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玛丽莲梦兔
705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6: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11月份节日-班委竞选稿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 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所
构成的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 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
间的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公民“的观念不能不先有个”国家“。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
部落“形态中传下来 的。部落形态在游牧经济中很显著的是”团体格局“的。生
活相倚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的在山林 里求生。在他们,”团体“是生活
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的 生活时,
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在他们,和别人发生关系
是后起 和次要的,而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显著的
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因之他们的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 社会里生活的
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
的 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
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 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
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 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
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 东西。我们不能具体的拿出一个有形体的东
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 行为的力量,是一
种组成分子生活所倚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
志 ……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
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 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
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 全能的保护者。
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
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
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 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
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 个人的公道。
耶稣称神是父亲,是个和每一个人共同的父亲,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否认
了 生育他的父母。为了要贯彻这“平等”,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
的。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 在这里被否定了。其实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
有力的象征,象征着”公有“的团体,团体的代表- 神,必须是无私的。每个”


人子“,耶稣所象征的”团体构成分子“,在私有的父亲外必 须有一个更重要的
与人相共的是”天父“,就是团体。-这样每个个人人格上的平等才能确立,每
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符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在这基础上才
发生美国独立宣言中开 宗明义的话:”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
的权利。“
可是上帝是在冥冥之 中,正象征团体无形的实在;但是在执行团体的意志
时,还得有人来代理。“代理者”Minister 是团体格局的社会中一个基本的概
念。执行上帝意志的牧师是Minister,执行团体权力的官吏也 是Minister,都
是“代理者”,而不是神或团体的本身。这上帝和牧师、国家和政府的分别是不
容混淆的。在基督教历史里,人们一度再度的要求直接和上帝交通,反抗“代理
者”不能真正代 理上帝的意旨。同样的,实际上是相通的,也可以说是一贯的,
美国独立宣言可以接下去说:“人类为了 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组织政府,政府
的适当力量,须由受治者的同意中产生出来;假如任何种政体有害 于这些目标,
人民即有改革或废除任何政体之权。这些真理,我们认为是不证自明的。”
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
“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 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
发生了权利的观念。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功个人 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
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 br>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
公道和爱护的范围 内行使权力。
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目的是在陪衬出“差序格
局 ”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在以
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络中 ,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
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
持着。社会范围是 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
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 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
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
平?”“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
在这里我得一提这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依我以上所说的,在差序格局
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
发生。孝、弟、忠、信都 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
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 。一方面他一再的要给仁字明


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 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
要素“欲说还止”。
司马牛问仁。于曰:”仁者其言也讱。”曰:“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 也。”又问。子曰:“由也,千
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于曰:“求也, 千室之
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
束带立于 朝,可使与宾客言,不知其仁也。”
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的说明仁字 是什么时,
他却退到了“克已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他
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的
指出一个笼罩性的 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
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 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
性,只有个广被的“无不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 也不能比”
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弟忠信”那一类的
道德 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
的伦常关系。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象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
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 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温德要素。在西洋国体格
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 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
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 br>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吮的注解,
是”对人之诚“ 。”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
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 ”
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
君臣关系间的 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 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
旧是对君私人间的关系。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 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
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孟子《尽心上篇》有 :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


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 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
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
逃,遵海滨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这是说舜做了皇帝, 不能用对其
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孟子所回答的是这种冲突的理想解决法,他
还是 想两全,所以想出逃到海滨不受法律所及的地方去的办法。他这样回答是可
以的,因为所问的也并非事实 问题。另一个地方,孟子所遇到的问题,却更表现
了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了。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 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
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有
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的回答是
“身为天子,弟 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络。这络的每一个结附 着
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
价值标准也不 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 以程度
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
代他讳隐 。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
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 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
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 了,对象是谁,和自
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 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
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 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
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 他
无父无君了。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人 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 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 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 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 ℃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 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 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 为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 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态、液__态和__气__态。在个标 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 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
⑦水蒸气、⑧二 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 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 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2 ℃__,一天的温差为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 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 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
--
.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 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米,直径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 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 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 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 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 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 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 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 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 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 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
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 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 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 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 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 升华成水蒸气了__。.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 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 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 —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 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 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 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 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 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 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 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 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 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 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 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 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 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成水蒸 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 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 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 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 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 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 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 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节,农 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 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 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__气温在0 ℃以 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 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化 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 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 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 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 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 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 .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 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春天,早晨经常 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 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 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 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 ,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 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 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 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 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所
构成的络”。这种 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
间的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 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
联。”公民“的观念不能不先有个”国家“。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 民族的”
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部落形态在游牧经济中很显著的是”团体格局“的。生
活相倚 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的在山林里求生。在他们,”团体“是生活
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 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时,
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在 他们,和别人发生关系
是后起和次要的,而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显著的< br>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因之他们的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 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
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 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
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从
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
用以维持该社 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
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的拿出一个有形体的东
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 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
种组成分子生活所倚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 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
志……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 社
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
中,是个有赏 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 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
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 行为
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
观念:一是 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耶稣称神是父亲,是个和每一个人共同的父亲 ,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否认
了生育他的父母。为了要贯彻这“平等”,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 生
的。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在这里被否定了。其实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
有力的象征, 象征着”公有“的团体,团体的代表-神,必须是无私的。每个”


人子“,耶稣所象征的 ”团体构成分子“,在私有的父亲外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
与人相共的是”天父“,就是团体。-这样每个 个人人格上的平等才能确立,每
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符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在这基 础上才
发生美国独立宣言中开宗明义的话:”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
的权利。 “
可是上帝是在冥冥之中,正象征团体无形的实在;但是在执行团体的意志
时,还得有人 来代理。“代理者”Minister是团体格局的社会中一个基本的概
念。执行上帝意志的牧师是Mi nister,执行团体权力的官吏也是Minister,都
是“代理者”,而不是神或团体的本身。 这上帝和牧师、国家和政府的分别是不
容混淆的。在基督教历史里,人们一度再度的要求直接和上帝交通 ,反抗“代理
者”不能真正代理上帝的意旨。同样的,实际上是相通的,也可以说是一贯的,
美 国独立宣言可以接下去说:“人类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组织政府,政府
的适当力量,须由受治者的 同意中产生出来;假如任何种政体有害于这些目标,
人民即有改革或废除任何政体之权。这些真理,我们 认为是不证自明的。”
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 br>“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
发生了权利的观念 。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功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
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 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
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 的权利,在
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 ,目的是在陪衬出“差序格
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在 以
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
本。”-这是 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 要素维
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
亲属:亲 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
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平?”“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这里我得一提这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依我 以上所说的,在差序格局
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
发生。孝、弟、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
字。论语中对于 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一方面他一再的要给仁字明


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 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
要素“欲说还止”。
司马牛问仁。 于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
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于 曰:“求也,千室之
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不知其仁也。”
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 极的说明仁字是什么时,
他却退到了“克已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他
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 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的
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 ,一切私人关系中
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
性,只有个广被的“无不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
天下“观念更为清晰。 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弟忠信”那一类的
道德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 ”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
的伦常关系。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象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
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 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温德要素。在西洋国体格
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 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
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 br>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吮的注解,
是”对人之诚“ 。”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
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 ”
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
君臣关系间的 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 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
旧是对君私人间的关系。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 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
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孟子《尽心上篇》有 :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


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 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
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
逃,遵海滨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这是说舜做了皇帝, 不能用对其
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孟子所回答的是这种冲突的理想解决法,他
还是 想两全,所以想出逃到海滨不受法律所及的地方去的办法。他这样回答是可
以的,因为所问的也并非事实 问题。另一个地方,孟子所遇到的问题,却更表现
了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了。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 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
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有
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的回答是
“身为天子,弟 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络。这络的每一个结附 着
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
价值标准也不 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 以程度
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
代他讳隐 。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
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 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
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 了,对象是谁,和自
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 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
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 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
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 他
无父无君了。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人 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 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 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 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 ℃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 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 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 为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 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态、液__态和__气__态。在个标 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 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
⑦水蒸气、⑧二 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 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 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2 ℃__,一天的温差为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 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 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
--
.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 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米,直径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 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 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 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 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 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 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 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 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 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 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
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 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 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 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 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 升华成水蒸气了__。.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 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 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 —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 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 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 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 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 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 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 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 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 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 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 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 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 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成水蒸 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 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 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 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 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 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 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 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节,农 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 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 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__气温在0 ℃以 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 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化 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 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 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 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 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 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 .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 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春天,早晨经常 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 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 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 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 ,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 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 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 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 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幼儿园中班家长会发言稿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土地租赁协议


白落梅-出国留学的中介


高考论坛-法律手抄报内容


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安全检查计划


新鲜事-保定学院分数线


初中周记怎么写-安徽教育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