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

温柔似野鬼°
911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6: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沈阳英语口语-工作检查书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王阳 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更好地
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本文作 者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也
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更是一个审美范畴。在其 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
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审美生命体验良知体验美学
“良知”毫无疑问是王阳明学术思想的核心或 中心范畴。在由“良知”和“致良知”的双相互动而
构筑起的理论逻辑结构中,王阳明以“心”(hea rt-mind)1]为本体而立说,同时又用“良知”
来阐释“心”。“良知者,心之本体。”由此“ 良知”和“心”实则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互通
关系。因此我们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 脉,“良知”则是这一命脉的“网结”或枢纽。
他的美学是一种“良知体验美学”。2]对此,本文将着 重从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的内在
建构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对良知与审美之间的可沟通性或内在本 质关系作一考察。
一、从“良知”的内在超越性方面看良知与审美
“良知”是一种知识,是 一种体现人类生命力量的意志状态和生存方式。很显然“良知”不是一
种纯粹的把握客观世界的那种外在 的知识。也就是说,“良知”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
最早使用“良知”一词的是孟子。孟子说:“人 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 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
也;无他,达之天下也。”3]显然,“良知”在孟子这里是指人生来具 有的、不需要学习就可
知的那种内在品质。就如同一个小孩很小就知道爱他的父母,长大后知道敬重他的 兄长等。
这种亲爱父母(亲亲)的“仁”和敬重兄长(敬长)的“义”就是对“良知”包括“良能”在内 的一
种基本规定。“良知”这一道德性的界定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扩充人的德性的“尽心”宗旨。
王阳明昭承孟子“良知”之基本涵义,援佛、老入儒,使其内涵大大丰富充实、思辨性和理论
性也大大 提高,逐渐使孟子的道德性的“良知”更加趋于“超道德性”的本体化,“良知”的本体
化过程也就是其 审美性生成过程。
首先,王阳明认为,良知作为潜在的道德意识,是道德意识的本体或最后根源。他说 :“良
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4]这种本体之良知,是亘古不变的东西。“盖良知之在< br>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不虑而知。”(第74页)“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
公, 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同具者也。”(第62页)这说明良知是天赋予人心的,人人具
有的,它最初是 处于本然状态的。这种本然状态的“良知”是亘万古、塞宇宙、廓然大公、寂
然不动的无善无恶的道德本 体。因此,王阳明又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
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了个善,却又有个 恶来相对,故善恶只是一物。”这种善恶未分融为
一体的道德本体的“良知”,在王阳明看来还应内涵着 “情感”因素。“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
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第65页)这就是说,良知 不会为人的喜怒忧惧等情感因素
所缠绕,但也并不排除情感的因素于其中,良知和情感就其本体意义上而 言应是内在的、相
互联系地交融于一体的整体性关系。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良知。”(第29页 )这一
点与其它理学家将“理”高高置于个体感性的情感因素之上、甚至完全与情感相异的外物等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但是否就能指导或规范人们现实的具体社会 行为呢?王
阳明认为是可以的。他认为,良知是道德行为的准则和道德价值标准。他说:“良知是个是< br>非之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
一些 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此便是格物的真诀 ,致知的实功。”(第111、92页)为什么“良知”会在人们的具体道德价
值行为中发挥如此之威力 呢?王阳明认为,“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处于潜在的状态之
中、是自在的,但同时也是自为的, 它自身具有明镜般的明觉和纯然皎洁“知善恶、辨美丑”


的性质。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 样,“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
自不能遁其妍媸矣”;“真是个试金石、指 南针”。(第74、93页)在此,王阳明的“良知”究
竟具有何种意义呢?在我看来,“良知”具有两 种意义: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和个体的特殊
的道德价值判断。作为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良知”就 是“理”、就是“道”、就是“义”、就
是五伦。于是,在王阳明那里就有了如下命题:“吾心之良知即 所谓天理也”(第45页);“道
即是良知”(第105页);“义即是良知”(第1027页)等等。 “道”、“理”、“义”等就标示着“良
知”具有超越于个体感性而趋向理性化的性质。作为个体的特殊 的道德价值判断,“良知”就
是“自我”。“自我”也就是“圣人”、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所以,王阳 明就认为,人人只需运
用出自其内心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自我评判。也就是所 谓“凡意
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之。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第971页)这里就突出了主体的自主性、情感性、
个体 性和特殊性。为此,“良知”本身就具有了其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的不平衡造成了“良
知”从道德性开 始走向超道德性、情感性。
再次,超越道德性,“良知”就具有了更为广泛意义并提升为宇宙生命的主 体、世界万物的“灵
明”。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就在于人心中有“ 良知”。
良知是生命的源泉;良知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第26页)良知是“天植灵根”(第101页),在人心中是须臾
不可间断的。如果“着了私累”、被物欲遮蔽,“良知”那种活泼泼的生机就不能显发,没有了
良知,人 也就如同禽兽毫无人性。同时,王阳明还认为,“良知”不仅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内在
根据,而且也是天地 万物的“精灵”。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
息。”(第123页)又说:“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
真是与物无对。”(第104页)把“ 良知”看作是造化万物的主体,、“精灵”,而世界万物的产
生、发展、变化等都是“良知”的发用流行 或展开。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好象是所谓主观唯心主
义哲学家的梦呓。一般的观点认为,王阳明把“良知” 作为宇宙的主宰就是把主观的精神作为
世界万物的宇宙论根源,是唯心的。我认为不能这样机械地、西方 式地削足适履将中国的东
西强硬地拉入西方的理论体系之中。对王阳明的读解更是如此,否则王阳明的丰 富意义就不
可能显示出来。果真如此,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确实没有继承的价值了。王阳明这种凸显< br>“良知”的做法,其目的是关注人、重视人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所起着的主导性作用。这一点恰
好是 整个中国哲学美学等一以贯之的传统的集中体现。因此,王阳明的“良知”更应该从意义
理论、价值理论 的方面去理解。实际上,王阳明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
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
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 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第124
页)这里的“灵明”就是指“良知”、人的主体精神、 世界意义的阐释者。在人出现以前,世界
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但世界的“意义 ”、“价值”等则是在人出现之
后产生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意义根源于人的存在,在于有意识的人对世 界的理解和阐释。
不过,王阳明强调人对世界意义的建构和主体作用,但并没有将“良知”置于客观自然 事物之
上,不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凌驾于自然事物那样将自然作为“良知”的“异化”;而是强调良
知与自然事物的交融汇通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关系。他说:“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
亦 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闲隔得!”(第124页)主体精神的“良
知”可以显 发“世界”的“高”、“深”、“吉凶灾祥”等意义,但同样要以“世界”作为其“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 (马克思语)。因此,“良知”与“世界”是内在的“一气流通”地交融在一起的。
最后,良知是一种 境界,是王阳明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理学家们孜孜以求的
“孔颜乐处”的圣人境界。“圣 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的典范性人格。刘向《说苑·辨物》
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对话:“子 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


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 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成人之行也’。”
这就是说,完善的人格,是真善美相统一 的人格,是知天道、行人义、并且是文(纹)之以
礼乐,有这样人格的人方可称为“圣人”。那么、这种 圣人在那里可求呢?王阳明认为,圣人
也是人,圣人就在“我”自己的心中。“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 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
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第59页)又说“满街 都是圣人”、(第
116页)“心之良知是谓圣”。(第280页)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具有两方面的特 征:“为己”
和“无我”。所谓“为己”,王阳明认为,人之为学应当是使自我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而
强调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或目的,反对为服务某一功利目的而降低自我主体人格之举。这就
是他所说的,“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
私未忘。”( 第110页)“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第272页)“为己”又“克己”是一对
矛盾,在王阳 明那里能统一起来,就其原因就是,王阳明将“己”分为“真己”和“躯壳之己”。
《传习录》(上)记 载王阳明与其弟子关于“真己”的答问。“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
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人 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心之本
体……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 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
死。如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 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第
35-36页)这里的“真己”就是“良知”、“心之本体”,就是“ 躯壳的己”的主宰、灵魂和生命。人
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真己”,否则就只是涂有其表的、无生命力的 人的“躯壳”。为了保守真
己,就必须要消除不利于“真己”健康发展的一切外在物欲杂念的干扰(“克 己”),保持一种
具有高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初心”,(第741页)从而才能达到“乐莫大焉”(孟 子语)的境
界。
如果说“为己”是重在个体人格的完善,以达到一种内圣的“初心”境界的话 ,那么“无我”就重
在个体融化于群体,突出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以达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感性与理 性的统
一的那种“与万物通体”的“天地境界”(冯友兰语)。因此,王阳明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
养之 ,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第54页)又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
天下犹一家,中 国犹一人焉。……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第968页)王阳明这
里的“人”既指个体的“ 大人”也指被“教养”的“小人”。他强调,一个人应具备“为己”内在修养
的素质,更要有“与万物一 体”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内在的修养与社会的相融合、做到个人
要履行其社会责任,把自身的利益与他 人的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是强调一种“无我”
的精神。王阳明进一步指出“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 精明明,无纤介染,只是一无我而已……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第125页)这种“ 无我”精神也是王阳明一直追求
保持“真己”的“孔颜乐处”的高度自由的境界。那么“孔颜乐处”是什 么涵义呢?依王阳明的理
解,就是那种“复此心之本体”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的超越个体 名利贫富穷达舒
服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他称这种境界为“乐”。他的“乐”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 刺激的
快乐,而是具本体意义的。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第194页)又说:“良知即是乐< br>之本体。”(第194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良知”是一个将道德论、认识论、 价值论、境界论等融合为
一的范畴。正是“良知”的这种由“道德性”向“超道德性”的“扩张”,使其 内涵大大丰富而审美
化,与审美有着极其内在的关系。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 考察王阳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更好地
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 。本文作者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也
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更是一个审美范 畴。在其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
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 和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审美生命体验良知体验美学
“良知”毫无疑问是王阳明学术思 想的核心或中心范畴。在由“良知”和“致良知”的双相互动而
构筑起的理论逻辑结构中,王阳明以“心 ”(heart-mind)1]为本体而立说,同时又用“良知”
来阐释“心”。“良知者,心之本体 。”由此“良知”和“心”实则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互通
关系。因此我们说,“良知说”是王阳 明学术的命脉,“良知”则是这一命脉的“网结”或枢纽。
他的美学是一种“良知体验美学”。2]对此 ,本文将着重从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的内在
建构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对良知与审美之间的可沟通 性或内在本质关系作一考察。
一、从“良知”的内在超越性方面看良知与审美
“良知”是一 种知识,是一种体现人类生命力量的意志状态和生存方式。很显然“良知”不是一
种纯粹的把握客观世界 的那种外在的知识。也就是说,“良知”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
最早使用“良知”一词的是孟子。孟 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
也;无他,达之天下也。”3]显然,“良知”在孟子这里是 指人生来具有的、不需要学习就可
知的那种内在品质。就如同一个小孩很小就知道爱他的父母,长大后知 道敬重他的兄长等。
这种亲爱父母(亲亲)的“仁”和敬重兄长(敬长)的“义”就是对“良知”包括“ 良能”在内的一
种基本规定。“良知”这一道德性的界定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扩充人的德性的“尽心”宗旨 。
王阳明昭承孟子“良知”之基本涵义,援佛、老入儒,使其内涵大大丰富充实、思辨性和理论
性也大大提高,逐渐使孟子的道德性的“良知”更加趋于“超道德性”的本体化,“良知”的本体
化过 程也就是其审美性生成过程。
首先,王阳明认为,良知作为潜在的道德意识,是道德意识的本体或最后 根源。他说:“良
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4]这种本体之良知,是亘古不变的东西。“盖 良知之在
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不虑而知。”(第74页)“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 br>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同具者也。”(第62页)这说明良知是天赋予人心的,人人具
有的 ,它最初是处于本然状态的。这种本然状态的“良知”是亘万古、塞宇宙、廓然大公、寂
然不动的无善无 恶的道德本体。因此,王阳明又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
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了个善 ,却又有个恶来相对,故善恶只是一物。”这种善恶未分融为
一体的道德本体的“良知”,在王阳明看来 还应内涵着“情感”因素。“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
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第65页)这就 是说,良知不会为人的喜怒忧惧等情感因素
所缠绕,但也并不排除情感的因素于其中,良知和情感就其本 体意义上而言应是内在的、相
互联系地交融于一体的整体性关系。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良知。” (第29页)这一
点与其它理学家将“理”高高置于个体感性的情感因素之上、甚至完全与情感相异的外 物等观
点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但是否就能指导或规范人们现实 的具体社会行为呢?王
阳明认为是可以的。他认为,良知是道德行为的准则和道德价值标准。他说:“良 知是个是
非之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 br>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此便是 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第111、92页)为什么“良知”会在人们的具体道德价
值行为中发挥 如此之威力呢?王阳明认为,“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处于潜在的状态之
中、是自在的,但同时也 是自为的,它自身具有明镜般的明觉和纯然皎洁“知善恶、辨美丑”


的性质。就如同他自 己所说的那样,“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
自不能遁其妍媸矣”;“真是个 试金石、指南针”。(第74、93页)在此,王阳明的“良知”究
竟具有何种意义呢?在我看来,“良 知”具有两种意义: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和个体的特殊
的道德价值判断。作为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 “良知”就是“理”、就是“道”、就是“义”、就
是五伦。于是,在王阳明那里就有了如下命题:“吾 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第45页);“道
即是良知”(第105页);“义即是良知”(第1027 页)等等。“道”、“理”、“义”等就标示着“良
知”具有超越于个体感性而趋向理性化的性质。作为 个体的特殊的道德价值判断,“良知”就
是“自我”。“自我”也就是“圣人”、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 所以,王阳明就认为,人人只需运
用出自其内心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自我评判 。也就是所谓“凡意
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之。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 吾心之
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第971页)这里就突出了主体的自主性、情感性、< br>个体性和特殊性。为此,“良知”本身就具有了其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的不平衡造成了“良
知” 从道德性开始走向超道德性、情感性。
再次,超越道德性,“良知”就具有了更为广泛意义并提升为宇 宙生命的主体、世界万物的“灵
明”。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就在于 人心中有“良知”。
良知是生命的源泉;良知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 发生,
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第26页)良知是“天植灵根”(第101页),在人心中是须 臾
不可间断的。如果“着了私累”、被物欲遮蔽,“良知”那种活泼泼的生机就不能显发,没有了
良知,人也就如同禽兽毫无人性。同时,王阳明还认为,“良知”不仅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内在
根据,而 且也是天地万物的“精灵”。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
息。”(第123页 )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
真是与物无对。”(第10 4页)把“良知”看作是造化万物的主体,、“精灵”,而世界万物的产
生、发展、变化等都是“良知” 的发用流行或展开。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好象是所谓主观唯心主
义哲学家的梦呓。一般的观点认为,王阳明 把“良知”作为宇宙的主宰就是把主观的精神作为
世界万物的宇宙论根源,是唯心的。我认为不能这样机 械地、西方式地削足适履将中国的东
西强硬地拉入西方的理论体系之中。对王阳明的读解更是如此,否则 王阳明的丰富意义就不
可能显示出来。果真如此,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确实没有继承的价值了。王阳明 这种凸显
“良知”的做法,其目的是关注人、重视人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所起着的主导性作用。这一点恰< br>好是整个中国哲学美学等一以贯之的传统的集中体现。因此,王阳明的“良知”更应该从意义
理论 、价值理论的方面去理解。实际上,王阳明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
神的主宰,天没有 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
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 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第124
页)这里的“灵明”就是指“良知”、人的 主体精神、世界意义的阐释者。在人出现以前,世界
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但世 界的“意义”、“价值”等则是在人出现之
后产生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意义根源于人的存在,在于有意 识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
不过,王阳明强调人对世界意义的建构和主体作用,但并没有将“良知”置 于客观自然事物之
上,不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凌驾于自然事物那样将自然作为“良知”的“异化”; 而是强调良
知与自然事物的交融汇通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关系。他说:“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
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闲隔得!”(第124页)主体精神的“良
知”可以显发“世界”的“高”、“深”、“吉凶灾祥”等意义,但同样要以“世界”作为其“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马克思语)。因此,“良知”与“世界”是内在的“一气流通”地交融在一起的。
最后, 良知是一种境界,是王阳明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理学家们孜孜以求的
“孔颜乐处”的圣人 境界。“圣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的典范性人格。刘向《说苑·辨物》
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 对话:“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


明之故,睹游气之源, 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成人之行也’。”
这就是说,完善的人格,是真 善美相统一的人格,是知天道、行人义、并且是文(纹)之以
礼乐,有这样人格的人方可称为“圣人”。 那么、这种圣人在那里可求呢?王阳明认为,圣人
也是人,圣人就在“我”自己的心中。“圣人气象何由 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
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第59页) 又说“满街都是圣人”、(第
116页)“心之良知是谓圣”。(第280页)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具有 两方面的特征:“为己”
和“无我”。所谓“为己”,王阳明认为,人之为学应当是使自我主体人格不断 完善和发展从而
强调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或目的,反对为服务某一功利目的而降低自我主体人格之举。这 就
是他所说的,“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
私 未忘。”(第110页)“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第272页)“为己”又“克己”是一对
矛 盾,在王阳明那里能统一起来,就其原因就是,王阳明将“己”分为“真己”和“躯壳之己”。
《传习录 》(上)记载王阳明与其弟子关于“真己”的答问。“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
曰:将汝己私来, 替汝克。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心之本
体……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 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
死。如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 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第
35-36页)这里的“真己”就是“良知”、“心之本体 ”,就是“躯壳的己”的主宰、灵魂和生命。人
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真己”,否则就只是涂有其表的、 无生命力的人的“躯壳”。为了保守真
己,就必须要消除不利于“真己”健康发展的一切外在物欲杂念的 干扰(“克己”),保持一种
具有高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初心”,(第741页)从而才能达到“乐莫 大焉”(孟子语)的境
界。
如果说“为己”是重在个体人格的完善,以达到一种内圣的“初心 ”境界的话,那么“无我”就重
在个体融化于群体,突出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以达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
一的那种“与万物通体”的“天地境界”(冯友兰语)。因此,王阳明说:“夫圣人之 心,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 br>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第54页)又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
天下 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第968页)王阳明这
里的“人”既 指个体的“大人”也指被“教养”的“小人”。他强调,一个人应具备“为己”内在修养
的素质,更要有 “与万物一体”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内在的修养与社会的相融合、做到个人
要履行其社会责任,把自身 的利益与他人的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是强调一种“无我”
的精神。王阳明进一步指出“人心本是天 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只是一无我而已……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第125 页)这种“无我”精神也是王阳明一直追求
保持“真己”的“孔颜乐处”的高度自由的境界。那么“孔颜 乐处”是什么涵义呢?依王阳明的理
解,就是那种“复此心之本体”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 的超越个体名利贫富穷达舒
服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他称这种境界为“乐”。他的“乐”也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感性刺激的
快乐,而是具本体意义的。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第194页)又说:“良 知即是乐
之本体。”(第194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良知”是一个将道德论 、认识论、价值论、境界论等融合为
一的范畴。正是“良知”的这种由“道德性”向“超道德性”的“扩 张”,使其内涵大大丰富而审美
化,与审美有着极其内在的关系。


天河学院-阳光工程


感悟母爱-三字经教案


感恩作文300字-节日祝福语


周美欣-抗洪救灾感谢信


中秋节画-池州市公务员考试网


韩元兑换-教师教学总结


房产典当-毕业设计总结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山东潍坊中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