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放射线-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
欧阳生文集序
曾国藩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
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
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
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
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
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
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
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
往往不绝。在桐城者,有戴钧
衡存庄,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襢①之后进,
义无所让也。其
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有新城鲁仕骥絜非,吴兴吴德旋仲伦。
昔
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
树南屏,称述其
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
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
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
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
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趣嗜好,举
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
名曰汉学
,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
为义理、考据、辞章,
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
唯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
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
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二十有几。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
离之慨。庄
周云:闻人足音跫然②而喜,而况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乎!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
謦欬③也久矣,观生之为
,则岂直足音而已!故为之序,以塞小岑之悲,亦以见文章与世变
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
[注]①襢,同禅,传授。②跫(qing)然:形容脚步声。③謦欬(qǐng
ki):咳嗽声,引申
为谈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著籍者 门下:指弟子
B.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 服膺:衷心佩服
C.海内魁儒畸士 畸:畸形
D.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 摈:排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善为古文辞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
B.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
C.襢之后进 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
D.各以所得传授徒友 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姚鼎学术成就高的一组是( )(3分)
①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
②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③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
④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⑤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
⑥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
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鼎,表现出崇敬之情,进一步肯定了姚鼎义理、考据、
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
文学思想。
B.作者曾经对湖南没有人学习姚鼎的文章感到奇怪,后来获知一些人喜欢并学
习姚鼎,而这
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朋友之子欧阳勋。
C.文章虽然是为欧阳生文
集作的序,但对该文集着笔不多,更多是介绍了姚鼎之后桐城派的
衍演发展、流传分布和主要成员。
D.文章指出桐城派延绵而有生命力的原因,张扬了桐城派的思想,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
律,颇有现实意义。
9.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4分)
(2)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3分)
(3)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3分)
欧阳生文集序
曾国藩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
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
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
书昌为之语曰:
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
br>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在桐城者,有戴钧
衡存庄
,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襢①之后进,义无所让也。其
不列弟子籍,同时服
膺,有新城鲁仕骥絜非,吴兴吴德旋仲伦。
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
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
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
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
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
,吾友欧阳兆熊
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趣嗜好,
举
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
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
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
为文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
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
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
唯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
。道之废兴,
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
年二十有几。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
离之慨。庄周云:闻人足音跫然②而喜,而况昆弟亲戚之
謦欬其侧乎!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
謦欬③也久矣,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故为之序,以塞小岑之悲
,亦以见文章与世变
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
[注]①襢,同禅,传授。②跫(qing)然:形容脚步声。③謦欬(qǐng
ki):咳嗽声,引申
为谈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著籍者 门下:指弟子
B.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 服膺:衷心佩服
C.海内魁儒畸士 畸:畸形
D.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 摈:排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善为古文辞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
B.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
C.襢之后进 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
D.各以所得传授徒友 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姚鼎学术成就高的一组是( )(3分)
①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
②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③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
④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⑤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
⑥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
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鼎,表现出崇敬之情,进一步肯定了姚鼎义理、考据、
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
文学思想。
B.作者曾经对湖南没有人学习姚鼎的文章感到奇怪,后来获知一些人喜欢并学
习姚鼎,而这
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朋友之子欧阳勋。
C.文章虽然是为欧阳生文
集作的序,但对该文集着笔不多,更多是介绍了姚鼎之后桐城派的
衍演发展、流传分布和主要成员。
D.文章指出桐城派延绵而有生命力的原因,张扬了桐城派的思想,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
律,颇有现实意义。
9.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4分)
(2)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3分)
(3)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