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余(孝悌忠信 礼仪廉耻)

萌到你眼炸
88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7: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销售总监-非主流伤感语句


 孝篇
夫孝、德之本也。《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
承 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
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
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
事君。终于立身 。”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试观乌鸟反哺。羔
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 br>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故大孝尊 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五孝惟庶人始言
养。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必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 母。一出
言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恶
言不出于口。忿 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战战兢兢。如临深
渊。如履薄冰。以保令名。斯可以谓孝。而悌忠信 礼义廉耻。皆在其中
矣。易言之。则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皆为不孝尔。
孝者。 所以事亲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则此身
之根本已失。有身如无身矣。父母之身。祖宗 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
其祖宗矣。而女子之孝。则尤有进。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
盖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谓无生身之恩。恝然
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 母之育己也。夫妇一体。而谓可忽乎哉。
女子以节孝为主。万善百行。惟孝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 勉之。
女子之孝。不仅温凊定省而已。凡各项事务。与父母舅姑。有切实
关系。皆当挺身担任 之。惟情有难易之不同。如未嫁时。倚父母以生存。
则奋不顾身。以急父母之事。乃良知良能之发现。犹 亲亲之本心也。迨
既嫁以后。有夫与子以牵其情。此时对于父母。亦奋身急事。一如未嫁
时。则 其至性。不为私念所夺。若非有毅力者。曷克至此。至子妇对于
舅姑。似无毛里之属。未蒙抚育之恩。无 非敬夫所尊。爱夫所亲已耳。
乃能推孝父母之心以孝之。修人补天。尤恒情所难。而至孝之人。则无所谓难者。由其深明夫妇一体之义尔。


 悌篇
夫弟、德之序 也。如韦束之次弟也。革缕束物谓之韦。展转环绕。
势如螺旋。而次弟之义生焉。故说文象形。辀五束。 衡三束。束之不已。
则有后先次弟也。引申之为兄弟之弟。为岂弟之弟。弟有顺逊义。故善
事兄 长为弟。增作悌。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须顺而逊也。君子事
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上长长而民兴悌 。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
先长者谓之不悌。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 br>悌而已矣。
悌者。所以事长也。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于我者。皆应敬
以事之。 而友爱若弟若妹。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女。皆在于悌道
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盖于归以后 。以夫家为家。无论舅姑二
人之兄弟姊妹。皆为长亲。即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嫡庶之间。以及妯
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皆无不包括于悌道之中。所谓爱屋及乌。怀其少、
即所以敬其长也。孝悌为人之 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又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
民礼顺。莫善于悌。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
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敬其父, 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夫子之教弟
子。孝之外即在于弟。故责原壤以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是悌 也者。
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出外则谓善于事长。举凡年长于我。分长于我。职
长于我者。固无论 已。推之德行长于我。学问长于我。皆长也。悌道实
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
女子之悌。行于兄弟姊妹之间者易。行于妯娌姑嫂嫡庶之间者难。
盖兄弟 姊妹。气分一体。情性相关。亲爱出于天然。休戚自易相顾。至
妯娌、以异姓而处人之骨肉。同时为兄弟 之斧斤。最易构衅起争。化同
为异。是故姒以宽和。娣以恭顺。则妯娌无不合矣。其姑嫂、则父母无终身之依。姊妹非缓急之赖。每易恃目前之城社。伤日后之松萝。是故
姑宜爱敬。嫂宜慈仁。则姑嫂 无不协矣。推而言之。嫡庶非同胞之亲。
无皇英之懿。而欲其志同道合。不亦难乎。是故夫道严正。嫡道 宽慈。
妾道柔顺。三善合、而太和在闺门之内矣。


 忠篇
夫忠、 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故格物致知。
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 敬。说文。忠、敬也。从心、
中声。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曰。尽己之谓忠。故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
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 义。所
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
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此皆教 人以善之
义也。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大矣。忠之理微矣。忠者、中心也。中于
道而合乎心之谓 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未尽。
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 则无所不包。大而格
天地。感鬼神。光日月。壮山河。固社稷。卫生民

小则敦孝悌。 和夫妇。
信朋友。睦宗族。化乡邻。厚风俗。且不特为人宜忠。而自为亦当忠。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者。所以尽心也。非专指忠君言也。凡忠于天 。忠于国。忠于主。
忠于友。皆忠也。食人一日之禄。必忠人一日之事。受人一事之托。必
忠人 一事之谋。故孔门一贯心法。忠先乎恕。曾子三省其身。首及于忠。
若不尽心。便是亏心。亏心便是欺心 。欺心便是欺天。天可欺乎。而女
子之忠。当以夫为的。故曰:夫者、天也。天不可欺。夫自不可欺也。
知忠于夫。则对于舅姑。对于家庭。对于教育子女。无时不随分随事。
而各尽其心矣。
女子之忠。对于国家能尽其心者。不可胜数。如李侃妻之守陈州。
邹保英妻之守平州。古玄应妻之守飞 狐。皆以家僮女伴。厉气狥城。卒
却强寇。史思明之叛也。卫州女子侯氏。滑州女子唐氏。青州女子王氏 。
相与歃血勤王。赴营讨贼。百世之下。犹能使人壮气指冠。虽擐甲挺戈。
为国敌忾。其事诚未 可责之女子。但当此过渡时代。强弱两派。势不并
立。彼狡焉思启者。方耽耽雄视。以待天择。若不得绣 旗锦甲。驰突枪
风弹雨间。虎帐健儿。安知无甘心巾帼者。而囊括全宇。将待何时。天
下兴亡。 人人有责。尽心女子。盍兴乎来。


 信篇
夫信、德之固也。说文。诚也。 从人从言。会意。是知人言之不可
不信也。言必有信。可以践交游之然诺。可以化伦类之猜嫌。可以孚州
里蛮貊之心意。信,则民任焉。“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
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古帝王之治天下。上信下行。而
人民崇之。“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可以 去兵。可以去食。而不可以去
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 以”
行之哉。”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庸云:“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 br>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征。不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是君臣之
间必以信。而君民之间亦 必以信。岂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而可不信
乎。欧阳修曰。尝读周郑交质篇。信不由衷。质无益也。不 禁反覆思之。
窃谓信必由衷。自信始可以信人。吾人持身涉世。全赖信为维持。盖信
居五常之后 。而贯八德之中。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非信无以成其德
而笃其伦。若谓信专属朋友。犹不足以尽信之 量也。
信者。所以立世也。一片真诚。无一可假。无一可伪。人参三才而
立。伦常最重。五常 、信居其末。而仁义礼智。实皆不可假。故信贯五
常。五伦、信属朋友。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实皆不可 伪。故信又贯五
伦。其为德也。心口如一。言行相顾。历始终而弗贰。处常变而不移。
大信不约 。岂仅在然诺盟誓间乎。女子之信。尤以守贞为主。故大易言
坤之体曰利永贞。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 刚。至静而德方。贞一不二。
信守靡他。则得矣。
女子之信。不惟从一而永终。抑且刚方而正 始。所谓守贞也。如持
玉巵。如捧盈水。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疑。然后可以成
清 洁之身。全坚贞之信。何则、男子事业在六合。苟非嬻伦。小节犹足
自赎。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玷。 万善不能掩瑕。然居常处顺。十女
九贞。惟当困苦颠连之际。金久炼而愈精。滓泥污秽之中。莲含香而自
洁。则守节死节者。亦什九也。然皆为妇德。能死者未必不能守。能守
者未必不能死。或死或守 。亦各全其信耳。碎玉一朝。与茹荼百岁。无
所轩轾。苟非势迫无奈。固无庸强践旧迹尔。


 礼篇
夫礼、德之范也。教人遵上训下。履行人伦规矩也。说文。礼 、履也。
所以祀神致福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从丰。丰、行礼之
器也。不知礼。 无以立。礼之体。敬为主。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则优赐有加。下则 鞠躬尽瘁。礼行于君臣
矣。定省温凊。出告反面。礼行于父子矣。外内位正。和而有别。礼行
于 夫妇矣。长幼有序。伯友仲恭。礼行于兄弟矣。乐群敬业。毋相聚以
邪谈。礼行于朋友矣。
礼 者。所以节文也。人之所异于禽兽者。以礼故也。人而无礼。胡
不遄死。礼以诚敬为体。以威仪为用。以 中正为则。以谦让为主。本天
殽地。不失乎人伦规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谓守程四箴也。女子则以顺为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谓之三从。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谓之四德。礼记内则等篇。叙论
綦详。至若班昭著女诫。徐后垂内训。若昭著女论。王氏述女范 。皆女
子之深明于礼者也。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伦常日用之间。无时无地。不立于礼。非礼无行也。吕东莱曰。夫礼也
者。所以定尊卑。明贵 贱。辨等列。序少长。习威仪。人所不能外其规
矩者也。而况朝庙禘献。非礼不能昭其诚。冠婚丧祭。非 礼不能尽其情。
宾朋酬酢。非礼不能表其敬。礼之为用。岂可须臾离乎。人能以礼制心。
则奸盗 诈伪之端必不作。人能以礼制事。则犯上作乱之事必不为。故礼
也者。持身涉世之要端。亦即治国平天下 之大经大法也。
女子之礼。谨饬身心。慎修名节。温柔卑顺。则事人有礼矣。恭肃
端庄。则持 身有礼矣。在家则尽其礼以事父母。出嫁则尽其礼以奉舅姑。
有子则尽其礼以教儿女。至于四德。尤所当 知。妇德尚静正。妇言尚简
婉。妇容尚闲雅。妇功尚勤慎。四德备则礼备。虽才拙性愚。家贫貌陋。不能累其贤。四德亡则礼亡。虽奇能异慧。贵位芳姿。不能掩其恶。事
人以礼。守身以礼。正家以礼 。教子以礼。方得为巾帼完人。否则悍妒
淫僻。无所不为。祸夫家。羞母族。诵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之句。
将无地自容矣。为女子者。尚其以礼为大防哉。


 义篇
孔 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无莫也。义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 br>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
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 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
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 不可犯。其
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夫义、德之 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
谊。义之本训。谓礼容威仪出于己。故从我。董子 曰。仁者、人也。义
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断制也。从羊。与善美同意。孟子曰。
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是故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君子义以为上。君
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人之正路也。行义
以达其道。则无往而不咸宜矣。
义者。所以处事也。凡人作事。须处处合乎天理。顺乎人情。 五伦
之中。无时无地。不能离一义字。兹姑不论。第就女子之义言之。闺贞
自守。克尽女道。父 母弟昆。力为维护。是谓义女。出嫁相夫。孝事舅
姑。和睦妯娌。感化乡邻。是谓义妇。或居侧室。安分 守己。敬事大妇。
不夺专房。是谓义妾。夫亡守节。抚孤教子。不肥私家。克保夫产。是
谓义母 。既字夫故。守贞母室。或为抚继。从一而终。是谓义姑。他如
义婢乳保等。尤足多已。
女子 之义。当以名分所在。各尽其责。尽其责所当尽。即为尽义。
本乎自然之性。而出乎相感之情。其志也洁 以贞。其行也勤以固。刀锯
在前。虎狼在后。一若无所闻知。悍然而无所虑。恬然而无所疑。百折
不挠之概。直足以慑鬼神而破金石。皎乎若日星之炳而不可及。巍乎若
山岳之峻而不可登。浩乎若江海 之渊而不可穷。懔乎若宗庙之严而不可
渎。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至 若命
之不榖。时与愿违。朱颜无自免之方。白刃岂甘心之地。然而一死之外。
更无他图。则舍生 取义。亦足多矣。


 廉篇
夫廉、德之节也。说文。廉、仄也。从广、兼声 。仄、谓侧边也。
堂之边曰廉。因堂廉之石。平正修洁。而又崚角峭利。故人有高行谓之
廉。其 引申之义。为廉直。为廉明。为廉能。为廉静。为廉洁。为廉平。
总言之。不外乎气节清高。品行峻洁。 而无利蔽之私。孟子曰。可以取。
可以无取。取伤廉。又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盖廉者、耻于贪冒
而不为。故俗习专以不贪为廉。不贪、特廉之一隅也。谓廉为德之节。
须如劲节之不可屈耳。
廉者。所以立志也。人各有志。孰不喜清高而恶污浊。惟或为环境
所迫。或为衣食所累。利欲乘 之。致有志不能自立耳。果能立志。则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德于玉。不刿不嗛。廉 至极处。
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成太古风矣。女子之廉。尤以勤俭为本。每
见贪安逸。尚服 饰者。卒流于贫困。而骄奢淫泆。亡国败家。莫非不廉
所致。女子能廉。则可以养成其夫若子之清德。家 道有不从此日隆乎。
孔子曰。古之矜也廉。是言其持守太严。虽有不圆和之偏处。而其
劲节不 屈。犹不失为廉也。胡瑗原廉篇云。夫士子读书。所学何事。本
欲出而致用。为国家作栋梁。为兆民谋幸 福。急宜廉隅自饬。清操自励。
以不贪为宝。学古圣贤之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虽贫而不受< br>赂金。虽渴而不饮盗泉。以天地为心。以万民为命。决不至失其节操。
入琼林玉树中而迷其性。登 仕图版籍而异其心。果能如此立心。以之治
国。而国无不治。以之安民。而民无不安矣
女子之 廉。当其承欢膝下。深处闺中。惟父命之是从。无冶容之为
悦。兰姿蕙质。何事铅华。玉洁冰清。不资锦 绣。许字则听之天命。莫
择富豪。于归祇尽于人伦。奚须妆饰。其为妇也。不在掌夫家之管钥。
不计享舅姑之田园。先人若有所遗。尽归娣姒。母家或有所赠。尽献翁
姑。井臼勤操。谋生自给。衣食俭 约。日用有余。尤宜严闺阃之清操。
杜良人之贪念。既生有子女。更须教导于幼稚。以为先入之基。一瓜 一
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庶几达则甘受粗粝之养。不愿为牲鼎之烹。
穷则不取非义之财。 亦不为非分之事矣。


 耻篇
夫耻、德之基也。说文。耻、辱也。从心、耳 声。会意。取闻过自
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
良也 。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不能使人有习
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 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
惊且恐。则必速止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
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
若人。何若人有。 耻者。所以洁身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既有此天良美德。无耻
即是无良。古人谓哀莫大于心死。 而身死次之。良心若死。身在何益。
故曰。耻之于人大矣。又曰。人不可以无耻。女子幽娴贞静。其耻德 本
优于男子。德之不修。言之不慎。容之不正。功之不勤。以及三从之不
得其正。皆妇女之可耻 者也。推之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则
可耻孰甚。须知女子之身。洁如白璧。父母遗体。重若黄 金。故八德以
耻终焉。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王曾曰。知耻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万不至冒贡非几。为奸盗诈伪。自取亡身辱亲。败家亡
国者也。夫八德而以耻字终之 。是耻居八德之终。实全八德之道。如子
不孝于亲。弟不恭其兄。可耻之甚也。不忠不信。无礼无义。临 财苟得。
临难苟免。不尤耻之又甚乎。夫士为四民之首。而不知耻自爱以爱人。
恶在其为士乎。 果能立心坚贞。守身圭璧。暗室不敢欺其心。仰不愧。
俯不怍。不难为天地之完人。而圣域贤关。亦不难 入也。
女子之耻。莫大于失节。而取怜仰食。犹其次焉。故程子有言。饿
死事小。失节事大。 女子而不知耻。小之则冶容竞丽。大之则荡检逾闲。
每因一念之差。卒致终身莫赎。不特羞污一己。玷累 一生。抑且辱及舅
姑。辱及父母。辱及夫家门户。辱及母家弟昆。甚至戚族含羞。子孙蒙
垢。其 害有不可胜言者。故女子有耻。则于父母舅姑。即可为孝。于兄
弟。姊妹。即可为悌。于夫主即可为忠为 信。而其待人也必以礼。其处
事也必以义。其接物也必以廉。德必修。言必慎。容必正。功必勤。三从必正矣。故耻足以赅女子之万行而无遗焉。


 孝篇
夫孝、德之本也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
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病则
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
亲 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
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试观乌鸟反哺 。羔
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 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故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五孝惟庶人始言
养。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必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
言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 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恶
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战战兢兢。如临 深
渊。如履薄冰。以保令名。斯可以谓孝。而悌忠信礼义廉耻。皆在其中
矣。易言之。则不悌不 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皆为不孝尔。
孝者。所以事亲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 则此身
之根本已失。有身如无身矣。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
其祖宗矣。而女子 之孝。则尤有进。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
盖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 谓无生身之恩。恝然
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母之育己也。夫妇一体。而谓可忽乎哉。
女 子以节孝为主。万善百行。惟孝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
女子之孝。不仅温凊定省而已。凡 各项事务。与父母舅姑。有切实
关系。皆当挺身担任之。惟情有难易之不同。如未嫁时。倚父母以生存。
则奋不顾身。以急父母之事。乃良知良能之发现。犹亲亲之本心也。迨
既嫁以后。有夫与子以牵 其情。此时对于父母。亦奋身急事。一如未嫁
时。则其至性。不为私念所夺。若非有毅力者。曷克至此。 至子妇对于
舅姑。似无毛里之属。未蒙抚育之恩。无非敬夫所尊。爱夫所亲已耳。
乃能推孝父母 之心以孝之。修人补天。尤恒情所难。而至孝之人。则无
所谓难者。由其深明夫妇一体之义尔。


 悌篇
夫弟、德之序也。如韦束之次弟也。革缕束物谓之韦。展转 环绕。
势如螺旋。而次弟之义生焉。故说文象形。辀五束。衡三束。束之不已。
则有后先次弟也 。引申之为兄弟之弟。为岂弟之弟。弟有顺逊义。故善
事兄长为弟。增作悌。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 须顺而逊也。君子事
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上长长而民兴悌。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
先长 者谓之不悌。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
悌而已矣。
悌者。所以事长 也。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于我者。皆应敬
以事之。而友爱若弟若妹。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 女。皆在于悌道
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盖于归以后。以夫家为家。无论舅姑二
人之兄弟 姊妹。皆为长亲。即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嫡庶之间。以及妯
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皆无不包括于悌道之 中。所谓爱屋及乌。怀其少、
即所以敬其长也。孝悌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
孔子 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又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
民礼顺。莫善于悌。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 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
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夫子之教弟
子。孝之外即在于弟。故责原壤以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是悌也者。
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出外则谓 善于事长。举凡年长于我。分长于我。职
长于我者。固无论已。推之德行长于我。学问长于我。皆长也。 悌道实
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女子之悌。行 于兄弟姊妹之间者易。行于妯娌姑嫂嫡庶之间者难。
盖兄弟姊妹。气分一体。情性相关。亲爱出于天然。 休戚自易相顾。至
妯娌、以异姓而处人之骨肉。同时为兄弟之斧斤。最易构衅起争。化同
为异。 是故姒以宽和。娣以恭顺。则妯娌无不合矣。其姑嫂、则父母无
终身之依。姊妹非缓急之赖。每易恃目前 之城社。伤日后之松萝。是故
姑宜爱敬。嫂宜慈仁。则姑嫂无不协矣。推而言之。嫡庶非同胞之亲。无皇英之懿。而欲其志同道合。不亦难乎。是故夫道严正。嫡道宽慈。
妾道柔顺。三善合、而太和在 闺门之内矣。


 忠篇
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 。故格物致知。
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敬。说文。忠、敬也。从心、
中声。 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曰。尽己之谓忠。故
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 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义。所
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
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此皆教人以善之
义也。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 大矣。忠之理微矣。忠者、中心也。中于
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 未尽。
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大而格
天地。感鬼神。光 日月。壮山河。固社稷。卫生民

小则敦孝悌。和夫妇。
信朋友。睦宗族。化乡邻。厚 风俗。且不特为人宜忠。而自为亦当忠。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
忠者。所以尽心也。非专指忠君言也。凡忠于天。忠于国。忠于主。
忠于友。皆忠也。 食人一日之禄。必忠人一日之事。受人一事之托。必
忠人一事之谋。故孔门一贯心法。忠先乎恕。曾子三 省其身。首及于忠。
若不尽心。便是亏心。亏心便是欺心。欺心便是欺天。天可欺乎。而女
子之 忠。当以夫为的。故曰:夫者、天也。天不可欺。夫自不可欺也。
知忠于夫。则对于舅姑。对于家庭。对 于教育子女。无时不随分随事。
而各尽其心矣。
女子之忠。对于国家能尽其心者。不可胜数。 如李侃妻之守陈州。
邹保英妻之守平州。古玄应妻之守飞狐。皆以家僮女伴。厉气狥城。卒
却强 寇。史思明之叛也。卫州女子侯氏。滑州女子唐氏。青州女子王氏。
相与歃血勤王。赴营讨贼。百世之下 。犹能使人壮气指冠。虽擐甲挺戈。
为国敌忾。其事诚未可责之女子。但当此过渡时代。强弱两派。势不 并
立。彼狡焉思启者。方耽耽雄视。以待天择。若不得绣旗锦甲。驰突枪
风弹雨间。虎帐健儿。 安知无甘心巾帼者。而囊括全宇。将待何时。天
下兴亡。人人有责。尽心女子。盍兴乎来。


 信篇
夫信、德之固也。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是知人言之不可< br>不信也。言必有信。可以践交游之然诺。可以化伦类之猜嫌。可以孚州
里蛮貊之心意。信,则民任 焉。“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
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古帝王之治 天下。上信下行。而
人民崇之。“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可以去兵。可以去食。而不可以去
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
行之哉。”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庸云:“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
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 不征。不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是君臣之
间必以信。而君民之间亦必以信。岂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 而可不信
乎。欧阳修曰。尝读周郑交质篇。信不由衷。质无益也。不禁反覆思之。
窃谓信必由衷 。自信始可以信人。吾人持身涉世。全赖信为维持。盖信
居五常之后。而贯八德之中。君臣父子夫妇昆弟 朋友。非信无以成其德
而笃其伦。若谓信专属朋友。犹不足以尽信之量也。
信者。所以立世也 。一片真诚。无一可假。无一可伪。人参三才而
立。伦常最重。五常、信居其末。而仁义礼智。实皆不可 假。故信贯五
常。五伦、信属朋友。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实皆不可伪。故信又贯五
伦。其为德 也。心口如一。言行相顾。历始终而弗贰。处常变而不移。
大信不约。岂仅在然诺盟誓间乎。女子之信。 尤以守贞为主。故大易言
坤之体曰利永贞。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贞一不二。
信守靡他。则得矣。
女子之信。不惟从一而永终。抑且刚方而正始。所谓守贞也。如持
玉巵 。如捧盈水。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疑。然后可以成
清洁之身。全坚贞之信。何则、男子事 业在六合。苟非嬻伦。小节犹足
自赎。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玷。万善不能掩瑕。然居常处顺。十女< br>九贞。惟当困苦颠连之际。金久炼而愈精。滓泥污秽之中。莲含香而自
洁。则守节死节者。亦什九 也。然皆为妇德。能死者未必不能守。能守
者未必不能死。或死或守。亦各全其信耳。碎玉一朝。与茹荼 百岁。无
所轩轾。苟非势迫无奈。固无庸强践旧迹尔。


 礼篇
夫礼、德之范也。教人遵上训下。履行人伦规矩也。说文。礼、履也。
所以祀神致福也。礼有五经。莫重 于祭。故礼字从示从丰。丰、行礼之
器也。不知礼。无以立。礼之体。敬为主。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 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则优赐有加。下则鞠躬尽瘁。礼行于君臣
矣。定省温凊。出告 反面。礼行于父子矣。外内位正。和而有别。礼行
于夫妇矣。长幼有序。伯友仲恭。礼行于兄弟矣。乐群 敬业。毋相聚以
邪谈。礼行于朋友矣。
礼者。所以节文也。人之所异于禽兽者。以礼故也。人 而无礼。胡
不遄死。礼以诚敬为体。以威仪为用。以中正为则。以谦让为主。本天
殽地。不失乎 人伦规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所谓守程四箴也。女子则以顺为正。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谓之三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谓之四德。礼记内则等篇。叙论
綦 详。至若班昭著女诫。徐后垂内训。若昭著女论。王氏述女范。皆女
子之深明于礼者也。
孔子 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伦常日用之间。无时无地。不立于礼。非 礼无行也。吕东莱曰。夫礼也
者。所以定尊卑。明贵贱。辨等列。序少长。习威仪。人所不能外其规矩者也。而况朝庙禘献。非礼不能昭其诚。冠婚丧祭。非礼不能尽其情。
宾朋酬酢。非礼不能表其敬 。礼之为用。岂可须臾离乎。人能以礼制心。
则奸盗诈伪之端必不作。人能以礼制事。则犯上作乱之事必 不为。故礼
也者。持身涉世之要端。亦即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法也。
女子之礼。谨饬身心。慎 修名节。温柔卑顺。则事人有礼矣。恭肃
端庄。则持身有礼矣。在家则尽其礼以事父母。出嫁则尽其礼以 奉舅姑。
有子则尽其礼以教儿女。至于四德。尤所当知。妇德尚静正。妇言尚简
婉。妇容尚闲雅 。妇功尚勤慎。四德备则礼备。虽才拙性愚。家贫貌陋。
不能累其贤。四德亡则礼亡。虽奇能异慧。贵位 芳姿。不能掩其恶。事
人以礼。守身以礼。正家以礼。教子以礼。方得为巾帼完人。否则悍妒
淫 僻。无所不为。祸夫家。羞母族。诵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之句。
将无地自容矣。为女子者。尚其以礼 为大防哉。


 义篇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无莫也。义 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
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兄弟 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
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
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不可犯。其
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 。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夫义、德之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古者书仪为义。书义 为
谊。义之本训。谓礼容威仪出于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义
者、我也。谓仁必及人 。义必由中断制也。从羊。与善美同意。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
是故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义以为上。君
子有勇而 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人之正路也。行义
以达其道。则无往而不咸宜矣。
义者。所以处事也。凡人作事。须处处合乎天理。顺乎人情。五伦
之中。无时无地。不能离一义字。兹姑 不论。第就女子之义言之。闺贞
自守。克尽女道。父母弟昆。力为维护。是谓义女。出嫁相夫。孝事舅< br>姑。和睦妯娌。感化乡邻。是谓义妇。或居侧室。安分守己。敬事大妇。
不夺专房。是谓义妾。夫 亡守节。抚孤教子。不肥私家。克保夫产。是
谓义母。既字夫故。守贞母室。或为抚继。从一而终。是谓 义姑。他如
义婢乳保等。尤足多已。
女子之义。当以名分所在。各尽其责。尽其责所当尽。即 为尽义。
本乎自然之性。而出乎相感之情。其志也洁以贞。其行也勤以固。刀锯
在前。虎狼在后 。一若无所闻知。悍然而无所虑。恬然而无所疑。百折
不挠之概。直足以慑鬼神而破金石。皎乎若日星之 炳而不可及。巍乎若
山岳之峻而不可登。浩乎若江海之渊而不可穷。懔乎若宗庙之严而不可
渎。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至若命
之不榖。时与愿违。朱颜无自免之方。 白刃岂甘心之地。然而一死之外。
更无他图。则舍生取义。亦足多矣。


 廉篇
夫廉、德之节也。说文。廉、仄也。从广、兼声。仄、谓侧边也。
堂之边曰廉。因堂廉之 石。平正修洁。而又崚角峭利。故人有高行谓之
廉。其引申之义。为廉直。为廉明。为廉能。为廉静。为 廉洁。为廉平。
总言之。不外乎气节清高。品行峻洁。而无利蔽之私。孟子曰。可以取。
可以无 取。取伤廉。又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盖廉者、耻于贪冒
而不为。故俗习专以不贪为廉。不贪、特 廉之一隅也。谓廉为德之节。
须如劲节之不可屈耳。
廉者。所以立志也。人各有志。孰不喜清 高而恶污浊。惟或为环境
所迫。或为衣食所累。利欲乘之。致有志不能自立耳。果能立志。则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德于玉。不刿不嗛。廉至极处。
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成太 古风矣。女子之廉。尤以勤俭为本。每
见贪安逸。尚服饰者。卒流于贫困。而骄奢淫泆。亡国败家。莫非 不廉
所致。女子能廉。则可以养成其夫若子之清德。家道有不从此日隆乎。
孔子曰。古之矜也 廉。是言其持守太严。虽有不圆和之偏处。而其
劲节不屈。犹不失为廉也。胡瑗原廉篇云。夫士子读书。 所学何事。本
欲出而致用。为国家作栋梁。为兆民谋幸福。急宜廉隅自饬。清操自励。
以不贪为 宝。学古圣贤之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虽贫而不受
赂金。虽渴而不饮盗泉。以天地为心。以万 民为命。决不至失其节操。
入琼林玉树中而迷其性。登仕图版籍而异其心。果能如此立心。以之治
国。而国无不治。以之安民。而民无不安矣
女子之廉。当其承欢膝下。深处闺中。惟父命之是从。无 冶容之为
悦。兰姿蕙质。何事铅华。玉洁冰清。不资锦绣。许字则听之天命。莫
择富豪。于归祇 尽于人伦。奚须妆饰。其为妇也。不在掌夫家之管钥。
不计享舅姑之田园。先人若有所遗。尽归娣姒。母 家或有所赠。尽献翁
姑。井臼勤操。谋生自给。衣食俭约。日用有余。尤宜严闺阃之清操。
杜良 人之贪念。既生有子女。更须教导于幼稚。以为先入之基。一瓜一
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庶几达则 甘受粗粝之养。不愿为牲鼎之烹。
穷则不取非义之财。亦不为非分之事矣。


 耻篇
夫耻、德之基也。说文。耻、辱也。从心、耳声。会意。取闻过自
愧之义。凡人心惭、则 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
良也。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 不能使人有习
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
惊且恐。则 必速止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
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 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
若人。何若人有。
耻者。所以洁身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既有 此天良美德。无耻
即是无良。古人谓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良心若死。身在何益。
故曰。 耻之于人大矣。又曰。人不可以无耻。女子幽娴贞静。其耻德本
优于男子。德之不修。言之不慎。容之不 正。功之不勤。以及三从之不
得其正。皆妇女之可耻者也。推之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则可耻孰甚。须知女子之身。洁如白璧。父母遗体。重若黄金。故八德以
耻终焉。
孔子曰。 知耻近乎勇。王曾曰。知耻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
人之所不能任。万不至冒贡非几。为奸盗诈伪。 自取亡身辱亲。败家亡
国者也。夫八德而以耻字终之。是耻居八德之终。实全八德之道。如子
不 孝于亲。弟不恭其兄。可耻之甚也。不忠不信。无礼无义。临财苟得。
临难苟免。不尤耻之又甚乎。夫士 为四民之首。而不知耻自爱以爱人。
恶在其为士乎。果能立心坚贞。守身圭璧。暗室不敢欺其心。仰不愧 。
俯不怍。不难为天地之完人。而圣域贤关。亦不难入也。
女子之耻。莫大于失节。而取怜仰 食。犹其次焉。故程子有言。饿
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而不知耻。小之则冶容竞丽。大之则荡检逾闲。
每因一念之差。卒致终身莫赎。不特羞污一己。玷累一生。抑且辱及舅
姑。辱及父母。辱及夫家 门户。辱及母家弟昆。甚至戚族含羞。子孙蒙
垢。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故女子有耻。则于父母舅姑。即可 为孝。于兄
弟。姊妹。即可为悌。于夫主即可为忠为信。而其待人也必以礼。其处
事也必以义。 其接物也必以廉。德必修。言必慎。容必正。功必勤。三
从必正矣。故耻足以赅女子之万行而无遗焉。

小学生100字日记-年度工作总结开头


2017年8月日历-班干部职责


缩写作文-西南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秋天的图画教案


仓库盘点报告-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春雪作文-华中科技大学自主招生


公务员工资最新消息-青年文明号口号


华工教务处-物理地址怎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