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原文及译文
全国爱肝日-领导接待方案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原文及译文
子貢問於孔子曰:
「晉文公實召天子而使諸侯朝焉.夫子作春秋,
云天王狩于河陽,何也?」孔子曰:「以臣召君,不可以
訓,亦書其
率諸侯事天子而已.」
孔子在宋,見桓魋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工匠皆
病.夫子愀然
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之速愈.」冉子僕曰:「禮,凶事不豫,
此何謂也?
」夫子曰:「既死而議謚,謚定而卜葬,既葬而立廟,皆
臣子之事,非所豫屬也,況自為之哉.」南宮敬
叔以富得罪於定公,
奔衛,衛侯請復之,載其寶以朝.夫子聞之曰:「若是其貨也,喪不
若速貧
之愈.」子游侍曰:「敢問何謂如此?」孔子曰:「富而不好
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改,吾懼
其將有後患也.」敬叔聞
之,驟如孔氏,而後循禮施散焉.
孔子在齊,齊大旱,春饑
.景公問於孔子曰:「如之何?」孔子曰:
「凶年則乘駑馬,力役不興,馳道不修,祈以幣玉,祭祀不懸
,祀
以下牲,此賢君自貶以救民之禮也.」
孔子適季氏,康子晝居內寢.孔子問其所
疾.康子出見之.言終,
孔子退,子貢問曰:「季孫不疾而問諸疾,禮與?」孔子曰:「夫禮,
君子不有大故,則不宿於外.非致齊也,非疾也,則不晝處於內,是
故夜居外,雖弔之,可也.晝居於內
,雖問其疾,可也.」
孔子為大司寇,國廄焚,子退朝而之火所,鄉人有自為火來者,
則拜之,士一,大夫再.子貢曰:「敢問何也?」孔子曰:「其來者
亦相弔之道也.吾為有司,故拜之
.」
子貢問曰:「管仲失於奢,晏子失於儉,與其俱失矣,二者孰
賢?」孔子曰:「
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藻梲,賢大夫
也,而難為上.晏平仲祀其先祖,而豚肩不揜豆,一狐
裘三十年,賢
大夫也,而難為下.君子上不僭下,下不偪上.」
冉求
曰:「昔文仲知魯國之政,立言垂法,于今不亡,可謂知禮
矣?」孔子曰:「昔臧文仲安知禮,夏父弗綦
逆祀而不止,燔柴於灶
以祀焉,夫灶者,老婦之所祭,盛於甕,尊於瓶,非所柴也.故曰禮
也者
,由體也,體不備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臧武仲率師與邾
人戰于狐鮐,遇敗焉,師人
多喪而無罰,古之道然與?」孔子曰:「凡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
謀人之國,邑危則亡之,古之正也.其君在焉者,有詔則無討.」
晉將伐宋,使人覘之,宋陽
門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哭之哀.覘之
反言於晉侯曰:「陽門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民咸悅宋,殆未<
br>可伐也.」孔子聞之曰:「善哉!覘國乎.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
之.』子罕有焉,雖非晉國
,其天下孰能當之.是以周任有言曰:
『民悅其愛者,弗可敵也.』」
楚伐吳,工尹
商陽與陳棄疾追吳師,及之,棄疾曰:「王事也,
子手弓而可.」商陽手弓.棄疾曰:「子射諸.」射之
,弊一人,韔其
弓.又及,棄疾謂之,又及,棄疾復謂之,斃二人,每斃一人,輒掩
其目,止其
御曰:「吾朝不坐,燕不與,殺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
子聞之曰:「殺人之中,又有禮焉.」子路怫然
進曰:「人臣之節,
當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後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
言也,
吾取其有不忍殺人之心而已.」
孔子在衛,司徒敬之卒,夫子弔焉,主人不哀,夫子哭不盡聲
而
退.璩伯玉請曰:「衛鄙俗不習喪禮,煩吾子辱相焉.」孔子許之,
掘中霤而浴,毀灶而綴,
足襲於床,及葬,毀宗而<足葛>行也,出
于大門,及墓,男子西面,婦人東面,既封而歸,殷道也.孔
子行之.
子游問曰:「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夫子變之矣.」孔子曰:「非此
之謂也,喪事則從
其質而已矣.」
宣公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廟,而東門襄仲卒,壬午猶繹,子
游見
其故,以問孔子曰:「禮與?」孔子曰:「非禮也,卿卒不繹.」
季桓子喪,康子練而無衰,
子游問於孔子曰:「既服練,服可以
除衰乎?」孔子曰:「無衰衣者,不以見賓,何以除焉?」
邾人以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將為之服,因顏克而問禮於孔子.子
曰:「繼父同居
者,則異父昆弟,從為之服;不同居,繼父且猶不服,
況其子乎.」
齊師侵魯,公叔
務人,遇人入保,負杖而息.務人泣曰:「使之
雖病,任之雖重,君子弗能謀,士弗能死,不可也,我則
既言之矣,
敢不勉乎.」與其鄰嬖童汪錡,乘徃奔敵死焉,皆殯,魯人欲勿殤童
汪錡,問於孔子
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乎?」魯昭公夫人
吳孟子卒,不赴于諸侯,孔子既致仕,而徃弔焉,適
于季氏,季氏
不絰,孔子投絰而不拜.子游問曰:「禮與?」孔子曰:「主人未成
服,則吊者不
絰焉,禮也.」
公父穆伯之喪,敬姜晝哭,文伯之喪,晝夜哭.孔子曰:「季氏
之婦
,可謂知禮矣.愛而無上下有章.」
南宮縚之妻,孔子兄之女,喪其姑而誨之髽曰:「爾毋從
從爾,
毋扈扈爾.」蓋榛以為笄,長尺而總八寸.
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問啟
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
啟顙,頹乎其順,啟顙而後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
也.」孔子在衛,衛之人有送葬者,而夫子觀之曰:「善哉為喪乎,
足以為法也,小子識之.」子貢問曰
:「夫子何善爾,其徃也如慕,
其返也如疑.」子貢曰:「豈若速返而虞哉.」子曰:「此情之至者也,小子識之,我未之能也.」
卞人有母死而孺子之泣者,孔子曰:「哀則哀矣,而難繼
也.夫
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踊有節,而變除有期.」
孟獻子禫懸而不樂,可
御而處內.子游問於孔子曰:「若是則過
禮也?」孔子曰:「獻子可謂加於人一等矣.」
魯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曰:「由,爾責於人終無
已,夫三年之喪,亦以久矣.」子路
出,孔子曰:「又多乎哉,踰月
則其善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傷
哉貧也,生而無以供養,死則無以為禮
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也,斯為之孝乎.斂手足形,
旋
葬而無槨,稱其財,為之禮,貧何傷乎.」
吳延陵季子聘于上國,適齊,於其返也
,其長子死於嬴博之間.
孔子聞之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徃而觀其葬焉.」其歛,
以時服而已;其壙,掩坎深不至於泉;其葬,無盟器之贈.既葬,其封
廣輪揜坎,其高可時隱也;既封,
則季子乃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
曰,骨肉歸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所不之,則無所不之而遂行.孔
子曰:「延陵季子之禮其合矣.」
子游問喪之具.孔子曰:「稱家之有亡焉.」子游
曰:「有亡惡於
齊?」孔子曰:「有也,則無過禮.苟亡矣,則歛手足形,還葬懸棺
而封,人豈
有非之者哉.故夫喪亡,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不若禮不
足而哀有餘也;祭祀,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不
若禮不足而敬有餘
也.」
伯高死於衛,赴於孔子.子曰:「吾惡乎哭諸,兄弟吾哭諸
廟,
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之寢,朋友吾哭之寢門之外,所知
吾哭之諸野,今於野則已
疏,於寖則已重,夫由賜也而見我吾哭於
賜氏.」遂命子貢為之主.曰:「為爾哭也,來者汝拜之.知伯
高而來
者,汝勿拜.」既哭,使子張往弔焉,未至,冉求在衛,攝束帛乘馬
而以將之.孔子聞之
曰:「異哉!徒使我不成禮於伯高者,是冉求也.」
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而弗除.孔
子曰:「何不除也?」子
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
禮
,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子路聞之,遂除之.
伯魚之喪母也,期而猶哭.夫子
聞之曰:「誰也?」門人曰:「鯉
也.」孔子曰:「嘻其甚也,非禮也.」伯魚聞之遂除之.
衛公使其大夫求婚於季氏,桓子問禮於孔子.子曰:「同姓為宗,
有合族之義,故繫之以姓而弗
別,綴之以食而弗殊,雖百世婚姻不
得通,周道然也.」桓子曰:「魯衛之先雖寡兄弟,今已絕遠矣,可
乎?」孔子曰:「固非禮也,夫上治祖禰以尊尊之,下治子孫以親親
之,旁治昆弟所以教睦也,
此先王不易之教也.」
有若問於孔子曰:「國君之於百姓,如之何?」孔子曰
:「皆有
宗道焉,故雖國君之尊,猶百姓不廢其親,所以崇愛也.雖以族人之
親,而不敢戚君,
所以謙也.」
子贡问孔子说:“晋文公在温地的会盟,实际召请来周天子,而
让诸侯
来朝见。老师您编写《春秋》时写道:‘天王在河阳打猎。’
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以臣下的身份
召请君主,这不可以效法。
所以我如此写,就是要写成晋文公率诸侯来朝见天子。”
孔子在宋国,看见桓魋为自己预做石椁,做了三年还没有完工,
工匠都为此感到忧虑。孔子面有忧色,说
:“像这样奢靡,死了还
不如快点腐朽的好。”冉有跟随侍奉孔子,说:“《礼》书说,凶
事不
可能预先就料到。这是指的什么呢?”
孔子说:“人死了以后再议定谥号,谥号定了以后再选
择下葬地
点日期,安葬完毕再建立宗庙,这些事都应该由属下的臣子来办,
并非是预先就操办好
,更何况是自己为自己操办呢?”
南公敬叔因富有而得罪了鲁定公,逃到了卫国。卫侯请求鲁
定公
恢复敬叔的官位。敬叔就载着他的宝物来朝见鲁定公。孔子听到这
件事,说:“像这样使用
财货进行贿赂,丢了官位还不如迅速贫穷
的好呢!”子游正侍奉孔子,说:“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富而不好礼,必定会招致灾祸。南宫敬叔因富有而丧
失官位,却仍不知改
悔,我恐怕他将来还会有祸患啊!”南宫敬叔听
到孔子的话,马上去见孔子,从此以后他做事遵循礼节,
还把自己
的财产施舍给百姓。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大旱,春季出现了饥荒。齐景
公问孔子
说:“怎么办呢?”孔子说:“遇到灾荒年景,出门乘坐要用劣马,
不兴劳役,不修驰
道,国君有所祈祷,用币和玉,不用牲畜,祭祀
不奏乐,祭祀用的牲畜也用次等的。这是贤明君主自己降
低等级以
拯救民众的礼啊!”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原文及译文
子貢問於
孔子曰:「晉文公實召天子而使諸侯朝焉.夫子作春秋,
云天王狩于河陽,何也?」孔子曰:「以臣召君
,不可以訓,亦書其
率諸侯事天子而已.」
孔子在宋,見桓魋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
,工匠皆病.夫子愀然
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之速愈.」冉子僕曰:「禮,凶事不豫,
此
何謂也?」夫子曰:「既死而議謚,謚定而卜葬,既葬而立廟,皆
臣子之事,非所豫屬也,況自為之哉.
」南宮敬叔以富得罪於定公,
奔衛,衛侯請復之,載其寶以朝.夫子聞之曰:「若是其貨也,喪不
若速貧之愈.」子游侍曰:「敢問何謂如此?」孔子曰:「富而不好
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
改,吾懼其將有後患也.」敬叔聞
之,驟如孔氏,而後循禮施散焉.
孔子在齊,齊大
旱,春饑.景公問於孔子曰:「如之何?」孔子曰:
「凶年則乘駑馬,力役不興,馳道不修,祈以幣玉,
祭祀不懸,祀
以下牲,此賢君自貶以救民之禮也.」
孔子適季氏,康子晝居內寢.孔
子問其所疾.康子出見之.言終,
孔子退,子貢問曰:「季孫不疾而問諸疾,禮與?」孔子曰:「夫禮,
君子不有大故,則不宿於外.非致齊也,非疾也,則不晝處於內,是
故夜居外,雖弔之,可也.
晝居於內,雖問其疾,可也.」
孔子為大司寇,國廄焚,子退朝而之火所,鄉人有自為火來者
,
則拜之,士一,大夫再.子貢曰:「敢問何也?」孔子曰:「其來者
亦相弔之道也.吾為有司
,故拜之.」
子貢問曰:「管仲失於奢,晏子失於儉,與其俱失矣,二者孰
賢?」孔
子曰:「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藻梲,賢大夫
也,而難為上.晏平仲祀其先祖,而豚肩不揜
豆,一狐裘三十年,賢
大夫也,而難為下.君子上不僭下,下不偪上.」
冉求曰:「昔文仲知魯國之政,立言垂法,于今不亡,可謂知禮
矣?」孔子曰:「昔臧文仲安知禮,
夏父弗綦逆祀而不止,燔柴於灶
以祀焉,夫灶者,老婦之所祭,盛於甕,尊於瓶,非所柴也.故曰禮也者,由體也,體不備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臧武仲
率師與邾人戰于狐鮐,遇敗焉,師人
多喪而無罰,古之道然與?」孔子曰:「凡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
謀人之國,邑危則亡之,古之正也.其君在焉者,有詔則無討.」
晉將伐宋,使人覘
之,宋陽門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哭之哀.覘之
反言於晉侯曰:「陽門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民咸悅宋
,殆未
可伐也.」孔子聞之曰:「善哉!覘國乎.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
之.』子罕有焉,
雖非晉國,其天下孰能當之.是以周任有言曰:
『民悅其愛者,弗可敵也.』」
楚伐
吳,工尹商陽與陳棄疾追吳師,及之,棄疾曰:「王事也,
子手弓而可.」商陽手弓.棄疾曰:「子射諸
.」射之,弊一人,韔其
弓.又及,棄疾謂之,又及,棄疾復謂之,斃二人,每斃一人,輒掩
其
目,止其御曰:「吾朝不坐,燕不與,殺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
子聞之曰:「殺人之中,又有禮焉.」
子路怫然進曰:「人臣之節,
當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後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
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殺人之心而已.」
孔子在衛,司徒敬之卒,夫子弔焉,主人不哀,夫子
哭不盡聲而
退.璩伯玉請曰:「衛鄙俗不習喪禮,煩吾子辱相焉.」孔子許之,
掘中霤而浴,毀
灶而綴,足襲於床,及葬,毀宗而<足葛>行也,出
于大門,及墓,男子西面,婦人東面,既封而歸,殷
道也.孔子行之.
子游問曰:「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夫子變之矣.」孔子曰:「非此
之謂也,
喪事則從其質而已矣.」
宣公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廟,而東門襄仲卒,壬午猶繹,子游見其故,以問孔子曰:「禮與?」孔子曰:「非禮也,卿卒不繹.」
季桓子喪,康子練
而無衰,子游問於孔子曰:「既服練,服可以
除衰乎?」孔子曰:「無衰衣者,不以見賓,何以除焉?」
邾人以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將為之服,因顏克而問禮於孔子.子
曰:
「繼父同居者,則異父昆弟,從為之服;不同居,繼父且猶不服,
況其子乎.」
齊師
侵魯,公叔務人,遇人入保,負杖而息.務人泣曰:「使之
雖病,任之雖重,君子弗能謀,士弗能死,不
可也,我則既言之矣,
敢不勉乎.」與其鄰嬖童汪錡,乘徃奔敵死焉,皆殯,魯人欲勿殤童
汪錡
,問於孔子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乎?」魯昭公夫人
吳孟子卒,不赴于諸侯,孔子既致仕,而
徃弔焉,適于季氏,季氏
不絰,孔子投絰而不拜.子游問曰:「禮與?」孔子曰:「主人未成
服
,則吊者不絰焉,禮也.」
公父穆伯之喪,敬姜晝哭,文伯之喪,晝夜哭.孔子曰:「季氏<
br>之婦,可謂知禮矣.愛而無上下有章.」
南宮縚之妻,孔子兄之女,喪其姑而誨之髽曰
:「爾毋從從爾,
毋扈扈爾.」蓋榛以為笄,長尺而總八寸.
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
相焉,問啟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
啟顙,頹乎其順,啟顙而後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
至
也.」孔子在衛,衛之人有送葬者,而夫子觀之曰:「善哉為喪乎,
足以為法也,小子識之.
」子貢問曰:「夫子何善爾,其徃也如慕,
其返也如疑.」子貢曰:「豈若速返而虞哉.」子曰:「此情
之至者
也,小子識之,我未之能也.」
卞人有母死而孺子之泣者,孔子曰:「哀則哀
矣,而難繼也.夫
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踊有節,而變除有期.」
孟獻子禫懸
而不樂,可御而處內.子游問於孔子曰:「若是則過
禮也?」孔子曰:「獻子可謂加於人一等矣.」
魯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曰:「由,爾責於人終無
已,夫三年之喪,亦以久
矣.」子路出,孔子曰:「又多乎哉,踰月
則其善也.」
子路問於孔
子曰:「傷哉貧也,生而無以供養,死則無以為禮
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也,斯為之孝乎.
斂手足形,旋
葬而無槨,稱其財,為之禮,貧何傷乎.」
吳延陵季子聘于上國,適齊
,於其返也,其長子死於嬴博之間.
孔子聞之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徃而觀其葬焉.」其歛
,
以時服而已;其壙,掩坎深不至於泉;其葬,無盟器之贈.既葬,其封
廣輪揜坎,其高可時隱
也;既封,則季子乃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
曰,骨肉歸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所不之,則無所不之
而遂行.孔
子曰:「延陵季子之禮其合矣.」
子游問喪之具.孔子曰:「稱家之有亡
焉.」子游曰:「有亡惡於
齊?」孔子曰:「有也,則無過禮.苟亡矣,則歛手足形,還葬懸棺
而封,人豈有非之者哉.故夫喪亡,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不若禮不
足而哀有餘也;祭祀,與其敬不足而
禮有餘,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
也.」
伯高死於衛,赴於孔子.子曰:「吾惡乎哭諸,
兄弟吾哭諸廟,
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之寢,朋友吾哭之寢門之外,所知
吾哭之諸野,
今於野則已疏,於寖則已重,夫由賜也而見我吾哭於
賜氏.」遂命子貢為之主.曰:「為爾哭也,來者汝
拜之.知伯高而來
者,汝勿拜.」既哭,使子張往弔焉,未至,冉求在衛,攝束帛乘馬
而以將之
.孔子聞之曰:「異哉!徒使我不成禮於伯高者,是冉求也.」
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
而弗除.孔子曰:「何不除也?」子
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
禮,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子路聞之,遂除之.
伯魚之喪母也,期而
猶哭.夫子聞之曰:「誰也?」門人曰:「鯉
也.」孔子曰:「嘻其甚也,非禮也.」伯魚聞之遂除之.
衛公使其大夫求婚於季氏,桓子問禮於孔子.子曰:「同姓為宗,
有合族之義,故繫
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雖百世婚姻不
得通,周道然也.」桓子曰:「魯衛之先雖寡兄弟,今已
絕遠矣,可
乎?」孔子曰:「固非禮也,夫上治祖禰以尊尊之,下治子孫以親親
之,旁治昆弟所
以教睦也,此先王不易之教也.」
有若問於孔子曰:「國君之於百姓,如之何
?」孔子曰:「皆有
宗道焉,故雖國君之尊,猶百姓不廢其親,所以崇愛也.雖以族人之
親,而
不敢戚君,所以謙也.」
子贡问孔子说:“晋文公在温地的会盟,实际召请来周天子,而让诸侯来朝见。老师您编写《春秋》时写道:‘天王在河阳打猎。’
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以
臣下的身份召请君主,这不可以效法。
所以我如此写,就是要写成晋文公率诸侯来朝见天子。”
孔子在宋国,看见桓魋为自己预做石椁,做了三年还没有完工,
工匠都为此感到忧虑。孔子面有
忧色,说:“像这样奢靡,死了还
不如快点腐朽的好。”冉有跟随侍奉孔子,说:“《礼》书说,凶事不可能预先就料到。这是指的什么呢?”
孔子说:“人死了以后再议定谥号,谥号定了
以后再选择下葬地
点日期,安葬完毕再建立宗庙,这些事都应该由属下的臣子来办,
并非是预先
就操办好,更何况是自己为自己操办呢?”
南公敬叔因富有而得罪了鲁定公,逃到了卫国。卫
侯请求鲁定公
恢复敬叔的官位。敬叔就载着他的宝物来朝见鲁定公。孔子听到这
件事,说:“像
这样使用财货进行贿赂,丢了官位还不如迅速贫穷
的好呢!”子游正侍奉孔子,说:“请问这话是什么意
思呢?”
孔子说:“富而不好礼,必定会招致灾祸。南宫敬叔因富有而丧
失官位,却
仍不知改悔,我恐怕他将来还会有祸患啊!”南宫敬叔听
到孔子的话,马上去见孔子,从此以后他做事遵
循礼节,还把自己
的财产施舍给百姓。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大旱,春季出现了饥
荒。齐景公问孔子
说:“怎么办呢?”孔子说:“遇到灾荒年景,出门乘坐要用劣马,
不兴劳役
,不修驰道,国君有所祈祷,用币和玉,不用牲畜,祭祀
不奏乐,祭祀用的牲畜也用次等的。这是贤明君
主自己降低等级以
拯救民众的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