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练习.——句子(答案)
优秀团员主要事迹怎么写-贵州教育考试网
一. 指出下面各句中画线部分是什么短语充当的什么成分。
1.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
2.
京都东大门的三元桥开阔、舒展、豁亮。( )
3.
为了今天的幸福,无数先烈牺牲了他们的生命。( )
4. 他吵得我们睡不着觉。(
)
5. 统筹方法是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6.
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 )
7. 他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
8. 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鲁迅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赖的同志。( )
9.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
来
“支撑门户”。( )
10. 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这项任务。( )
二. 选择正确的答案。
1.
“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吃的穿的
B. 我们吃的穿的 C. 吃、穿
2.
“老师的一番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句的宾语中心语是( )
A. 启示
B. 我们很大启示 C. 我们、启示
3. 他们这样做是对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他们 B. 这样做 C. 他们这样做
4.
“你没有很好地使用而把它轻易放过的那一点钟是永远不能返回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那一点钟 B. 你 C. 你没有很好„„那一点钟
5.
“你深情地向人们点了点头”一句的宾语是( )
A. 头 B. 点头
C. 点了点头
6. “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一句的主语是( )
A. 一个巨浪 B. 巨浪 C. 小船
7.
“看守在楼道里粗暴地嚷起来了”一句的谓语中心语是( )
A. 起来 B.
嚷 C. 粗暴
8. 一道电光在天空中闪了两下,一句中“两下”是( )
A. 宾语 B. 补语 C. 谓语中心语
9.
社会的动乱、人民的痛苦都在杜甫的诗中反映出来,主语中心语( )
A. 痛苦
B. 诗 C. 动乱、痛苦
10. “操场上就剩下他们几个人了”一句的宾语是(
)
A. 他们几个人 B. 他们 C. 几个人
三.
提取句子主干。
1. 人人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理想。( )
2.
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
3. 我觉得他有很好的素质。( )
4.
一朵朵精致的伞花点缀在那亮闪闪的街道上。( )
5.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不明确的。(
)
6. 报晓的雄鸡鸣声是集合的信号。( )
7.
老师按照同学们的身高排座位。( )
8.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自己才行是一切骄傲人的共同特点。( )
9. 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
10.
事实证明他做得对。( )
四. 判断正误。
1. “今天比昨天冷多了”和“今天,他们打扮得很漂亮”两个句子中的“今天”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
一
样的。( )
2.
“他浪费了一个多小时”和“他写了一个多小时”两句中的“一个多小时”在句中都做宾语成分。( )
3. “我买了三本书”中“三本”是宾语,“我买了三次书”中“三次”是补语,“我三次去书店买书
”中
“三次”是状语。( )
4.
“他得了奖是件很高兴的事”。一句是主谓短语做主语。( )
5.
“实现这个计划是件很容易的事”一句中“计划”是主语。( )
6.
“六千名代表汇集北京,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一句的主干应是:代表标志到来。( )
7.
“老师交给我们许多知识”是个双宾语句,宾语是“我们”“知识”。( )
8.
“我听见妈妈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一句中听见的宾语是一个动宾短语。( )
9.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一句中做主语的是主谓短语。( )
10. “他断定地球应是一个赤道半径要北极半径大一些的扁球体”一句中做宾语的应是主谓短语。(
)
五. 下面的句子有单句有复句,请在句后的括号中标明。
1.
被暴风雨冲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过似的躺在烂泥里。( )
2.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 )
3.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四十里,有一座悬翁山。(
)
4. 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 )
5.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
的教
育意义。( )
6.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不懈的努力来获取优异的成绩。(
)
7.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自己才行是骄傲人的共同特点。( )
8. 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认真地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重
要
标志。( )
9.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 )
10.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他那种崇高的风格时,就会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
11.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
12.
每一位学者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时,就一直将这兴趣带到坟墓。( )
13.
他的学习好,身体也很好。( )
14.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
15.
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是很好吗?( )
16.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 )
17.
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八岁学戏,十岁登台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六十七岁因病逝世。( )
六.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
之公。公曰:“嘻!晏子
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三致之,终再
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
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
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
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
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
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
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方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 进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分食食之 ② 食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知 ② 孰谓汝多知乎
D.
①忠臣不为也 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 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 分食食之
② 言之公 ③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 一豆之食
⑤ 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⑥ 婴闻之 ⑦
以君之赐 ⑧寡人之过也
A. ①③⑥ B. ③⑤ C. ④⑧ D.
③⑤⑦
5.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章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试题答案】
一.
1. 动补——定
2. 并列——谓 3. 介宾——状
4. 主谓——补 5.
动宾——定 6. 动宾——宾
7. 主谓——宾
8.介宾——状 9. 主谓——补
二.
1. B
2. C 3. C 4. C 5. A 6. A 7. B 8.
B 9. C 10. A
三. 略
四.
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错 6. 错
7. 对 8. 错 9. 错 10.对
五.
1. 单 2. 单 3. 复 4. 单 5. 单
9. 复
10. 单 11. 单 12. 单 13. 复
17. 单
六
1. C 2. A 3. A 4. B 5. B
6. 单 7. 单
14. 复 15.单
8. 单
16. 单
一. 指出下面各句中画线部分是什么短语充当的什么成分。
1.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
2.
京都东大门的三元桥开阔、舒展、豁亮。( )
3.
为了今天的幸福,无数先烈牺牲了他们的生命。( )
4. 他吵得我们睡不着觉。(
)
5. 统筹方法是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6.
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 )
7. 他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
8. 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鲁迅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赖的同志。( )
9.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
来
“支撑门户”。( )
10. 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这项任务。( )
二. 选择正确的答案。
1.
“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吃的穿的
B. 我们吃的穿的 C. 吃、穿
2.
“老师的一番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句的宾语中心语是( )
A. 启示
B. 我们很大启示 C. 我们、启示
3. 他们这样做是对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他们 B. 这样做 C. 他们这样做
4.
“你没有很好地使用而把它轻易放过的那一点钟是永远不能返回的”一句的主语是( )
A. 那一点钟 B. 你 C. 你没有很好„„那一点钟
5.
“你深情地向人们点了点头”一句的宾语是( )
A. 头 B. 点头
C. 点了点头
6. “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一句的主语是( )
A. 一个巨浪 B. 巨浪 C. 小船
7.
“看守在楼道里粗暴地嚷起来了”一句的谓语中心语是( )
A. 起来 B.
嚷 C. 粗暴
8. 一道电光在天空中闪了两下,一句中“两下”是( )
A. 宾语 B. 补语 C. 谓语中心语
9.
社会的动乱、人民的痛苦都在杜甫的诗中反映出来,主语中心语( )
A. 痛苦
B. 诗 C. 动乱、痛苦
10. “操场上就剩下他们几个人了”一句的宾语是(
)
A. 他们几个人 B. 他们 C. 几个人
三.
提取句子主干。
1. 人人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理想。( )
2.
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
3. 我觉得他有很好的素质。( )
4.
一朵朵精致的伞花点缀在那亮闪闪的街道上。( )
5.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不明确的。(
)
6. 报晓的雄鸡鸣声是集合的信号。( )
7.
老师按照同学们的身高排座位。( )
8.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自己才行是一切骄傲人的共同特点。( )
9. 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
10.
事实证明他做得对。( )
四. 判断正误。
1. “今天比昨天冷多了”和“今天,他们打扮得很漂亮”两个句子中的“今天”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
一
样的。( )
2.
“他浪费了一个多小时”和“他写了一个多小时”两句中的“一个多小时”在句中都做宾语成分。( )
3. “我买了三本书”中“三本”是宾语,“我买了三次书”中“三次”是补语,“我三次去书店买书
”中
“三次”是状语。( )
4.
“他得了奖是件很高兴的事”。一句是主谓短语做主语。( )
5.
“实现这个计划是件很容易的事”一句中“计划”是主语。( )
6.
“六千名代表汇集北京,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一句的主干应是:代表标志到来。( )
7.
“老师交给我们许多知识”是个双宾语句,宾语是“我们”“知识”。( )
8.
“我听见妈妈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一句中听见的宾语是一个动宾短语。( )
9.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一句中做主语的是主谓短语。( )
10. “他断定地球应是一个赤道半径要北极半径大一些的扁球体”一句中做宾语的应是主谓短语。(
)
五. 下面的句子有单句有复句,请在句后的括号中标明。
1.
被暴风雨冲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过似的躺在烂泥里。( )
2.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 )
3.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四十里,有一座悬翁山。(
)
4. 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 )
5.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
的教
育意义。( )
6.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不懈的努力来获取优异的成绩。(
)
7.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自己才行是骄傲人的共同特点。( )
8. 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认真地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重
要
标志。( )
9.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 )
10.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他那种崇高的风格时,就会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
11.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
12.
每一位学者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时,就一直将这兴趣带到坟墓。( )
13.
他的学习好,身体也很好。( )
14.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
15.
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是很好吗?( )
16.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 )
17.
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八岁学戏,十岁登台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六十七岁因病逝世。( )
六.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
之公。公曰:“嘻!晏子
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三致之,终再
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
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
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
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
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
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
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方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 进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分食食之 ② 食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知 ② 孰谓汝多知乎
D.
①忠臣不为也 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 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 分食食之
② 言之公 ③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 一豆之食
⑤ 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⑥ 婴闻之 ⑦
以君之赐 ⑧寡人之过也
A. ①③⑥ B. ③⑤ C. ④⑧ D.
③⑤⑦
5.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章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试题答案】
一.
1. 动补——定
2. 并列——谓 3. 介宾——状
4. 主谓——补 5.
动宾——定 6. 动宾——宾
7. 主谓——宾
8.介宾——状 9. 主谓——补
二.
1. B
2. C 3. C 4. C 5. A 6. A 7. B 8.
B 9. C 10. A
三. 略
四.
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错 6. 错
7. 对 8. 错 9. 错 10.对
五.
1. 单 2. 单 3. 复 4. 单 5. 单
9. 复
10. 单 11. 单 12. 单 13. 复
17. 单
六
1. C 2. A 3. A 4. B 5. B
6. 单 7. 单
14. 复 15.单
8. 单
16.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