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疑义解读
二批分数线-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
胡振远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通过对《论语译注》进行研读,发现《论语译注》仍然存在诸如语义不明、逻辑不
通、词义标点等令
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本文从词义、语义方面对杨伯峻《论语译注》的个别
注释提出不同意见,以求教于方
家。
关键词:论语译注;词义;语义;献疑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2-0162-02
一、词义献疑
11.5子曰:“孝哉闵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
译注》的译文是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别人对于他爹娘兄弟称赞他的言语并
无异议。”①这里把
“间”的意义译为异议,有失妥当,意思不明确,“间”字应该理解为“间
隙、空隙、远”的意思。这句
话可以翻译为“别人和闵子骞父母兄弟的言语没有间隙,即大
家异口同声地一致认为闵子骞是个孝子,或
者说大家的说法都很接近,原句实际上是连续倒
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孝哉
闵子騫!”《说文解字注》:“间,隙
也。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孟子
》:“其间不能以寸。”《史记·管
晏传》:“从门间而窥其夫。”《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广韵》:“厠也。”《易·屯卦
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闲。”正义曰:“间者,厠也。五应在二
,是坚固其志,在于同好,
不容他人间厠其间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
,意思就是说远离有
间隙的亲戚,新和旧之间是有间隙的。”《康熙字典》注:“间,遠也。”《淮南子
·俶眞训》:
“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间矣。”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颜渊:“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译注》
中对“请问其目”的“目”的解释为纲领,即颜渊向孔子请教实践仁德的纲
领。但根据下文孔子的回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显然是实践仁
德的具体细节,因此,“请问其目”的“目
”译为“条目”更为妥当一些,上下文意思也连贯
一些,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把“请问其目”的“
目”译为“条目”,即颜渊向孔子请教
克己复礼的详细条目。另外“目”的“条目”词义在古书中也很常
见,《说文》:“目,人眼,
象形,重童子也。”《说文解字注》:“目之引伸为指目,条目之目。”《
康熙字典》中“目”的
条目义的举例就是论语中“请问其目”。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论语译注》中将“子路无宿诺”翻译为“
子路从不拖延诺言”,《论语新解》也译成“子
路答应了人,没有久留着不践诺的”。这两种注本的意思
差不多,即孔子说:“根据片面之词
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下文的译文“子路从不拖延
诺言”明显与上文没有什
么逻辑关系,因此,“子路无宿诺”的翻译值得我们商榷,关键在于“宿”和“
诺”词义的解
释,“宿”字的解释“拖延、停留”完全正确,因为古代“宿留”即停留,“宿食”即积食
的
意思,而“诺”解释为“诺言”意思就不通了,应该解释为动词“应诺,同意”的意思。《说
文》:“诺,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说文解字注》:“唯,诺也。唯诺有急缓之别。统
言之
则皆应也。”《玉篇》:“诺,答也。”《正韵》:“诺,应声。”《诗·鲁颂》:“莫敢不诺。”《礼·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用“应答”
的词义解释全文的意思应该是:孔子认为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
由。子路没
有拖延或停留地表示同意。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连贯起来了,而且这样的翻译也
符合事实,通读《论语》
大家都知道子路的性格比较急躁、直率、冒进,孔夫子正是借此告
诫子路遇事要谨慎、细心,不能为只言
片语所迷惑,子路也知道自己的急躁性格,表示同意
孔子的观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译注》中对“行之
以忠”的解释是执行政令要忠心。根据上文“居之无倦”的解释
“在位不要疲倦懈怠”,“忠”应该理解
为尽心竭力、敬业,即尽心尽力地执行政令,不要有
丝毫的懈怠,与上文意思连起来,就是教导子张要勤
政,勤政了自然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
心,《说文解字》:“忠,敬也。”《说文解字注》:“尽心曰忠
。”《诗·邶风·北风笺》:“诗人事
君无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
也。”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风,必偃。”
根据译文的意思,“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后面应该有停顿,即在上的人的作风
好比风,
在下的人的作风好比草,“草上之风”应该在“草”之后有停顿,“上之风”应该理解为“上<
br>之以风”,“上”的意思翻译为“崇、尚”,这里动词“上”用的使动用法,“之”理解为代词
“
草”,那么“草上之风,必偃。”就理解为用在上位的人的道德来使在下位的人的道德高尚,
在下位的人
的道德就会跟着在上位的人的道德而行事,好像草随风一样倒伏。
二、语义献疑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
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
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的“名不正”《论语译
注》翻译为“用词不当”,有失妥当,应该
理解为名分不正,则言语就不通顺,即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先正父子之名,才有言语
的礼节,言语上通顺了,事情就容易办成。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注》的译文: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
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
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
见。译文采取了意译,
意思反而不明了,“和”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和谐、协调”。《广韵》:“顺也,
谐也,不坚不柔
也。”《书·尧典》:“协和万邦。”《老子》:“音声相和。”全句的意思是君子能与
别人和谐地相
处但不苟同别人,小人即使苟同别人的意见也不能与别人和谐地相处。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译注》采取意译的方法,孔子说:“君子通
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达”解释
为“通晓”,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有达于理者,得不恐
而畏乎?”《明史·海瑞传》:“都给
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
安贫,达人知命”,“上下”指程
度上的高低、优劣,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实际上是指君子通晓了
解很高的道理,比如
仁义;小人却只通晓简单的道理,比如财力,君子和小人的高下包括道德、地位各个
方面。
《论语译注·宪问篇》的三十五小节的“下学而上达”就翻译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
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钱穆《论语新解》:“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翻译为孔子说:
“
君子日日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译文明显不妥,君子日日长进,小人日日沉沦,
这与事实明显
不符。
14.35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
能肆诸
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译注》中“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翻译为他老人家已经被公
伯寮所迷惑,可
是我的力量还能把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译文人称不大明了。《论语新解》的
译文:季孙听了公伯寮谗诉
,已对子路有疑惑。但我的力量还能把此事向季孙陈说清楚,使
季孙杀了公伯寮,把他陈
尸于市。②人称指代清楚了,意思自然也就好理解。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译注》中把“道”
理解为孔子的主张,前两个“命”理解为天命,后一个“
命”理解为“孔子的命运”,明显不
通。“道”应该理解为“道德、道义”,《孟子·公孙丑下》:“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史记·陈
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广韵》:“道,理也,众妙皆道也
,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
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
禹谟》:“道心惟微。”“命”应该理解为“天命”:《左传·成十三
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疏》:“命虽受之天
地,短长有本,顺理
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
得定,
无法,则夭折无恒也。”《诗·周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因此,“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应该理解为:道义将实现吗,听之于天命;道义
将
废弃吗,也听之于天命。
胡振远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通过对《论语译注》进行研读,发现《论语译注》仍然存在诸如语义不明
、逻辑不
通、词义标点等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本文从词义、语义方面对杨伯峻《论语译注》的个别注释提出不同意见,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论语译注;词义;语义;献疑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2-0162-02
一、词义献疑
11.5子曰:“孝哉闵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译注》的译文是孔子说:“闵
子骞真是孝顺呀!别人对于他爹娘兄弟称赞他的言语并
无异议。”①这里把“间”的意义译为异议,有失
妥当,意思不明确,“间”字应该理解为“间
隙、空隙、远”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别人和闵子骞
父母兄弟的言语没有间隙,即大
家异口同声地一致认为闵子骞是个孝子,或者说大家的说法都很接近,原
句实际上是连续倒
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孝哉闵子騫!”《说文解字注》:
“间,隙
也。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孟子》:“其间不能以寸。”《史
记·管
晏传》:“从门间而窥其夫。”《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广韵》:“厠也。”《易
·屯卦
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闲。”正义曰:“间者,厠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于同好,<
br>不容他人间厠其间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意思就是说远离有
间隙的亲戚,新和旧之间是有间隙的。”《康熙字典》注:“间,遠也。”《淮南子·俶眞训》:
“沟中
之断,则丑美有间矣。”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颜渊:“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译注》中对“请问其目”的“目”的
解释为纲领,即颜渊向孔子请教实践仁德的纲
领。但根据下文孔子的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显然是实践仁
德的具体细节,因此,“请问其目”的“目”译为“条目”更为妥当一些
,上下文意思也连贯
一些,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把“请问其目”的“目”译为“条目”,即颜渊向
孔子请教
克己复礼的详细条目。另外“目”的“条目”词义在古书中也很常见,《说文》:“目,人眼,
象形,重童子也。”《说文解字注》:“目之引伸为指目,条目之目。”《康熙字典》中“目”的
条目义的举例就是论语中“请问其目”。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论语译注》中将“子路无宿诺”翻译为“
子路从不拖延诺言”,《论语新解》也译成“子
路答应了人,没有久留着不践诺的”。这两种注本的意思
差不多,即孔子说:“根据片面之词
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下文的译文“子路从不拖延
诺言”明显与上文没有什
么逻辑关系,因此,“子路无宿诺”的翻译值得我们商榷,关键在于“宿”和“
诺”词义的解
释,“宿”字的解释“拖延、停留”完全正确,因为古代“宿留”即停留,“宿食”即积食
的
意思,而“诺”解释为“诺言”意思就不通了,应该解释为动词“应诺,同意”的意思。《说
文》:“诺,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说文解字注》:“唯,诺也。唯诺有急缓之别。统
言之
则皆应也。”《玉篇》:“诺,答也。”《正韵》:“诺,应声。”《诗·鲁颂》:“莫敢不诺。”《礼·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用“应答”
的词义解释全文的意思应该是:孔子认为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
由。子路没
有拖延或停留地表示同意。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连贯起来了,而且这样的翻译也
符合事实,通读《论语》
大家都知道子路的性格比较急躁、直率、冒进,孔夫子正是借此告
诫子路遇事要谨慎、细心,不能为只言
片语所迷惑,子路也知道自己的急躁性格,表示同意
孔子的观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译注》中对“行之
以忠”的解释是执行政令要忠心。根据上文“居之无倦”的解释
“在位不要疲倦懈怠”,“忠”应该理解
为尽心竭力、敬业,即尽心尽力地执行政令,不要有
丝毫的懈怠,与上文意思连起来,就是教导子张要勤
政,勤政了自然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
心,《说文解字》:“忠,敬也。”《说文解字注》:“尽心曰忠
。”《诗·邶风·北风笺》:“诗人事
君无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
也。”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风,必偃。”
根据译文的意思,“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后面应该有停顿,即在上的人的作风
好比风,
在下的人的作风好比草,“草上之风”应该在“草”之后有停顿,“上之风”应该理解为“上<
br>之以风”,“上”的意思翻译为“崇、尚”,这里动词“上”用的使动用法,“之”理解为代词
“
草”,那么“草上之风,必偃。”就理解为用在上位的人的道德来使在下位的人的道德高尚,
在下位的人
的道德就会跟着在上位的人的道德而行事,好像草随风一样倒伏。
二、语义献疑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
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
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的“名不正”《论语译
注》翻译为“用词不当”,有失妥当,应该
理解为名分不正,则言语就不通顺,即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先正父子之名,才有言语
的礼节,言语上通顺了,事情就容易办成。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注》的译文: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
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
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
见。译文采取了意译,
意思反而不明了,“和”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和谐、协调”。《广韵》:“顺也,
谐也,不坚不柔
也。”《书·尧典》:“协和万邦。”《老子》:“音声相和。”全句的意思是君子能与
别人和谐地相
处但不苟同别人,小人即使苟同别人的意见也不能与别人和谐地相处。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译注》采取意译的方法,孔子说:“君子通
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达”解释
为“通晓”,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有达于理者,得不恐
而畏乎?”《明史·海瑞传》:“都给
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
安贫,达人知命”,“上下”指程
度上的高低、优劣,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实际上是指君子通晓了
解很高的道理,比如
仁义;小人却只通晓简单的道理,比如财力,君子和小人的高下包括道德、地位各个
方面。
《论语译注·宪问篇》的三十五小节的“下学而上达”就翻译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
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钱穆《论语新解》:“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翻译为孔子说:
“
君子日日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译文明显不妥,君子日日长进,小人日日沉沦,
这与事实明显
不符。
14.35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
能肆诸
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译注》中“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翻译为他老人家已经被公
伯寮所迷惑,可
是我的力量还能把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译文人称不大明了。《论语新解》的
译文:季孙听了公伯寮谗诉
,已对子路有疑惑。但我的力量还能把此事向季孙陈说清楚,使
季孙杀了公伯寮,把他陈
尸于市。②人称指代清楚了,意思自然也就好理解。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译注》中把“道”
理解为孔子的主张,前两个“命”理解为天命,后一个“
命”理解为“孔子的命运”,明显不
通。“道”应该理解为“道德、道义”,《孟子·公孙丑下》:“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史记·陈
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广韵》:“道,理也,众妙皆道也
,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
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
禹谟》:“道心惟微。”“命”应该理解为“天命”:《左传·成十三
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疏》:“命虽受之天
地,短长有本,顺理
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
得定,
无法,则夭折无恒也。”《诗·周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因此,“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应该理解为:道义将实现吗,听之于天命;道义
将
废弃吗,也听之于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