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那段烦心的日子-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Dec. 2005, Volume 3, No.12 (Serial No.27)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ISSN1539-8080, USA
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外语系
魏汝尧
**
单士坤
***
摘 要:预设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
,这是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当
前在预设这一领域里占主导地位的是语
义预设观,语义—语用互补预设观和语用预设观。本文认为互补预
设观,即预设可分为不相从属的语义预
设和语用预设的观点,比主张语义预设从属于语用预设的语用预设
观更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语义 语用 预设
1. 引 言
对于预设的研究起源于Fre
ge于1892年发表的《论意义和指称》、以及Strawson于1950年发表的《论
指称》,他
们最早观察到一些限定性描述的预设现象。很快这种研究就延伸到各种句法结构中(Keenan,
19
71;Jackendoff,1972;Karttunen,1973)和词汇中(Fillmore,19
71a;Karttunen,1971)。20世纪70
年代前,预设就其概念来说主要局限在真值语
义学领域,然而在70年代语用学取得主导地位后,原先的
观点就受到了质疑,其时的问题成了究竟还有
没有完全独立于语用预设的语义预设现象。Stalnaker(1970)
提出了语用预设的概念,后
来Lakoff(1971),Fillmore(1971b),Stalnaker(1973,1974)
,Karttunen(1974),
McCawley(1979),Levinson(1983)
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预设的研究,接着
概述了语义预设观和语用预设观,最后
分析和评价了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关系,特别是它们的差异。
2. 语义预设
语义观是从
两个命题的关系以及三值逻辑观(真、假、非真非假)来研究预设的,并把预设看成是其
真值为一个预设
性命题为真的前提的命题。
Frege和Strawson的预设观可表述如下:
命题A预设命题B当且仅当:
(a) 如果A为真,那么B也为真;
(b)
如果A为假,那么B仍为真。
Frege(1892)指出,如果断言某事物,那么就必须预设所用的
简单的或复杂的专有名词必有所指。因
此,在下列三个句子中,句(1)及其矛盾句式(2)预设句(3
),即前两句预设“Kepler”这个名字指某一事物。
(1) Kepler died in
misery.
(2) 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
(3) Kepler existed.
*
本文为独立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
魏汝尧(1954-),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外语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通讯地址: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外
语系,邮编:250014。
***
单士坤(1966-)
,硕士,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语篇分析,语言教学;通讯地址:山
东建
筑工程学院外语系,邮编:250014。
**
44
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根据Frege的观点,“Kepler”这个名字
有所指这一预设是使用句(1)或句(2)进行断言的前提。如果缺省
这一预设,就无法通过句(1)或
句(2)做出断言。另外,Strawson(1950,1952)认为,在主语位置含有限定
性描述
成份的句子也有预设功能,下面就是一组典型的例子,可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4) John’s
wife is a school teacher.
(5) John’s wife is
not a school teacher.
(6) John has a wife.
在这里句(4)和(5)预设句(6)。
从上述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Frege和Str
awson主要关注的是两类具有预设功能的句子:包含专有
名词的句子,以及包含限定性描述成份的句
子。继两人之后,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对各种词汇手段、句式
结构甚至语调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
一些预设的表现形式,其中Levinson(1983:179-184)列举出
了13种预设触发形
式(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 定性成份(Definite
description)
(7) John sawdidn’t see the man
with two heads.>> There exists a man with two
heads.(“>>”表示前句预设
后句)
(b) 实性动词(Factive
verbs)
(8) John realizeddidn’t realize that he
was in debt. >> John was in debt.
(c)
蕴含动词(Implicative verbs)
(9) John forgotdidn’t
forget to lock the door.
>>John ought to have
locked, or intended to lock the door.
(d)
状态动词的变化(Change of state verbs)
(10) Hitler
continueddidn’t continue to rule the world. >>
Hitler had been ruling the world.
(e)
反复性动词(Iteratives)
(11) Carter returneddidn’t
return to power. >> Carter held power before.
(f) 判断性动词(Verbs of judging)
(12) Ian
criticizeddidn’t criticize Agatha for running
away. >> (Ian thinks) Agatha ran away.
(g)
间状语从句(Temporal clauses)
(13) Since Churchill
died, we’ve lackedwe haven’t lacked a leader. >>
Churchill died.
(h) 分裂句(Cleft sentences)
(14) What John lostdidn’t lose was his wallet.
>>John lost something.
(i)
含强调成分的含蓄分裂形式(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sed
constituents)
(15) John diddidn’t complete in
the OLYMPICS. >> John did complete somewhere.
(j) 比较(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16)
Carol isisn’t a better linguist than Barbara. >>
Barbara is a linguist.
(k) 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
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17) The Proto-
Harrappans, who flourished 2800-2650 B.C.,
werewere not great temple builders.
>> The
Proto-Harrappans flourished 2800-2650 B.C.
(l)
非真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
(18) If
the notice had only said “mine-field” in English
as well as Welsh, we wouldwould never have lost
poor Llewellyn. >> The notice didn’t say
“mine-field” in English.
(m) 疑问句(Questions)
(19) Is there a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MIT?
45
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 Either
there is a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MIT or
there isn’t.
上述13种形式是Levinson(1983)所认为预设现象的核心内
容。总括上述列举,可以看出预设可发
生在词汇、结构和语调三个层面上,而这三个层面实际上都是最大
不超过句子层次的。因为所有这些预设
触发机制(presupposition triggers)
都存在于句子之中,由此所产生的预设是纯粹的语义关系,与语境的变
化没有什么关联。
3.
语用预设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预设的概念首先是基于真值逻辑语义学,并且和真值命题紧密相关,
但预设
的这种语义特征只能解释部分预设现象。根据语义预设观,真值命题是命题的语义预设的必要条件
。然而,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话语意义并不属于真值条件。
Levinson(1983)举了一个由时间状语从句触发的预设为例。
(20) a.
She cr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thesis.
b.
She finished her thesis.
(20)a预设(20)b。然而如果把(20
)中的动词“cried”变为(21)a中的“died”,则(21)b的预设就不再存在。
(21) a. She d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thesis.
b. She finished her thesis.
根据我们通常
的世界知识,死人是无法完成论文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的所谓预设就是可撤销的
(defeasibl
e),显然,预设与语境有关,具有可撤消性和语境依赖性。Xiong Xueliang(2003:127
)指出,
对语义预设的分析和界定有时不得不考虑相关的百科知识。
预设的语境敏感和依赖性
解释了预设可以是语用的。但就语用预设的定义和性质而言,对于语用预设
的重要地位却有着三种不同的
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用预设就是讲话者对语篇语境的假设,持此观点的人主要是Van der
Sandt(1988),
他认为讲话者可预设一个在一定的情形下听话者不知道其真值的命题。 第二种观点认为预设是使语篇具备适宜性(felicity)或适当地运用语句发出言语行为条件(Kar
ttunen,
1974;Stalnaker,1973,1974)。把语言行为的适宜条件当作语
用预设,主要是聚焦于预设的语用性,事实
上,一切使话语适宜或能够触发特定含义的先决条件,都是语
用预设(Xiong Xueliang,2003:165)。
第三种观点把预设看作是会话双方的共有场(common
ground),Stalnaker(1974)就是这种观点的忠
实的拥护者。
4.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关系及评价
4.1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关系
关于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关系,语言学家们一直存在着分歧。Xiong
Xueliang(2003:127)指出预
设在界定上是模糊不清的。Miao Xingwei(
2000)说,“很难用清楚的术语明确阐述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
关系。”一般来说,关于两者的关系
,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有三种:语义预设观、语用预设观和语义—语用
互补观。根据Leech(1983
)所做出的关于两者的关系的阐述,这三种观点可由图1来说明。
46
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图1 三种预设观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语义预设观
语义—语用互补预设观 语用预设观
语义预设
观承接Frege和Strawson的传统,把预设看作是纯语义现象,而把语言的语用因素彻底排斥
在外,从而在语义框架中语用没有什么位置。
语义—语用互补观抛弃了对预设的一元化认识,主张某些
方面的预设现象需要语义的解释,另外一些
方面需要语用的解释(Leech &
Thomas,1990)。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Kempson(1975)和Wilson
(1975),在他们看来,预设现象的探讨可以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进行。
语用预设观把预设看作是语用现象,而且把语义并入到语用之中。Stalnaker (1970)和
McCawley(1981)
等语用学家认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兼容一致的
,如果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触
发机制完全等同,则两者就是统一的。因此,上述Levinson(1
983:181-185)所列举的语义预设的触发机
制,实际上就是语用预设的语言手段。如此看来,
语义预设仅仅是语用预设的一个分支而已(Givon,1984)。
4.2 预设观的评价
从上述预设的三种分类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义预设观是有许多局限性的,正如在语用预设分析
中
所表明的那样,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涉及到语言使用的时候,预设是不能仅仅被看作是纯语义现象的,
但
这并不能表明语用观就是正确的。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如Stalnaker,McCawle
y,
Levinson,He Zhaoxiong,Miao xingwei都坚定地持语用观。事
实上,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能或需要归入语用
或从语用的角度加以解释。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在真值条件语义学中,语义概念完全可以独立解释语用现象,而不需借助语境或交际。
(2) 预设触发机制(presupposition triggers)是典型的可从语义角度分
析预设问题的情形,因为触发机
制就其自身来说具有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且同时指示预设。
(3) 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只有依赖语境才具有意义。在不依赖语境的情形下,语义
(意义)是最为恰当和经济的表达方式,因为此时的预设就像是蕴含,而蕴含是一种相当自动化的关系,
不需要推理的加入。
当然,在许多情形下,命题信息的解读需要借助于语境,而此时预设必须从语用的角度去解读,如:
(22) Mr. Smith, can I get your coat?
在实际的交
际中,本句可有下列的预设:听话者为男性,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本句的正确理解只
有借助语境才能
完成。
以上的论述似乎也表明了语义—语用互补预设观的正确性,而且进一步的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指
出了
语用预设观的一些问题。从预设定义的歧义和对预设现象的不同解释中,可以看出语用预设观内部的
矛盾。
比如,Miao
Xingwei(2000)指出预设触发机制(presupposition
triggers)引起语义预设,He Zhaoxiong(2000)
和Levinson(19
83)认为这些触发机制导致语用预设,而他们都坚定地拥护语用预设观。
Wilson(1975)
在讨论是否有话语的意义并不属于真值条件时,指出一个话语的预设尽管为假但话语
本身却为真。
(23) John didn’t stop working.
(24) John
was working.
(25) John didn’t stop working; he
never even started.
47
论预设的语义性和语用性
句(23)无疑为真,其预设句为(24),但后者可以为假,这是因为即使句(24)为假,句(25
)依然为真且语
义规范。
Karttunen(1973)举了两个句子(肯定句和否定句)
,得都带有相同的触发机制“stop”的例子。
(26) John stoppeddidn’t
stop beating his wife
他认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都预设John was
beating his wife。由此看来,语用预设观并非能解决一切
问题。
语用预设
观的另一问题在于语用学家们自己的观点的矛盾。就以Levinson为例,他一方面承认预设并
非独
特,一方面也承认预设是语义和语用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语用预设观的再一个不尽人意之处来
自学科研究领域。关于意义的研究大部分语言学家仍主张包含在
语义学里,而对于预设的研究却主张语用
预设包含语义预设。这种研究方法论上的悖论也影响到了语用预
设观的内部一致性。
5. 结
语
上述的分析表明语义—语用互补预设观与另两种观点比较更具合理性。也就是说,语义预设和语用预
设是并存的,前者是关于纯粹的恒定的涵义(sense),而后者则是涉及基于语境的意义(mean
ing)。
参考文献:
1. Fillmore, C. J.. Types
of Lexical Information. In Steinberg. D. D. and
Jakobovits, L.A. (eds.). 1971a.
2. Fillmore,
C. J.. Verbs of Judging: An Exercise in Semantic
Description. In Fillmore, C. J. and Langendoen, D.
T. (eds.). 1971b:
273-289.
3. Lakoff, G...
Presupposition and Relative Well-Formedness. In
Steinberg, D. D. and Jakobovits, L. A. (eds.).
1971: 329-340..
4. Leech, G. N.& Thomas, J..
Language, Meaning and Context: Pragmatics. In
Collinge,n.e. (ed.) An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1990: 173-206.
5.
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1983.
6. Levinson, S. C..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7. Strawson, P.. 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 London: Methuen. 1952.
8. Van der
Sandt, R. A.. Context and Presupposition. London:
Croom Helm. 1988.
9. Wilson, D..
Presupposition and Non-Truth Conditional
Semantics.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5.
10.
Xingwei Miao. Discourse Function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11.
Xueliang Xiong . New Perspectives to Linguistics.
Shanghai: Fudan Press. 2003.
12. Zhaoxiong He.
A New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责任编辑: 朱晓珍、范 群、甘艳芬)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