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美国白蛾威胁华北生态

巡山小妖精
694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9: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不久前英语-凭依

中国园林7月13日消息:美国白蛾入侵中国,与我们对峙30年。它生命力旺盛,住进了国宾馆,甚至还几乎威胁到奥运。今天,一场培养天敌打击美国白蛾的行动正在进行着。

进入6月份,山东省烟台市所属公路路段上的12000余株法桐、榆树可能会失去它们的叶子。6月5日,山东境内的美国白蛾末龄幼虫将进入“暴食期”,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它们要吞掉超过幼虫期取食总量半数的叶子。白蛾所到之处,绿叶将被整片整片蚕食,仅剩下叶柄,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

“美国白蛾自北向南入侵我国,目前‘先锋部队’就在山东”,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绿化办公室副主任程桂芳说。其实,不只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陕西等6个省市也是林业局和农业部共同认定的国际性检疫害虫的疫区。

已经30年了。自从1979年美国白蛾进入辽宁省丹东市,我们与这个外来入侵物种打上了持久战。

美国白蛾在中国

鳞翅目、灯蛾科,美国白蛾“白袍巫师”的形象不难辨认。这种体长9~12 毫米的中型蛾子不仅头、腹呈白色,胸部背面也密布白毛。区别于雌性,雄性白蛾身上还有一小部分黑褐色,包括复眼、下唇前端和30毫米左右的羽翅上面零落的斑点。

它还有另一个更为形象的别名:秋幕毛虫。如果行人在秋季见到路旁行道树上结了浅灰色幕,可以认定美国白蛾幼虫就在其中。

在美国白蛾食谱上,行道树排位靠前。“城市里,美国白蛾对行道树和公园里的树木危害尤其严重。对我国来说,它的寄生植物达到100 多种,”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昆虫学教授李镇宇介绍,根据其取食兴趣,这些树种排列为:糖槭、桑、榆、臭椿、花曲柳、山楂、杏、法桐、泡桐等。一般喜食的包括枫杨、樱桃、杨、柳、桃、胡桃楸、苹果、梨、葡萄等。

在辽宁省丹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高级工程师何少春那里,记者看到了一本出版于1981 年、名为《美国白蛾》的小册子。这本30页的薄册子的封面是一只白色蛾子趴在绿叶上,身下还有密密麻麻一片虫卵。

事实其实不似封面所画。初产时,白蛾虫卵泛着浅黄或浅绿的光泽,排列成块,像是某种诱人的甜点。这些在现实中直径0.5毫米的球形白蛾卵意味着可怕的繁殖量。每头白蛾成虫产卵500~800粒,最多可达2000多粒,孵化率一般在95%以上。这些数字所反映出来的美国白蛾旺盛的生存能力,恰恰是它们为害的基础。

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白蛾的罪名最多只是有碍观瞻。它在北美出现的时机恰值深秋,树叶基本完成以光合作用为树木提供过冬能量的使命。而且,大量本土天敌足以对付它们。但
是到了中国,美国白蛾几乎没有天敌。

进入冬季,树木静候下一年的抽枝发芽,美国白蛾同样以越冬蛹的姿态躲在老树皮下、枯枝落叶和地面表土内。第二年5月,开始羽化:蛹壳从头部开裂,被甩脱,落在墙根或矮树上。白蛾双翅像蝶类一样竖立,过半小时后,突然下落,永远收在了腹部两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美国白蛾一年发生两代,成虫期分别在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8 月上旬至10 月上旬。10 月陆续化蛹,而后以蛹越冬,再度轮回。

与白蛾对峙30年

何少春无意以审美眼光来欣赏白蛾的蜕变,他对白蛾生命周期的关注,是出于制定防治日程的考虑,“各地防御白蛾的手段都差不多,而且这么多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最简单的办法是人工防治。在幼虫4龄之前,“剪除幕”就可以消灭害虫和老巢。对5龄后的幼虫,“围草诱杀”很有效果,具体做法像是给树干“系草裙”:在树干离地面1米高左右的地方围上稻草或其他干草,用绳子捆绑,等待老熟幼虫向下迁移,结茧化蛹,再集中烧毁。

然而何少春很肯定:“这个虫子是杀不干净的。”一种外来物种入侵,只有在发现及时,立即采用有效手段和全面参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将其根除。“可惜当时,人们还不具有这个意识。”

30年前,第一只美国白蛾如何进入了中国?答案鲜有人知。据何少春推测,人为运输、旅行携带,甚至直接飞越国境皆有可能。丹东这座北方小城同朝鲜新义州一衣带水,最狭窄处相隔不足6米。一旦入侵者在新栖息地开始了爆炸性的生长,坏消息就不断传来:1981年,美国白蛾进入山东荣成;1989年扩散至河北省秦皇岛

1995年,在天津塘沽,美国白蛾引发了恐慌。“飞到了灶台上,跑到了碗里”,李镇宇参与了那次同美国白蛾的拉锯战。各路专家赶赴天津,一鼓作气将其打退了30千米,然而到了2003年,因为“非典”,无暇防虫,防线最终被打破。李镇宇还记得前北京市长王岐山曾焦虑地说:“白蛾快进国宾馆了,卫兵能防住坏人,防不住虫子呀。”2006年,北京被定为疫区。

事实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恰处在美国白蛾第2代成虫羽化之时。白蛾正值暴食期,在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当时,包括李镇宇在内的许多专家担心这将会毁掉“绿色奥运”。

所幸,白蛾没能打扰北京的绿色。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站长陶万强告诉记者,不像其他省市被动防御,北京采取的是预防措施。北京在2007 年4、5月份起开始预防美国白蛾越冬成虫,主要利用灯光诱杀,下一步针对3龄幼虫,利用病毒和仿生制剂。如今再问到对防蛾的忧虑,李镇宇说:“以北京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问题。”

制造一种天敌

与美国白蛾对峙30年,丹东的失地面积在增加。令何少春觉得蹊跷的却是,相比丹东,朝鲜那边的防治力度几乎察觉不到,却也没见对岸出现林木灾祸。其实,在我国将美国白蛾定为第一批国际性检疫害虫时,很多老专家存有异议。美国白蛾从1940年传入欧洲,先后蔓延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罗马尼亚、奥地利、前苏联、波兰、保加利亚和法国。1945年传入日本、韩国、朝鲜。但据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绿化办公室副主任程桂芳说,将其提为国际性检疫害虫的国家“并不多”。

“各国各地生态环境不一样,制定标准不能一概而论,”程桂芳赞同当年的判断。彼时白蛾越境进入中国本土,没有任何天敌可以制衡。况且,暴食(一生可食10~15片桑叶)、耐饥(最多达15天)、抗寒(越冬蛹抵御零下30℃低温)、超生(一次产卵多达2000粒)的特点决定,美国白蛾一旦发飙,局势不好控制。

然而在朝鲜,美国白蛾和当地生态可能已经达到了某种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一个新的地区,尽管该地区可能当时不存在它的天敌,但自然界中一定会存在。这些天敌有可能跟随入侵物种稍后赶到,经过自然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她猜测,大量化学制剂在中国的严格打压控制住了美国白蛾虫口数目,不足以吸引天敌,同时,受到污染的环境排斥天敌生存。于是,可能的平衡迟迟无法达到。

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人们投入了大量敌敌畏、敌杀死等农药防治虫害。相关化学药剂实验显示,用90% 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50%杀螟松800倍液等进行喷洒,杀虫效果接近于100% !但这些后来都被禁用了。

何少春告诉记者:“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观点出发,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的使用也普遍受到限制。”然而,即使是当下所施用的生物农药(如甲维盐、灭幼脲类农药),程桂芳同样充满担心:“所谓生物制剂,其实是一半生物一半化学,对环境和天敌生长还是会有些危害的。”

最好的防治办法或许是寻找出一种天敌来与入侵物种作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杨歧忠教授在陕西发现了一种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是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体长1 毫米,腹部产卵器可以扎破蛹壳,将200~300枚卵产入美国白蛾蛹内。三四天后幼虫孵化,再过20天周氏啮小蜂飞出,蛹中组织和器官的营养被吸收殆尽,留下空洞的白蛾蛹壳。

杨歧忠通过对周氏啮小蜂的研究,发现如果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以幼虫5 倍的数量放周氏啮小蜂1 次,连续两代,就能使有虫株率降到1.25%。
连续5年追踪10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第2年至第5年有虫株率均没超过0.1%,而天敌的寄生率仍能高达92%。为使天敌种群形成控制量,技术人员还筛选出替代寄主——柞蚕蛹,使繁蜂量提高了近100倍,可以达到常年繁蜂和规模化繁蜂。

2008年6月中旬,山东省预计将投放15亿只周氏啮小蜂杀灭白蛾。在与入侵物种作战的第30个年头,这群生物部队将大显身手。即便如此,美国白蛾至今还没赶走,而入侵物种却在10年间新增了20多种。面对已经被悄然破坏的生态平衡,我们已经认识到用杀虫剂不分彼此地截堵反而没有好处。生态上的倾斜只有依靠生态上的调整来平衡。

(来源:新知客)


1升是多少毫升-教条


朝阳拼音-发人什么


驼背蝇-伯伯拼音


插叙和补叙的区别-痼疾怎么读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纶怎么读


中国是世界第几大国-溶化的意思


老师单词-医生的拼音


安宁的近义词-渔父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