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的旅游观

温柔似野鬼°
790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7: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西安航空学校-家教中介


儒家和道家的旅游观
摘要:以往著作中,凡是谈到儒家和道家的旅游观的时候,很多作 者都是按
图索骥,从儒家和道家经典中摘录和旅游相关的论述,可是旅游这个词汇是现代
才有的 ,直接从儒家或者道家经典去寻找,难免牵强附会。谈旅游观还勉强能找
到那么好像跟旅有点关系的句子 ,如果换成爱情观,或者从儒家道家看现代经济
危机,那些作者岂不傻眼了吗。这种盲人摸象的做法所得 出的结论不知误导了多
少读者。所以我写这篇文章上来先介绍两家思想的特点,先融入两家思想之中,< br>领悟两家思想的真谛后再跳出来看旅游。
关键字:儒家,道家,旅游观
我之所以用大 篇幅来介绍儒家和道家思想,完全是受六祖慧能指月的启发。
指月之说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
盘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 说:“我不识字,
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
好象天上的明月,而 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
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 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
读给了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 文字所记
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我们这里要的是儒
家和道 家的明月,而不是儒家和道家的“手指”。当我们理解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的真谛后,至于两家的旅游观就 胸有成竹了。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
家的 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
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 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
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 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
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 已。孔子
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老子说:“上
善 苦水”,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山的
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 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水的形象柔顺
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 能胜,谦虚而深沉。山岭育
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 静,
老于好动,不亦宜乎。
1.治国论比较。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 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
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如韩愈在《原道 》中所说:“其文;
《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 ,
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这就是用宗法主义治国。它必
然繁为礼、重 为教。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
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 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
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 膨胀私欲,三不违
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
得其所,白化自官。所以道家治国,政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
让百姓休养生息,让 社会保持安宁。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形明君贤相忠臣孝
子,以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张,只须守静 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


2.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 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
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 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
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 己
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
亦不与浊俗同 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 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
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 面不反,又不关心
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
一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
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 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
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 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3.气质与风度比较。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这是屑于整体 的综合性的无形的精神风貌上助差异。
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再具体点说,就是 道德高尚、仁
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惧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
如贺鳞先生所说:“凡事皆能棺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便可谓为‘曲
践乎仁义’、容手中道’ ,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了。”古者有“儒风”、“儒士”、“捕
雅”、“儒吏”、“儒臣”、“儒将”、 “儒医”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抵、风度湿
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 俗”四字表示,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内敛不
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虚杯若谷、超然自得、 从容深沉、高举远
幕、留恋山水等,如贺龋先生所说:“我们发现老庄思想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
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宾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
保持人的真性情,厌 恶人世的繁文绍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用语不多,
生动勾画出道家人物的风貌。古者有道人、 道真、道眼、道貌、道学、道体等称
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选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 风度,道家
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南怀瑾曾对释道儒之于中国人有一比:儒就像粮店,人们 吃饭离不开他;释
就像百货商店,日常用品人们离不开他;而道就像药铺一样,平日里你完全可以
忘掉他的存在,可万一生了病什么的,你就会明白其作用。粮食可以说是一种特
殊而又易于大家接受的 药品,那么,儒家的人生观只是道家人生观的一种特殊易
于接受却非本质的情况。这样,你就会知道什么 叫真正的豁达,什么叫真正的快
乐,什么叫真正的人生!
儒家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讲“无为而治”,看起来两者不一
样,但是他们的起始点与目的地都是一样的。儒家与道家的分歧 是,一个要走少
林功夫,一个要走武当功,一个软硬兼用,或硬中有软;一个用软,或软中求硬,
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儒家思想早在中
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样一来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就相对困难。因为儒家思想和
道家思想很多都 是相反的,我们习惯了正向思维,人人都向往表现自己,希望能
成就一番事业,可道家思想却叫我们无为 ,这是我们一时接受不了的。这就如同
你是个男人,你本来喜欢女人,可现在却突然让你去喜欢男人一样 。虽然我们对
道家思想有了感性的认识,但道家思想的精妙之处不是我们一时能够领悟的,这

< p>
就好像学车,别人告诉你怎么怎么开,即使你在心里把所有的要领都记得管瓜烂
熟,但一上 车肯定傻眼了,所以道家思想之中通过我们在生活在生活中慢慢体会,
才能领悟道家思想的无为,并不是 什么也不做,而是让我们减少欲望,因为我们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欲望。
“登泰山而小天下”与“乘物而游心”
儒家的第一位旅游大师就是它的创始人孔子。每个登上泰山的人 都会看到一
处石碑,上面刻着“孔子小天下处”。当然,谁也不会相信这就是孔子登览过的
地方 ,但孔子登过泰山,并留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却是
确凿无疑的了。孔子有一段关 于山水的名言,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
者动,仁者静。”对山水的深味与其旅行的足迹是分不 开的。这种把山水自然与
人间道德相联系的思想,对后人有相当的影响。
当然孔子本人也未必 时时处处都把自然山水与道德说教结合得那么紧密。他
1
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而且比 一般人更直率,更深沉。《论语·先进》
章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孔子让侍坐左右的几位弟子“各言其忘” 。子路、冉有、
公西华言时,孔子不置可否。轮到曾皙时,正在鼓瑟的曾皙立而起言:“暮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
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一生周游六国,游说君王,阐发自己的治世思想,
却终不得展抱负于当时。灰心之余,乃有“道 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曾皙所
言,不涉政治,“异乎三子者之撰”。却与孔子产生深深的共鸣。由此 可见,自然
山水在孔子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想、人格价值的隐喻。孔子在这里已流露有
“隐 居以求其志”的道家意念。
与之相对的另一位旅游大师庄子,则以逍遥游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在《知
北游》中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山林与原野,这一切
大自然的风光 ,都能使他欣欣然而乐。庄子已将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心
旷神怡,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
2
。在中国
古代,差不多所有爱好旅游的人,都能在《庄 子》一书中得到启发和共鸣。于山
水的游历中,庄子获得了比孔子更多的审美愉悦和身心快感。
同时他还提出了旅游资源的保护思想,主张“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
以天然为美。在他看 来,越是自然,越少人为的成分,就越美。大自然在他看来
最少人为成分,因而是大美,全美。但庄子也 知道一切听任自然,完全不用人为,
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他提出了衡量人为之美的标准:既雕既琢, 复归于朴。
(《庄子·山木》)这也是现代旅游景观的营造和修复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

“游中未敢忘忧国”与“山水间悟道”
儒家重“入世”,即使置身于山水佳境,也不能尽 心赏玩,家国之忧常萦于
胸怀。道家重“出世”,往往忘返于林泉,悟道于山水。
北宋政治家 范仲淹曾上书抨击官吏的冗僭,“斥游惰”,反对胸无大志,好逸
恶劳的惰性旅游,提倡理想抱负和爱国 为民的积极旅游。
4
即便登上可得“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之景的岳阳楼,忧国忧民之 心恒存,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范仲淹以家国为念的旅游观在他的旅游 生涯中是
一以贯之的。将人文思辩与旅游观景并重,范仲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旅游文化

1
2
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3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4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293页


的内涵,提升了旅游文化的价值。
宋代旅游处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此 与前代相比没有那样恢宏豪迈,
放浪形骸,
5
而是更看重格物致知,明理见性。程朱理 学以老子之学为架构,出
入老释而反求诸经。这一思潮的开创者周敦颐晚年退居庐山莲花峰下,面对生气
勃勃的满池莲花,就领略到景物的理趣和致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足见他对道家隐者风范也多所向往。其
弟子程颐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 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更可资
证。
二程与周敦颐最初都厌弃世俗生活,倾向于道家 。他们出入于老释之间近十
年之久,然后才返回落实到儒家,这个过程正好说明宋明理学为何得以以道家 的
本体论架构儒家的伦理政治观从而成为儒道家的。
6

流风所及,理学的集 大成者朱熹亦曾“出入于释老间十余年”。朱熹一生足
迹遍历闽、浙、赣、湘四省的名山大川与风景胜地 。他的《观书有感》二首便是
由山水之间悟得的治学之道。其一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理趣盎然的诗作,皓首穷经的儒子是写不
出来的,实 堪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相与媲美。
理学作为儒道家的合体,统治了中国思想界几百年。儒家与道家的 旅游观作
为共体中的个体,也得到了有机的融合。这是一个彼此修复的过程。
“为了旅游而旅游”与“一生都在旅游”
“未知生,焉知死”“学而优则仕”,儒家的生活态 度是一丝不苟的,是重视
生命的,希望在一生中能有所作为,所以大量的时间都用来为目标而奋斗,所以
旅游成了生命中的点缀。而道家一生都在旅游,庄子梦蝶的故事,让我们感觉生
命亦梦亦幻。道 家是潇洒的,不刻意,不强求。
“老子化胡”与“问奇于名山大川”
自元代以来,旅游 的空间范围日益广大,远游已成为当时旅游活动的主流。
儒家虽主张近游,看重近游,(因为这种短途旅 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灵
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但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反对远游。按 孔子的
表述分析推理,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便不受限制,
78
徐霞客就是儒家远游史 上
树起的一座丰碑。
1219年,应成吉思汗的万里之邀,道家一代宗师丘处机以72岁 高龄,开辟
了道教历史上域外远游的先声。至其抵达八鲁湾行宫晋见成吉思汗时,已是1221
9
年。这次西行丘处机有心实践“老子化胡”的传说,企图打破佛家独言独游西
域的局面,填补 道教游西域的空白,以提高本教声望。这次西行的结果,虽未达
成“老子化胡”的愿望,却打破了六朝以 来佛教独尊西域的局面,为道教争得了
在西域立足以及对西域的发言权。这次西行虽以传教为目的,却为 道家旅游观向
更深层面的开拓创造了契机。
在中国历史上,以旅游著名的首推徐霞客。既 未受国家派遣,亦非为宣传宗
教,他的探险精神纯粹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以认识大自然为动力。故潘耒 在《徐
霞客游记·序》中予以高度评价:“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徐霞客少年丧父,与母亲感情甚笃。故其早期的旅游观尚受儒家“父母在,

5
6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293页
冯达文:《道—回归自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7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8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9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24页


不远游”的思想约束,但徐母深知霞客“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
限耶!”的抱负,亲手为 其缝了一顶“远游冠”,勉励他出游,她说:“志在四方,
男子事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并 对霞客旅游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
每当霞客远游归来对母亲谈起种种历险情景时,她便赞许地说:“得 所未闻如此,
其可无憾而须眉矣!”正因为有这样宽容大度的母亲,徐霞客不仅在近游方面成
绩 突出,在远游上更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观。
母亲去世后,霞客更无顾虑,以身许山水,34年如一 日。足迹踏遍当时两
京十三省,铺写了一条探奇历险、临危自乐、旷览纵横、结撰至思,寓科学研究于旅游的游路。《徐霞客游记》一书,不仅在中国旅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西方地理学界也高度 评价这部巨著。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翰博士曾说:“他的
游记读来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 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写的
考察记录。”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不仅远离书斋,更与大自然 融为一体,
儒家的旅游观在他这里无疑已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儒道二 家在旅游观上虽然各有异同,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互补。道家从
诞生伊始,便从儒家那里吸取了较多元 素为己所用,并注重贴近社会下层,广泛
的基础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同时意识到儒家某些方面的 缺略,竭力完善,
过于激烈不免会走到与之相驰的道路上去。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二家互相
渗透与弥合,彼此都不能把对方同化。经过长期磨合,却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
旅游观上,逐渐走到相 通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2]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儒家和道家的旅游观
摘要:以往著作中,凡 是谈到儒家和道家的旅游观的时候,很多作者都是按
图索骥,从儒家和道家经典中摘录和旅游相关的论述 ,可是旅游这个词汇是现代
才有的,直接从儒家或者道家经典去寻找,难免牵强附会。谈旅游观还勉强能 找
到那么好像跟旅有点关系的句子,如果换成爱情观,或者从儒家道家看现代经济
危机,那些作 者岂不傻眼了吗。这种盲人摸象的做法所得出的结论不知误导了多
少读者。所以我写这篇文章上来先介绍 两家思想的特点,先融入两家思想之中,
领悟两家思想的真谛后再跳出来看旅游。
关键字:儒家,道家,旅游观
我之所以用大篇幅来介绍儒家和道家思想,完全是受六祖慧能指 月的启发。
指月之说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
盘 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
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 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
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对她 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
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 但手指并
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
读给了 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
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 ,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我们这里要的是儒
家和道家的明月,而不是儒家和道家的“手指”。当我们 理解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的真谛后,至于两家的旅游观就胸有成竹了。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 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
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 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
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 ,给
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
力,以 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孔子
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老子说:“上
善苦水”,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 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山的
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水的形象柔 顺
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山岭育
养生物,静中 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静,
老于好动,不亦宜乎。
1.治国论比较。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 ,
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如韩愈在《原道》中所说:“其文;
《诗》、《 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
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 主、昆弟、夫妇”,这就是用宗法主义治国。它必
然繁为礼、重为教。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 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
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 ;
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
背和谐宁静生 活而滋彰礼法。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
得其所,白化自官。所以道家治国,政 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
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保持安宁。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 形明君贤相忠臣孝
子,以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张,只须守静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


2.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 以修身,充实仁
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
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
的同情,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
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 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 的羁绊,
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
社会事 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
一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 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
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 林,或陷于朗市,有明
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3.气质与风度比较。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这是屑于整体的综合性的无形的精神风貌上助差 异。
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再具体点说,就是道德高尚、仁
慈亲和、彬 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惧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
如贺鳞先生所说:“凡事皆能棺研 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便可谓为‘曲
践乎仁义’、容手中道’,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了。”古者 有“儒风”、“儒士”、“捕
雅”、“儒吏”、“儒臣”、“儒将”、“儒医”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 根抵、风度湿
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再具体一点说,就 是内敛不
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虚杯若谷、超然自得、从容深沉、高举远
幕、留 恋山水等,如贺龋先生所说:“我们发现老庄思想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
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 现注重归宾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
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绍节、权诈智巧,是 老庄的特色。”用语不多,
生动勾画出道家人物的风貌。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道体等 称
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选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
是院士的气质 与风度。
南怀瑾曾对释道儒之于中国人有一比:儒就像粮店,人们吃饭离不开他;释
就像百 货商店,日常用品人们离不开他;而道就像药铺一样,平日里你完全可以
忘掉他的存在,可万一生了病什 么的,你就会明白其作用。粮食可以说是一种特
殊而又易于大家接受的药品,那么,儒家的人生观只是道 家人生观的一种特殊易
于接受却非本质的情况。这样,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豁达,什么叫真正的快< br>乐,什么叫真正的人生!
儒家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无为而治”,看起来两 者不一
样,但是他们的起始点与目的地都是一样的。儒家与道家的分歧是,一个要走少
林功夫, 一个要走武当功,一个软硬兼用,或硬中有软;一个用软,或软中求硬,
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儒家思想早在中
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 样一来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就相对困难。因为儒家思想和
道家思想很多都是相反的,我们习惯了正向思维, 人人都向往表现自己,希望能
成就一番事业,可道家思想却叫我们无为,这是我们一时接受不了的。这就 如同
你是个男人,你本来喜欢女人,可现在却突然让你去喜欢男人一样。虽然我们对
道家思想有 了感性的认识,但道家思想的精妙之处不是我们一时能够领悟的,这


就好像学车,别人告 诉你怎么怎么开,即使你在心里把所有的要领都记得管瓜烂
熟,但一上车肯定傻眼了,所以道家思想之中 通过我们在生活在生活中慢慢体会,
才能领悟道家思想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让我们减少欲望 ,因为我们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欲望。
“登泰山而小天下”与“乘物而游心”
儒家 的第一位旅游大师就是它的创始人孔子。每个登上泰山的人都会看到一
处石碑,上面刻着“孔子小天下处 ”。当然,谁也不会相信这就是孔子登览过的
地方,但孔子登过泰山,并留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的名句却是
确凿无疑的了。孔子有一段关于山水的名言,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对山水的深味与其旅行的足迹是分不开的。这种把山水自然与
人间道德相联系的思 想,对后人有相当的影响。
当然孔子本人也未必时时处处都把自然山水与道德说教结合得那么紧密。他
1
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而且比一般人更直率,更深沉。《论语·先进》
章有 一段著名的对话,孔子让侍坐左右的几位弟子“各言其忘”。子路、冉有、
公西华言时,孔子不置可否。 轮到曾皙时,正在鼓瑟的曾皙立而起言:“暮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雩,咏而归。”夫子“喟
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一生周游六国,游说君王,阐发自己的治世思 想,
却终不得展抱负于当时。灰心之余,乃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曾皙所
言,不涉政 治,“异乎三子者之撰”。却与孔子产生深深的共鸣。由此可见,自然
山水在孔子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 思想、人格价值的隐喻。孔子在这里已流露有
“隐居以求其志”的道家意念。
与之相对的另一 位旅游大师庄子,则以逍遥游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在《知
北游》中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 欣然而乐焉!”山林与原野,这一切
大自然的风光,都能使他欣欣然而乐。庄子已将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 体,达到心
旷神怡,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
2
。在 中国
古代,差不多所有爱好旅游的人,都能在《庄子》一书中得到启发和共鸣。于山
水的游历中 ,庄子获得了比孔子更多的审美愉悦和身心快感。
同时他还提出了旅游资源的保护思想,主张“天而不 人”(《庄子·列御寇》),
以天然为美。在他看来,越是自然,越少人为的成分,就越美。大自然在他 看来
最少人为成分,因而是大美,全美。但庄子也知道一切听任自然,完全不用人为,
实际上是 办不到的。因此他提出了衡量人为之美的标准: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庄子·山木》)这也是现代旅 游景观的营造和修复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

“游中未敢忘忧国”与“山水间悟道”
儒家重“入世”,即使置身于山水佳境,也不能尽心赏玩,家国之忧常萦于
胸怀。道家重“出世 ”,往往忘返于林泉,悟道于山水。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上书抨击官吏的冗僭,“斥游惰”,反对胸无 大志,好逸
恶劳的惰性旅游,提倡理想抱负和爱国为民的积极旅游。
4
即便登上可得“ 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之景的岳阳楼,忧国忧民之心恒存,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千古名句。范仲淹以家国为念的旅游观在他的旅游生涯中是
一以贯之的。将人文思辩与旅游观景 并重,范仲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旅游文化

1
2
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3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4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293页


的内涵,提升了旅游文化的价值。
宋代旅游处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此 与前代相比没有那样恢宏豪迈,
放浪形骸,
5
而是更看重格物致知,明理见性。程朱理 学以老子之学为架构,出
入老释而反求诸经。这一思潮的开创者周敦颐晚年退居庐山莲花峰下,面对生气
勃勃的满池莲花,就领略到景物的理趣和致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足见他对道家隐者风范也多所向往。其
弟子程颐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 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更可资
证。
二程与周敦颐最初都厌弃世俗生活,倾向于道家 。他们出入于老释之间近十
年之久,然后才返回落实到儒家,这个过程正好说明宋明理学为何得以以道家 的
本体论架构儒家的伦理政治观从而成为儒道家的。
6

流风所及,理学的集 大成者朱熹亦曾“出入于释老间十余年”。朱熹一生足
迹遍历闽、浙、赣、湘四省的名山大川与风景胜地 。他的《观书有感》二首便是
由山水之间悟得的治学之道。其一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理趣盎然的诗作,皓首穷经的儒子是写不
出来的,实 堪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相与媲美。
理学作为儒道家的合体,统治了中国思想界几百年。儒家与道家的 旅游观作
为共体中的个体,也得到了有机的融合。这是一个彼此修复的过程。
“为了旅游而旅游”与“一生都在旅游”
“未知生,焉知死”“学而优则仕”,儒家的生活态 度是一丝不苟的,是重视
生命的,希望在一生中能有所作为,所以大量的时间都用来为目标而奋斗,所以
旅游成了生命中的点缀。而道家一生都在旅游,庄子梦蝶的故事,让我们感觉生
命亦梦亦幻。道 家是潇洒的,不刻意,不强求。
“老子化胡”与“问奇于名山大川”
自元代以来,旅游 的空间范围日益广大,远游已成为当时旅游活动的主流。
儒家虽主张近游,看重近游,(因为这种短途旅 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灵
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但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反对远游。按 孔子的
表述分析推理,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便不受限制,
78
徐霞客就是儒家远游史 上
树起的一座丰碑。
1219年,应成吉思汗的万里之邀,道家一代宗师丘处机以72岁 高龄,开辟
了道教历史上域外远游的先声。至其抵达八鲁湾行宫晋见成吉思汗时,已是1221
9
年。这次西行丘处机有心实践“老子化胡”的传说,企图打破佛家独言独游西
域的局面,填补 道教游西域的空白,以提高本教声望。这次西行的结果,虽未达
成“老子化胡”的愿望,却打破了六朝以 来佛教独尊西域的局面,为道教争得了
在西域立足以及对西域的发言权。这次西行虽以传教为目的,却为 道家旅游观向
更深层面的开拓创造了契机。
在中国历史上,以旅游著名的首推徐霞客。既 未受国家派遣,亦非为宣传宗
教,他的探险精神纯粹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以认识大自然为动力。故潘耒 在《徐
霞客游记·序》中予以高度评价:“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徐霞客少年丧父,与母亲感情甚笃。故其早期的旅游观尚受儒家“父母在,

5
6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293页
冯达文:《道—回归自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7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8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9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24页


不远游”的思想约束,但徐母深知霞客“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
限耶!”的抱负,亲手为 其缝了一顶“远游冠”,勉励他出游,她说:“志在四方,
男子事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并 对霞客旅游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
每当霞客远游归来对母亲谈起种种历险情景时,她便赞许地说:“得 所未闻如此,
其可无憾而须眉矣!”正因为有这样宽容大度的母亲,徐霞客不仅在近游方面成
绩 突出,在远游上更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观。
母亲去世后,霞客更无顾虑,以身许山水,34年如一 日。足迹踏遍当时两
京十三省,铺写了一条探奇历险、临危自乐、旷览纵横、结撰至思,寓科学研究于旅游的游路。《徐霞客游记》一书,不仅在中国旅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西方地理学界也高度 评价这部巨著。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翰博士曾说:“他的
游记读来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 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写的
考察记录。”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不仅远离书斋,更与大自然 融为一体,
儒家的旅游观在他这里无疑已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儒道二 家在旅游观上虽然各有异同,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互补。道家从
诞生伊始,便从儒家那里吸取了较多元 素为己所用,并注重贴近社会下层,广泛
的基础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同时意识到儒家某些方面的 缺略,竭力完善,
过于激烈不免会走到与之相驰的道路上去。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二家互相
渗透与弥合,彼此都不能把对方同化。经过长期磨合,却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
旅游观上,逐渐走到相 通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孙荣:《文人壮游》,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2]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秋天的果园-绿萝花的功效与作用


南瓜灯制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马说原文及翻译-什么时候中秋节


mba学费-汽车销售员工作总结


论自由-宿州学院分数线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嫖妓心得


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