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萌到你眼炸
940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2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迎难而上的意思-噢怎么读
花了好久,终于把自上个假期就心驰神往的著作读完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失望。真的很失望,与我期待的太不一样,或许我不能够理解,或许它对我来说太过深奥。
自始自终我都不知道佩雷菲特先生想说什么。从前言定下的基调便是批判中国的帝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尽然,从全文中,我感觉到的不只是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批判,隐隐约约总觉得佩雷菲特先生对西方殖民主义也做出了批判。刚开始,也就是十多页的时候,佩雷菲特先生把这次交流比喻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聋子的对话”。聋子是指听不见声音,也可以指,当时中英之间只知有彼此,却对对方的一切毫不知情。
中国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乾隆又十分的刚愎自用。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货物急需输出所以才找到中国。天朝自然不能容许“平起平坐”的事情发生。所以,英国使团的这次失败并非是偶然。所以这篇的主线根本没有什么疑问。
毫无疑问的主线只能靠别的方法来博取别人的眼球,所以作者不停的改变人称,渴望用特殊的笔触来描写这个事件,也许是作者对这种写法很陌生,也许是翻译的不算太到位,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到位。反正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断分析哪些是作者的意见,那些是马嘎尔尼的手纪,真的很“有趣”......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不知所谓’的关键。
这本书也有很多可取之物,我最佩服这篇文章单刀直入的文笔,咄咄逼人的批判,毫不留情的抨击。这是我在任何一个中国史书中都看不到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也是令人惋惜的,中国人的历史却只能在中国史书去看到夸大的美好的一面,却只能在别人的历史中读到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例如,停滞的帝国里,公开把和珅称为乾隆的情人和心上人,对和珅发迹的描绘是“他(指乾隆)违背了天朝的规矩,把未为公众建立过任何功勋的情人提拔到了首要的位置上来。”而且毫不避讳的把乾隆和比作三位法兰西行为作风极为不检点的国王:亨利三世(与母乱伦)、路易十四(传说被情妇蛊惑,宣扬朕即国家)、路易十五(风流好色,法国下一任国王路易十六,就是路易十五之孙,法国大革命时被处死),而和珅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他的嬖幸。看到这里我不禁大跌眼镜,关于乾隆与和珅的关系,在中国史书中除了和珅传中提了一嘴“他(指和珅)与乾隆的关系不明不白”之外几乎再无记载。剩下的史书中除了《清朝野史大观》之外,根本毫无提及。
从此可以看出,这本书
是相当客观以及真实的。
而且也是相当隐私的,一些宫廷秘史都毫不在意的对那些对清朝虎视眈眈的来客来说。可真的是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也为中国最终鸦片战争的失败奠定下基础。
这不愧为一本名著,整本书如同一个九连环一般环环相扣,让人有一种在沼泽中散步的感觉。你越想挣脱,越难理解,顺其自然看着事件发展也许反而更好一点。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奉劝大家还是不要细抠哪段到底是什么好了,反正我现在是懵了。
——by 芸梦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