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巡山小妖精
64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5: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检查-小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201 1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Ca-40
第1卷(选择题 共14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 )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
3
OH)
3.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

4.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
中提供的 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盎中含有碘酸钾(KI O
3
),KIO
3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6.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 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7.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区分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8.(每空1分,共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清新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食用水果蔬菜为 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Ⅱ.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实验目的
检验NH
4
NO
3
,溶液和K
2
SO
4
溶液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从H
2
O
2
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
2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所用试剂或方法
NaOH溶液或Ba(NO
3
)
2
溶液
水或稀盐酸
过滤或蒸发
水或小木条


(1)不法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 蒸馒头、生姜等,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选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__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
2
SO4、CO(NH
2
)
2
、Ca(H
2
PO
4
)
2
等,
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_。
9.(每空1分,共3分)
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西安世园会”。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 Cu
2
(OH)
2
CO
3
]。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 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 ,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
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___________。
( 3)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
鉴别天然纤维与合 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法。
10.(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性。
甲、乙 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1.(每空1分,共4分)
下表是KNO
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0
13.3
20
31.6
40
63.9
60
110
80
169
100
246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
3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_ __________。
(2)20℃时,在装有5 g KNO
3
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 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
液为_______ 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
试管内溶液温度升 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配 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
3
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
1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
2
,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br>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硫
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
13.(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
件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验证分子
的性质。
(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 < br>(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
反应,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 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
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
操作
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 > A1,Fe > Cu
___________
有大量气泡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 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
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 的氧化膜会先与稀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
细相同的 、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
A1> Fe> 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
(能与稀盐酸反应 的要一次将稀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金属丝的插 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 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
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________ 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5.
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
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 1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Ca-40
第1卷(选择题 共14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 )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
3
OH)
3.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

4.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
中提供的 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盎中含有碘酸钾(KI O
3
),KIO
3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6.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 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7.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区分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8.(每空1分,共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清新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食用水果蔬菜为 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Ⅱ.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实验目的
检验NH
4
NO
3
,溶液和K
2
SO
4
溶液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从H
2
O
2
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
2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所用试剂或方法
NaOH溶液或Ba(NO
3
)
2
溶液
水或稀盐酸
过滤或蒸发
水或小木条


(1)不法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 蒸馒头、生姜等,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选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__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
2
SO4、CO(NH
2
)
2
、Ca(H
2
PO
4
)
2
等,
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_。
9.(每空1分,共3分)
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西安世园会”。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 Cu
2
(OH)
2
CO
3
]。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 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 ,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
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___________。
( 3)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
鉴别天然纤维与合 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法。
10.(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性。
甲、乙 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1.(每空1分,共4分)
下表是KNO
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0
13.3
20
31.6
40
63.9
60
110
80
169
100
246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
3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_ __________。
(2)20℃时,在装有5 g KNO
3
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 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
液为_______ 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
试管内溶液温度升 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配 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
3
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
1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
2
,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br>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硫
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
13.(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
件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验证分子
的性质。
(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 < br>(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
反应,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 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
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
操作
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 > A1,Fe > Cu
___________
有大量气泡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 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
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 的氧化膜会先与稀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
细相同的 、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
A1> Fe> 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
(能与稀盐酸反应 的要一次将稀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金属丝的插 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 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
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________ 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5.
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
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感恩节活动主题


韩素媛-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花胜去年红-中国普法网司法考试


民事再审申请书格式-工程部文员岗位职责


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窝窝头网


肯尼迪学院-声母和韵母表


电影界-结婚的祝福语


赤峰市考试信息网-写字楼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