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

余年寄山水
890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6: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毕业生登记表个人小结-圣诞节快乐英文怎么写


全文共计7892字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

【篇一】

昨日,在翻看中学生课外读本时,看到了一篇文章《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 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
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 鹊曰:“长兄於
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
不出於闾; 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读完之后感受颇深,扁鹊治病 是一旦发现病情,就果断出手,一针见
血去毒瘤,猛药去沉疴,不留丝毫后患。而扁鹊大哥却重视对疾病 的
预防,从病情的萌芽状态开始就解决病根,不给病情留发展的机会。

我不禁联想 到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也正是以一种猛药去沉疴的态度对
待贪污腐败问题。但是,治疗沉珂顽疾不可能一劳 永逸,与其事后弥
补,不如在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所以,提倡抓早抓小抓苗头、红脸出
汗、拉袖 扯耳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体现了强化对党员干部事前
的防范、小事的监督,通过适时的“敲打” ,促使党员干部及时醒悟,
避免由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将那些尚未发病和病情尚不严重的“患
者”医治在萌芽状态,对“少数”和“极极少数”严查严办,综合运用党纪
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手段,对各 种违纪行为动辄则咎。

1


全文共计7892字
如何 才能有效地避免腐败案件的发生呢?一是重在预防。加强廉政教
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更 好的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
这就像扁鹊的两位兄长治病一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益处。二
是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让其做到心中有敬
畏,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敬畏社会 、敬畏普通百姓,让其看到无论
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使其不敢 腐、
不能腐、不想腐,从根本上扎紧制度的笼子。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失
去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 腐败,因此,要从党内监督到群众监督,从制
度监督到舆论监督等方方面面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才能真 正把权力
关进“笼子里”。

【篇二】

明代思想大体上承袭宋 儒理学,直到王阳明端始,才另辟蹊径。《传
习录》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记载了明朝 王阳明的
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读此书可知王学梗概,王阳明在书中提出良
知之学,即“知善 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
即是天理”。

致良知是王阳明 的心学主旨,语自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
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象山先生说“心即是
理”,王阳明对此作了补充,说“心有良知”,才能分辨善恶。由此可
2


全文共计7892字
见,良知是存在我们内心中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尺,致良知是指引我们
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这 是《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四教句”。其本意是说,
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 善的行为;有所为
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王阳明借“四教句”告诫
后人, 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要
追其本心中的良知。

人自有生以来,即存有天性的缺点,受种种环境的习染,往往会被私
意夹杂心中,积叠成私欲,如镜上蒙 尘,如水中渣滓,把最初的良知
遮掩、障碍、隔断。

如何重致良知?王阳明在《传 习录》中指出“需教他省察克治”,意思
是说,我们每个人要时常省视内心,不可放私欲随出,廓清心体 ,静
存动察,实落用功,到无私可克,方能致良知。王阳明自己在龙场驿
悟道的一段经历,正是 这番省察克治功夫的践履。

良知使我们人格充实光明,直从内心到达外在行为,表里如一。 此种
理想的人格精神之圆满,即王阳明所谓的“良知之诚一”。《传习录》
中提到,“只是一个 是良知,一个真诚恻怛”。可见这种心态真诚纯一,
3


全文共计7892字
也是致良知所要达到的状态。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着
也”。最初的良知近似童真 自然的心理,但在人文复杂的环境中,便
渐渐丧失了。王阳明教后人致良知,告诫其必须待在人文环境中 经历
世故,在学问修养和实践言行中磨练,来重致良知之心。

“先去私心,而后可 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 值理念和道德规
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
继承,努力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致良知 的内涵就是我们共产
党人笃行入党时的初心和宗旨,肩负起新时代中的使命和责任。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
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党员干部要致良知,需常修为官
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br>的侵蚀。要时刻保持自省、自察、自校、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私权所 困、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只有
坚持省察克治、践行思悟,私欲日消,心境清明,才可重致良知 。

【篇三】

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
4


全文共计7892字
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 动让人退回,
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
我对你的担忧 。”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陶侃听了母亲
的教训,从此经常检查自己为人,克勤克俭,热心 为民,成了一位道
德高尚、受民拥护的官员,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陶侃之所以能
成为一名 好官,母亲的教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倘若陶母当初
收下那锅鱼,享受了所谓在“儿子当官,全家 得福”的欢乐,那日后各
种美味乃至财宝会源源不断,历史上就不会有陶侃这样一个好官了。
由 此可见良好家风教育的重要!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家虽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 什么家
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多读书,知识改变命
运。
< br>好学习善于学习正是我们刘家的家风。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刻的书
房里的那个大书橱,书橱又高 又宽,木质的共四层,几乎占据了父亲
书房的半壁江山,《历代明君》、《历代名臣》、《历代名将》等 等系列,
《红楼梦》四大名著,还有那时价格不菲的《现代辞海》,都整齐划
一得站立着,仿佛 在时刻等待家人的检阅。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那
些书是我们孩子们的精神粮仓。父亲一辈子酷爱读书, 他从年轻时每
个月都要从不高的工资中挤出部分去新华书店购买书籍。父亲读书后
要还做笔记写 心得,他说多读书才会有知识,有了知识才会有眼界。
5


全文共计7892字
父亲爱读书的好习惯又传给了孩子们,以至于我们兄妹几 个很早就开
始看书,很小的年龄就可以流畅地看读报纸了。成年后,更是将读书
读好书作为人生 首要大事,一路走来,乐此不疲。这也正是父亲传承
给我们良好家风的体现。

好的 家风是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
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是对家 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
一种警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事实上,家训
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
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 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
人所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至关重要。人生观、价值观以及
世界观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 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
密不可分,作为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
育。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靠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长此以往,
代代相传。这种言传身教 及其零散的只言片语,铸就了治家兴家的经
验总结,引领其家庭走向兴旺辉煌,进而彰显出家庭的特点和 风格或
风尚。

好家风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昌盛
的基础。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有
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 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
6


全文共计7892字
属于王侯将相之家。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家庭,我们有义务努
力将家训、家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 下去,去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
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篇四】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上学时候,当老师说到这《古诗十九首》
中的名篇,总会用“失 意不得志的人”来概括诗歌。那时候,我却总是
在想:高楼上还有失意人的高洁的志向。接着学到王粲的 《登楼赋》,
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由年轻王子安在滕王阁上唱
出天下读书人 心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
云之志”。千年之后,重读此文,依旧觉得振聋发 聩,余音绕梁三日
不绝。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冠王勃,在滕王阁上,登楼而 赋,喧宾夺主,
天下文人无不惊为天人。王勃之后,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
阳楼记》等 名篇层出不穷,苏轼、王安石也纷纷前往滕王阁登高凝望,
高楼赋诗。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王勃虽逝, 滕王阁的绝唱却一次次
在中华大地奏起。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用美酒抒发着他高楼独望
的情怀,用放荡不羁的鼾声,回赠那些高楼下屈膝媚颜的庸庸之辈。
7


全文共计7892字
苏轼虽说高处不胜寒,又叹“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但依旧
满怀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居江
湖 之远而忧其民”。范仲淹的高楼上,不仅有读书人追昔抚今的感叹,
更有身陷囹圄,却洗涤浮尘,不夺志 向的勇气。

一个读书人没有过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壮举,就会气量狭窄,怨天
尤 人,有的甚至喜欢损人利己,危害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塑造着一
个个“小人”的形象。想那宋时秦桧, 明朝严嵩,虽也是天下一等一的
读书人,却也只配在风波亭的阴影处,算计些无耻伎俩。
< br>一个城市没有了一群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读书人,就会变得萎靡不
振,失去发展活力。“淮水东 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的王
气,在商女淫靡的歌声中逐渐消逝。而那巍峨高大金陵中华门, 也遮
不住秦淮河上醉人的月光,滑腻香艳的胭脂水,最终冲垮了雄伟结实
的石头城,留给后人只 有登高凝望的凭吊和独拍栏杆的叹息。

滕王阁上,流传千古的不仅是壮丽的诗篇,浪漫的传 说,名人的典故,
更多是天下读书人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远志向。
那滕 王阁虽不是黄金台,也不是凌烟阁,但她已然铸成了一座丰碑,
指引着千年以来无数英雄豪杰之士,登高 自省,奋发有为。正如那句
评史的诗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


全文共计7892字
【篇五】

宋·吕本中所著《官 箴》开篇讲“为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
勤。”吕本中所说为官“日清、日慎、日勤”,用现 在的话说就是“清廉、
谨慎、勤政”。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人称东莱先生。 寿州(今安微寿县)人,
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
宗 绍兴六年,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
罢官。其曾著论《官箴》,提出“清慎 勤”的廉政思想,构建“清官”理
论,卓越见解广为流传,清康熙帝推荐给文武百官,乾隆皇帝将之收< br>录进《四库全书》,《习近平用典》一书中“立德篇”也有论述,《官箴》
所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早的“清官”理论,呈现中国廉政史新特色,成
为廉政思想史的瑰宝。

“君子为政 之道,以修身为本”。自古以来,“德”就是做人的基础和根
本,丢掉了“德”,就失去了做人、做事、 做官的根基。正如一些违法
犯罪分子在忏悔时说,面对社会物欲横流时,我的思想道德受到冲击,
理想信念开始变形,人生追求逐渐扭曲,自我改造放松了,私心贪欲
就冒出来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 第二次、第三次……从而一发不可
收拾,最终掉进了犯罪的深渊。现实案例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德 ”
在“人生旅途”的重要性,对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好“一日三省”,
9


全文共计7892字
在“做人”中秉持“德”的操守,在“做事”中修炼“德 ”的品行,在“做官”
中强化“德”的根基,不断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政德,就要
明 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要求,做到时时处处日清夜廉,将“日
清”的德品坚持到“底”。

“明了在先,践行在后”。俗话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 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诠释着做人、做事的标准。不
少身陷囹圄的人,在狱中忏悔时说,自己当初为 官时,也能做到清正
廉洁,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交友不慎,自我把持不严,渐渐迷失自
我,在 工作、生活中不问来龙去脉,就感情用事,胡乱批条子,到头
来落得害己害人。这样的教训,时刻警醒着 我们一定要慎言慎行,审
慎三思,既要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又要当断则断、该说不就说
不 ,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廉洁从政,是亘古不变的做事之基,体现着 从政者的信念追求和价值
评判,反映着从政者的思想境界和智力水平。有个寓言讲得好,从前
有 一个姓李的县官来到冥府,向阎王报到时说,自己一生为官清廉,所
到之处,只喝清水一杯。阎王笑着说 :“设官为了兴利除弊。如果公堂上
设一个木偶,连水也不喝,岂不是更胜于你?”县官辩解道:“我虽 无功,但
也无过呀!”县官辩解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对某冤案因避嫌疑而
不言,对公务 因怕麻烦而不办,岂不负国负民!你不是贪官,却是个昏官!”
一席话说的县官哑口无言。此寓言讲明一 个道理,勤政与廉政本来就
10


全文共计7892字
是一对双胞 胎,密不可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向“平平安安占
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 都是老样子”庸官懒
官“亮剑”,对那些效率低下、工作贻误、群众正当权益受损等不作为
进行 严肃问责,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让庸官懒官无所遁形,倒逼
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发表讲话时强调“广大青年要
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 就不要去
做官”,这和古人为官要“日清、日慎、日勤”的官箴可谓一脉相承。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铭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要求, 以《官箴》中的“日清、日慎、
日勤”自勉,坚持“刀刃向内”不断解剖自己,不断校正目标追求,做< br>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拥护,个人安心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六】

一批一批的书籍被我从床头“换防”到书柜,而独独那本《法学词典》
始终没有“退役”。这本书已经 默默地跟随了我30余年。

30年来,多次搬迁,丢弃掉的书籍已为数不少,但这本书却一直摆
11


全文共计7892字
放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它伴随我这个基层纪检干部走过了青春岁月,
又走向理性成熟的中年。

《法学词典》,是1986年我跨进市纪委机关大门第二年、参加本科自
学考试时购 买的,青灯下,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15门课程。后来,
此书就成了我的爱不释手的学习资料,随着时间 的推移,我把它看作
一眼甘泉。记得那是一个秋风瑟瑟的傍晚,邻居女孩打来电话,她说
考研题 中有两个问题没有答上来,一是李斯有哪些著述?另一个是“法
曹”定义。邻居女孩说她已跑遍了全市各 大书店,都没有找到答案,
问我是否知道。我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她说的这两个问题,我都是首
次听说。翻遍了家里所有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都没能找到。就
在我希望破灭时,看到了《法学词典 》,虽然心想这里面也不可能找
到答案,但还是随手翻到字母“l”,查“李斯”,根据索引翻到第38 3页,
看到介绍李斯的文字,在最后一行找到了“著有《仓颉篇》,早佚,有
辑本”的字句。我 高兴地又去查找“法曹”,在第697页也找到了定义。
我将答案告诉女孩后,女孩子反复说太不可思议 了,一本《法学词典》
竟然包罗万象。

在而后的几年里,不论在学习还是在办案实 践中遇到难题时,我首先
便想到要翻阅《法学词典》,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如“不老甘泉”,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去年五月,在审查一起涉及扶贫领域的贪腐案件时,
在撰写审查报告过程中,为是用“ 侵占”还是用“强占”一词,我和同事
12


全文共计7892字
小杨争执不休,推敲来推敲去仍举棋不定。最后,我请出《法学词典》
这位老师,才真正搞清楚这两个词 语的法理定义,一条拦路虎被就这
样被轻而易举地降服了。像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

如今,这本词典的书脊已经弯曲,封面原本油亮的深棕色漆布失去了
色泽,“法学词典”4个烫 金大字早已暗淡无光,里面的纸张也泛起了
烟黄。与床头上其他装帧精美的书籍已无法媲美,但是我依然 眷恋着
它,它像教我说话、见证我成长的母亲,又像传授我知识的恩师。那
弯曲的书脊,就如为 儿女操劳一生,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身躯佝偻
的老母亲;而那曾经放射光彩的烫金大字,又如恩师看着 桃李满天下
噙在眼里的激动泪花。

尽管互联网已发展到“鼠标一点,问题解决”的 程度,可我这个基层纪
检人长期养成了翻阅书籍的习惯,并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精辟的词句
记在 笔记本上加深记忆。而《法学词典》,则成为我入睡前要完成的
最后一门作业,随便打开一页,看上一会 ,而后嗅一嗅散发着淡淡墨
香的纸张,再感恩地看看封面,最后轻轻地放回床头,踏实地进入梦
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词典默默陪伴着我,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墨
香。那香味犹如生我养我的母亲的体 香,令我难于割舍,难以忘怀。

【篇七】

13


全文共计7892字
每当看到落马的领导干部,面对铁窗忏悔,除了让我有大 快人心之感,
还伴随隐约的惋惜之感。大快人心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政
不正、贪赃枉 法理应受到法纪的严惩。惋惜的是,这么一个领导干部,
都是多年在党和人民的关注中成长,最后走向领 导岗位,不容易啊!
就这么葬送了,真是枉费了党和人民多年的心血。

读《贞观政 要》,在卷六《论悔过》曰: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 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
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
言 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太宗和房玄龄的对话中,再回
首过往,也做错了不少事,这是一种反 思,是一种“悔过”。《格言联
壁》中有一句名言:“静坐常思己过”。试想一下,要是这些落马的领< br>导干部,若是能早思己过,也许就不至于走到身陷囹圄、身败名裂这
个结局。

作家张爱玲有句话说:“出名要趁早”。笔者以为,“悔过”也当趁早。
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常思己 过,常悔己过。这除了是一种修身方式,
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毛泽东主席说:“惩前毖后,治病 救人”,
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
八股而采取的两 条宗旨。当前,“四种形态”若第一种形态“红红脸、
出出汗”何处不是一种“思过、悔过”的机制?早 悔“小过”,及早得治,
就不会拖至病入膏肓。
14


全文共计7892字

“悔过”是自己建立的拒腐防线。人就怕不自 察,不自察便疏于自律。
党员干部有党纪国法约束,还有诸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
统,以组织促自察。其实,归根结底,还需要当事人自己激发内心的
“悔过”情感,审视、自察。这是比 较彻底的拒腐防线。《关于新形势
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 br>想腐的体制机制”,这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
要目标要求。“不想腐”,就 要一个人内心深处自察的彻底接应。这非
要有“趁早悔过”的自持,不能成之。

15


全文共计7892字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

【篇一】

昨日,在翻看中学生课外读本时,看到了一篇文章《魏文王问扁鹊》。< br>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
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
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 毫毛,故名
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读完之后感受颇深,扁鹊治病是一旦发现病情,就果断出手,一针见
血去毒瘤,猛药去沉疴,不留丝毫 后患。而扁鹊大哥却重视对疾病的
预防,从病情的萌芽状态开始就解决病根,不给病情留发展的机会。

我不禁联想到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也正是以一种猛药去沉疴的态度对
待贪污腐败问题。 但是,治疗沉珂顽疾不可能一劳永逸,与其事后弥
补,不如在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所以,提倡抓早抓小抓 苗头、红脸出
汗、拉袖扯耳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体现了强化对党员干部事前
的防范、小 事的监督,通过适时的“敲打”,促使党员干部及时醒悟,
避免由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将那些尚未发病 和病情尚不严重的“患
者”医治在萌芽状态,对“少数”和“极极少数”严查严办,综合运用党纪
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手段,对各种违纪行为动辄则咎。

1


全文共计7892字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腐败案件的发生呢?一是重在预防。 加强廉政教
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更好的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
这就像扁鹊的两 位兄长治病一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益处。二
是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让 其做到心中有敬
畏,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敬畏社会、敬畏普通百姓,让其看到无论
是中央还是 地方都在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使其不敢腐、
不能腐、不想腐,从根本上扎紧制度的 笼子。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失
去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因此,要从党内监督到群众监督,从制
度监督到舆论监督等方方面面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才能真正把权力
关进“笼子里”。

【篇二】

明代思想大体上承袭宋儒理学,直到王阳明端始,才另辟蹊径。《传习录》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记载了明朝王阳明的
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读此书 可知王学梗概,王阳明在书中提出良
知之学,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 知
即是天理”。

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语自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 所不学
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象山先生说“心即是
理”,王阳明对此 作了补充,说“心有良知”,才能分辨善恶。由此可
2


全文共计7892字
见,良知是存在我们内心中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尺,致良知是指引我们
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这 是《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四教句”。其本意是说,
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 善的行为;有所为
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王阳明借“四教句”告诫
后人, 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要
追其本心中的良知。

人自有生以来,即存有天性的缺点,受种种环境的习染,往往会被私
意夹杂心中,积叠成私欲,如镜上蒙 尘,如水中渣滓,把最初的良知
遮掩、障碍、隔断。

如何重致良知?王阳明在《传 习录》中指出“需教他省察克治”,意思
是说,我们每个人要时常省视内心,不可放私欲随出,廓清心体 ,静
存动察,实落用功,到无私可克,方能致良知。王阳明自己在龙场驿
悟道的一段经历,正是 这番省察克治功夫的践履。

良知使我们人格充实光明,直从内心到达外在行为,表里如一。 此种
理想的人格精神之圆满,即王阳明所谓的“良知之诚一”。《传习录》
中提到,“只是一个 是良知,一个真诚恻怛”。可见这种心态真诚纯一,
3


全文共计7892字
也是致良知所要达到的状态。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着
也”。最初的良知近似童真 自然的心理,但在人文复杂的环境中,便
渐渐丧失了。王阳明教后人致良知,告诫其必须待在人文环境中 经历
世故,在学问修养和实践言行中磨练,来重致良知之心。

“先去私心,而后可 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 值理念和道德规
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
继承,努力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致良知 的内涵就是我们共产
党人笃行入党时的初心和宗旨,肩负起新时代中的使命和责任。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
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党员干部要致良知,需常修为官
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br>的侵蚀。要时刻保持自省、自察、自校、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私权所 困、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只有
坚持省察克治、践行思悟,私欲日消,心境清明,才可重致良知 。

【篇三】

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
4


全文共计7892字
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 动让人退回,
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
我对你的担忧 。”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陶侃听了母亲
的教训,从此经常检查自己为人,克勤克俭,热心 为民,成了一位道
德高尚、受民拥护的官员,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陶侃之所以能
成为一名 好官,母亲的教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倘若陶母当初
收下那锅鱼,享受了所谓在“儿子当官,全家 得福”的欢乐,那日后各
种美味乃至财宝会源源不断,历史上就不会有陶侃这样一个好官了。
由 此可见良好家风教育的重要!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家虽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 什么家
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多读书,知识改变命
运。
< br>好学习善于学习正是我们刘家的家风。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刻的书
房里的那个大书橱,书橱又高 又宽,木质的共四层,几乎占据了父亲
书房的半壁江山,《历代明君》、《历代名臣》、《历代名将》等 等系列,
《红楼梦》四大名著,还有那时价格不菲的《现代辞海》,都整齐划
一得站立着,仿佛 在时刻等待家人的检阅。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那
些书是我们孩子们的精神粮仓。父亲一辈子酷爱读书, 他从年轻时每
个月都要从不高的工资中挤出部分去新华书店购买书籍。父亲读书后
要还做笔记写 心得,他说多读书才会有知识,有了知识才会有眼界。
5


全文共计7892字
父亲爱读书的好习惯又传给了孩子们,以至于我们兄妹几 个很早就开
始看书,很小的年龄就可以流畅地看读报纸了。成年后,更是将读书
读好书作为人生 首要大事,一路走来,乐此不疲。这也正是父亲传承
给我们良好家风的体现。

好的 家风是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
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是对家 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
一种警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事实上,家训
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
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 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
人所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至关重要。人生观、价值观以及
世界观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 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
密不可分,作为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
育。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靠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长此以往,
代代相传。这种言传身教 及其零散的只言片语,铸就了治家兴家的经
验总结,引领其家庭走向兴旺辉煌,进而彰显出家庭的特点和 风格或
风尚。

好家风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昌盛
的基础。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有
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 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
6


全文共计7892字
属于王侯将相之家。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家庭,我们有义务努
力将家训、家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 下去,去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
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篇四】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上学时候,当老师说到这《古诗十九首》
中的名篇,总会用“失 意不得志的人”来概括诗歌。那时候,我却总是
在想:高楼上还有失意人的高洁的志向。接着学到王粲的 《登楼赋》,
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由年轻王子安在滕王阁上唱
出天下读书人 心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
云之志”。千年之后,重读此文,依旧觉得振聋发 聩,余音绕梁三日
不绝。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冠王勃,在滕王阁上,登楼而 赋,喧宾夺主,
天下文人无不惊为天人。王勃之后,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
阳楼记》等 名篇层出不穷,苏轼、王安石也纷纷前往滕王阁登高凝望,
高楼赋诗。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王勃虽逝, 滕王阁的绝唱却一次次
在中华大地奏起。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用美酒抒发着他高楼独望
的情怀,用放荡不羁的鼾声,回赠那些高楼下屈膝媚颜的庸庸之辈。
7


全文共计7892字
苏轼虽说高处不胜寒,又叹“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但依旧
满怀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居江
湖 之远而忧其民”。范仲淹的高楼上,不仅有读书人追昔抚今的感叹,
更有身陷囹圄,却洗涤浮尘,不夺志 向的勇气。

一个读书人没有过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壮举,就会气量狭窄,怨天
尤 人,有的甚至喜欢损人利己,危害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塑造着一
个个“小人”的形象。想那宋时秦桧, 明朝严嵩,虽也是天下一等一的
读书人,却也只配在风波亭的阴影处,算计些无耻伎俩。
< br>一个城市没有了一群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读书人,就会变得萎靡不
振,失去发展活力。“淮水东 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的王
气,在商女淫靡的歌声中逐渐消逝。而那巍峨高大金陵中华门, 也遮
不住秦淮河上醉人的月光,滑腻香艳的胭脂水,最终冲垮了雄伟结实
的石头城,留给后人只 有登高凝望的凭吊和独拍栏杆的叹息。

滕王阁上,流传千古的不仅是壮丽的诗篇,浪漫的传 说,名人的典故,
更多是天下读书人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远志向。
那滕 王阁虽不是黄金台,也不是凌烟阁,但她已然铸成了一座丰碑,
指引着千年以来无数英雄豪杰之士,登高 自省,奋发有为。正如那句
评史的诗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


全文共计7892字
【篇五】

宋·吕本中所著《官 箴》开篇讲“为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
勤。”吕本中所说为官“日清、日慎、日勤”,用现 在的话说就是“清廉、
谨慎、勤政”。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人称东莱先生。 寿州(今安微寿县)人,
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
宗 绍兴六年,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
罢官。其曾著论《官箴》,提出“清慎 勤”的廉政思想,构建“清官”理
论,卓越见解广为流传,清康熙帝推荐给文武百官,乾隆皇帝将之收< br>录进《四库全书》,《习近平用典》一书中“立德篇”也有论述,《官箴》
所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早的“清官”理论,呈现中国廉政史新特色,成
为廉政思想史的瑰宝。

“君子为政 之道,以修身为本”。自古以来,“德”就是做人的基础和根
本,丢掉了“德”,就失去了做人、做事、 做官的根基。正如一些违法
犯罪分子在忏悔时说,面对社会物欲横流时,我的思想道德受到冲击,
理想信念开始变形,人生追求逐渐扭曲,自我改造放松了,私心贪欲
就冒出来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 第二次、第三次……从而一发不可
收拾,最终掉进了犯罪的深渊。现实案例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德 ”
在“人生旅途”的重要性,对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好“一日三省”,
9


全文共计7892字
在“做人”中秉持“德”的操守,在“做事”中修炼“德 ”的品行,在“做官”
中强化“德”的根基,不断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政德,就要
明 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要求,做到时时处处日清夜廉,将“日
清”的德品坚持到“底”。

“明了在先,践行在后”。俗话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 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诠释着做人、做事的标准。不
少身陷囹圄的人,在狱中忏悔时说,自己当初为 官时,也能做到清正
廉洁,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交友不慎,自我把持不严,渐渐迷失自
我,在 工作、生活中不问来龙去脉,就感情用事,胡乱批条子,到头
来落得害己害人。这样的教训,时刻警醒着 我们一定要慎言慎行,审
慎三思,既要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又要当断则断、该说不就说
不 ,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廉洁从政,是亘古不变的做事之基,体现着 从政者的信念追求和价值
评判,反映着从政者的思想境界和智力水平。有个寓言讲得好,从前
有 一个姓李的县官来到冥府,向阎王报到时说,自己一生为官清廉,所
到之处,只喝清水一杯。阎王笑着说 :“设官为了兴利除弊。如果公堂上
设一个木偶,连水也不喝,岂不是更胜于你?”县官辩解道:“我虽 无功,但
也无过呀!”县官辩解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对某冤案因避嫌疑而
不言,对公务 因怕麻烦而不办,岂不负国负民!你不是贪官,却是个昏官!”
一席话说的县官哑口无言。此寓言讲明一 个道理,勤政与廉政本来就
10


全文共计7892字
是一对双胞 胎,密不可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向“平平安安占
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 都是老样子”庸官懒
官“亮剑”,对那些效率低下、工作贻误、群众正当权益受损等不作为
进行 严肃问责,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让庸官懒官无所遁形,倒逼
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发表讲话时强调“广大青年要
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 就不要去
做官”,这和古人为官要“日清、日慎、日勤”的官箴可谓一脉相承。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铭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要求, 以《官箴》中的“日清、日慎、
日勤”自勉,坚持“刀刃向内”不断解剖自己,不断校正目标追求,做< br>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拥护,个人安心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六】

一批一批的书籍被我从床头“换防”到书柜,而独独那本《法学词典》
始终没有“退役”。这本书已经 默默地跟随了我30余年。

30年来,多次搬迁,丢弃掉的书籍已为数不少,但这本书却一直摆
11


全文共计7892字
放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它伴随我这个基层纪检干部走过了青春岁月,
又走向理性成熟的中年。

《法学词典》,是1986年我跨进市纪委机关大门第二年、参加本科自
学考试时购 买的,青灯下,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15门课程。后来,
此书就成了我的爱不释手的学习资料,随着时间 的推移,我把它看作
一眼甘泉。记得那是一个秋风瑟瑟的傍晚,邻居女孩打来电话,她说
考研题 中有两个问题没有答上来,一是李斯有哪些著述?另一个是“法
曹”定义。邻居女孩说她已跑遍了全市各 大书店,都没有找到答案,
问我是否知道。我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她说的这两个问题,我都是首
次听说。翻遍了家里所有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都没能找到。就
在我希望破灭时,看到了《法学词典 》,虽然心想这里面也不可能找
到答案,但还是随手翻到字母“l”,查“李斯”,根据索引翻到第38 3页,
看到介绍李斯的文字,在最后一行找到了“著有《仓颉篇》,早佚,有
辑本”的字句。我 高兴地又去查找“法曹”,在第697页也找到了定义。
我将答案告诉女孩后,女孩子反复说太不可思议 了,一本《法学词典》
竟然包罗万象。

在而后的几年里,不论在学习还是在办案实 践中遇到难题时,我首先
便想到要翻阅《法学词典》,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如“不老甘泉”,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去年五月,在审查一起涉及扶贫领域的贪腐案件时,
在撰写审查报告过程中,为是用“ 侵占”还是用“强占”一词,我和同事
12


全文共计7892字
小杨争执不休,推敲来推敲去仍举棋不定。最后,我请出《法学词典》
这位老师,才真正搞清楚这两个词 语的法理定义,一条拦路虎被就这
样被轻而易举地降服了。像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

如今,这本词典的书脊已经弯曲,封面原本油亮的深棕色漆布失去了
色泽,“法学词典”4个烫 金大字早已暗淡无光,里面的纸张也泛起了
烟黄。与床头上其他装帧精美的书籍已无法媲美,但是我依然 眷恋着
它,它像教我说话、见证我成长的母亲,又像传授我知识的恩师。那
弯曲的书脊,就如为 儿女操劳一生,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身躯佝偻
的老母亲;而那曾经放射光彩的烫金大字,又如恩师看着 桃李满天下
噙在眼里的激动泪花。

尽管互联网已发展到“鼠标一点,问题解决”的 程度,可我这个基层纪
检人长期养成了翻阅书籍的习惯,并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精辟的词句
记在 笔记本上加深记忆。而《法学词典》,则成为我入睡前要完成的
最后一门作业,随便打开一页,看上一会 ,而后嗅一嗅散发着淡淡墨
香的纸张,再感恩地看看封面,最后轻轻地放回床头,踏实地进入梦
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词典默默陪伴着我,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墨
香。那香味犹如生我养我的母亲的体 香,令我难于割舍,难以忘怀。

【篇七】

13


全文共计7892字
每当看到落马的领导干部,面对铁窗忏悔,除了让我有大 快人心之感,
还伴随隐约的惋惜之感。大快人心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政
不正、贪赃枉 法理应受到法纪的严惩。惋惜的是,这么一个领导干部,
都是多年在党和人民的关注中成长,最后走向领 导岗位,不容易啊!
就这么葬送了,真是枉费了党和人民多年的心血。

读《贞观政 要》,在卷六《论悔过》曰: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 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
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
言 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太宗和房玄龄的对话中,再回
首过往,也做错了不少事,这是一种反 思,是一种“悔过”。《格言联
壁》中有一句名言:“静坐常思己过”。试想一下,要是这些落马的领< br>导干部,若是能早思己过,也许就不至于走到身陷囹圄、身败名裂这
个结局。

作家张爱玲有句话说:“出名要趁早”。笔者以为,“悔过”也当趁早。
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常思己 过,常悔己过。这除了是一种修身方式,
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毛泽东主席说:“惩前毖后,治病 救人”,
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
八股而采取的两 条宗旨。当前,“四种形态”若第一种形态“红红脸、
出出汗”何处不是一种“思过、悔过”的机制?早 悔“小过”,及早得治,
就不会拖至病入膏肓。
14


全文共计7892字

“悔过”是自己建立的拒腐防线。人就怕不自 察,不自察便疏于自律。
党员干部有党纪国法约束,还有诸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
统,以组织促自察。其实,归根结底,还需要当事人自己激发内心的
“悔过”情感,审视、自察。这是比 较彻底的拒腐防线。《关于新形势
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 br>想腐的体制机制”,这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
要目标要求。“不想腐”,就 要一个人内心深处自察的彻底接应。这非
要有“趁早悔过”的自持,不能成之。

15

幼儿园教学反思-中考英语作文


高尔基的名言-阿城一中


文书工作-托福考试费用


浦发银行校园招聘-我最熟悉的人


调动工作申请书-淮北人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吧-师德工作总结


朱庄水库-个人工作总结格式


2016考研英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