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X大全
别妄想泡我
988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3: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角频率-七香车
成语大全-X
拼音缩写 成语 汉语拼音 注释 典故 例句
xcjz西窗剪烛xīchuāngjiǎnzhú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xlzy西邻责言xīlínzéyán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西邻方责言,东市又相斫。(清·黄遵宪《番客篇》)
xhsr羲皇上人xīhuángshàngrén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xpxl嬉皮笑脸xīpíxiàoliǎn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班长随又~岔了一句。(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xxnm嬉笑怒骂xīxiàonùmà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设科之~。如白描人物,须眉毕观,引人入胜者,全借乎此。(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
xllp惜老怜贫xīlǎoliánpín爱护老人,同情穷人。
xmrj惜墨如金xīmòrújīn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写文章要力求做到~,删繁就简。
xylx惜玉怜香xīyùliánxiāng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相逢没话说,不见却思量,全不肯惜玉怜香,则他那古敝性尚然强。”燮理阴阳,致君泽民,则学士不如参政;嘲风咏月,~,则参政不如学士。(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九)
xzsz惜指失掌xīzhǐshīzhǎng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南史·阮佃夫传》:“又庐江何恢有妓张耀华美而有宠,……见张氏,悦之,频求。恢曰:‘恢可得,此人不可得也。’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耶?’遂讽有司以公事弹恢
。”
xlrw熙来攘往xīláirǎngwǎng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地汇集在广场上。
xxrr熙熙攘攘xīxīrǎngrǎng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xfyl吸风饮露xīfēnɡyǐnlù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xszb希世之宝xīshìzhībǎo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魏略·曹丕与繇书》:“猥以矇鄙之姿,得观希世之宝。”
xszz希世之珍xīshìzhīzhēn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元·欧阳玄《题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秦王展开锦袱观看,但见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成无迹,真~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
xzcy希旨承颜xīzhǐchéngyán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孔丛子·抗志》:“希旨容媚,则君亲之。”《汉书·不疑传》:“闻暴公子威名久矣,今乃承颜接辞。”
xsbf悉索敝赋xīsuǒbìfù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左传·襄公八年》:“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今幸少闲,~,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卫之不当立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xsnr息事宁人xīshìníngrén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我承认我是抱着“~”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xxxg息息相关xīxīxiāngguān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xxxt息息相通xīxīxiāngtōng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xysb膝痒搔背xīyǎngsāobèi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xjzg犀角烛怪xījiǎozhúguài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
xnwy犀牛望月xīniúwàngyuè比喻见到的不全面。《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xtdn蹊田夺牛xītiánduóniú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xbxn席不暇暖xíbùxiá nuǎn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真是忙得~,人仰马翻。(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xdez席地而坐xídìérzuò泛指在地上坐。《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xflh席丰履厚xífēnglǚhòu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xjet席卷而逃xíjuǎnértáo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xjtx席卷天下xíjuǎntiānxià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xzdp席珍待聘xízhēndàipìn
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xfcs习非成是xífēichéngshì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哄之市政,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于是~,一若文不用典,即为俭学之征。(钱玄同《寄陈独秀》)
xgcr习惯成自然xíguànchéngzìrán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调节和作是为了求中和,求平衡,求自然——这儿是所谓“~”(朱自清《人话》)
xsyx习俗移性xísúyíxìng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汨常移质,习俗移性。”
xybc习焉不察xīyānbùchá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xywc习以为常xíyǐwéicháng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xyxc习与性成xíyǔxìngchéng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xgdc袭故蹈常xígùdǎocháng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xrgz袭人故智xírénɡùzhì袭:因袭,套用。智:指计算。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
xbzs喜不自胜xǐbùzìshèng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国太只道孙权好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xctj喜从天降
xǐcóngtiānjiàng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张顺见了宋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xcww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这可真叫他~。(沙汀《催粮》)
xmxy喜眉笑眼xǐméixiàoyǎn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xnal喜怒哀乐xǐnùāilè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的人情,原是一样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xnwc喜怒无常xǐnùwúcháng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xqyy喜气洋洋xǐqìyángyáng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马上的将士们都是精神抖擞,~,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
xxyk喜笑颜开xǐxiàoyánkāi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xxyj喜新厌旧xǐxīnyànjiù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这种见异思迁、~的不道德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遣责。
xxys喜形于色xǐxíngyúsè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章奇先生~了。(蒋光慈《短裤党》二)
xwlj喜闻乐见xǐwénlèjiàn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人民群众~的好小说。
xybw喜跃抃舞xǐyuèbiàn
wǔ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xzyk喜逐颜开xǐzhúyánkāi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学道看罢,不觉~,一天愁都没有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xegt洗耳恭听xǐěrgōngtīng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如此甚妙,我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xgqb洗垢求瘢xǐgòuqiúbān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屑;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xsfz洗手奉职xǐshǒufèngzhí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xxdl洗心涤虑xǐxīndílǜ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
xxgm洗心革面xǐxīngémiàn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重新做起。(闻一多《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
xxbf洗雪逋负xǐxuěbūfù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xzwq徙宅忘妻xǐzháiwàngqī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孔子家语·贤君》:“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xdqh隙大墙坏xìdàqiánghuài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xfby系风捕影xìfēngbǔyǐng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
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
xdbj细大不捐xìdàbùjuān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戴升还问人家要门包,也有两吊的,也有一吊的,真正是~,积少成多,合算起来也着实不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
xscl细水长流xìshuǐchángliú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告诉老王说,要多吃野菜树皮,少吃米面,~呀!(梁斌《红旗谱》四十六)
xwmj细微末节xìwēimòjié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xzml细针密缕xìzhēnmìlǚ缕:线。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
xzmj细枝末节xìzhīmòjié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xqyw阋墙御侮xìqiángyùwǔ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凡我国民,务念~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xwhd舄乌虎帝xìwūhǔdì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xbxj虾兵蟹将xiābīngxièjiàng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帅党类,一齐奔出潮头。”汪精卫和他的~已在公开讨论“和平”。(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放炮》)
mrxm瞎马临池xiāmǎlínchí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xzmy瞎子摸鱼xiāzimōyú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xlxf狭路相逢xiálùxiāngféng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汉·乐府诗《相逢行》:“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这恶人,如何是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二回)
xjwd匣剑帷灯xiájiànwéidēng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法。(清·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法》)
xlly匣里龙吟xiálǐlóngyīn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xbyy瑕不掩瑜xiábùyǎnyú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柳之文长于记,特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xyhx瑕瑜互见xiáyúhùxiàn见:通“现”,显现。比喻优点、缺点都有。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升庵论文,瑕瑜互见。”瑕瑜相互见,历史有渊源。(徐特立《徐乾三十初度》诗)
xewm遐迩闻名xiáěrwénmíng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工艺精美,一向~。
xbzw下阪走丸xiàbǎnzǒuwán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xbcz下笔成章xiàbǐchéngzhāng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将来未可限量。
xbql下笔千言,离题万
里xiàbǐqiānyán,lítíwànlǐ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xbwl下不为例xiàbùwéilì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既然如此,只此一次,~如何?(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八回)
xcqz下车泣罪xiàchēqìzuì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xcys下车伊始xiàchēyīshǐ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有许多人~,就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这是很不合适的。
xczw下车作威xiàchēzuòwēi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xlbr下里巴人xiàlǐbārén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xmw下马威xiàmǎwēi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清·李渔《蜃中楼·抗姻》)
xmkh下马看花xiàmǎkànhuā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xqys下气怡声xiàqìyíshēng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xqmg下乔木入幽谷xiàqiáomùrùyōugǔ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xcbb夏虫不可以语冰xiàchóngbùkěyǐyǔbīng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郎如此眼光浅,真是~。(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xlds夏炉冬扇xiàlúdōngsh
àn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xrkw夏日可畏xiàrìkěwèi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xwgg夏五郭公xiàwǔguōgōng《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xyyr夏雨雨人xiàyǔyǔrén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xfdg仙风道骨xiānfēngdàogǔ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唐·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二人素有~。(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xlmz仙露明珠xiānlùmíngzhū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xsqg仙山琼阁xiānshānqiónggé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
xzym仙姿玉貌xiānzīyùmào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唐·郑ue2c3《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xdwx先得我心xiāndéwǒxīn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
xdwk先睹为快xiāndǔwéikuài睹:看见。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现在我们特地和西滢先生商量,把“闲话”选集起来,印成专书,留心文艺界掌故的人,想必都以~。(鲁迅《而已集·革“首领”》)
xfzr先发制人xiānfāzhìrén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曲波《林海雪原》三)
xghs先公后私xiāngōnghòusī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卿~,可谓大忠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
xhhg先花后果xiānhuāhòuguǒ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xjzm先见之明xiānjiànzhīmíng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他觉得胆小的杜竹斋有时候实在颇具~,因而也省了多少烦恼。(茅盾《子夜》十七)
xlhd先来后到xiānláihòudào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
xlhb先礼后兵xiānlǐhòubīng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你这~方法实在高明。
xnhh先难后获xiānnánhòuhuò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xqly先驱蝼蚁xiānqūlóuyǐ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战国策·楚策》:
“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人以寿为欢,老臣以寿为戚。既不能~,乃复频见此事。(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二》)
xrhj先人后己xiānrénhòujǐ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这也表现了他~、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朱敏《深情怀念周伯伯》)
xrwz先入为主xiānrùwéizhǔ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xrzj先入之见xiānrùzhījiàn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xsdr先声夺人xiānshēngduórén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他深深懂得~的道理,就预先做了广告,因此货销售得很快。
xshs先声后实xiānshēnghòushí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
xsxs先圣先师xiānshèngxiānshī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xtbz先天不足xiāntiānbùzú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寿麻之人无影,不知何故?”
xwzb先我着鞭xiānwǒzhuóbiān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先生吾着鞭耳。”我国若不先自下手,自办银行,自筑铁路,必被外人~,倒是心腹大患哩。(清·曾朴《孽海
花》第十八回)
xxsq先下手为强xiānxiàshǒuwéiqiáng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隋书·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这个说不得。从来说“~”。况且原该是我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xycz先意承旨xiānyìchéngzhǐ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xyhl先忧后乐xiānyōuhòulè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世者后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师忠彦,由义居仁效昔贤。(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
xzhz先斩后奏xiānzhǎnhòuzòu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
xzxj先知先觉xiānzhīxiānjué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艺家先时讲的话,渐渐大家都记起来了,大家都赞成他,恭维他是~。(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xzws先自隗始xiānzìwěishǐ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xyms鲜衣美食xiānyīměishí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xcnm鲜车怒马xiānchēnùmǎ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
生活豪华。《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xfgl掀风鼓浪xiānfēnggǔlàng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xtjd掀天揭地xiāntiānjiēdì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xcbr纤尘不染xiānchénbùrǎn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xjzj纤芥之疾xiānjièzhījí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xxwy纤悉无遗xiānxīwúyí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宋·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xpll涎皮赖脸xiánpílàiliǎn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xwzy弦外之音xiánwàizhīyīn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xcwz闲愁万种xiánchóuwànzhǒng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xhyc闲花野草xiánhuāyěcǎo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xqyz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古人所谓“穷愁著书”的话,是不大可靠的。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那里还有这许多~来著书?(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xxcc
闲邪存诚xiánxiécúnchéng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周易·乾》:“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xyyh闲云野鹤xiányúnyěhè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独有妙玉如~,无拘无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xlfz贤良方正xiánliángfāngzhèng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xqlm贤妻良母xiánqīliángmǔ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鲁迅《坟·寡妇主义》)
xywx咸与维新xiányǔwéixīn指一切除旧更新。《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xzds咸嘴淡舌xiánzuǐdànshé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xhps衔华佩实xiánhuápèishí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xwxs衔尾相随xiánwěixiāngsuí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xeyj显而易见xiǎnéryìjiàn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的失望,已~。(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xltj显露头角xiǎnlùtóujiǎo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xqym
显亲扬名xiǎnqīnyángmíng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倘得一官半职,~,封妻荫子,光耀门闾,乃儿之志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
xwcy显微阐幽xiǎnwēichǎnyōu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xktf献可替否xiànkětìfǒu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xpzc献曝之忱xiànpùzhīchén献:贡献之意;曝:晒太阳。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所表达的自谦之意。《列子·杨朱篇》:“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这些浅见,表示我一点“~”,请你参考。
xssf现身说法xiànshēnshuōfǎ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袁伯珍这一席话,可谓~。(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六回)
xsly陷身囹圄xiànshēnlíngyǔ指被关进监牢。
xaws相安无事xiāngānwúshì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难民母子~地在史太太家里住了两天两夜。(郭沫若《金刚坡下》)
xcbx相持不下xiāngchíbùxià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史记·项羽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疲)转漕。”
xdyz相得益彰xiāngdéyìzhāng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
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xfxc相反相成xiāngfǎnxiāngchéng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诗教”原是“温柔敦厚”,宋人又以“无邪”为“诗教”;这却不是~的。(朱自清《诗言志辨·序》)
xfex相辅而行xiāngfǔérxíng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xfxc相辅相成xiāngfǔxiāngchéng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xjxs相机行事xiāngjīxíngshì看当时实际情况,灵活办事。这事到时你~,酌情处理吧。
xjhj相煎何急xiāngjiānhéjí煎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xjhw相见恨晚xiāngjiànhènwǎn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xjby相惊伯有xiāngjīngbóyǒu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xjrb相敬如宾xiāngjìngrúbīn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xqxa相亲相爱xiāngqīnxiāngài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清·吴趼人《情变》第五回)
xqwj相去无几xiāngqù
wújǐ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xrwg相忍为国xiāngrěnwèiguó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我们除向国民党提出抗议和善后条件外,仍然~。(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xrym相濡以沫xiāngrúyǐmò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xsmn相视而笑,莫逆于心xiāngshìérxiào,mònìyúxīn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只要摊出我的杂感来,便可以做他们的“蓝谱”,“~”了。(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xsmn相视莫逆xiāngshìmònì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 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xtbl相提并论xiāngtíbìnglùn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二者~,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xxjc相形见绌xiāngxíngjiànchù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他一个部曹,戴了个水晶顶子去当会办,比着那红蓝色的顶子,未免相形见绌。”
xxss相形失色xiāngxíngshīsè失色:失去光彩。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大大不如。仙人掌终于锻炼出现在这样一种使普通植物为之~的倔强性格和卓特风貌。(秦牧《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
xycx相沿成习xiāngyánchéngxí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
xywm相依为命xiāngyīwéimìng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杂乱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的慈母。(郭沫若《棠棣之花》)
xycq相映成趣xiāngyìngchéngqù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中外美术史上有些事情,可以说常常~。(秦牧《画蛋·练功》)
xzhw相知恨晚xiāngzhīhènwǎn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xzys相知有素xiāngzhīyǒusù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今日亦未免生疑。(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六回)
xcmr香草美人xiāngcǎoměirén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xcbm香车宝马xiāngchēbǎomǎ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你看那~,来往交杂,正好赏心乐事也呵。(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
xhgy香花供养xiānghuāgòngyǎng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
xhyy香火因缘xiānghuǒyīnyuán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久愿同。(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
xxdh香象渡河xiāngxiàngdùhé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
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亦如~,截流而过,更无疑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
xxyj香消玉减xiāngxiāoyùjiǎn比喻美女日渐消瘦。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渐渐~,柳嚬花困,太医院诊脉,吃下药去,如水浇石一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xxyy香消玉殒xiāngxiāoyùyǔn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xbxz乡壁虚造xiāngbìxūzào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xlwf祥麟威凤xiánglínwēifèng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xlfh降龙伏虎xiánglóngfúhǔ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似平常,斩将封为斗木豸。(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
xdr想当然xiǎngdāngrán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xfsf想方设法xiǎngfāngshèfǎ想种种办法。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说明的;然而也得~,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叶圣陶《得失》)
xrff想入非非xiǎngrùfēifēi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当下~,一头说一头要弄计赚骗缪寄萍的书。(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二回)
xwfc想望风采xiǎngwàngfēngcǎi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唐·韩愈《顺宗实录》卷四)
xcyx响彻云霄xiǎngchèyún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
xexy响遏行云xiǎngèxíngyún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挂白须,扮老人家,唱过岭时,全用高字,真是~。(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xbxw项背相望xiàngbèixiāngwàng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灰。”
xzwg项庄舞剑,意在沛公xiàngzhuāngwǔjiàn,yìzàipèigōng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xbxg向壁虚构xiàngbìxūgòu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乡壁虚造,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严复《救亡决论》)
xbxz向壁虚造xiàngbìxūzào向壁:对着墙壁;虚造:虚构。。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严复《救亡决论》)
xhqe向火乞儿xiànghuǒqǐér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xpzy向平之愿xiàngpíngzhīyuàn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后汉书·向长传》:“建武中,男女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xret向若而叹xiàngruòértàn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庄子·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
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xtet向天而唾xiàngtiānértuò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xyeq向隅而泣xiàngyúérqì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xcfs象齿焚身xiàngchǐfénshēn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正是:山木自寇,~。恫哉李督!死不分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一回)
xsys象煞有介事xiàngshàyǒujièshì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xyzt象牙之塔xiàngyázhītǎ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去。(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xzyb象箸玉杯xiàngzhùyùbēi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史记·宋微子世家》:“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
xmxy像模像样xiàngmóxiàngyàng形容着重或隆重的样子。
xjed相机而动xiàngjīérdòng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xjxs相机行事xiàngjīxíngshì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二回:“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
xmyx相门有相xiàngményǒuxiàng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上目送之久,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南史·王训传》)
xsyp相鼠有皮xiàngshǔyǒupí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义”);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xxbx哓哓不休xiāoxiāobùxiū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唐·韩愈《重答张籍书》:“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若再参商,~,岂非前因未了,又启后世萌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作回)
xygs宵衣旰食xiāoyīgànshí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刘蕡传》)
xyfw逍遥法外xiāoyáofǎwài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我们决不允许那些贪污腐化分子~。
xyzd逍遥自得xiāoyáozìdé无拘无束,安闲自得。《庄子·让王》:“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xyzz逍遥自在xiāoyáozìzài无拘无束,安闲自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倒不如院长,放下名心,~。(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xsjc箫韶九成xiāosháojiǔchéng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xrzb霄壤之别xiāorǎngzhī bié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比起先前用皂荚时候的只有一层极薄的白沫来,那高底真有~了。(鲁迅《彷徨·肥皂》)
xhdp销魂夺魄xiāohúnduópò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xsnj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
销声敛迹,惟恐人知。”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xfcg枵腹从公xiāofùcónggōng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清·李宝嘉《洗在狱》楔子:“到了这个分上,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xcbx萧曹避席xiāocáobìx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旧唐书·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xgcs萧规曹随xiāoguīcáosuí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xlml萧郎陌路xiāolángmòlù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xqhq萧墙祸起xiāoqiánghuòqǐ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片时间,到如今反为难上难。(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八)
xhzg崤函之固xiáohánzhīgù比喻地势十分险要。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xfcy晓风残月xiǎofēngcányuè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日红梅之下,梨园可省,倒少不了一声“~”哩。(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
xxys晓行夜宿xiǎoxíngyèsù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晚宿无辞惮。”庄昭光从水路过了黄河,雇了一辆车,~,一路来到山东地方。(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xbjy小本经营xiǎoběnjīngyíng小本:资金不多。指小
商贩或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买卖。也指买卖做得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于是又自然而然的只能~,姑且尝试,这结果便是译印《域外小说集》。(鲁迅《域外小说集·略例》)
xbrm小不忍则乱大谋xiǎobùrěnzéluàndàmóu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xcdj小惩大诫xiǎochéngdàjiè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悖入非无悖出时,临歧知悔已嫌迟。~由来说,到底贪官不可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
xctl小丑跳梁xiǎochǒutiàoliáng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xdyz小大由之xiǎodàyóuzhī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xdjc小肚鸡肠xiǎodùjīcháng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xexh小恩小惠xiǎoēnxiǎohuì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xgdc小姑独处xiǎogūdúchǔ指少女还没有出嫁。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xggm小国寡民xiǎoguóguǎmín国家小,人民少。《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xjds小己得失xiǎojǐdéshī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xjby小家碧玉xiǎojiābìyù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无论南部烟花,~,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一回)
xjzq小家子气xiǎojiāziqì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xkzj小康之家xiǎokāngzhījiā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xlqj小廉曲
谨xiǎoliánqǔjǐn细微的廉洁谨慎。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宋·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xlct小鹿触心头xiǎolùchùxīntóu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xnyr小鸟依人xiǎoniǎoyīrén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xqyy小器易盈xiǎoqìyìyíng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xqll小巧玲珑xiǎoqiǎolínglóng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因为西湖的好处是在它的~,就象规模放大了的庭园;琵琶湖那样宏阔的大湖,是没有这种风味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xsll小时了了xiǎoshíliǎoliǎo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xsfm小试锋芒xiǎoshìfēngmáng比喻稍微显示一下本领。
xsxj小手小脚xiǎoshǒuxiǎojiǎo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xsdz小受大走xiǎoshòudàzǒu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xtdz小题大作xiǎotídàzuò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xwdl小往大来xiǎowǎngdàlái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xwjw小巫见大巫xiǎowūjiàndàwū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
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计划来,真是~!(茅盾《子夜》五)
xxby小小不言xiǎoxiǎobùyán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xxjs小心谨慎xiǎoxīnjǐnshèn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杜兴到此多时,~。(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xxyy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母亲~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xybp小眼薄皮xiǎoyǎnbópí比喻爱占小便宜。
xzcs孝子慈孙xiàozǐcísūn对祖先孝顺的子孙。《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xzss孝子顺孙xiàozǐshùnsūn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xbhq笑比河清xiàobǐhéqīng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xlcd笑里藏刀xiàolǐcángdāo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眼见的丧荒郊。(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
xmh笑面虎xiàomiànhǔ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xmyc笑面夜叉xiàomiànyèchā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xrkj笑容可掬xiàoróngkějū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
xzyk笑逐颜开xiàozhúyánk
āi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
xxzz蝎蝎螫螫xiēxiēzhēzhē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xltx协力同心xiélìtóngxīn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我三人结为兄弟,~,然后可图大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xsch挟山超海xiéshānchāohǎi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之意气,能乎不能?(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xtzh挟天子以令诸侯xiétiānzǐyǐlìngzhūhóu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xbyz邪不压正xiébùyāzhèng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xmwd邪门歪道xiéménwāidào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xmwd邪魔外道xiémówàidào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xjcx胁肩谄笑xiéjiānchǎnxiào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那些人让他是个现任刺史,~随他怠慢。(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xjdm胁肩低眉xiéjiāndīméi缩着
肩膀,低着眉头。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抱朴子·逸民》:“虽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胁肩低眉,谄媚权右。”
xjlz胁肩累足xiéjiānlěizú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史记·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xszj偕生之疾xiéshēngzhījí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xltj泄露天机xièlòutiānjī比喻泄露秘密。宋·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稚子问翁新语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xtxd谢天谢地xiètiānxièdì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明·冯惟敏《正官端正好·徐我亭归田》:“祖孙空切陈情表,母子遥悬陟屺怀,到如今谢天谢地全恩爱。”~,这件事总算办成了。
xtly谢庭兰玉xiètínglányù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
xmsl卸磨杀驴xièmòshālǘ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xhxy邂逅相遇xièhòuxiāngyù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两个~的老朋友就站在路旁谈了起来。
xlyy燮理阴阳xièlǐyīnyáng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则道你~,却惜玉怜香。(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xkcr蟹匡蝉緌xièkuāngchánruí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xcdx新陈代谢xīnchéndàixiè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衰亡。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也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毛泽东《矛盾论》)
xcjh新仇旧恨xīnchóujiùhèn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宋·柳永《内家娇》:“奈少年,自有新仇旧恨,消遣无计。”
xhye新婚燕尔xīnhūnyàněr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
xlzd新来乍到xīnláizhà dào乍:刚才,起初。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别扭的。”春兰看这人~,倒不怯生。(梁斌《红旗谱》六)
xtdq新亭对泣xīntíngduìqì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xxcs新硎初试xīnxíngchūshì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五百和尚,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操练了几年,今日~,勇气百倍。(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
xjhc薪尽火传xīnjìnhuǒchuán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工匠市廛都有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
xald心安理得xīnānlǐdé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xbff心谤腹非xīnbàngfùfēi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xbhy心病还须心药医xīnbìngháixūxīnyàoyī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
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xbzy心不在焉xīnbùzàiyān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讲话时做腔做势,而又带着~的样子,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普遍而一律的。(柔石《二月》六)
xcfd心长发短xīnchángfàduǎn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xcld心长力短xīnchánglìduǎn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对不起极了!(茅盾《子夜》十六)
xcpp心潮澎湃xīncháopéngpài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
xcsw心弛神往xīnchíshénwǎng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弛魏阙。”那美丽如画的山水真让我~。
xcmr心慈面软xīncímiànruǎn形容为人和善。这个人办事一向~,你尽管放心好了。
xcqf心粗气浮xīncūqìfú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xdjj心胆俱裂xīndǎnjùliè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那敢上前?(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xdsm心荡神迷xīndàngshénmí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
xdsz心到神知xīndàoshénzhī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xfjy心烦技痒xīnfánjìyǎnɡ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
表现的情态。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xfyl心烦意乱xīnfányìluàn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袁绍回冀州,~,不理政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xfkf心服口服xīnfúkǒufú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也知道规矩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xfqz心浮气躁xīnfúqìzào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xfzh心腹之患xīnfùzhīhuàn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大家都这么想,这个~一天不除,就一天不得安宁。
xfzj心腹之交xīnfùzhījiāo指知己可靠的朋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xgqy心甘情愿xīngānqíngyuàn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温州不算十分穷苦的地方,也没碰着大荒年,干什么得了七个小毛钱,就~的将自己的小妹子捧给人家呢?(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xgqa心高气傲xīngāoqìào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xgtp心广体胖xīnguǎngtǐpán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这时我无端有些感慨,心里想,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的还不在少呢。(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xhsl心狠手辣xīnhěnshǒulà心肠凶狠,手段毒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他颐指气使人,~。(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xhnf心花怒放xīnhuānùfàng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
xhgt心怀鬼胎xīnhuáiguǐtāi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xhpc心怀叵测xīnhuáipǒcè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xhyl心慌意乱xīnhuāngyìluàn心里着慌,乱了主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这件不该发生的事出现了,让他~。
xhyl心灰意懒xīnhuīyìlǎn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某一科没考好而悲观失望,~。
xhyl心灰意冷xīnhuīyìlěng灰心失望,意志消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L先生大为~,法西斯的气概顿然消失,披发入山去做和尚去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xhyz心回意转xīnhuíyìzhuǎn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
xhmr心活面软xīnhuómiànruǎn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xjhl心急火燎xīnjíhuǒliǎo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xjrf心急如焚xīnjírúfén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李自成~,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xjrh心急如火xīnjírúhuǒ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
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xjsc心坚石穿xīnjiānshíchuān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宋·江邻几《杂志》引封特卿《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十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xjdz心惊胆战xīnjīngdǎnzhàn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xjrt心惊肉跳xīnjīngròutiào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在那个闷热的夜晚,发生了那种淑娴现在想起还~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
xkry心口如一xīnkǒurúyī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xktp心宽体胖xīnkuāntǐpán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的老板,满面春风地迎上来,拉大家进店休息。
xksy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xlrz心劳日拙xīnláorìzhuō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但是终于因为我有铁据足以证明这是毁谤诬蔑,他们徒然“~”,并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邹韬奋《经历·社会的信用》)
xljc心力交瘁xīnlìjiāocuì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我们~,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么?(冰心《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xlsq心灵手巧xīnlíngshǒuqiǎo心思
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xlsh心领神会xīnlǐngshénhuì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闻语法要,辄~。(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xlrm心乱如麻xīnluànrúmá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想到这一点,他~,一夜都没有合过眼儿。(欧阳山《苦斗》五四)
xmyz心满意足xīnmǎnyìzú形容心中非常满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房间虽然不大,但我也~了。
xmyl心明眼亮xīnmíngyǎnliàng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神团办事,~。(老舍《神拳》)
xmsz心慕手追xīnmùshǒuzhuī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晋书·王羲之传赞》:“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几可抗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xpqh心平气和xīnpíngqìhé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
xqzc心虔志诚xīnqiánzhìchéng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xqnl心去难留xīnqùnánliú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南朝梁·王僧孺《为姬人自伤》诗:“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xrdg心如刀割xīnrúdāogē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xrdj心如刀绞xīnrúdāojiǎo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殷郊
又见殷洪,~,意似油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xrgj心如古井xīnrúgǔjǐng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唐·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全国受过教育的女子,无论已嫁未嫁,有夫无夫,个个~,脸若严霜。(鲁迅《坟·寡妇主义》)
xrsh心如死灰xīnrúsǐhuī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我纵然~,也难把往事轻易忘记。(巴金《家》二十)
xrts心如铁石xīnrútiěshí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汉·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子龙从我于患难,~,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xrxj心如悬旌xīnrúxuánjīng形容心神不定。《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xsbd心神不定xīnshénbùdìng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xshh心神恍惚xīnshénhuǎnghū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唐·无名氏《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彩云胡思乱想了一回,觉得~,四肢软胎胎提不起来。(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
xsxy心手相应xīnshǒuxiāngyìng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xsbz心术不正xīnshùbùzhèng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xwey心无二用xīnwúèryòng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自古道~。(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xxsm心闲手敏xīnxiánshǒ
umǐn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三国魏·嵇康《琴赋》:“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xxwz心向往之xīnxiàngwǎngzhī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xxzd心小志大xīnxiǎozhìdà办事小心,抱负远大。《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xxnn心心念念xīnxīnniànniàn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头。心里老是想着。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心心不停,念念不住。”有人遇一事,则~不肯舍,毕竟何益?(宋《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xxxy心心相印xīnxīnxiāngyìn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xxlc心血来潮xīnxuèláicháo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想着,一时~,跟在冯老兰背后走进家去。(梁斌《红旗谱》十二)
xynn心痒难挠xīnyǎngnánnáo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xylt心有灵犀一点通xīnyǒulíngxīyīdiǎntōng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大师们的艺术手法,常常是“~”的。(秦牧《叠句的魅力》)
xyyz心有余而力不足xīnyǒuyúérlìbùzú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xyyj心有余悸xīnyǒuyújì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
是井绳,他就不会~了。(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xylc心余力绌xīnyúlìchù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xyym心猿意马xīnyuányìmǎ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俺从今把~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xycf心悦诚服xīnyuèchéngfú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xzbx心照不宣xīnzhàobùxuān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xzsj心照神交xīnzhàoshénjiāo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xzgs心之官则思xīnzhīguānzésī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说:“~。”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毛泽东《学习和时局》)
xzbg心织笔耕xīnzhībǐgēng比喻靠卖文生活。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讬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xzkk心直口快xīnzhíkǒukuài性情直爽,有话就说。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这是一个~,喜欢吵吵闹闹的人。(沙汀《磁力》)
xzws心中无数xīnzhōngwúshù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周后~,说:“象这样小事,你自己斟酌去办,用不着向我请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xzys心中有数xīnzhōngyǒushù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春玲要先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xzkb心拙口夯xīnzhuōkǒubèn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xzhm心醉魂迷xīnzuìhúnmí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xxdz馨香祷祝xīnxiāngdǎozhù馨香:烧香;祷祝:祷告祝愿。原指迷信的人虔诚地向神祈祷祝愿。后引伸指真诚地期望。《尚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
xxrk欣喜若狂xīnxǐruòkuáng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xxxr欣欣向荣xīnxīnxiàngróng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在其间~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叶圣陶《搭班子》)
xbty信笔涂鸦xìnbǐtúyā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唐·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xehg信而好古xìnérhàogǔ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xeyz信而有征xìnéryǒuzhēng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称多则吾岂敢,言拙~。(晋·潘岳《闲居赋》)
xjty信及豚鱼xìnjítúnyú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xkch信口雌黄xìnkǒucíhuáng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
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xkkh信口开河xìnkǒukāihé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村老老是~,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xkkh信口开合xìnkǒukāihé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俺张孔目怎肯缘木求鱼。”他说得高兴,就~起来。
xmyj信马由缰xìnmǎyóujiāng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xsbf信赏必罚xìnshǎngbìfá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诸葛治蜀,赏信必罚,彭羕、李严,皆纵横之魁杰,故羕诛而严流。(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xsdd信誓旦旦xìnshìdàndàn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xsnl信手拈来xìnshǒuniānlái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惹一番~斧痕。(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xywz信以为真xìnyǐwéizhēn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宝玉~。(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xqxq衅起萧墙xìnqǐxiāoqiáng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衅起萧墙。”
xfzl兴风作浪xīngfēngzuòlàng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
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头两天见姊夫同前任不对,他便于中~,挑剔前任的帐房。(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
xlcb兴利除弊xīnglìchúbì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xmjj兴灭继绝xīngmièjìjué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
xsdz兴师动众xīngshīdòngzhòng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既然怕~,不如不养活这些闲人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xswz兴师问罪xīngshīwènzuì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的。(蒋光慈《田野的风》)
xyzg兴妖作怪xīngyāozuòguài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明·周辑《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这几件物事,在此兴妖作怪!”是这样看起来,完全是张仪那小子在~啦。(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xcdz星驰电走xīngchídiànzǒu驰:奔驰;走:跑。象星疾驰,如电急闪。形容极其迅速。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腿上无毛嘴有髭,星驰电走不违时,沿河两岸长巡哨,以此加为排岸司。”好容易才把贵廷拉出旅馆,拖上火车,星驰电掣的赶到前方。(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三回)
xhly星火燎原xīnghuǒliáoyuán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xlys星离雨散xīnglíyǔsàn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xlqb星罗棋布xīngluóqíbù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到了晚上,那电气灯,自来火,~,照耀得彻夜通明,光辉如同白昼。(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五回)
xlys星落云散xīngluòyúnsàn比喻惨败。
xmgl星灭光离xīngmièguānglí比喻朋友关系不能继续。晋·傅玄《昔思君篇》:“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xqdj星旗电戟xīngqídiànjǐ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xxzh星星之火xīngxīngzhīhuǒ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可以燎原。
xxdz星行电征xīngxíngdiànzhēng象流星闪电。比喻奔驰迅速。汉·应劭《风俗通·十反》:“望自劾去,星行电征,数日归,趋诣府。”
xydz星移斗转xīngyídǒuzhuǎn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抬头观看,~,正是三更时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xxxx惺惺惜惺惺xīngxīngxīxīngxīng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古人有言:“~,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终何作用!众豪杰且请宽心。(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
xxzt惺惺作态xīngxīngzuòtài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xfxy腥风血雨xīngfēngxuèyǔ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xwzs腥闻在上xíngwénzàishàng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xbls行百里者半九十xíngbǎilǐzhěbànjiǔshí走一百里路,走了
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xbdg行不得也哥哥xíngbùdéyěgēgē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xbsy行不胜衣xíngbùshèngyī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xbyj行不由径xíngbùyóujìng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xcys行成于思xíngchéngyúsī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唐·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学业、事业有成的格言。
xjjm行将就木xíngjiāngjiùmù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但老夫~,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xrws行若无事xíngruòwúshì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xszr行尸走肉xíngshīzǒuròu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xtgz行同狗彘xíngtónggǒuzhì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xyze行远自迩xíngyuǎnzìěr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
登高必自卑。”~,学习要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加深。
xyls行云流水xíngyúnliúshuǐ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结构如~,层次分明,先后呼应。(茅盾《〈力原〉读后感》)
xzyx行之有效xíngzhīyǒuxiào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的办法。(毛泽东《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xdzw行动坐卧xíngdòngzuòwò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xdyz形单影只xíngdānyǐngzhī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xgsj形格势禁xínggéshìjìn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他日经营戎素,有~之能,虽徙首都于关、洛可也。当今之时,岂暇仓猝离北京乎?(章炳麟《驳黄兴主张南都电》)
xjky形迹可疑xíngjìkěyí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房文淑》:“邓以形迹可疑,故亦不敢告人,托之归宁而已。”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确有点过火,但也是他~所致。(鲁迅《两地书》一一)
xjss形具神生xíngjùshénshēng形:形体;神:精神。人的形体具备,精神随之产生。《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
xwyq形枉影曲xíngwǎngyǐngqū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xxgl形销骨立xíngxiāogǔlì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南史·梁本纪》:“帝形容本壮,及至都,销毁骨立。”及放榜时,依然铩
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痴若木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
xsch形色仓皇xíngsè cānghuáng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xsbr形势逼人xíngshìbīrén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xxss形形色色xíngxíngsèsè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人上一百,~,难免良莠不一,何况是上千上万。(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xybl形影不离xíngyǐngbùlí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他们俩是一对~的好朋友。
xyxd形影相吊xíngyǐngxiāngdiào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郝。”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xyxs形影相随xíngyǐngxiāngsuí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xgcl兴高采烈xìnggāocǎiliè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xhll兴会淋漓xìnghuìlínlí兴会:兴致;淋漓:酣畅,充盛。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今我在戎行,曷言艺文事?慷慨每难免,~至。(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
xqar兴趣盎然xìngqùàngrán形容兴趣浓厚。
xwsr兴味索然xìngwèisuǒrán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
xzbb兴致勃勃xìngzhìbóbó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
:“到了郡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全班同学早就集合好,~地向野游地进发了。
xzsr兴致索然xìngzhìsuǒrán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
xzlh幸灾乐祸xìngzāilèhuò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又《庄公二十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应采取~的态度。
xlts杏脸桃腮xìngliǎntáosāi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xmjg性命交关xìngmìngjiāoguān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一回:“这个性命交关的事情,不是可以试得的。”
xdjs凶多吉少xiōngduōjíshǎo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你去后多凶少吉,干这般尽忠竭力。”主公抱病半月,被奸臣隔绝内外,声息不通。世子此梦,~。(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
xnjs凶年饥岁xiōngniánjīsuì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夫为令之职,必使境内之民~免于死亡。(宋《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xses凶神恶煞xiōngshénèshà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大家一看见金四和那些~的家丁,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马忆湘《朝阳花》第一章)
xxbl凶相毕露xiōngxiàngbìlù毕:尽,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指原来伪装和善,遇事就露出了本相。
xzxm凶终隙末xiōngzhōngxìmò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后汉书·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xcfh凶喘肤汗xiōngchuǎnfūhàn形容疲乏到极点。《汉
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xdxw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dìxìyúqiáng,wàiyùqíwǔ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xfds兄肥弟瘦xiōngféidìshòu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友于兄弟,分形共气,~,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南史·梁武陵王传》)
xsdj兄死弟及xiōngféidìjí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xypp汹涌澎湃xiōngyǒngpéngpài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两洋的潮水交织一起,形成一派~的大浪,这就是横扫亚非两洲的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杨朔《两洋潮水》)
xhdz胸怀大志xiōnghuáidàzhì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xwcf胸无城府xiōngwúchéngfǔ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xfdz胸无大志xiōngwúdàzhì心里没有远大志向。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xwdm胸无点墨xiōngwúdiǎnmò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你别看他每天滔滔不绝的,实际是个~的人。
xwsw胸无宿物xiōngwúsùwù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毕为人坦直,~,微泄
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
xycz胸有成竹xiōngyǒuchéngzhú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xylj胸有鳞甲xiōngyǒulínjiǎ比喻存心险恶。
xzjb胸中甲兵xiōngzhōngjiǎbīng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xzlj胸中鳞甲xiōngzhōnglínjiǎ比喻存心险恶。《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xzws胸中无数xiōngzhōngwúshù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xzys胸中有数xiōngzhōngyǒushù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xcdl雄才大略xióngcáidàlüè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两员大将分路出兵,直扫匈奴巢穴,千古第一快事。(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xfcf雄飞雌伏xióngfēicífú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xjdw雄鸡断尾xióngjīduànwěi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xxzz雄心壮志xióngxīnzhuàngzhì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是促使一个人永远奋斗的发动机。
xzyf雄姿英发xióngzīyīngfā姿容威武雄壮。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想君当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xprm熊罴入梦xióngpírùmèng旧时用于祝人生子。《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已见~,行看老蚌生珠。(明·赵弼《蓬莱先生传》)
xxbd熊心豹胆xióngxīnbàodǎn比喻非常胆大。
xclc修辞立诚xiūcílìchéng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易· 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xjlf修旧利废xiūjiùlìfèi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xqzp修齐治平xiūqízhìpíng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xqbl修桥补路xiūqiáobǔlù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xsjx修身洁行xiūshēnjiéxíng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xsbf修饰边幅xiūshìbiānfú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他日卷土重来,不过~,而与长江大局无与也。(章炳麟《与熊克武书》)
xxyx修心养性xiūxīnyǎngxìng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我纵欲~,那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冰心《寄小读者》)
xmjr羞面见人xiūmiànjiànrén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南齐书·刘祥传》:“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xrdd羞人答答xiūréndādā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四本楔子:“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xyww羞与为伍xiūyǔwéiwǔ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史记·淮队侯列传》:“生乃与哙等为伍。”《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xmss休明盛世xiūmíngshèngshì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
xqxg休戚相关xiūqīxiāngguān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之意。(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
xqyg休戚与共xiūqīyǔgòng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我们是~的好同学。
xsmy休声美誉xiūshēngměiyù休:美好。美好的声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xxyr休休有容xiūxiūyǒuróng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xysx休养生息xiūyǎngshēngxī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许其修睦,因以罢兵,庶几~,各正性命,仰合于天心。(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年》)
xmbd朽木不雕xiǔmùbùdiāo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xmfq朽木粪墙xiǔmùfènqiáng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xmft朽木粪土xiǔmùfèntǔ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
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xmsh朽木死灰xiǔmùsǐhuī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庄子·齐物论》:“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xspg袖手旁观xiùshǒupángguān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荪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不能~。(茅盾《子夜》四)
xcbs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xiùcáibùchūmén,quánzhītiānxiàshì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xcrq秀才人情xiùcáirénqíng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一般表示送的礼过于微薄。
xcbh秀出班行xiùchūbānháng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xebs秀而不实xiùérbùshí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便道是秀才每~有矣夫,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绿。(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
xskc秀色可餐xiùsèkěcān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xwhz秀外慧中xiùwàihuìzhōng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卿~,令人爱而忘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
xhzt绣花枕头xiùhuāzhěntóu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xwxt臭味相投
xiùwèixiāngtóu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请愿联合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
xhls盱衡厉色xūhénglìsè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今也,骏特俶党之士,丁时未至,~,悍然而为之,志固不遂,且危其身矣。(章炳麟《变法箴言》)
xmjb须眉交白xūméijiāobái交:都。胡须和眉毛都白了。《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xcgs虚词诡说xūcíguǐshuō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玉自生逾期,数访音信。~,日日不同。(唐·蒋防《霍小玉传》)
xfcs虚废词说xūfèicíshuō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废词说。”
xhrg虚怀若谷xūhuáiruògǔ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xhyq虚晃一枪xiùhuàngyīqiāng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栾廷玉抵当不住,虚晃一枪,败阵而走。”
xjsq虚骄恃气xiùjiāoshìqì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夫所恶于~者,以其果敢而窒,如醉人之勇,俟其既醒,必怯懦而不可复作也。(严复《原强续篇》)
xqjy虚情假意xūqíngjiǎyì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在我
是~,你听了一样的难过。(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xtxj虚堂悬镜xūtángxuánjìng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xwsg虚往实归xūwǎngshíguī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xwyd虚位以待xūwèiyǐdài留着位置等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xwpm虚无缥缈xūwúpiāomiǎo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都是~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
xygs虚应故事xūyìnggùshì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
xyqb虚有其表xūyǒuqíbiǎo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表面看上去他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是~,什么事也办不好。
xywy虚与委蛇xūyǔwēiyí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他也要同你~了。(闻一多《诗与批评·戏剧的歧途》)
xzss虚张声势xūzhāngshēngshì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都只是~,止不过故意穷忙。(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
xzpw虚舟飘瓦xūzhōupiāowǎ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xzls虚嘴掠舌xūzuǐlüèshé比喻花言巧语。
xzyd虚左以待xūzuǒy
ǐdài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诸贵客见公子亲往迎客,~,正不知甚处有名的处士,何方大国的使臣,俱办下一片敬心侍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
xhwn嘘寒问暖xūhánwènnuǎn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xkcs嘘枯吹生xūkūchuīshēng嘘:呵气。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后汉书·郑太传》:“孔公绪,清淡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陵夷至于魏、晋,浮屠稍炽,以~为能事。(章炳麟《实学报叙》)
xnbl徐娘半老xúniángbànlǎo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xxrs栩栩如生xǔxǔrúshēng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秦牧《虾趣》)
xrds旭日东升xùrìdōngshēng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
xqyz畜妻养子xùqīyǎngzǐ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当日纯阳吕祖虑他五百年后不愿质,误了后人,原不曾说道与你置田买产,~,帮做人家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xgly絮果兰因xùguǒlányīn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xxjj煦煦孑孑xùxùjiéjié指小仁小义。唐·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xrdb轩然大波xuānrándàbō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
隘而妨。”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样一场~。
xxsd轩轩甚得xuānxuānshèndé轩轩:洋洋自得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新唐书·孔戣传》:“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xqlx揎拳捋袖xuānquánluōxiù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xbdz喧宾夺主xuānbīnduózhǔ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清·杨宜治《俄程日记》:“近有喧宾夺主之势。”
xqzk旋乾转坤xuánqiánzhuǎnkūn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我是不相信文艺的~的力量的,但倘有人要在别方面应用他,我以为也可以。譬如“宣传”就是。(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xzqk旋转乾坤xuánzhuǎnqiánkūn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xjhf玄酒瓠脯xuánjiǔhùfǔ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许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xzyx玄之又玄xuánzhīyòuxuán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六客是~的鬼学家。(刘半农《作揖主义》)
xcbj悬鹑百结xuánchúnbǎijié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xdcs悬石程书xuándànchéngshū形容勤于政事。《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xdjc悬灯结彩xuándēngjiécǎi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两府中倶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x
ewj悬而未决xuánérwèijué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xhxs悬河泻水xuánhéxièshuǐ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xhws悬壶问世xiánhúwènshì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xjkl悬剑空垄xuánjiànkōnglǒng比喻心许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变。《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xjwl悬旌万里xuánjīngwànlǐ比喻军队远征。《汉书·陈汤传》:“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
xlcg悬梁刺骨xuánliángcìgǔ形容刻苦学习。《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xtjs悬驼就石xuántuójiùshí比喻用力多,得益少。《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xxdd悬心吊胆xuánxīndiàodǎn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xxew悬悬而望xuánxuánérwàng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每次出门,妈妈都在家~,等我归来。
xylm悬崖勒马xuányálèmǎ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xyqb悬崖
峭壁xuányáqiàobì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xyfz悬疣附赘xuányóufùzhuì比喻累赘无用之物。《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xhys烜赫一时xuǎnhèyīshí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然而,七百年前,它却的的确确曾经是欧亚大陆~的中心。(秦牧《访蒙古古都遗迹》)
xjzj癣疥之疾xuǎnjièzhījí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吕氏春秋·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
xswy炫石为玉xuànshíwéiyù炫:夸耀。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为玉也。”
xygs炫玉贾石xuànyùgǔshí炫:夸耀;贾:卖。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新唐书·柳浑传》:“是夫炫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擒,何贼之攘。”
xmwl削木为吏xuēmùwéilì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削木为吏,议不可对。”《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xtrn削铁如泥xuētiěrúní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这口剑虽不能说~,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xzwm削职为民xuēzhíwéimín撤掉官职,降为平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xzjg削株掘根xuēzhūjuégēn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
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xzsl削足适履xuēzúshìlǚ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是借用,就难免有“~”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闻一多《四杰》)
xdss靴刀誓死xuēdāoshìsǐ指战死沙场的决心。《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xbhd学步邯郸xuébùhándān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xeby学而不厌xuéérbùyàn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xesz学而时习之xuéérshíxízhī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xeys学而优则仕xuééryōuzéshì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xfwc学富五车xuéfùwǔchē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xgzx学贯中西xuéguànzhōngxī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xjtr学究天人xuéjiūtiānrén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方今皇
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梁书·钟嵘传》)
xlyn学老于年xuélǎoyúnián指青年人的博学。《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xqcs学浅才疏xué qiǎncáishū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本人~,只能尽力而为之。
xrhk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xuéránhòuzhībù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xrbz学如不及,犹恐失之xuárúbùjí ,yóukǒngshīzhī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秋间又过太湖,游石公、飘渺诸峰……明年将为天台、雁荡之行。~。(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0六首。)
xsbc学书不成,学剑不成xuéshūbùchéng ,xuéjiànbùchéng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xwzj学无止境xuéwúzhǐjìng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xyzy学以致用xuéyǐzhìyòng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符合实际,~。
xjyc穴居野处xuéjūyěchǔ穴: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原始人~,过着渔猎生活。
xjbt雪窖冰天xuějiàobīngtiān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清·黄遵宪
《归过日本志感》诗)
xnhz雪泥鸿爪xuěníhóngzhǎo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清·陶宗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xnft雪虐风饕xuěnüèfēngtāo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幽香淡淡影疏疏,~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
xsjs雪上加霜xuěshàngjiāshuāng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正在惊慌,偏又转了迎面大风,真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
xzst雪中送炭xuězhōngsòngtàn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xebn谑而不虐xuèérbùnüè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
xlxa谑浪笑敖xuèlàngxiàoáo形容戏谑笑闹。《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xhsc血海深仇xuèhǎishēnchóu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他转回身来,面向着哀悼的人群,“我们要把悲痛变成力量,我们要誓死报这场~。”(曲波《林海雪原》十八)
xjbb血迹斑斑xuèjìbānbān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xkpr血口喷人xuèkǒupēnrén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宋·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她镇静起来,从炕上摸起一件上衣往身上披,用生硬的口吻说:“你别~!你,你不安好心……”(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xlyj血泪盈襟xuèlèiyíngjīn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唐·白居易《
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xlch血流成河xuèliúchénghé形容被杀的人极多。《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须臾~,顷刻尸如山积。(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九回)
xlpc血流漂杵xuèliúpiāochǔ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汉·贾谊《益攘》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若崩厥角齐稽首,~脂如泉。(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回)
xlrz血流如注xuèliúrúzhù形容血流得又多又急。
xqfg血气方刚xuèqìfānggāng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xrhf血肉横飞xuèròuhéngfēi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清·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
xrxl血肉相连xuèròuxiānglián象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宋·洪迈《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你和党的关系,不能不是这样息息相关,~呵。(闻捷《布沙热,我要为你唱一支歌》)
xyxf血雨腥风xuèyǔxīngfēng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投身革命即为家,~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诗)
xzll血债累累xuèzhàilěilěi血债:未报的杀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杀人很多,罪恶极大。这个狗仗官势、~的地头蛇,被暴怒的人们活活地埋进沙坑。(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xcxh埙篪相和xūnchíxiānghè旧时比喻兄弟和睦。《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xtcx熏陶成性xūntáochéngxìng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宋史·程颐传》:“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
xthd薰天赫地xūntiānhèdì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然那等~富贵人,除非是遇了朝廷诛戮,或是生下子孙不肖,方是败落散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xybq薰莸不同器xūnyóubùtóngqì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xytq薰莸同器xūnyóutóngqì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之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xgdj循规蹈矩xúnguīdǎojǔ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这唐僧~,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xhwf循环往复xúnhuánwǎngfù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曰:‘……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不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xmzs循名责实xúnmíngzéshí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xxjj循序渐进xúnxùjiànjìn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
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xxsy循循善诱xúnxúnshànyòu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先生~,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xgjd寻根究底xúngēnjiūdǐ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
xgzd寻根追底xúngēnzhuī dǐ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
xhsm寻行数墨xúnhángshǔmò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读书初时,尽且~,久之,自有见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朱子书》)
xhwl寻花问柳xúnhuāwènliǔ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处。”只等的红雨散,绿云收,我那其间~,重到岳阳楼。(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
xssf寻事生非xúnshìshēngfēi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引起纠纷。
xsmh寻死觅活xúnsǐmìhuó寻:求,找。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二折:“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直至日晚,身边无银子还酒钱,便放无赖,~,自割自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六)
xxsx寻瑕伺隙xúnxiásìxì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此校学生曾起反对校长风潮,后虽平息,而常愤愤,每~,与办事人为难。(鲁迅《两地书》四九)
xxwx寻消问息xúnxiāowènxī寻、问:打听。打听消息。明·冯梦龙《醒世通言》
卷十三:“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炫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xzzj寻章摘句xúnzhāngzhāijù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诗)
xzzy寻枝摘叶xúnzhīzhāiyè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xzmj寻踪觅迹xúnzōngmìjì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xsky询事考言xúnshìkǎoyán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xlys训练有素xùnliànyǒusù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十四·将帅家丁》:“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如此整齐严密,虽极迅猛激烈而丝毫不乱,足见~,名不虚传。(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xlbe迅雷不及掩耳xùnléibùjíyǎněr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因此我给他个~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曲波《林海雪原》二九)
xswb徇私舞弊xùnsīwǔbì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这种~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xzsm逊志时敏xùnzhìshímǐn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创建时间:2005-10-9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成语大全》制作:yangzhiyon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