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光谱的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选择方法_刘尊洋
建设和谐社会-大学入党申请书格式
第
33
卷第
5
期
2014
年
10<
br>月
文章编号
:1001-9014(2014)05-0492-06
红外与毫
米波学报
J.InfraredMillim.Waves
Vol.33,No.5
2
014
October,
DOI:10.3724SP.J.1010.2014.
0
0492
基于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光谱的红外预警卫星
探测波段选择方法
刘尊洋
,
邵立
,
汪亚夫
,
孙晓泉
*
(
电子工程
学院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安徽
合肥
230037)
摘
要
:
选择合理的探测波段是设计红外预警卫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提出了一
种基于点目标辐射通量表观对比
度光谱确定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方法
.
论文首先建
立了较完善的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计算模型
,
进一步
建模计算了典型液体和固体火
箭尾焰在不同高度的红外辐射特性
,
使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
(CART)
软件
计算了典
型大气条件下的地球
大气背景辐射以及不同高度处大气的透过率和路径辐射<
br>,
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液体和固体火
箭为例
,
计算了尾焰在不同高度处的
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光谱
.
结果表明
:
不论液体还是固体火箭
,在
2.55~
2.85
μ
m
和
4.19~4.48μ
m
波段的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都比较大
,
红外预警卫星工作波段可以选
为上述波段
.
关键词
:
红外预警卫星
;
探测波段
;
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
;
火箭尾焰
中图分类号
:TN215
文
献标识码
:A
Abandselectionmethodforinfraredwarni
ngsatellitesbasedon
radiationfluxapparentcontra
stspectrum
LIUZun-Yang,SHAOLi,WANGYa-
Fu,SUNXiao-Quan
*
(StateKeyLaboratoryofPulse
dPowerLaser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
te,Hefei230037,China)
Abstract:Theselectionofde
tectionbandisfundamentaltothedesignofinfraredwarni
ngsatellites.Anapproachadop-
tingpointtargetrad
iationfluxapparentcontrastspectrumtoselectthedetec
tionbandwasproposedinthispaper.Arela-
tivelycom
pletemodelcalculatingtheapparentcontrastspectrumof
rocketplumewasfoundedatfirst.Thentheinfrared
ra
diationspectralcharacteristicsoftypicalliquidandso
lidrocketsatvariousaltitudeswereobtainedbymodeling
andsim-
ulating.Finally,theinfraredradiationofb
ackgroundandthetransmittancesandpathradiationofatm
ospherewerecalcu-
latedusingthecombinedatmosphe
ricradiativetransfer(CART).Basedontheaboveresults,
theapparentcontrastsspec-
traloftypicalliquidan
dsolidrocketsatvariousaltitudesweregained.Resultso
fbothliquidandsolidrocketsshowthat,
theapparent
contrastat2.55~2.85
μ
mand4.19~4.48
μ
marehigherthanotherbands,andmightbesuitableforthe<
br>infraredwarningsatellitesdetectionbandchosenbyt
hespacebasedinfraredsystem.
Keywords:infraredwa
rningsatellites,detectionband,radiationfluxapparen
tcontrast,rocketplume
PACS:95.55.Rg,95.85.-e
引言
选择合理的探测波段
,
可以提高红外预警卫星
降低其虚警率
;
反之则容易使目标湮没
的探测概率
,
于背景之中
.
上世纪<
br>60
年代
,
美国
“
米达斯
”
卫星选
择
2.3
μ
m
波段探测导弹
,
波段选择不当是其失败
的重要原因
[1]
合理的探测波段
,
但并未公布具体的波段范围
,
只是
[2]
宣称在
2.7
μ
m
和
4.3<
br>μ
m
波长附近
.
近年来
,
国内针对红外预警卫星的探
测波段选
[3]
许尤
择
,
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
朱
定强等人
,
福
[5][6]
、
邵立等人和李盾等人分别从导弹辐射光
地球
大气背景辐射以及卫星探测器材料组
谱特性
、
[4]<
br>.
因此
,
国外后续预警系统采用了更
成等方面推断
,
分析了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确
Receiveddate:2013-05-10,revised
date:2013-09-23
修回日期
:2013-09-23
收稿日期
:2013-05-10,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10J00
6)
Foundationitems:SupportedbyFoundationofState
KeyLaboratory(10J006)
),mail:liukp2003@163.com<
br>作者简介
(Biography):
刘尊洋
(1984-
男
,
博士生
,
主要从事红外辐射及光电仿真方面的研究
.E-
*
mail:sunxq@ustc.com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autho
r):E-
5
期
刘尊洋
等
:
基于辐射通量表
观对比度光谱的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选择方法
493
如国外报道那样工作在
2.7<
br>μ
m
和
4.3
μ
m
附近
.
但
是由于这些研究方法将目标
、
背景
、
探测器等探测要
素孤立起来<
br>,
缺乏系统性
,
因此推导导弹预警卫星探
[1]
测波段时难免
考虑不够全面
.
张光明等人
首次从
系统角度出发
,
利用导弹
助推段红外探测器的像面
照度模型确定了
DSP
预警卫星的探测波段为
2.6
0~2.80
μ
m
和
4.18~4.45
μ
m.
后
续研究基本
都是沿袭此从系统角度开展研究的思路
.
张伟等
人
提出使
用系统等效目标
(SET)
综合表示背景杂
波噪声和探测器电子学噪声对波段选择的影
响
,
然
后以综合信噪比作为目标函数确定了
DSP
预警卫
星
的最佳工作波段为
2.73~2.85
μ
m
和
4.20~
4
.43
μ
m.
但是
,
上述两个报道仅以其他文献中报道
的特
定高度处尾焰光谱辐射强度曲线为依据
,
而没
有考虑不同高度尾焰光谱辐射强度的变化
.
另外
,
在
计算目标信号时
,
仅考虑大气的衰减而
忽略了大气
路径辐射的贡献
.
鉴于此
,
叶庆等人
以视在对比
度为目标函数确定
DSP
卫星的最佳工作波段
,
计算
了尾焰
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尾焰光谱辐射亮度
,
综合考
虑了大气的吸收作用和大气路径辐射的增
益作用
,
最
终认为
DSP
预警卫星的最佳探测波段应该为
2
.63~
2.83
μ
m
和
4.18~4.50
μ
m
.
该文考虑了不同高度的
尾焰光谱分布以及路径辐射对尾焰视在辐射的贡献
,
但选择了亮度对比度作为目标函数
.
这一选择对于面
目标探测系统而言是合适的
,
而红外预警卫星为点目
标探测系统
,
尾焰的整体辐射强度才是探测系统所
接
收到的目标信号
,
而尾焰各处温度和气体组分分布不
同
,
其局部区域辐射亮度的光谱分布规律与整个尾焰
辐射强度的光谱分布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
因此用亮度
对比度作为目标函数不一定适用于分析红外预警卫
星的探测波段
.
另外
,
由于尾焰相对探测器张角小于
探测器的瞬时视场
(IFOV),特别是火箭飞行高度较
[8]
低时
,
尾焰尺寸仅为百米量级
,<
br>对探测器张角远小
于探测器
IFOV,
此时就需要考虑
IFOV
内尾焰所占立
[9]
体角以外背景辐射的贡献
.
鉴于此
,
论文提出一种利用点目标辐射通量表观
对比度光谱确定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方法
,
建立
了较完善的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计算模型
,
在计
算目标所在
IFOV
与相邻
IFOV
内的辐射通量对比度
IFOV
内填充背景光
谱分布规律时
,
考虑了尾焰辐射
、
的辐射
,
路径辐射对目标
所在像元辐射通量的贡献
.
基于此模型
,
论文研究了液体和固体两种不同燃料
的
火箭在不同高度处表观对比度光谱分布规律
,
为红外
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选
择提供了参考
.
[2]
[7]
1
火箭尾焰点目标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
定义
由于尾焰所张立体角小于红外预警卫星的瞬时
视场
(IFOV
),
故可以视为点目标
,
如图
1
所示
.
图
dp
为尾焰尺寸
,d
为单元探测器尺寸
,
中
,
θ为尾焰
IFOV
为单元探测器瞬时视场
.
所张立体角
,
图
1尾焰辐射大气传输及瞬时视场示意图
Fig.1Illustrationofplumeinfr
aredradiationtransfer
throughatmosphereandIFOV<
br>由于尾焰尺寸不能充满整个
IFOV,
根据图
1,
所以目标所在
IFOV
的辐射通量由三部分组成
:
一
是来自尾焰辐射经大气衰减后到达像
元表面的辐射
通量
,
二是目标所张立体角内路径辐射在像元表面
产生的辐射通
量
,
三是目标所张立体角外像元
IFOV
内地球大气背景辐射在像元表面产生
的辐射通量
.
据此
,
目标所在
IFOV
内总的辐射通量可以
表示为
:
S
o
S
o
Φ
m
=I
m<
br>τ
a
2
τ
o
+L
path
A
m2
τ
o
L
ms
L
ms
,(1)
So
+L
B
(A
p
-A
m
)
2
τ
o
L
ms
S
o
为光
I
m
为尾焰
辐射强度
,
τ
a
为大气透过率
,
式中
,
L
ms
为火箭和红外预警卫星之间的
学系统入瞳面积
,
距离
,
τ
o
为光学系统透过率
.L
path
为路径的大气路径A
m
为尾焰在视线方向的投影面积
.A
p
为
辐射亮度<
br>,
A
p
=
瞬时视场在物方目标所在位置的投影面积
,
L
B
为地球以及大气背景的辐射亮
(IFOV·L
ms
)
2
,
度
,
使用
CART
软件计算
,
具体见本
文第
3
节
.
另一方面
,
相邻瞬时视场内接收地球大气背景<
br>辐射通量由下式给出
:
Φ
B
=L
B
A
p[9]
S
o
τ
o
L
2
ms
.(2)<
br>尾焰与背景的点目标辐射通
根据对比度定义
,
量表观对比度
(
下文简称表观对比度
)
可以表示成
:
C=
Φ
m
-<
br>Φ
B
Φ
B
.(3)
494
红外与毫米
波学报
33
卷
将式
(1)、
式
(2)
代入式
(3),
可得尾焰与背景的
表观对比度计算公式
:
C=
I
m
τ
a
+L
path
A
m
-L
B
A
m
L
B
A
p
,(4)
3
地球
<
br>大气背景特性的计算
地球以及大气背景的辐射亮度
L
B
主要由地球表观对比度光谱计算公式为
:
I
m
τ
a
+L
p
ath
λ
A
m
-L
B
λ
A
m
C<
br>λ
=
λλ
L
B
λ
A
p
大气背景辐射
特性
、
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
、
以及辐射
传输大气路径辐射三部分构成
.
使用通用大气辐射
传输软件
(Combinedatmosphericr
adiativetransfer,
CART)
[13-14]
计算上述参数
.
仿真条件是
:
晴空
,
大陆
地区
6
月<
br>,
能见度
23km,
地表条件为陆地
,
地表温
度为<
br>296K,
观测方位角为
0°,
观测天顶角为
180°,
太阳
天顶角和方位角都为
0°,
大气层厚度设为
100km,
考虑大气自身辐射和
太阳光多次散射对大
气路径辐射的贡献
.
图
2
为大气层顶探测时地球
大
气背景辐射光谱分布规律
,
图
3
为海拔
10km
高空
垂直传输到大气层顶的透过率和大气路径辐射光谱
分布规律
.
.(5)<
br>2
火箭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
本节仅简要介绍液体和固体火箭尾焰红外辐射
特
性的计算方法
,
具体细节参见本文作者前期发表
的文章
.
使用
FLUENT
软件计算尾焰流场
,
其
中尾焰复燃反应使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
模型计算
,
尾焰中气体粒子两相耦合流场使用离散颗粒模型计
算
,
气
体辐射参数基于
HITEMP
数据库计算
,
固体粒
子辐射参数使用<
br>MIE
散射理论计算
,
尾焰内辐射传
输方程的求解使用有限体积法完成
.
假设火箭发动
机燃烧室压强为
4.8MPa,
温度为
35
50K,
液体和
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组分质量分数如表
1
所示
,
尾焰
中复燃反应模型如表
2
所示
.
表
1
各组分在
喷管出口的质量分数
Table1Massfractionsofspeciesatnozzleo
utlet
Speices
H
2
O
CO
2
COH
2
O
2
N
2
HCl
OH
H
O
Al
2
O
3
Case1
0.268
0.221<
br>0.115
0.00406
0
0.103
0.288
0
0
0
0
Case2
0.
1554
0.1224
0
.0667
0.0024
0
0.0661
0.1670
0
0
0
0.42
[10-12]
图
2
地球
大气
背景红外辐射
atmosphericback-
Fig.
2Infraredrad
iationofgeo-
grounds
表
2
尾焰中复燃反应模型
Table2Afterburningreactionmodelintheplume
React
ionformula
CO+O+M=CO
2
+M
CO+OH=CO
2
+H
H
2
+OH=H
2
O+H
H
2+O=OH+H
H+O
2
=OH+O
OH+OH=H
2
O+O
H+H+M=H
2
+M
O+O+M=O
2
+M
O+H+M=OH+M
H+OH+M=H
2
O+M
Reactioncon
stant
7×10
-33
exp(-2200T)
2.8×10
-
17
T
1.3
exp(330T)
1.9×10
-15
T<
br>1.3
exp(-1825T)
3.0×10
-14
Texp(-44
80T)
2.4×10
-10
exp(-8250T)
1×10
-1
1
exp(-550T)
3×10
-30
T
-1
3×10<
br>-34
exp(900T)
1×10
-29
T
-1
1
×10
-25
T
-2
图
3
海拔
10
km<
br>大气透过率及路径辐射
Fig.3Thetransmittanceandpathradia
tionat10km
5
期
刘尊洋
等
:
基于
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光谱的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选择方法
495
4
红外预警卫星探测
波段研究
4.3
μ
m
附近约
4.2~4.5
μ
m<
br>两个波段有较大值
,
且
在前者远大于后者
.
为了进一步确定探
测波段
,
计算
了
5~50km
不同高度处的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的<
br>表观对比度光谱
.
图
6
和图
7
为液体和固体火箭在<
br>2.7
μ
m
和
4.3
μ
m
两个波段附近的表
观对比度光谱
.
分析图
6
和图
7
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变
化
规律
,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在
5km到
50km
高度范围内
,
液体火箭
2.7
μ
m
波段的表观对比度呈先增大后减小且趋于
稳定的规律
,
而
4.3μ
m
波段的表观对比度逐渐增
大
;
固体火箭
2.7μ
m
和
4.3
μ
m
波段表观对比度都
呈逐渐增
大规律
.
(2)
在所考察高度范围内
,
液体和固体火箭在
2
.7
μ
m
波段的表观对比度都始终大于
4.3
μ
m
波段
的表观对比度
,
且在低空更加明显
,
据此可以推断
,<
br>首先考虑瞬时视场对表观对比度光谱的影响
,
以
地球同步轨道探测器为
例
,
轨道高度为
35860km,
假设火箭位于卫星正下方海拔
20
km
高
度
,
则
L
ms
=35840km,
图
4
和图
5
为
(IFOV
×L
ms
)尺寸在
1km
到
4km
变化时
,
利用式
(5)
计算液体和
固体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变化规律
.
图
4
液
体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随
(IFOV×
L
ms
)
变化关系
Fig.4Therelationshipbetweenapparentcontrast
an
d(IFOV×L
ms
)ofliquidrocketplume
图
5固体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谱随
(IFOV×L
ms
)
变化关系
Fig.5Therelationshipbetweenapparentcontrastand
(IFOV×L
ms
)ofsolidrocketplumeat20km
IFOV
对表观对比度观察图
4
和图
5
可以发现
,
的幅值影
响较大
,
而对光谱分布规律基本没有影响
.
故本文选择探测波段时仅以尾焰<
br>(IFOV×L
ms
)
尺寸
等于
1km
为例进行计算
.
另外
,
还可以发现不论液
体火箭还是固体火箭
,
在
2.0
μ
m
到
5.0
μ
m
之间
,
表观对比度在
2.7
μ
m
附近约
2.5~3.0
μ
m
和
图
65~50km
高度处液体火箭表观对比度光谱
(
b)4.3
μ
m
波段附近
(a)2.7
μ
m
波段附
近
,
Fig.6Theapparentcontrastofliquidrocketat
theal-
titudeof5km~50km(a)around2.7
μ
m,a
nd(b)a-
round4.3
μ
m
496
红外与
毫米波学报
33
卷
(4)4.3
μ
m
附近的表观对比度光谱
分布则随
高度变化较大
,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该波段的吸收
一直存在
,
并逐渐减小
,
导致尾焰视在辐射在
4.2~4.3
μ
m<
br>之间由大气吸收造成的凹谷一直存
在
,
并逐渐变浅
.
考虑4.3
μ
m
波段主要用于探测高
空的导弹
,
在选择探测
波段时
,
参考海拔
20km
以上
的表观对比度光谱
,
结合图
6(b)
和图
7(b)
结果
,
4.3
μ<
br>m
波段的探测波段可以选择为
4.19~4.48
μ
m.
综合
对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表观对比度的研究
结果
,
本文认为红外预警卫星的探测工作波段
可以
选为
2.55~2.85
μ
m
和
4.19~4.48<
br>μ
m.
另外
,
仔细
观察图
6
和图
7
,
可以发现表观对比度光谱还有更
精细的结构
,
如果需要选取更窄的探测波段
,
如
1
μ
m
带宽时
,
可以选择
2
.75~2.85
μ
m
和
4.19~
4.48
μ
m
作为探测波段
.
5
结论
提出了一种利用点目标表观对比度光谱分布规
律研究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方法
,
建立了较完
善的火箭尾焰表观对比度光
谱计算模型
,
此模型可
用于任意已知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目标探测波段选
择<
br>.
以典型液体和固体火箭为例
,
研究了其在
5~
50km高度的表观对比度光谱曲线变化规律
,
通过
图
75~50km
高
度处固体火箭表观对比度光
(b)4.3
μ
m
波段附近
谱
(
a)2.7
μ
m
波段附近
,
Fig.7Theapparentco
ntrastofsolidrocketatthe
altitudeof5~50km(a)aro
und2.7
μ
m,and(b)a-
round4.3
μ
m
综合对液体和固体火箭研究的结果
,
推断了红外预
警卫星的探测波段可以选为
2.55~2.85
μ
m
和
4.19~4.48
μ
m.<
br>仅考虑了背景辐射对表观对比度光谱选择的影
响
,
下一步工作将在综合考虑背景
辐射
、
光学系统热
噪声和探测器噪声的基础上
,
探讨红外预警卫星系
统综合信噪比的确定方法
,
进而研究红外预警卫星
对目标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
率计算方法
,
并进一步
确定合理的探测带宽
.
References
[1]ZHANGGuang-Ming,SUNSheng-Li,ZHANGWei,etal.<
br>Modelandapplicationofimageplaneilluminationfort
he
space-basedinfrareddetectingofboos-phasemiss
ile[J].
J.InfraredMillim.Wave(
张光明
,
孙
胜利
,
张伟
,
等
.
导弹
助推段天基红外探测的像面
照度模型及其应用
.
红外与
2007,26(6):425-428.
毫米波
学报
),
[2]YEQing,SUNXiao-Quan,SHAOLi.Analysis
ofoptimum
detectivewavebandsforinfraredearly-wa
rningsatellite[J].
InfraredandLaerEngineering(<
br>叶庆
,
邵立
.
红外孙晓泉
,
.
红外与激光工
程
),
预警卫星最佳探测波段分析
[J]
2011,39(3):389-3
93.
[3]ZHUDing-Qiang,ZHANGXiao-Ying,XIANGHong-J
un,
etal.Measurementandcalculationresearchofinf
raredradi-
ationforsolidrocketmotorplume[J].JOU
RNALOFAS-
2.7
μ
m
波段更适合作为预警波段
,
且具备在低空探
4.3
μ
m
的低空探测能力较测到火箭尾焰的能力
,
弱
,
仅适用于高空探测
,
这一推断与美国新一代红外
预警卫
星短波波段负责导弹低空探测
、
中波负责导
弹高空探测是一致的
[15].
(3)
在所考查高度范围内
,
固体和液体火箭在
2.7
μ
m
波段表观对比度的光谱分布规律较为一致
,
在
2.55~2.
85
μ
m
波段的表观对比度始终较大
,
虽
然
2.7
5~2.85
μ
m
波段具有更大的表观对比度
,
但
是考虑到
卫星探测火箭时
,
除了背景杂波以外
,
还有
其它干扰源
,<
br>如探测器噪声
、
光学系统热噪声等
,
且
2.7
μm
波段背景辐射相对较弱
,
所以为了获取更大
的系统信噪比
,<
br>需要选择尽量宽的探测波段以增大
目标的信号强度
.
据此
,
本
文认为红外预警卫星对火
箭尾焰在
2.7
μ
m
波段的探测波段可以选
择为
2.55~2.85
μ
m.
5
期
刘尊洋
等
:
基于辐射通量表观对比度光谱的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选择方法
497<
br>TRONAUTICS(
朱定强
,
张小英
,
向红军
,
等
.
固体火箭发
动机喷流红外辐射实验及计算研究
.
宇航学
报
),2008,
29(1):255-259.
[4]XUYou-
Fu,ZHAOFeng-Sheng,GAOWen-Hua.Research
ofatmosph
ericbackgroundradiationsimulation[J].Infra-
red
andLaerEngineering(
许尤福
,
赵凤生
,
高文华
.
大气
环境背景辐射仿真研究
.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
7,36
(S):389-393.
[5]SHAOLi,LIShuang-
Gang,SUNXiao-Quan.Analysisofthe
missileearlywar
ningsatellitesdetectingprincipleanddis-
cussion
ofattack-defencemeasure[J].InfraredTechnology
(
邵立
,
李双刚
,
孙晓泉
.
导弹预警卫星探测原理及
其攻防
2006,28(1):43-46.
技术探讨
.
红外技术
)
,
[6]LIDun,ZHOUYi-Yu,LVTong-Guang.Surveillancea
nd
trackingofballisticmissilewithspaceearlywarn
ingsystem
[J].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
李盾
,
周一宇
,
吕彤光
.
空间预警系统对弹道导弹
的监视与跟踪
.
系统
2002,24(3):52-56.
工程与电子技术<
br>),
[7]ZHANGWei,CAOYi-Ming,CONGMing-
Yu,etal.Band
selectionforspace-basedinfraredtar
getdetectionusing
backgroundcluttermodel[J].Opt
icsandPrecisionEngi-
neering(
张伟
,
丛明煜
,
等
.
采用杂波模型进行天曹移明
,
基目标红外探测波段的
选择
.
光学精密工程
),
2010,18
(2):341-348.
[8]SimmonsFS.Rocketexhaustplumephenomenology[M
].
EISegundo:CA:TheAerospacePressandAmericanIns
ti-
tute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2000.
[
9]WANGGang,YUBing-
Xi.Approachtoestimateinfrared
point-targetdetec
tionrangeagainstskybackgroundbasedon
contrast[J
].OpticsandPrecisionEngineering(
王刚
,
禹秉<
br>熙
.
基于对比度的空中红外点目标探测距离估计方法
.
2002,10
(3):276-280.
光学精密工程
),
[10]LIUZun-
Yang,SHAOLi,WANGYa-Fu,etal.Thein-
fluenceofflig
htparametersontheinfraredradiationofa
liquidroc
ketexhaustplume[J].ActaOpticaSinica(
刘尊
汪亚夫<
br>,
等
.
飞行参数对液体火箭尾焰红外辐洋
,
邵立
,<
br>2013,33(4):0404001.
射特性的影响
.
光学学报
)
,
[11]LIUZun-Yang,SHAOLi,WANGYa-Fu,etal.Influen
ce
ofafterburningoninfraredradiationofliquidroc
ketexhaust
plume[J].ActaPhtonicaSinica(
刘尊洋<
br>,
邵立
,
汪亚夫
,
等
.
复燃对液体火箭尾焰
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光子学
2013,42(4):480-485.
报<
br>),
[12]LIUZun-Yang,SHAOLi,WANGYa-Fu,etal.Inf
luence
ofafterburningoninfraredradiationofsolid
rocketexhaust
plume[J].ActaOpticaSinica(
刘尊洋
,
邵立
,
汪亚夫
,
等
.
复燃对固体火箭尾
焰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光学学
2013,33(6):0604001.
报
),
[13]ChenX,WeH,YangP,etal.Anefficientmeth
odfor
computingatmosphericradiancesinclear-skya
ndcloudy
conditions[J].JournalofQuantitativeSpe
ctroscopy&Ra-
diativeTransfer.2011,112(1):109-1
18.
[14]WEIHe-Li,CHENXiu-Hong,RAORui-Zhong.Intr
oduc-
tiontotheCombinedAtmosphericRadiativeTran
sferSoft-
wareCART[J].JournalofAtmosphericandEn
vironmental
Optics(
魏合理
,
陈秀红
,
饶瑞中
.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
CART
介绍
.
大气与环境
光学学报
).2007,2(6):
446-
450.
[15]Slatte
ryJE,CooleyPR.Space-BasedInfraredSatellite
Syst
em(SBIRS)RequirementsManagement[C].IEEE
Aerospa
ceConferenceProceedings,1998:22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