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
绝世美人儿
680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9: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顾什么彼-粑粑是什么意思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一语天然万古新,______________。(宋?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3、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元?王冕《题墨梅》)
4、月儿弯弯照九州,______________。(宋?吴歌《京本通俗小说》)
5、中华儿女多壮志,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6、______________,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
7、山高自有客行路,______________。(明?吴承恩《西游记》)
8、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9、______________,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宋真宗《励学篇》)
1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相鼠》)
11、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宋?晏殊《蝶恋花》)
12、将在谋而不在勇,______________。(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3、最是人间留不住,______________。(民国?王国维《蝶恋花》)
14、______________,残菊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15、笔下虽有千言,______________。(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16、你站在桥上看风景,______________。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______________。(卞之琳?《断章》)
17、壮心欲填海,______________。(宋?文天祥《指南录》)
18、长亭外,古道边,______________。(民国?李叔同《送别》)
19、枝上柳绵吹又少,______________。(宋?苏轼《蝶恋花》)
20、______________,卷土定重来。(清?丘逢甲《答友问》)
21、将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宋?苏轼《赤壁赋》)
22、黄金若粪土,______________。(清?石达开《入川题壁》)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点是离人泪。(宋?苏轼《水龙呤》)
24、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______________。(清?李汝珍《镜花缘》)
25、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宋?庭坚《清平乐》)
26、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血沃中华肥劲草,______________。(鲁迅《无题》)
28、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9、南国烽烟正十年,______________。……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陈毅《梅岭三章》)
30、物新则壮,_______;新则鲜,_______。(清?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3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宋?辛弃疾《西江月》)
32、又愁风雨离合,______________。(清?黄遵宪《双双燕》)
33、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34、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唐?杜甫《客至》)
35、静女其姝,______。爱而不见,________。(《诗经?秦风?无衣》)
36、弱供万国役,______________。(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
37、韶华不为少年留,______,________。(宋?秦观《江城子》)
38、与朋友交,_________。(《论语?学而》)
39、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唐?李密《陈情表》)
40、______________,两弯柳叶吊梢眉,_______,体格风骚,______________,丹唇未启笑先闻。(清?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41、四万万人齐蹈厉,______________。(郭沫若诗)
42、满园深浅色,______________。(唐?王维《春游曲》)
43、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4、赤日炎炎似火烧,__________。农夫心内如汤煮,__________。(明?施耐庵《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45、______,黄花地,______,北雁南飞。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46、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东毂》)
47、显然大器晚年成,______________。(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8、眼前道路无经纬,______________。(清?曹雪芹《红楼梦》)
49、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_____。(宋?俞文豹《清夜录》)
50、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参考答案: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豪华落尽见真淳3、只留清气满乾坤4、几家欢乐几家愁5、不爱红装爱武装6、遍身罗绮者7、水深自有渡船人8、歌诗合为事而作9、书中自有黄金屋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2、兵在精而不在多13、朱颜辞镜花辞树14、荷尽已无擎雨盖15、胸中实无一策16、看风景的人在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7、苦胆为忧天18、芳草碧连天19、天涯何处无芳草20、十年如未死2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也22、肝胆硬如铁23、细看来,不是杨花24、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25、唤取归来同住26、不废江河万古流27、寒凝大地发春华28、悟已往之不谏29、此头须向国门悬,人间遍种自由花30、旧则老,旧则腐31、两三点雨山前32、化作他人仙境33、庄生晓梦迷蝴蝶34、蓬门今始为君开35、俟我于城隅,搔首踟躇36、治则天下强37、恨悠悠,几时休38、言而有信39、茕茕孑立40、一双丹凤三角眼,身量苗条,粉面含春威不露41、同心同德一戎衣42、照在绿波中43、黄河之水天上来44、野田禾稻半枯焦,公子王孙把扇摇45、碧云天,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46、景
行行止47、旧草全凭弱冠争48、皮里春秋空黑黄49、向阳花木易为春50、粉身碎骨
浑不怕
必背清单
1、填充补足型20例
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
(9)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论语?述而》)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其四〉》)
(1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1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理解默写型20例
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
的最后四句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阿房宫赋》通过阿
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过秦论》的论点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7)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
(18)下面是(扬州慢)中的词句,语出杜牧哪些诗句,请依次写出。
①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
②纵豆蔻词工: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二十四桥仍在:二十四桥明月夜。
(19)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①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千里澄江似练。
②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③李煜《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下列诗句的词句。
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叹门外楼头。
②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千里澄江似练。
③玉树后庭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情景预设型40例
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吟》中曾有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句,杜甫也有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
(8)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
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浩叹。(曹植诗)
(9)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
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1)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6)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王维《送元
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9)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
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0)“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2)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3)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4)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6)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7)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8)辑录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中有好多开导人们爱学习、怎样学习的语句。其中,有点明温习大有好处的“温故而知新;”;有告诉你认真学习、时常温习是乐事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用来称颂勤奋学习、耐心教人这一好作风的“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揭示学习和思考利害关系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29)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30)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31)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3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5)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锁在深闺无人识”,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
(36)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7)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38)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也可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
(39)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景象了。
(40)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综合考查型10例
“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解释相结合来考查。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瞑》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一
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杜甫在《客至》中写道:“舍南台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4)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来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腰上系着洁白的绸子,光彩像流水一样晃动,耳朵上戴着夜明珠耳坠。”这是对《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描写。请根据引号内句子的意思默写出原文: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7)孟子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陶渊明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过秦论_》。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5、创新开放型10例
这类题型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有时答案甚至不是惟一的,。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
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
(4)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再次证明了我
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正确。
(5)《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6)《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她死刑。这激起了巴黎流浪人的愤怒,因此他们深夜攻打圣母院要搭救她。伽西莫多不明真相,在教堂里奋勇抵抗。克洛德趁乱骗出爱斯美拉达。国王下令镇压流浪人,致使圣母院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7)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9)花,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梨花、菊花、桃花、荷花、稻花、桂花的古诗词佳句。(至少写3句)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0)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春潮、春城、春雨、春江、春水的诗句。(至少写3句)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
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蝶恋花》)
【背诵技巧】
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领悟含义。对每一
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阅卷时以前□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写要求。
抢分秘题
1.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
(4)___________,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
(5)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6)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7)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_____。(汤显祖《牡丹亭》)
2.古诗文默写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①祖母刘,悯臣孤弱,__________。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至于成立。
②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下临无地,鹤汀凫渚,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 ”。
4.《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 。
5.学习古诗,
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用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6.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______________”的优良传统。
7.苏轼在《_______》中说“是说也,人常疑之。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况石
乎!”
8.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三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佳句:
9.《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10.“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参考答案:
1.(1)暴霜露,斩荆棘 (2)术业有专攻 (3)举类迩而见义远 (4)染柳烟浓(5)澄江一道月分明 (6)往者不可谏 (7)赏心乐事谁家院
2.(1)匪我愆期 (2)①躬亲抚养 零丁孤苦 ②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穷岛屿之萦回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建安风骨 7. 《石钟山记》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8.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月下独酌》)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秋浦歌》)
9.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10.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