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巡山小妖精
802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7: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宁波财税会计之窗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姓 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郑维纪
历史系
历史
0802

畅海桦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内容摘要

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两者均为明朝“国事”之中的“家
事”,为什么前者取 得了绝对的胜利,而后者却以失败而告终呢?本文拟从几个方
面分别论述这其中深刻的原因。



关键词

嘉靖 “大礼议” 万历 “争国本”













The Great Ritual
contention country this
Abstract
Jiajing,
are
victory, While the latter ended in failure i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ral
profound reasons.
【Key Words】
Jiajing























目 录

一、
嘉靖“大礼议”
„„„„„„„„„„„„„„„„„„„„„„(1)

二、
万历“争国本”
„„„„„„„„„„„„„„„„„„„„„„(1)

三、成败之因
(一)皇帝个人的性格因素„„„„„„„„„„„„„„„„„„„„(1)
(二)作为皇帝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2)
(三)幕僚„„„„„„„„„„„„„„„„„„„„„„„„„„(2)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道德胜于祖训、法律„„„„„„„„(3)
四、两件事之后的明朝
„„„„„„„„„„„„„„„„„„„„„(3)

参考文献
„„„„„„„„„„„„„„„„„„„„„„„„„„„(4)
注释
„„„„„„„„„„„„„„„„„„„„„„„„„„„„„„(5)
致谢
„„„„„„„„„„„„„„„„„„„„„„„„„„„„„„(5)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学生姓名
:
郑维纪

指导教师

畅海桦
一、 嘉靖“大礼议”
什么是“大礼议”呢?明朝历史 上最荒诞的皇帝明武宗荒淫无嗣,生前亦未
预立储君。因为武宗是孝宗的独子,世宗是兴献王的独子,孝 宗和兴献王都是宪
宗朱见深的儿子,为同父异母兄弟。按明朝祖制,该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大统。杨廷和独揽朝政,他心中的人选也是朱厚熜,认为他“聪明仁孝,德气夙成,伦序
当立”①。并用《 祖训》中“‘兄终弟及’,谁能渎焉?以亲以长,毋如兴世子”
②作为推举朱厚熜上台的依据。而世宗刚 即位,便想借自己尊为天子的地位权力
追崇自己业已亡故的生父,然而却遭到了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廷臣 们的反对,廷
臣们的意见很明确:继统必须兼继嗣,世宗应对孝宗皇帝为“皇父”,以孝宗皇帝
的皇后慈善太后为“圣母”,兴献王、妃为本生父母,不加皇。显然,廷臣们的意
见严重地违背了皇帝的 初衷,不但不能加“皇”字追尊,还被剥夺了父子之名,这
是小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于是嘉靖刚即 位便在追尊其已故生父兴献王一
事上与廷臣们产生了矛盾,其后双方争执不下,直到嘉靖八年才画上句号 ,议礼派
取得了胜利。历史上把此次事件称作“大礼议”事件。
二、万历“争国本

什么是“争国本”呢?所谓国本,即皇太子。“争国本”指的是发生在明万历
年间关于立皇太子 而展开的君臣对抗事件。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像被压制多
年的弹簧一样用肆无忌惮的腐朽怠政报复张 居正,释放自己事事受到牵制的逆反
情绪,不再如往日的励精图治。而这时候,关键性人物郑贵妃来到他 的生命,为万
历单调疲乏的宫廷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安全感,他万般宠爱这个颇具野心的郑妃。
神 宗与原配皇后无嗣,为他生第一个儿子的是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神宗心血来
潮,与相貌平平的宫女发生 关系,事后不得已加封王氏宫女为恭妃,但对其子朱常
洛半点儿也不喜欢。因为宠幸郑妃,万历想废长立 幼,立常洵为太子。此事一直
争论不已,前后延续达十五年之久。最后在孝定李太后的直接干预下,常洛 才被
立为皇太子,群情始安。这建储一事即为“争国本”。
三、成败之因
( 一)皇帝个人的性格因素。嘉靖的性情偏狭、乖戾、刚愎自用、自私自
利,这与其幼时的成长环境不无关 系。嘉靖帝的祖母邵贵妃出身低微,其生母蒋
氏妃也只是一位武官之女,地位低微。基于这种自卑而又逆 反的心理,嘉靖皇帝
对自己的利益比对朝廷的利益更加看重,再加上外藩即位,嘉靖还是位个性突出的皇帝,嗅觉敏锐,自尊意识强烈而又多疑残忍,并尤其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世 宗皇帝内心存在着极其强烈的专制欲望。不过从表面上看,嘉靖对治国似乎兴
趣不大,能执政的人大部分 时间被消耗在西苑的炼丹房和后宫里,将繁琐的国事
交给百官去打理。而万历皇帝的性格偏向温和,优柔 寡断,加上他童年的成长环
境特殊——穆宗的遗言使他对张居正如奉“天父”。张居正对他管教甚严,万 历
的母亲也与他缺乏沟通,万历一直生活在没有同情和爱的,谨言慎行的环境里。
他长大之后, 有了自己的思想,尤其在初掌大权的时候,对权力新鲜感也是不小的,
非常励精图治。但这样的状态仅仅 持续了两年,他长期的被压制使他形同傀儡,
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对张居正和众多大臣敢怒不敢言。他 也开始明白,整个王
朝不是由他一个人操纵运转的,道德信条、封建纲常礼教和成熟的官员政府系统就可以使其正常运转。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个人的宗教信仰也有一定影响,嘉靖
帝尊道教、敬鬼神, 一生乐此不疲,这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荆楚之地本
就是道教的源头。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 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为满足
自己修道和淫乐,嘉靖帝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后来甚至 发生历史上
罕见的宫女弑君,也就是“壬寅宫变”,可见嘉靖的宗教信仰把他引上了痴迷丹
药方 术的邪路。而万历信奉佛教,心境平和,反对一切暴力流血事件。后来他的
性格渐渐趋向消极,不负责任 ,不喜欢仪式,虽然无法作为,但始终保持自己的独
立性格,抵制成为臣僚的工具,只是这种被动的反抗 毕竟力量薄弱。
(二)作为皇帝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这或多或少与臣僚教育有关。嘉靖
自幼勤奋好学,吟诵唐诗,学习古籍,他的父亲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
例行仪式和典礼,并 经常跟随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
典礼的规矩。兴王病逝后,年仅12岁的嘉 靖袭为兴王,王府长史袁宗皋帮助管理
王府事宜。可见,嘉靖对于政治手段和治国方略还是知道一些,不 同于万历的纸
上谈兵。万历自小也是聪慧过人,颇有才情。两宫太后均对他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特别是李太后,着力于把万历培养成千古名君,流芳百世,对万历的教育十分严格,
自万历嗣位之始,她 便移居乾清宫,与万历朝夕相处,日夜谆谆教导,她“教帝颇
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御进筵入, 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
寝处,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 以出”。③后来,万历
离开母亲严厉的教养包围之后,又处于张居正这位严师的教育体系之中。张居正< br>长年以来压抑于高拱之下,许多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而此时却贵为内阁首辅,天
子之师,一心要 把万历培养成材,扭转政局。他特别奏请开“日讲”,讲述的内容
着重于“君德”。他还特地为万历精心 编写符合万历性格的教材和教育内容。万
历的责任范围完全由文臣安排,文官集团需要一个无主见的皇帝 ,一个执行他们
意愿的工具。如弘治时期文官力量已经独立成熟了。对于万历,大臣们更期望他
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可见,嘉靖从小接受了男性化的治国教育,而万历接受的却
是女性化的道德教育,这 也就为后来两人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伏笔。
(三)幕僚。嘉靖拥有众多的幕僚,这里有很多个中原因 ,这背后的权力之
争就是其一。当时所谓的“议礼派”不过是几个不识时务的小人物。张璁上奏
疏时刚中进士,桂萼不过官居六品,其余人如方献夫、席书、霍韬等也都是些不


得志的中 下级官员。对抗的却是以杨廷和集团为首的几乎整个文官集团,大都是
弘治、正德两朝的遗老。不能不说 议礼派表现出了莫大的自信和勇气,从而使世
宗也发现了自己的幕僚集团和可以依靠的力量。没有东宫旧 僚的嘉靖也就借这
次事件选拔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成功打破了杨廷和的势力范围,进行了自己的人
事更替,他“在大礼议中一步步的胜利,其实就是皇权一点点的获得和秩序一步
步的恢复,这一争论跟 明代其他时期的廷议有着本质的不同。”④当然,相当一部
分参与议礼的官员也把这次机会当作一次飞黄 腾达的政治投机,他们作为新进势
力,虽然人微言轻,但有世宗的支持,决定跟当权派不惜一战。万历则 没有可密商
的智囊人物,没有感召力,权力被动,无心腹,内阁大学士也弃他而去。如申时行,
是一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没有魄力,容易妥协的和事佬,总是以德服人。
他对经筵的重视就体现 了他的无为而治,认为文官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信任与和谐。
争国本的官僚多是后来的东林党人,因此它又 是东林党争的一项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道德胜于祖训、法律。万历的“家事”显 然
不如嘉靖的“家事”更能说服人心。从历史记载来看,嘉靖是个孝子,从他死后
“大孝肃皇帝 ”的谥号就可以看出来。出于封建教化的需要,孝道本是统治阶级
大力提倡的,何况最高统治者更要以身 作则,率先垂范。身为孝子,奉嗣先父和追
崇先王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情。而以张璁、桂萼为代表的议礼派 诸人正是拿“人
情”大做文章,由于本乎人情,议礼派的理由看上去更冠冕堂皇。难怪世宗见到
张璁的奏疏后大喜,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他们引经据典,从儒家经典
《礼记》中找出了“礼非 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长子不得为人后”,“君
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其亲”等诸如此类的论 据,证明杨廷和等人的做法是不
通人情的。张居正也高度评价了嘉靖在大礼议中的表现,认为:“圣孝根 心,非天
所授,讵能然乎?且夫析众疑而阐湮典,大智也;不阻不回,断之在独,大勇也;修义
明礼,万世为则,大烈也;广受覃恩,以幸海内,大惠也;承天道,顺人情,上下和洽,
嘉祥屡降,大顺 也。”⑤夏燮也说,杨廷和“但引定陶、濮王二事之不相类者以为
据,于是舍武宗而考孝宗;又以兴献之 于孝宗,与濮王之与仁宗伦序相当,因袭其
称濮王为‘皇伯父’者称兴献为‘皇叔父’,不知嗣君之孙尽 臣诸父昆弟,称兴
献为‘皇叔父’,则夷之于臣下之列,世宗之心必有所不安,而至于舍武宗而考孝宗,遂为继统不继嗣者口实。”⑥
四、两件事之后的明朝
议礼派的张璁、桂萼等人 的上台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了一些实事。他
们夺权成功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在经济 、政治、军事等方面着手
进行了嘉靖年间的改革,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上,针对当时土地兼并异常严
重的情况,采取均平赋役、清理勋戚庄田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
急剧上升;政治 上,整顿吏治,改革官员的选拔制度,基本上澄清了吏治,进一步健
全了官员选拔和赏罚机制,有利于较 为清明的政局的出现;军事方面,整顿京师团
营,充实了明王朝的军事力量,有力的维护了边疆安定和国 家统一。总体上看,改


革调整了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避免了各种矛盾和危机的深化,客 观上有利于社
会的安定,为嘉靖中兴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武宗时代的基本
结 束和嘉靖革新时代的真正到来”,“这种借助大礼议来彻底清洗前朝旧势力的
做法在明代乃至中国古代历 史上极具典型意义,在中国政治史上是一个极为突出
的人事更迭的范例”。⑦
万历年间 的建储之争引起了朝廷巨大震动,这次因皇帝的“家事”引发的
朝廷动荡,比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东 北努尔哈赤扰边影响都要大,万历皇帝没
有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拖延了很久还是屈服了。他对大臣们的 不诚意和虚伪的
伦理感到失望,也不想成为臣僚手里的工具,开始用消极怠工的方式报复臣下,持
久对抗多年,连殿试的题目都是“无为而治”,万历创造了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迹。
而这又引发了一系列 的问题,万历后期,大臣们也是消极应付,贪污腐败,这种怠
惰的运作方式,直接导致了主张“清议”的 东林党的出现,并为后来持久不断的
党争埋下了伏笔。其实,即使没有东林党,文官集团的对立也渐严重 了。


参考文献:
[1](清)
张廷玉等编撰
,《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1月1日
.
[2](明)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明实录》.
[3](清)
夏燮
,《明通鉴》(卷一七六) [M].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5月1日
.
[4](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2月.
[5](明)
谈迁
,《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
[6]汤纲、南炳文合著,《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樊树志,《晚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8](美 )
黄仁宇
,《
万历十五年》
[M].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1月1日
.




注 释:
① (清)谷应泰:《大礼议》,《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
② 《杨廷和传》,《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
③ 《明史•后妃列传》
④ 田澍:《大礼议与嘉靖朝的人事更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45卷第2期
⑤ 《张太岳集》卷10《圣孝纪》
⑥ 《明通鉴》卷49
⑦ 田澍:《大礼议与嘉靖朝的人事更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45卷第2期

致谢:
感谢畅海桦老师在本文成文时给与的帮助和指导,在这四年的
学习 过程中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感谢这四年来畅老师的
悉心教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那些耐人寻味 的教导犹在耳边。同时
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求学期间给予的教导和帮助,还有一起相伴四年
的各位 同窗好友,大学四年一起求学的经历将是我人生永远的宝贵
回忆。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姓 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郑维纪
历史系
历史
0802

畅海桦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内容摘要

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两者均为明朝“国事”之中的“家
事”,为什么前者取 得了绝对的胜利,而后者却以失败而告终呢?本文拟从几个方
面分别论述这其中深刻的原因。



关键词

嘉靖 “大礼议” 万历 “争国本”













The Great Ritual
contention country this
Abstract
Jiajing,
are
victory, While the latter ended in failure i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ral
profound reasons.
【Key Words】
Jiajing























目 录

一、
嘉靖“大礼议”
„„„„„„„„„„„„„„„„„„„„„„(1)

二、
万历“争国本”
„„„„„„„„„„„„„„„„„„„„„„(1)

三、成败之因
(一)皇帝个人的性格因素„„„„„„„„„„„„„„„„„„„„(1)
(二)作为皇帝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2)
(三)幕僚„„„„„„„„„„„„„„„„„„„„„„„„„„(2)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道德胜于祖训、法律„„„„„„„„(3)
四、两件事之后的明朝
„„„„„„„„„„„„„„„„„„„„„(3)

参考文献
„„„„„„„„„„„„„„„„„„„„„„„„„„„(4)
注释
„„„„„„„„„„„„„„„„„„„„„„„„„„„„„„(5)
致谢
„„„„„„„„„„„„„„„„„„„„„„„„„„„„„„(5)
















浅议嘉靖的“大礼议”与万历的“争国本”
学生姓名
:
郑维纪

指导教师

畅海桦
一、 嘉靖“大礼议”
什么是“大礼议”呢?明朝历史 上最荒诞的皇帝明武宗荒淫无嗣,生前亦未
预立储君。因为武宗是孝宗的独子,世宗是兴献王的独子,孝 宗和兴献王都是宪
宗朱见深的儿子,为同父异母兄弟。按明朝祖制,该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大统。杨廷和独揽朝政,他心中的人选也是朱厚熜,认为他“聪明仁孝,德气夙成,伦序
当立”①。并用《 祖训》中“‘兄终弟及’,谁能渎焉?以亲以长,毋如兴世子”
②作为推举朱厚熜上台的依据。而世宗刚 即位,便想借自己尊为天子的地位权力
追崇自己业已亡故的生父,然而却遭到了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廷臣 们的反对,廷
臣们的意见很明确:继统必须兼继嗣,世宗应对孝宗皇帝为“皇父”,以孝宗皇帝
的皇后慈善太后为“圣母”,兴献王、妃为本生父母,不加皇。显然,廷臣们的意
见严重地违背了皇帝的 初衷,不但不能加“皇”字追尊,还被剥夺了父子之名,这
是小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于是嘉靖刚即 位便在追尊其已故生父兴献王一
事上与廷臣们产生了矛盾,其后双方争执不下,直到嘉靖八年才画上句号 ,议礼派
取得了胜利。历史上把此次事件称作“大礼议”事件。
二、万历“争国本

什么是“争国本”呢?所谓国本,即皇太子。“争国本”指的是发生在明万历
年间关于立皇太子 而展开的君臣对抗事件。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像被压制多
年的弹簧一样用肆无忌惮的腐朽怠政报复张 居正,释放自己事事受到牵制的逆反
情绪,不再如往日的励精图治。而这时候,关键性人物郑贵妃来到他 的生命,为万
历单调疲乏的宫廷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安全感,他万般宠爱这个颇具野心的郑妃。
神 宗与原配皇后无嗣,为他生第一个儿子的是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神宗心血来
潮,与相貌平平的宫女发生 关系,事后不得已加封王氏宫女为恭妃,但对其子朱常
洛半点儿也不喜欢。因为宠幸郑妃,万历想废长立 幼,立常洵为太子。此事一直
争论不已,前后延续达十五年之久。最后在孝定李太后的直接干预下,常洛 才被
立为皇太子,群情始安。这建储一事即为“争国本”。
三、成败之因
( 一)皇帝个人的性格因素。嘉靖的性情偏狭、乖戾、刚愎自用、自私自
利,这与其幼时的成长环境不无关 系。嘉靖帝的祖母邵贵妃出身低微,其生母蒋
氏妃也只是一位武官之女,地位低微。基于这种自卑而又逆 反的心理,嘉靖皇帝
对自己的利益比对朝廷的利益更加看重,再加上外藩即位,嘉靖还是位个性突出的皇帝,嗅觉敏锐,自尊意识强烈而又多疑残忍,并尤其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世 宗皇帝内心存在着极其强烈的专制欲望。不过从表面上看,嘉靖对治国似乎兴
趣不大,能执政的人大部分 时间被消耗在西苑的炼丹房和后宫里,将繁琐的国事
交给百官去打理。而万历皇帝的性格偏向温和,优柔 寡断,加上他童年的成长环
境特殊——穆宗的遗言使他对张居正如奉“天父”。张居正对他管教甚严,万 历
的母亲也与他缺乏沟通,万历一直生活在没有同情和爱的,谨言慎行的环境里。
他长大之后, 有了自己的思想,尤其在初掌大权的时候,对权力新鲜感也是不小的,
非常励精图治。但这样的状态仅仅 持续了两年,他长期的被压制使他形同傀儡,
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对张居正和众多大臣敢怒不敢言。他 也开始明白,整个王
朝不是由他一个人操纵运转的,道德信条、封建纲常礼教和成熟的官员政府系统就可以使其正常运转。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个人的宗教信仰也有一定影响,嘉靖
帝尊道教、敬鬼神, 一生乐此不疲,这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荆楚之地本
就是道教的源头。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 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为满足
自己修道和淫乐,嘉靖帝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后来甚至 发生历史上
罕见的宫女弑君,也就是“壬寅宫变”,可见嘉靖的宗教信仰把他引上了痴迷丹
药方 术的邪路。而万历信奉佛教,心境平和,反对一切暴力流血事件。后来他的
性格渐渐趋向消极,不负责任 ,不喜欢仪式,虽然无法作为,但始终保持自己的独
立性格,抵制成为臣僚的工具,只是这种被动的反抗 毕竟力量薄弱。
(二)作为皇帝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这或多或少与臣僚教育有关。嘉靖
自幼勤奋好学,吟诵唐诗,学习古籍,他的父亲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
例行仪式和典礼,并 经常跟随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
典礼的规矩。兴王病逝后,年仅12岁的嘉 靖袭为兴王,王府长史袁宗皋帮助管理
王府事宜。可见,嘉靖对于政治手段和治国方略还是知道一些,不 同于万历的纸
上谈兵。万历自小也是聪慧过人,颇有才情。两宫太后均对他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特别是李太后,着力于把万历培养成千古名君,流芳百世,对万历的教育十分严格,
自万历嗣位之始,她 便移居乾清宫,与万历朝夕相处,日夜谆谆教导,她“教帝颇
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御进筵入, 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
寝处,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 以出”。③后来,万历
离开母亲严厉的教养包围之后,又处于张居正这位严师的教育体系之中。张居正< br>长年以来压抑于高拱之下,许多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而此时却贵为内阁首辅,天
子之师,一心要 把万历培养成材,扭转政局。他特别奏请开“日讲”,讲述的内容
着重于“君德”。他还特地为万历精心 编写符合万历性格的教材和教育内容。万
历的责任范围完全由文臣安排,文官集团需要一个无主见的皇帝 ,一个执行他们
意愿的工具。如弘治时期文官力量已经独立成熟了。对于万历,大臣们更期望他
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可见,嘉靖从小接受了男性化的治国教育,而万历接受的却
是女性化的道德教育,这 也就为后来两人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伏笔。
(三)幕僚。嘉靖拥有众多的幕僚,这里有很多个中原因 ,这背后的权力之
争就是其一。当时所谓的“议礼派”不过是几个不识时务的小人物。张璁上奏
疏时刚中进士,桂萼不过官居六品,其余人如方献夫、席书、霍韬等也都是些不


得志的中 下级官员。对抗的却是以杨廷和集团为首的几乎整个文官集团,大都是
弘治、正德两朝的遗老。不能不说 议礼派表现出了莫大的自信和勇气,从而使世
宗也发现了自己的幕僚集团和可以依靠的力量。没有东宫旧 僚的嘉靖也就借这
次事件选拔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成功打破了杨廷和的势力范围,进行了自己的人
事更替,他“在大礼议中一步步的胜利,其实就是皇权一点点的获得和秩序一步
步的恢复,这一争论跟 明代其他时期的廷议有着本质的不同。”④当然,相当一部
分参与议礼的官员也把这次机会当作一次飞黄 腾达的政治投机,他们作为新进势
力,虽然人微言轻,但有世宗的支持,决定跟当权派不惜一战。万历则 没有可密商
的智囊人物,没有感召力,权力被动,无心腹,内阁大学士也弃他而去。如申时行,
是一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没有魄力,容易妥协的和事佬,总是以德服人。
他对经筵的重视就体现 了他的无为而治,认为文官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信任与和谐。
争国本的官僚多是后来的东林党人,因此它又 是东林党争的一项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道德胜于祖训、法律。万历的“家事”显 然
不如嘉靖的“家事”更能说服人心。从历史记载来看,嘉靖是个孝子,从他死后
“大孝肃皇帝 ”的谥号就可以看出来。出于封建教化的需要,孝道本是统治阶级
大力提倡的,何况最高统治者更要以身 作则,率先垂范。身为孝子,奉嗣先父和追
崇先王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情。而以张璁、桂萼为代表的议礼派 诸人正是拿“人
情”大做文章,由于本乎人情,议礼派的理由看上去更冠冕堂皇。难怪世宗见到
张璁的奏疏后大喜,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他们引经据典,从儒家经典
《礼记》中找出了“礼非 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长子不得为人后”,“君
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其亲”等诸如此类的论 据,证明杨廷和等人的做法是不
通人情的。张居正也高度评价了嘉靖在大礼议中的表现,认为:“圣孝根 心,非天
所授,讵能然乎?且夫析众疑而阐湮典,大智也;不阻不回,断之在独,大勇也;修义
明礼,万世为则,大烈也;广受覃恩,以幸海内,大惠也;承天道,顺人情,上下和洽,
嘉祥屡降,大顺 也。”⑤夏燮也说,杨廷和“但引定陶、濮王二事之不相类者以为
据,于是舍武宗而考孝宗;又以兴献之 于孝宗,与濮王之与仁宗伦序相当,因袭其
称濮王为‘皇伯父’者称兴献为‘皇叔父’,不知嗣君之孙尽 臣诸父昆弟,称兴
献为‘皇叔父’,则夷之于臣下之列,世宗之心必有所不安,而至于舍武宗而考孝宗,遂为继统不继嗣者口实。”⑥
四、两件事之后的明朝
议礼派的张璁、桂萼等人 的上台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了一些实事。他
们夺权成功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在经济 、政治、军事等方面着手
进行了嘉靖年间的改革,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上,针对当时土地兼并异常严
重的情况,采取均平赋役、清理勋戚庄田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
急剧上升;政治 上,整顿吏治,改革官员的选拔制度,基本上澄清了吏治,进一步健
全了官员选拔和赏罚机制,有利于较 为清明的政局的出现;军事方面,整顿京师团
营,充实了明王朝的军事力量,有力的维护了边疆安定和国 家统一。总体上看,改


革调整了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避免了各种矛盾和危机的深化,客 观上有利于社
会的安定,为嘉靖中兴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武宗时代的基本
结 束和嘉靖革新时代的真正到来”,“这种借助大礼议来彻底清洗前朝旧势力的
做法在明代乃至中国古代历 史上极具典型意义,在中国政治史上是一个极为突出
的人事更迭的范例”。⑦
万历年间 的建储之争引起了朝廷巨大震动,这次因皇帝的“家事”引发的
朝廷动荡,比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东 北努尔哈赤扰边影响都要大,万历皇帝没
有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拖延了很久还是屈服了。他对大臣们的 不诚意和虚伪的
伦理感到失望,也不想成为臣僚手里的工具,开始用消极怠工的方式报复臣下,持
久对抗多年,连殿试的题目都是“无为而治”,万历创造了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迹。
而这又引发了一系列 的问题,万历后期,大臣们也是消极应付,贪污腐败,这种怠
惰的运作方式,直接导致了主张“清议”的 东林党的出现,并为后来持久不断的
党争埋下了伏笔。其实,即使没有东林党,文官集团的对立也渐严重 了。


参考文献:
[1](清)
张廷玉等编撰
,《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1月1日
.
[2](明)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明实录》.
[3](清)
夏燮
,《明通鉴》(卷一七六) [M].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5月1日
.
[4](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2月.
[5](明)
谈迁
,《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
[6]汤纲、南炳文合著,《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樊树志,《晚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8](美 )
黄仁宇
,《
万历十五年》
[M].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1月1日
.




注 释:
① (清)谷应泰:《大礼议》,《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
② 《杨廷和传》,《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
③ 《明史•后妃列传》
④ 田澍:《大礼议与嘉靖朝的人事更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45卷第2期
⑤ 《张太岳集》卷10《圣孝纪》
⑥ 《明通鉴》卷49
⑦ 田澍:《大礼议与嘉靖朝的人事更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45卷第2期

致谢:
感谢畅海桦老师在本文成文时给与的帮助和指导,在这四年的
学习 过程中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感谢这四年来畅老师的
悉心教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那些耐人寻味 的教导犹在耳边。同时
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求学期间给予的教导和帮助,还有一起相伴四年
的各位 同窗好友,大学四年一起求学的经历将是我人生永远的宝贵
回忆。

师说教案-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书


秋游作文-水浒传第一回


北京市司法局网站-考试报


杭州外国语学校-3分钟英语演讲稿


盘山县-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国庆节黑板报设计-上海出国留学中介


责任意识-大学生求职信


教师节英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