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萌到你眼炸
657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21: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宽容的意思-支配的近义词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
第三节 认知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第六节 其他有关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又称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
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心
理
活
动
意识(conscious)
前意识(preconscious)
潜意识(unconscious)
三
个
层
次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1.意识(conscious)
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意识使个体保持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知觉,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2.潜意识(unconscious )
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潜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
在正常和变态心理机能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优势。
3.前意识(preconscious )
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在精神分析中相对意义不大。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本我(id) 又称伊的、原我
2.自我(ego)
3.超我(superego)
1.本我(id,伊的,原我)各种欲望和冲动 快乐原则
(principle ofpleasure)
存在于潜意识,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性本能也称为力必多(libido,意指欲力或性力)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全部能量的目的——追求快乐。
2.自我(ego)现实原则
(principle of reality)
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
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通道;
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内驱力的执行者;
是现实生活的承担者;
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的适应体现着心理健康的水平,标志人格成熟的水平。
3.超我(superego) 至善原则
(principle of perfect)
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是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
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
二)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生物层面。
自我(Ego) :心理层面。
超我(Superego) : 社会层面
。
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本我欲望和争取符合超我标准间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保持平衡。 “自我” 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欲期(oral stage)
2.肛欲期(anal stage)
3.性器期(phallic stage)
4.潜伏期(latency stage)
5.生殖期(genital stage)
1.口欲期(oral stage)
口腔构成了满足欲望以及进行交流的最重要身体部位。
母亲通过喂奶等躯体接触和情感交流,建立起安全的母子关系,形成信赖感、安全感。只有在经历了与母亲间固定的、安全的紧密相连的体验,个体化过程才能顺利发展。
.肛欲期(anal stage)
肛门成为快感集中区。同时,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使用也是对权利和意愿的一种躯体表达方式。父母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孩子则根据快感需求决定,是保留还是排泄。此期,婴儿通过与父母的斗争,发展了灵活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肛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在成年时表现的人格特点是:洁癖、刻板、施虐和受虐、过分注意细节、嗜好收集和储藏、强迫、权利欲强等。
3.性器期(phallic stage,性蕾期)约4岁~6岁
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生殖器刺激的兴趣。男孩会幻想父亲要阉割他,产生阉割焦虑;女孩则潜意识地感觉到来自母亲的焦虑和威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女儿童只好认同父亲和母亲,将父母形象内化发展出成熟的超我,并在心理上进入潜伏期阶段。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叫“俄底普斯情结”(俄底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王子,他在无意中杀父娶母)。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也叫“伊莱克拉情结”。
4.潜伏期(latency stage) 约6岁~10岁
儿童的性心理活动进入一段安静的时期。儿童对动物、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学校的学习、同伴的交往等活动日益增加。
5.生殖期(genital stage) 10岁~20岁
此期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家庭客体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客体关系,个性已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得以发展,这些心理功能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基本经历、未解决的冲突和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重新活跃起来,对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有重要致病作用。
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6岁前自我意识没得到健康发展留下的隐患。
(四)防御机制理论
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 hanism)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
理手段。
1.压抑(repression)
2.反向作用(formation reaction)
3.置换作用(displacement)
4.退行(regression)
5.投射(projection)
6.升华(sublimation)
1.压抑(repression)
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每当自我受到来自本我的冲动的威胁时,就通过压抑这些冲动来保护自己,即它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如性心理活动)进入潜意识。
2.反向作用(formation reaction)
通过采用某种与它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伪装。
如一个怨恨自己母亲的女孩因社会要求儿女必须爱双亲,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为了避免焦虑,这个女孩就会表现出相反的冲动——爱。但是她对母亲的爱是不真实的。这种爱往往很做作,很夸张和过分。
3.置换作用(displacement)
是指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
例如,一个对室友生气的女子会将她的愤怒转移到她的雇员、猫或玩具上。她对她的室友仍然很友好,但与反向作用不同的是这种友好并不夸张也不过分。
4.退行(regression)
力比多在通过某个发展阶段之后,如果遇到紧张和焦虑,还可能恢复到早先的阶段。
5.投射(projection)
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可能把这种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用这种方式摆脱焦虑。
投射的本质是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上存在于自己心理上那些不能接受的情感或念头。
6.升华(sublimation)
是一种以文化的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对性爱的生殖目的的压抑。
升华是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的防御机制。升华的目的最明显地表现在诸如艺术、音乐和文学等创造性文化造诣上。
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里的冲突是导致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潜意识冲突主要指童年时形成的,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
当本能的冲动不得不以伪装的和歪曲的形式释放时,就是以神经症的症状形式表现出来——“躯体性语言”。
二、精神分析理论评述
1.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
2.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的学科领域
3.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主要的批评:
首先,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
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行为(behavior):
狭义的行为: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
广义
的行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
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要点:
行为就是人们所说和所做的;
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行为可以观察和记录;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行为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行为学习的理论是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主要观点:是把发展视为以奖励、惩罚和模仿为基础的学习。人的正常或病态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和形成。行为治疗技术实际上是一些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过程。
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共同点:学习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Theory of classic conditioned reflex)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 conditioning),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
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
1.非条件刺激(US )与条件刺激(CS)的性质,越强的刺激,其效果越显著;
和CS时间关系:CS必须先于或同时与US发生;
和US之间一致性,在每次试验中CS与US要同时展示;
4.共同作用次数,CS与US配合次数增多,条件反射增强;
5、以前对CS的体验,如果以前在没有US的情况下已受过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与一个US共同作用时,就不太可能成为CS 。
条件作用过程:
1.强化(reinforcement) 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过程,即US的作用过程。
2.消退(extinction) 如果US长期不与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3.泛化(generalization) 某些与US相近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应(CR)的效果。
学习行为规律
1.频因律 对某一刺激反应发生的次数越多,行为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
2.近因律 对某一刺激发生某一行为反应在时间上越接近,越容易固定下来。
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
不管是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华生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
ditioning)。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在斯金纳箱中,安放有一个食物盘。把一只饥饿的鸽子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啄红灯的窗户而获得了食物。如果这种操作偶然重复若干次,鸽子就会主动啄红灯的窗户。也就是说它学会了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啄红灯的窗户的奖励,因此也称为“奖励性的学习”。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的事件。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刺激的减少和解除时的事件。
惩罚(punishment):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的事件为惩罚。
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
1.直接性 当刺激物在行为配合直接发生,强化刺
激效果更大;
2.一致性 刺激与行为发生的一致性越大,强化效
果越大;
3.已形成事件 在刺激发生前环境与个体的实际
状态具有直接的关系;
4.结果特征 强化刺激,因人而异。
体罚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被母亲打屁股的孩子比那些没挨过打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多地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最强的是那些曾被母亲用暴力——用拳、掌,或借助外物痛打——惩罚过的儿童。
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获得的。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获得的。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t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tS-R型 tR-S型
强化的性质 t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不是奖赏 t强化伴随者反应,强化是奖赏
反应的主动性 t被 动 t主 动
学得了什么 t刺激间信号关系 t特定的反应
适合于解释 t信 号 学 习
情 绪 学 习 t简 单 的
技 能 学 习
四、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
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
观察学习四个具体过程:
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
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
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
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一、主要理论内容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综合了许多不同领域内相互渗透的观点撰写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又一个理论学派,正式登上了心理学的历史舞台。
心理学中凡是侧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学派都称之为认知心理学派。所谓认知就是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
主要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
情感
认知
行为
认知心理学借助通讯工程、信息论、计算机科学以及语言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
。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了人的认知过程,揭示了人的认知特点,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开辟了另一条途径。对医学心理学影响比较大。
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的产生是直接受认知调节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几乎是同时的。
没有不伴随思维的情绪,也没有无情绪的思维。
认知和情感似乎总是交织在一起。
第三节 认知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的ABC理论
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在ABC理论中
A代表诱发事件
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
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
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2. Beck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
Beck的理论基于临床经验,认为人们早年经验形成了“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它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又不为人们所察觉。这些假设并不一定都与现实相符合。
“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错误逻辑推理:
①极端思维,即用全或无、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
②主观臆断,即没有支持性或相关证据就武断做出消极的结论;
③选择性概括,即仅凭某一局部细节作出总体的结论;
④过度引申,由一个偶然取得的信念不恰当地应用于其他情况;
⑤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事件或情境;⑥个性化,即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3. Kelly的个人构念理论
个人构念就是个人对事物理解与解释的方式。在Kelly看来,它是真正预测其行为的关键。
(1)Kelly认为每个人都象科学家那样试图主动预测和解释这个世界 。
(2)Kelly认为人类体验到的威胁、恐惧、焦虑和内疚是认知不协调的结果,也是个人构念太坚固或太松散的反应 。
二、认知理论的评述
(一)积极方面:
1.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心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
2.认知理论借用了计算机科学的模型,揭示了人们在环境中是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再现和转换,如何被贮存,以及如何指导人的行为。
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中期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第一精神分析、第二行为主义)。
自我实现论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
马斯洛和罗杰斯等是主要代表人物。
一、主要理论内容
研究的中心是基本的人性:
自我的成长
需要
天赋潜能
自我实现
(一)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needs)。他把人的需要称为“似本能”(instinct oid),需要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取决于后天的环境。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
美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成长性需要,可激发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需要的五个层次:
自我实现的
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基本观点
人的性善论
自我实现论
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论;
高峰体验论。
马斯洛认为,长期处于基本需要缺失状态中的人会产生心理疾病,而缺失性需要的满足则可以避免疾病。
马斯洛的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是,满足基本需要对成功的治疗或减轻神经症具有首要的作用。
(二)罗杰斯的主要理论
罗杰斯将个人内部的主观意识状态、体验称为现象域、经验域。
罗杰斯强调人的主观性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个基本特性——“来访者中心”。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善良、可信赖的。这些与生俱来,而 “恶” 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每个人都有着自我实现的倾向。
人有实现倾向,人类具有自我概念,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实现倾向的强大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力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其自我概念中的问题的,会评价自我经验对自我实现的作用,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
贡献:
掀起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在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促进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的发展。
局限:
过分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社会环境和实践人性中的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
心理生物学研究是目前心身相关研究中的最前沿部分,也是今后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心理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
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和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们对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有了更为精细和直观地认识。
(一)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
(二)神经内分泌的研究
(三)神经免疫学的研究
(四)遗传学的研究
(五)脑影像技术
(六)神经电生理及其他研究
二、心理生物学理论评述
(一)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特点是采用严格的实验设计、客观的测量手段和可靠的数理统计,能准确地揭示心身之间的某些本质联系。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心理生物学的研究也更加具有前沿性。
(二)心理生物学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应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助于阐明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的发病发展机制,并为其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一、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二、人性主义理论
一、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华佗的《神医秘传》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二、人性主义理论
人性主义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通常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它们在各自发展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其中,道家注重养生保健,偏生理;佛教注重明心见性,偏心理;儒家注重克己复礼,偏社会。传统的整合思想促成了三教合一、兼容并用的趋势。人性主义的人性三分法和整体医学模式正是以上观念的直接体现。
人性主义,即人性主义心理学,是有关人的属性即人性的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李心天教授提出的。它认为人性由三个方面的属性构成:生物属性、精神(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三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其中生物属性被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所制约;社会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和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和以社会属性为内容。
人性主义理论对人性的三分法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医学模式”的概念,以这种模式思考、诠释健康和疾病问题。该理论认为人的个性只是人性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而人性是个性的一种抽象,抽掉了个体之间在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讨论个性时,不但要讨论个体在生物、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同时要讨论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在该个体身上如何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