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玛丽莲梦兔
82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6: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搞笑个性签名大全-圣诞节那天


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们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
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 后发来《朱氏家乘 》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
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 》 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
已久、悬而未决的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 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
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 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
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 嘉庆二十五
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
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2,二修:十三世朱董修,朱董字道良,号台垣,生于洪武六年(1373年),
终于 天顺元年(1457年)。
3,三修:正德二年(1507年),至十八世,句容著名人物戴仁作序。
4,四修:万历四十年序(1612年),二十世
5,五修:顺治甲午年序(1654年),句容著名文人张芳(菊人)作序。
6,六修: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7,七修:乾隆乙亥年十九年二十年序(1754年1755年重修)
8,八修:乾隆壬子年1792年禶修
9,九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朱氏家乘》传承有绪,真实可靠。族谱记载有徐州沛县朱氏在南宋初迁句
容繁衍分布的内容。为研究明 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IMG_20141010_ (74.89 KB, 下载次数: 19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8 上传
解读《朱氏世德碑记》

朱元璋祖籍地在句容,史料确凿,历来被史学界所公认,如《明史》卷一(本
纪第一、太祖一)中就有记 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
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 子,太祖其季也。”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中有一段 “皇考太
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作过考证,认定朱元璋祖籍在句容。
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碑记》记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
巷,在通德乡”。五世祖朱 仲八;四世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
亲朱五四(世珍)。 “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 市於他方以充。先祖初一公,
困於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先伯考五一公十有二岁,先考才 八岁。
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
“龙凤三年,帅师渡江,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尝 言世为朱巷人,宗族俱存,
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 朱
巷距城四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四十余人至,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但朱氏世次自 仲八公之上,不复可考,今自仲八公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
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钟离 ,此我朱氏之源流也”。
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 石句容,
名《朱氏世德之碑》。


朱氏世德碑 (465.8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9 上传
通德乡朱家巷之迷



《明史》与《朱氏世德之碑》显示了 朱元璋祖上迁徙途经。朱氏起源徐州沛
县,迁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准确时间无记。朱仲八以上失考,朱元 璋祖父朱初一
携二子又徙泗州盱眙。
朱元璋祖籍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已成定论。但是,“通德乡朱家巷” 到底
是今天句容的什么地方?
《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通德乡。乾道云,旧名同德,在县西二十里一都二
都。内有 十三里二十村。”其中就有朱巷。
《乾隆句容县志》载:“通德乡,《乾道志》云旧名同德乡 ,在县西20里,
即明高祖祖乡也,内有13里、20村。今朱家巷故地。相传有龙爪树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卧龙岗朱家冢,百姓不敢樵牧,皆呼为皇陵。”“至正十六年(1356
年),吴公 至朱家庄与同族序长幼之节”。
文献记载:最早提出寻找加封句容朱皇帝祖籍地的是明代御史 王暐。王暐,
句容人,官至户部尚书。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暐奏请加封朱皇帝祖陵,明
世宗朱厚熜遂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帮谟,巡按御史刘良等至句
容县西门勘察,西行十一 里,过二小山地名通德乡,有一龙爪树,树根四枝屈曲
向上,枝关有五指,乡人异之。西一段众称朱家巷 故址,量丈尺得地五亩,西北
古庙一所,壁绘神像书句容朱安八字,石香炉上刻朱乡社二十八户置,凡七 十六
字。”总是一片荒坡。因无实迹可考,加封句容祖陵之事作罢。
清代文献每曰通 德乡朱家巷皆指此处,此后句容的文史研究人员,也依此为
据,认为通德乡朱家巷在今石狮范围。但原石 狮乡境内并没有“朱巷”的村名,也
找不到任何遗迹,因而朱元璋祖籍句容“通德乡朱巷”,一直悬而未 决。
据《朱氏世德碑记》描述,当时的朱家巷是个“父兄昆弟四十余人”大村子,
明 初至嘉靖朝并无战乱与灾害发生,常理上朱氏家族会更加壮大,怎么村子莫名
其妙就消失了,实在令人不 解。



QQ截图 (214.75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1:00 上传
《朱氏家乘》证据链

通过对《朱氏家乘》与《明史》、《朱氏世德之碑 》进行比对,明代的王暐
极可能找错了地方,元代的通德乡朱家巷,可能在明初划分到了临泉乡。弘治与
乾隆志地名所载通德乡有个朱巷村,此朱巷应另有所指,至今句容境内仍有五个
叫朱巷的村。
虽然《朱氏家乘》没有提到本宗与朱元璋的关系,但所记姓氏、时代、迁徙
途经、辈分 、封赐等,这些环节已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链:


证据一、《明史》“先 世家沛,徒句容”。《朱氏世德之碑》“本宗朱氏,出自
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朱氏 家乘》(大德元年丁酉春原叙),
迁句容一世名朱期昌,排行五,家族排行第十九,宣和七年(1125 年)生,“始
祖一九公原徐州沛县因罹贼兵犯顺中云扰,公随宋高宗南渡建康,始居句容之上
容 乡,继迁赤山西百丈圩居焉,此即我朱巷之由来也。始祖之来,其地曾有七姓,
曰王,曰张。曰樊,曰李 ,曰戚,曰笪,曰方,今唯有方氏尚留一线,余皆灭亡
矣。”朱期昌“公殳母早丧,葬故土徐州沛县城南 祖茔王家园,上有四兄,长曰期
安,次曰期宁,三曰期泰,四曰期隆,因罹兵乱失散无考。公年二十四同 妻王氏
南渡至建康府次畿上容乡,继迁临泉乡,即今江宁府句容县百丈圩通德乡九图朱
巷村”。 另载:“我朱氏发源徐州之沛邑,徙居句曲之绛岩。”
朱氏从徐州沛县迁句容,已一目了然, 当时的“通德乡九图朱巷村”在“赤山西
百丈圩”,即今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
证据二、《朱氏世德之碑》所记,朱元璋五世祖名朱仲八;四世祖朱伯六。
《朱氏家乘》记,迁句容第一 世名朱期昌,年二十四,生有三子,随宋高宗南渡,
与妻王氏故后葬于阳明墩;其中二子朱南安生有五子 ,长子继先的孙子朱良(百
七),为《朱氏家乘》第一主修。第三子名朱继业,生五子,名:操、筠、仲 三
(失考)、仲五(失考)。 “仲”字辈出现在南宋淳祐年间,“仲”字以下有百五、
八六、朱良(百七)。
朱 谱显示:朱期昌第四世孙有“仲”字辈,第五世孙有“百”字辈。这与朱元璋
祖仲八、伯六辈分与生活时 代完全吻合,由于当时人名与文字记载并不规范,朱
伯六也作朱百六。按朱谱排列,朱元璋为朱期昌第九 世孙。
证据三、《朱氏世德之碑》:“先祖初一公,困於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
州盱眙县。”《朱氏家乘》记有洪武年间朱巷一支朱董家族在泗州的信息,朱董
也为朱谱二修者,为朱巷 十三世,按辈分排列泗州朱董的七世祖与朱初一为同辈
人。在当时,朱氏极可能先后去了泗州几批人,朱 初一前去实为投亲。谱另记,
明正德二年(1507年),三修族谱时曾于泗州抄得序头,说明朱巷分支 已扎根
于此。
证据四、《朱氏家乘》为元朝大德元年朱良(百七)始修。谱记:洪武 初年,
朱良(百七)第四代孙“志仁、志贤”,旁支“志敬、志信”四位八九十岁年的老人,
被 “钦赐乡士,奉诏岁赐”给予很高的待遇,根据“仲、百”辈分推算,四位老人为
朱元璋父辈。史料记载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来朱家巷寻亲。家谱
记载至正十六年朱良(百七)五世孙朱邦理出 生,洪武年间朱邦理被封武德将军。


其子朱英洪武七年(1374年)生,讨贼有功,被 封明威将军。朱邦理其兄朱邦
乐封仪宾府正千户。按谱的辈分排行,朱邦乐、朱邦理比朱元璋晚一辈。
朱良(百七)支下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封赐,说明朱良(百七)属朱元璋最近的
一支,极可能是 朱佰(百)六兄弟或堂兄弟家。与朱良同时代的有一个朱八六,
但其妻胡氏与朱碑介绍的陈氏有出入,朱 八六父亲名朱行,没有“仲”几的附记,
姑先存此,以鉴方家。
证据五、为佐证,据 保存《朱氏家乘》的朱先生介绍,他们就是朱元璋族人,
祖上居赤山朱巷村,祖辈相传,朱元璋做吴王来 村寻亲后,朱氏族长怕日后变故,
被株连九族,此后定下家规,不得相认。满清改朝换代,重续谱时,朱 家“仲”
公,多用“失考”隐去。
朱巷的老人说,听上辈讲,朱元璋来过朱巷,朱元 璋在南京登基时,村里去
了二十多个人吃喜酒。村前原有个回龙庙,是朱氏为纪念真龙天子朱元璋回乡而
建,满清时,改供为观音菩萨。《朱氏家乘》记有迁泗州的朱氏回葬朱巷回龙地
的内容。
朱巷村世代流传有一首民谣:“句容城西三十里,朱家巷,九龙塘,大坟背,
十箩筐……”。
家谱记载有朱家岗地名,在上容乡山阳村。大坟背是朱氏养鱼的作业点,谱
收录有养鱼公约。
过去朱巷车水的水车上,曾有漆书 “通德乡”几字。








百岁堂,您 身边的好药房!地址:西门加油站往西
50
米,电话:
87285758


后序

在宋代我们汉人一般会有几种称呼,有名字,也有亲兄弟 排行小字,另有家
族兄弟排行。如朱期昌“行五第十九”, 行五为兄弟排行第五,第十九为家族排
行。


蒙元统治阶级把南方汉人 列为第四等人,平民没有正规名字,也没有正式的
辈分,很多名字与排行完全用数字表示,这使得后来修 谱时,多有误传,也有后
人追记加的名字。如朱伯六也作百六,朱元璋父亲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原
名重八,后又取朱兴宗。
朱良(百七)一修《朱氏家乘》时,距离朱氏始迁句容,已 过去近130年,
朱良光爷爷辈就兄弟五个,另有旁支四个。其中一部分族人分迁情况已经变得复
杂,不仅邻村有,江宁境内也有,当时的交通与联系方式极其落后,这些因素的
限制,一部分生活与分 迁的族人已不明确,有失考的,也有遗漏的。朱良(百七)
与朱元璋四世祖朱佰六是同一时代人,但是谱 中朱佰六以上“仲”字辈到了“仲五”
就没有了,推测有两种原因,一是已收录,后遗失;二是仲八一支 已分迁出去,
或出去做佃农,这段时期,已经失联。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 璋来朱家巷寻根,距离朱良修谱又过去了59年,
因此朱元璋也弄不清朱仲八出自哪门,《朱氏世德碑记 》用了“朱氏世次自仲八
公之上,不复可考,”史料记载,朱元璋欲加封祖陵,最终,其先祖仲八、佰六
的坟也没找到。
中国古代平民家庭修家谱时,普遍存在用本姓氏的名人作为卷首,有 些名人
并不是他们的祖宗,只是这个家族希望后人能够效法先贤,激励子孙以求闻达。
《朱氏家 乘》亦是如此,在谱头列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家族名人。实际上迁句容一
世朱期昌为公元1125年生,朱 熹生于公元1130年,朱期昌比朱熹大5岁,朱巷
朱氏绝不可能是朱熹后代。明-何乔远《名山藏》卷 32记,德祖玄皇帝(仲八)
篇,有“族父昆弟四十余人皆来展亲,既即位,修玉牒,意欲祖朱熹,徽人 以典
史见,问之熹后乎?对曰:„否‟,太祖立罢”。朱元璋欲尊朱熹为始祖,屡见于
史书,元 代朱良修谱时,朱氏只是平民阶层或贫困家族,在当时,官方文献绝不
会有朱氏迁句容的记载,朱元璋之 所以知道自已不是朱熹后代,除了核对家谱别
无他记。
《朱氏家乘》三修时,为句容 著名人物戴仁作序,戴仁临泉乡(今郭庄)人,
成化二年(1466)进士。现在的句容四牌楼在明代叫 四桂坊,后改为四面牌坊,其
中一面为戴仁所立。
《朱氏家乘》五修时,句容著名文 人张芳作序,张芳字菊人顺治九年(1652)
进士,著有香艳丛书《黛史》。序中云:“吾党朱氏与吾 家世联姻婚,且村居不
里许,一日以家乘嘱序于余”,按这段文字的记载,张芳与朱家是亲戚,张芳应< br>该是朱巷东面一里路的(东、西)张巷村人。
朱巷在民国时期续修过一次谱,总二十套,现存只有两卷,也保存在睢宁。


王晓 葛万宏

(339.23 KB, 下载次数: 19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1:04 上传


尘埃落定 --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九月,在一 次活动中,我们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
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 乘 》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
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 》 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
已久、悬而未决的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 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
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 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
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 嘉庆二十五
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
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2,二修:十三世朱董修,朱董字道良,号台垣,生于洪武六年(1373年),
终于 天顺元年(1457年)。
3,三修:正德二年(1507年),至十八世,句容著名人物戴仁作序。
4,四修:万历四十年序(1612年),二十世
5,五修:顺治甲午年序(1654年),句容著名文人张芳(菊人)作序。
6,六修: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7,七修:乾隆乙亥年十九年二十年序(1754年1755年重修)
8,八修:乾隆壬子年1792年禶修
9,九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朱氏家乘》传承有绪,真实可靠。族谱记载有徐州沛县朱氏在南宋初迁句
容繁衍分布的内容。为研究明 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IMG_20141010_ (74.89 KB, 下载次数: 19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8 上传
解读《朱氏世德碑记》

朱元璋祖籍地在句容,史料确凿,历来被史学界所公认,如《明史》卷一(本
纪第一、太祖一)中就有记 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
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 子,太祖其季也。”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中有一段 “皇考太
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作过考证,认定朱元璋祖籍在句容。
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碑记》记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
巷,在通德乡”。五世祖朱 仲八;四世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
亲朱五四(世珍)。 “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 市於他方以充。先祖初一公,
困於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先伯考五一公十有二岁,先考才 八岁。
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
“龙凤三年,帅师渡江,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尝 言世为朱巷人,宗族俱存,
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 朱
巷距城四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四十余人至,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但朱氏世次自 仲八公之上,不复可考,今自仲八公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
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钟离 ,此我朱氏之源流也”。
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 石句容,
名《朱氏世德之碑》。


朱氏世德碑 (465.8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9 上传
通德乡朱家巷之迷



《明史》与《朱氏世德之碑》显示了 朱元璋祖上迁徙途经。朱氏起源徐州沛
县,迁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准确时间无记。朱仲八以上失考,朱元 璋祖父朱初一
携二子又徙泗州盱眙。
朱元璋祖籍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已成定论。但是,“通德乡朱家巷” 到底
是今天句容的什么地方?
《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通德乡。乾道云,旧名同德,在县西二十里一都二
都。内有 十三里二十村。”其中就有朱巷。
《乾隆句容县志》载:“通德乡,《乾道志》云旧名同德乡 ,在县西20里,
即明高祖祖乡也,内有13里、20村。今朱家巷故地。相传有龙爪树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卧龙岗朱家冢,百姓不敢樵牧,皆呼为皇陵。”“至正十六年(1356
年),吴公 至朱家庄与同族序长幼之节”。
文献记载:最早提出寻找加封句容朱皇帝祖籍地的是明代御史 王暐。王暐,
句容人,官至户部尚书。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暐奏请加封朱皇帝祖陵,明
世宗朱厚熜遂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帮谟,巡按御史刘良等至句
容县西门勘察,西行十一 里,过二小山地名通德乡,有一龙爪树,树根四枝屈曲
向上,枝关有五指,乡人异之。西一段众称朱家巷 故址,量丈尺得地五亩,西北
古庙一所,壁绘神像书句容朱安八字,石香炉上刻朱乡社二十八户置,凡七 十六
字。”总是一片荒坡。因无实迹可考,加封句容祖陵之事作罢。
清代文献每曰通 德乡朱家巷皆指此处,此后句容的文史研究人员,也依此为
据,认为通德乡朱家巷在今石狮范围。但原石 狮乡境内并没有“朱巷”的村名,也
找不到任何遗迹,因而朱元璋祖籍句容“通德乡朱巷”,一直悬而未 决。
据《朱氏世德碑记》描述,当时的朱家巷是个“父兄昆弟四十余人”大村子,
明 初至嘉靖朝并无战乱与灾害发生,常理上朱氏家族会更加壮大,怎么村子莫名
其妙就消失了,实在令人不 解。



QQ截图 (214.75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1:00 上传
《朱氏家乘》证据链

通过对《朱氏家乘》与《明史》、《朱氏世德之碑 》进行比对,明代的王暐
极可能找错了地方,元代的通德乡朱家巷,可能在明初划分到了临泉乡。弘治与
乾隆志地名所载通德乡有个朱巷村,此朱巷应另有所指,至今句容境内仍有五个
叫朱巷的村。
虽然《朱氏家乘》没有提到本宗与朱元璋的关系,但所记姓氏、时代、迁徙
途经、辈分 、封赐等,这些环节已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链:


证据一、《明史》“先 世家沛,徒句容”。《朱氏世德之碑》“本宗朱氏,出自
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朱氏 家乘》(大德元年丁酉春原叙),
迁句容一世名朱期昌,排行五,家族排行第十九,宣和七年(1125 年)生,“始
祖一九公原徐州沛县因罹贼兵犯顺中云扰,公随宋高宗南渡建康,始居句容之上
容 乡,继迁赤山西百丈圩居焉,此即我朱巷之由来也。始祖之来,其地曾有七姓,
曰王,曰张。曰樊,曰李 ,曰戚,曰笪,曰方,今唯有方氏尚留一线,余皆灭亡
矣。”朱期昌“公殳母早丧,葬故土徐州沛县城南 祖茔王家园,上有四兄,长曰期
安,次曰期宁,三曰期泰,四曰期隆,因罹兵乱失散无考。公年二十四同 妻王氏
南渡至建康府次畿上容乡,继迁临泉乡,即今江宁府句容县百丈圩通德乡九图朱
巷村”。 另载:“我朱氏发源徐州之沛邑,徙居句曲之绛岩。”
朱氏从徐州沛县迁句容,已一目了然, 当时的“通德乡九图朱巷村”在“赤山西
百丈圩”,即今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
证据二、《朱氏世德之碑》所记,朱元璋五世祖名朱仲八;四世祖朱伯六。
《朱氏家乘》记,迁句容第一 世名朱期昌,年二十四,生有三子,随宋高宗南渡,
与妻王氏故后葬于阳明墩;其中二子朱南安生有五子 ,长子继先的孙子朱良(百
七),为《朱氏家乘》第一主修。第三子名朱继业,生五子,名:操、筠、仲 三
(失考)、仲五(失考)。 “仲”字辈出现在南宋淳祐年间,“仲”字以下有百五、
八六、朱良(百七)。
朱 谱显示:朱期昌第四世孙有“仲”字辈,第五世孙有“百”字辈。这与朱元璋
祖仲八、伯六辈分与生活时 代完全吻合,由于当时人名与文字记载并不规范,朱
伯六也作朱百六。按朱谱排列,朱元璋为朱期昌第九 世孙。
证据三、《朱氏世德之碑》:“先祖初一公,困於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
州盱眙县。”《朱氏家乘》记有洪武年间朱巷一支朱董家族在泗州的信息,朱董
也为朱谱二修者,为朱巷 十三世,按辈分排列泗州朱董的七世祖与朱初一为同辈
人。在当时,朱氏极可能先后去了泗州几批人,朱 初一前去实为投亲。谱另记,
明正德二年(1507年),三修族谱时曾于泗州抄得序头,说明朱巷分支 已扎根
于此。
证据四、《朱氏家乘》为元朝大德元年朱良(百七)始修。谱记:洪武 初年,
朱良(百七)第四代孙“志仁、志贤”,旁支“志敬、志信”四位八九十岁年的老人,
被 “钦赐乡士,奉诏岁赐”给予很高的待遇,根据“仲、百”辈分推算,四位老人为
朱元璋父辈。史料记载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来朱家巷寻亲。家谱
记载至正十六年朱良(百七)五世孙朱邦理出 生,洪武年间朱邦理被封武德将军。


其子朱英洪武七年(1374年)生,讨贼有功,被 封明威将军。朱邦理其兄朱邦
乐封仪宾府正千户。按谱的辈分排行,朱邦乐、朱邦理比朱元璋晚一辈。
朱良(百七)支下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封赐,说明朱良(百七)属朱元璋最近的
一支,极可能是 朱佰(百)六兄弟或堂兄弟家。与朱良同时代的有一个朱八六,
但其妻胡氏与朱碑介绍的陈氏有出入,朱 八六父亲名朱行,没有“仲”几的附记,
姑先存此,以鉴方家。
证据五、为佐证,据 保存《朱氏家乘》的朱先生介绍,他们就是朱元璋族人,
祖上居赤山朱巷村,祖辈相传,朱元璋做吴王来 村寻亲后,朱氏族长怕日后变故,
被株连九族,此后定下家规,不得相认。满清改朝换代,重续谱时,朱 家“仲”
公,多用“失考”隐去。
朱巷的老人说,听上辈讲,朱元璋来过朱巷,朱元 璋在南京登基时,村里去
了二十多个人吃喜酒。村前原有个回龙庙,是朱氏为纪念真龙天子朱元璋回乡而
建,满清时,改供为观音菩萨。《朱氏家乘》记有迁泗州的朱氏回葬朱巷回龙地
的内容。
朱巷村世代流传有一首民谣:“句容城西三十里,朱家巷,九龙塘,大坟背,
十箩筐……”。
家谱记载有朱家岗地名,在上容乡山阳村。大坟背是朱氏养鱼的作业点,谱
收录有养鱼公约。
过去朱巷车水的水车上,曾有漆书 “通德乡”几字。








百岁堂,您 身边的好药房!地址:西门加油站往西
50
米,电话:
87285758


后序

在宋代我们汉人一般会有几种称呼,有名字,也有亲兄弟 排行小字,另有家
族兄弟排行。如朱期昌“行五第十九”, 行五为兄弟排行第五,第十九为家族排
行。


蒙元统治阶级把南方汉人 列为第四等人,平民没有正规名字,也没有正式的
辈分,很多名字与排行完全用数字表示,这使得后来修 谱时,多有误传,也有后
人追记加的名字。如朱伯六也作百六,朱元璋父亲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原
名重八,后又取朱兴宗。
朱良(百七)一修《朱氏家乘》时,距离朱氏始迁句容,已 过去近130年,
朱良光爷爷辈就兄弟五个,另有旁支四个。其中一部分族人分迁情况已经变得复
杂,不仅邻村有,江宁境内也有,当时的交通与联系方式极其落后,这些因素的
限制,一部分生活与分 迁的族人已不明确,有失考的,也有遗漏的。朱良(百七)
与朱元璋四世祖朱佰六是同一时代人,但是谱 中朱佰六以上“仲”字辈到了“仲五”
就没有了,推测有两种原因,一是已收录,后遗失;二是仲八一支 已分迁出去,
或出去做佃农,这段时期,已经失联。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 璋来朱家巷寻根,距离朱良修谱又过去了59年,
因此朱元璋也弄不清朱仲八出自哪门,《朱氏世德碑记 》用了“朱氏世次自仲八
公之上,不复可考,”史料记载,朱元璋欲加封祖陵,最终,其先祖仲八、佰六
的坟也没找到。
中国古代平民家庭修家谱时,普遍存在用本姓氏的名人作为卷首,有 些名人
并不是他们的祖宗,只是这个家族希望后人能够效法先贤,激励子孙以求闻达。
《朱氏家 乘》亦是如此,在谱头列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家族名人。实际上迁句容一
世朱期昌为公元1125年生,朱 熹生于公元1130年,朱期昌比朱熹大5岁,朱巷
朱氏绝不可能是朱熹后代。明-何乔远《名山藏》卷 32记,德祖玄皇帝(仲八)
篇,有“族父昆弟四十余人皆来展亲,既即位,修玉牒,意欲祖朱熹,徽人 以典
史见,问之熹后乎?对曰:„否‟,太祖立罢”。朱元璋欲尊朱熹为始祖,屡见于
史书,元 代朱良修谱时,朱氏只是平民阶层或贫困家族,在当时,官方文献绝不
会有朱氏迁句容的记载,朱元璋之 所以知道自已不是朱熹后代,除了核对家谱别
无他记。
《朱氏家乘》三修时,为句容 著名人物戴仁作序,戴仁临泉乡(今郭庄)人,
成化二年(1466)进士。现在的句容四牌楼在明代叫 四桂坊,后改为四面牌坊,其
中一面为戴仁所立。
《朱氏家乘》五修时,句容著名文 人张芳作序,张芳字菊人顺治九年(1652)
进士,著有香艳丛书《黛史》。序中云:“吾党朱氏与吾 家世联姻婚,且村居不
里许,一日以家乘嘱序于余”,按这段文字的记载,张芳与朱家是亲戚,张芳应< br>该是朱巷东面一里路的(东、西)张巷村人。
朱巷在民国时期续修过一次谱,总二十套,现存只有两卷,也保存在睢宁。


王晓 葛万宏

(339.23 KB, 下载次数: 19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1:04 上传

墙的作文-我有一个坏习惯


无锡南洋技术学院-陕西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眼鼻嘴音译歌词


运城大学-最新修真小说排行榜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师大研究生处


毛坦厂中学复读-银行实习报告


个人简历封面黑白-江苏人事考试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遵义中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