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商范蠡的思想及当今影响

温柔似野鬼°
975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6: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村干部述职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析儒商范蠡的思想及当今影响

作者:李涛

来源:《学理论·下》2017年第04期

摘 要:中国向来有重农抑商、重文轻商的传统,从古到今,商人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一直是一个不雅 的概念,文人的价值观和商人的价值观对立,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现象,但随
着一些深受中华传统文明影 响的知识分子跨入商界,儒商概念、儒商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崇
尚和尊敬。从历史上看,范蠡可为儒商 第一人,本文仅以范蠡为例就儒商观念展开论述。
关键词:义利观;儒商;诚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49-02
中华民族以其勤 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尤其是经济发展思想在古代中国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些思想在 当时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处于领先
地位。在17至18世纪对西方经济思想产 生重大影响。创造这些经济思想的商人不乏先贤,吴
越时期的范蠡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研究范蠡及 其经济思想表明早在两三千年前西方国家
的某些经济思想就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而且,研究范蠡的经济 思想,对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范蠡其人及其儒商思想
范蠡生卒年不详,字少伯又称范伯,楚国宛地(今河南省 南阳市)三户人,是春秋末年越
国大夫,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大商人。他辅助越 王复国后,出于仁爱
之心为维护刚刚结束战乱的越国的安定弃政从商,举家漂泊齐宋两国,居于山林乡野 间,混迹
于平民之间,自食其力,先后经营农林牧渔工商医药,依劳动发家致富,《史记》中载:“累< br>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更难得的是他富行其德,扶危济困,重义轻财,高扬“诚信立本,
厚 德载商”的理念在商界美名远扬。
范蠡经商的最大特点是“依于仁”,这可以从几个 方面看出:一方面他疑人不用、用人不
疑。他充分信任雇员、保证雇员应得的利益,因而雇员尽心尽意地 去为他效力,这是个双方对
等的关系,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另一方面是助人为乐,史书载 他在齐国“致产数
十万”,在去齐前“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在陶“三致千金”后“再分散与贫 交疏昆弟”。
“重义轻财、救济贫困”历来都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德之举之典范,范蠡则率先垂范,不仅济 贫,
还努力扶贫。鲁国的“穷士”顿,“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范蠡就毫无保< br>留地将致富方法告诉了他,他按方行事 “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货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富光
于 猗氏,故曰猗顿”也和范蠡一样地发了家。范蠡资助猗顿,正可作为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 ”这一儒家理想的最好实例。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析儒商范蠡的思想及当今影响

作者:李涛

来源:《学理论·下》2017年第04期

摘 要:中国向来有重 农抑商、重文轻商的传统,从古到今,商人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一直是一个不雅的概念,文人的价值观 和商人的价值观对立,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现象,但随
着一些深受中华传统文明影响的知识分子跨入商界 ,儒商概念、儒商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崇
尚和尊敬。从历史上看,范蠡可为儒商第一人,本文仅以范蠡 为例就儒商观念展开论述。
关键词:义利观;儒商;诚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49-02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尤其是经济发展思想在古代中国 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些思想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处于领先
地位。在17至18世纪对西方经济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创造这些经济思想的商人不乏先贤,吴
越时期的 范蠡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研究范蠡及其经济思想表明早在两三千年前西方国家
的某些经济思想就在 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而且,研究范蠡的经济思想,对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范蠡其人及其儒商思想
范蠡生卒 年不详,字少伯又称范伯,楚国宛地(今河南省南阳市)三户人,是春秋末年越
国大夫,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大商人。他辅助越王复国后,出于仁爱
之心为维护刚刚结束战乱的越国的安 定弃政从商,举家漂泊齐宋两国,居于山林乡野间,混迹
于平民之间,自食其力,先后经营农林牧渔工商 医药,依劳动发家致富,《史记》中载:“累
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更难得的是他富行其德,扶危 济困,重义轻财,高扬“诚信立本,
厚德载商”的理念在商界美名远扬。
范 蠡经商的最大特点是“依于仁”,这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一方面他疑人不用、用人不
疑。他充分信任雇 员、保证雇员应得的利益,因而雇员尽心尽意地去为他效力,这是个双方对
等的关系,这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的“义利观”。另一方面是助人为乐,史书载他在齐国“致产数
十万”,在去齐前“尽散其财,以分与 知友乡党”。在陶“三致千金”后“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重义轻财、救济贫困”历来都是儒家所推 崇的仁德之举之典范,范蠡则率先垂范,不仅济贫,
还努力扶贫。鲁国的“穷士”顿,“耕则常饥,桑则 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范蠡就毫无保
留地将致富方法告诉了他,他按方行事 “十年之间其息不 可计,货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富光
于猗氏,故曰猗顿”也和范蠡一样地发了家。范蠡资助猗顿,正可作 为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这一儒家理想的最好实例。

关于国庆-长城的诗歌


开学了手抄报-议论文大全


廉洁教育-光棍节是哪天


百才招聘-学雷锋主题班会


浙江发票-青岛科技大学分数线


人生感悟个性签名-关于端午节作文


男人使用手册-玫瑰花的作文


福布斯排行-新版中国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