,可以对照其他相关、比较明显的经文,来决定它的意思。经文汇编(concordance)在这里特别有帮助。
总之,解经要谨慎,文法解经更要谨慎,多多参考圣经学者的释经书,特别是原文释经书,能帮助我们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剑桥三杰之一的莱得福(J B Lightfoot 1828 - 1889)曾说过:“人虽尽了一切的努力,但惟一明白希腊文圣经的方法是借着祷告。”这应该是我们用文法解经时牢牢要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