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华解读

萌到你眼炸
660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7: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东京大学排名-考前准备


中庸精华解读



《中庸》精华解读

1、天命①之谓性②,率③性之谓道④,xiū(xiū读)⑤ 道之谓教⑥。道也者,不可须y
ú(yú者)⑦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⑧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莫⑨xiàn(xi
àn不)⑩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zhòng(zhòng发)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

【注释】

?中: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中节:中,音zhòng种,符合的意思。节,节度的意思。这里指符合周礼规定的
礼仪规范。
?达道:普遍遵循的原则。
?致:达到的意思。
?位:位置。这里用作动词,位于其应在的位置的意思。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
修养叫做“教”。
“道”片刻不能离开,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品德高尚
的人(君 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 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当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
时候,其言行更加谨慎。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 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
并且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可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长繁育。

【解读】

此段文字是《中庸》的第一章,《中庸》这部小书的内容基本都围绕本章而展开。
《中庸》原本是 《札记》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一部儒家思想资
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 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
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一般认为《礼记》 的《中庸》篇是孔子的孙子子
思担忧儒学失传,特意留下来的“心法”,并将其传授给孟子。所谓心法也 就是形成孔
子时代儒学的基础原理。不管任何时代,只要找到这个心法,就能够再将孔子的儒学思
想重新架构起来。
关于《中庸》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有这样一种说法:孔子开创了儒学文化 的辉
煌时期,但却没有系统的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如同有人送你一台电脑,却不


告诉你电脑运行的基本原理,你不了解原理,要想获得电脑就只能从别人手里购买成品,
卖家 把高端CPU换成低端产品你也弄不清楚,只好吃哑吧亏。不过孔子在晚年还是把他
的思想体系的基本原 理告诉了曾



子,于是 曾子写出来一部《大学》——相当于造了一台电脑给
后世人使用,然后曾子又把这个基本原理告诉了子思 ,而子思则担心这个原理迟早有一
天会被人丢掉,就在将其传给了孟子的同时,把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原 理写成了《中庸》。
果然不出子思所料,孟子他老人家只顾自己讲着痛快,自他而后,儒学就后继无人了 。
眨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一千四百年,到了宋朝,朱熹识得儒学的心法,从《礼记》中将
《 中庸》篇抽出进行整编和注解,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
书”之一,成 为宋代以后的官方教科书。而久已无人问津的儒学也从此发扬光大。
那么中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何以它竟能成为重构儒学文化与思想的契点?
《中庸》第一章这段 文字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文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
调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慎其 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
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其独也。”
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
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不说违背道德的 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
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 独自修的原则。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到晚年时,仍逐字逐句修改文稿。他的夫人取笑他说,“ 你
那么认真做作业,还怕先生骂吗?”他回答说,“不怕先生骂,但怕后生笑啊!”一个一
流的 文学家还是这样“怕”自己的文章有不妥的地方,这种敬业精神就是慎独精神使然。
解决了上述思 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
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
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
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 怒哀乐是人人都
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 。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
序井然 ,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中庸”的“庸”字为平常之意。“中庸”的表面意思就是要人们以“中 ”作为为
人处世的日常规则,也就



是说我们要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地处置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我
们做人做事、于人于己都应该遵循“平庸” 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遵循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保持与天地,与自然的相一致,也就是说要“中和 ”,现在我们称之为和谐。
同样中庸也绝不是让我们去做庸才,碌碌无为,草木一生,只是说在改变客观 世界的同
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主观世界更加坦然,更加自在。
综合而言中庸是为人处世 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
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三棵树,一高大而挺拨者;一矮小而奇陋者;一不高不矮不丽< br>不陋者。忽一日,那棵高大而挺拨者不见了,随之矮小而奇陋者亦不见了,惟剩那株不
高不矮不丽 不陋者,生动地活在那里。有人问主人缘故。主人说:“高大而挺拨者砍了
可作栋梁之用;矮小而奇陋者 不甚雅观,又无所作为,存之何用?至于那棵不高不矮不
丽不陋者,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看起来又不怎么 碍眼,与其砍掉不如留着。”
有人说,做那种不高不矮不丽不陋的人,这就是中庸之道吗?我看, 不是。它不过
是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决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决不是为了个人的饱食终日。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
风险,他也决 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
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 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但遗憾的是,由于历来人们对中庸缺乏明 确的思辨思维,更兼因历朝历代的暴政者
恶意的曲解与愚弄,最终让中庸思想的光芒被掩盖。现在谈到中 庸,许多人首先联想到
的却是圆滑、模棱两可、保守与妥协,甚至是和稀泥。
近代著名思 想家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祟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
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 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复杂。
说到国人对于中庸的无知,鲁迅先生的《中国的艺术》一文中有过深刻的揭露:
“遇见强者,不 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
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 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
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 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
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 无往而不合
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



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鲁迅先生的这番话语揭示了国人对中庸思 想在认识上的误区,鞭策入里,入木三分。
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我们却迷陷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曲 解之上,这实在是一个莫
大的悲哀。


2、忠恕①违道不远,施诸②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庸③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 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
子胡④不zào(zào庸)慥⑤尔!(第十三章)

【注释】


【译文】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
加给别人。
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
励自己努力;做人做事 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尽。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
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 实呢?



【解读】
这两段话,孔子重点谈 论了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原则——忠恕之道,这一思想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
说到 忠恕之道,我们一般引用较多的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认
为忠恕就是做到尊重自己的 需要,同时尊重他人的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且还有
这样一个传说:1988年1月,75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聚集法国巴黎开会的时候讨论一个
问题,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和平共存需要靠什么思想?与 会者首先提出来是基督教,
因为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思想是优势的文化,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基督徒。但 伊斯兰教
徒说基督教带给世界很多压力,我们不能接受,还是伊斯兰教比较好。因为“伊斯兰”
三个字就是和平的意思,但是有人提出伊斯兰教世界充满了战乱。又有人提出来说,我
们需要佛教,还是 遭到了反对。后来有个人提需要孔子,孔子提出来之后,居然没有人
反对了。因为他们知道孔子说过一句 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不过在联合国大厅里,却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中国格言。这句话说得太
好了,我不希望别人对我怎么做,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做。我不希望别人 在背后批评我,
我就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这一来的话不是互相尊重,不是互相关怀?如果人类以这八< br>个字作为座右铭,人类不是和平共存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确是人类社会应该
确保的道德 底线。
但是“己所不欲”的思想只是表达了忠恕之道的一个方面,而“己之所欲”的内容
是不是就应该保持克制,而不去影响别人呢?当然不是。因为孔子还有一句话,就是“己
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



而达人”。凡是 自己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也希望周围的人能
够达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22日在新德 里印度科学宫就中印关系和中国发
展道路发表重要演讲时候,引用了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胡 主席的意思是说
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这就是忠恕之道< br>的第二个方面。
忠恕之道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在成绩或功劳面前不要独自占有,在缺点过 错面前
不要推诿他人,即“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功不独居,过不
推诿”这三个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之道。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 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所以老是
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 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有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 佛。苏
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
印 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听了,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 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
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 佛,那说明他心中有
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这个故事给了我莫 大的启示。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有些人能够活得欢欣
温暖,而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人与人 之间生活的差距真的有如此之大吗?一个人,


应该积极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 件事,每一个人,有所得,应该高兴满足,
有所失,则细细体会过程,相信也必有所得。对人随缘,对事 随心,正所谓“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天下之达道①五,所以②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③也,
朋友之 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zhì(zhì之)④、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
行之者,一⑤也 。或⑥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⑦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
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 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zhì(zhì曰),
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 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
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天下人通行不变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
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 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
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 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
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 也就是
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
们 ,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
说:“喜欢学习就接 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
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 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
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解读】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 子、
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
的人 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记》
中的一篇《礼运》所言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
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近代以来这五伦一度被列为封
建思想, 致使很多人以五伦为封建大毒草而远离之。细观这五伦,实际包含了人生中所
有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赤裸 裸地来到世界,必须学会生存法则才能在社会立足。在这个
过程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今 日从家庭到学校所教的,大都是“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之类的“丛林法则”,而不是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姊妹、朋友之间
的互敬互爱。尽管口头上一个劲的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实际上教育 的善
善教化作用已经被彻底淡化。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加之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必然造就


了青少年的思想紊乱,精神无所信托。
其实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沉淀着浓厚的文化传统 。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
看》便成经典,一曲《流浪歌》便能传遍大江南北。可见,孝文化还是 扎根于中国人的
心底。然而社会上对于孝文化的关注,实在也太少了。父母爱子女,是所有动物的共性;
不过反哺孝敬老人,却是人类所特有。所以“孝”是人与动物最大区别之一。可是今天
某些“有 娘生没娘教”的不孝之子,竟然视“孝”如仇,以“能养”为“还贷”,其父
子(母女)之情竟如此淡薄 。这告诉我们,教育中“孝的教育”势在必行。否则,人与
人之



间的关系,真是就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只有你 死我
活的生存竞争了,那不成了丛林的世界?所以,五达道不可丢。
那么,调节五伦的人 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 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
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 ?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
来培植加固。
华人的商界领袖、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发家故事, 一直在社会上流传。他之所以成为
香港大富豪,离不开其在关键时刻的“智、仁、勇”表现。
李嘉诚早年不是很有钱。一天,他请了一群专家,问他们如何积累财富,这些专家
给他一些建议,他选择 了其中一条:买香港股市的股票。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他自己
都不知道,或许一生也不会有答案。做好 选择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卖掉了家里所有的财
物,全部买进香港的股票,结果炒了香港股市的大底。过了 两年,他又问这些专家,如
何保持财富的持续增长,这些专家说,香港的地产可能见低谷了,于是他卖掉 所有的股
票。虽然股票还没有见顶,但是他认为地产的机会大于股票,他还是卖掉所有的股票然
后买进地产。结果他又炒了一个地产的大底。通过这两大手笔,李嘉诚奠定了自己的发
家的基石。
成功都是一样的,李嘉诚之所以成为了香港的首富,首先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当时
专家跟他 很多建议,他可以选择最正确的,这就是眼光。其次就是胆气:他敢卖掉所有
财产,然后全部买进股票或 房地产,这就是胆气。《中庸》中对人的要求讲三点:智,
仁,勇。李嘉诚的眼光就是智,他的做法就是 勇,最后他热心慈善事业,2009年4月
22日,他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 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
这可谓是仁。所以他才可以成为华人的商界领袖。
而蒋介 石在1938年6月9日凌晨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大坝,以便阻击日军,却
造成百万民众死亡,可谓“ 智、仁、勇”的反面典型。1938年,国共两党同仇敌忾,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激战正酣。2月份开始, 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正与日本侵略者进
行徐州大会战,国民党在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后,南北两线 日军不断增兵,这次胜利
没有扭转徐州战场的局势。接下来日军占领徐州,攻陷河南省会开封,并企图打 通向南
进发直捣武汉的线路。在这危急时刻,蒋介石竟然下令炸开了在花园口的黄河南岸大坝,
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
开后第4个月 ,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



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同时大坝绝口也造成黄河下
游的大规模水灾,百万民众死亡,不知情的 当地民众对国民党产生了强烈不满。事后,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 河大堤。蒋介石下令炸开
黄河大坝,日军改变进军路线,使得炸坝阻敌成效甚微,如此料敌不明,是谓不 智;死
人近百万,如此不顾百姓死活,是谓不仁;事后,百般抵赖,不肯认账,死不认错,是
谓 不勇。如此不智、不仁、不勇之表现,早已为后来的败走台湾做了伏笔。


4、凡事豫①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jié(jié豫)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
不疚③,道前定则不穷。(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 预备,就不会理屈
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
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解读】

“凡事豫则立,不 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
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
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 范畴。
“言前定则不跲”,“跲”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字左边是个足字,右边是个
合字,用文言文的注解叫做“颠仆”,颠仆就是走路跌倒了。言语事前没想好,话语漏
洞百出,或者无 话可说,其窘迫状如同走路时突然跌倒。古人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信
口开河”,一开口就像河流里面 的水一样,淊淊不绝。说了很多错误的话,自己还不知
道,那是失败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的的正确 与否、合适与否,直接会导致事情的
成败。我们在世间,办大事、办小事,都要用言语,就是求学,也要 用言语。说话要得
体,要慎重。
“事前定则不困”,“困”这个字外面一个围框,四方围 起来的,里面是一个木字,
木被四方包围,使得它在里面无法伸展,感觉得很困扰。因此引申的意思,就 是困难的
意思。遇到困难,所做之事情将无法继续前行。因此,行事之前要有计划。所谓“三思
而后行”。你事先把这个事情,一步一步都想好了,遇到任何问题出现了,你都有解决
的办法,这都是事 先想好啊,然后你才没有困难,就是有困难发生的时候,你都可以应
付,有办法来应付。这是“事前定则 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疚”是什么呢?疚是当“病”字讲。“行”是执行,就在执行的时候,你也要有执行的程序的。比如说,你要准备



旅游,在国内旅游也好,到国外去旅游也好,当然要用一个的


旅游。正式的要出发的时候 这叫行,出发的时候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在旅途上,可能
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都是要想好。所以在执 行之前,都要想好,在执行的时候,任何
一种状况,就不会发生了,就算是发生了问题,也能够针对这个 事先就想好,马上就能
解决。这样执行的事情,就不会有后悔的事情。所谓后悔是事情办错了,才有后悔 ,你
一切都安排好了,没有错误那就不会有后悔了。



5、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dǔ(dǔ慎)②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
③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 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
必明,虽柔必强。(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广泛 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
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 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
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 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
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 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
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是愚笨之人,也一定可以变得聪明起来, 即使
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得刚强起来。

【解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
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
为学的 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
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 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 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
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 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
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 不能为自
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
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
就要努力践履 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
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 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



做到“笃行”。
中国许多高校的校训都源自《中庸》的这句话。例如西安理工大学的校训就是这 句
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山大学的校训为“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笃行”,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复旦大学校训是
“博学 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之所以众多高校不约而同的使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就因
为其中所包含的学问之道 ,可谓亘古不变。
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方法下,我们还需要具有“弗措” 的
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精神 ,以及“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
鸟先飞”的态度,龟兔 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


6、在下位不获①乎上,民不 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②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 亲有道,反诸身不诚③,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第二十章)
自④诚明⑤,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其次⑥致⑦曲,曲能有诚。(第二十三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dǎo(dǎo成)⑧也。诚 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
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第二十五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第二十
六章)

【注释】


【译文】

在下位的 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
的人信任是有办法的,得不到朋 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
有办法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 父母是有办法的,自己不真诚就不能
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 真诚。
由于有天生的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的,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的,这
叫做人为的教育。达到了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比圣人次一等的普通人应该在局部的小事情上下功夫,这样也能做到真诚。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而 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没有真诚就没
有了万事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 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且还要完
善万事万物。
所以,极端真诚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不停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
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



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解读】
“诚”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经典都对 其有所论述。
《中庸》也不例外。在《中庸》里从第二十章后半部分开始一直到第二十六章集中的对


诚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
今天我们说要讲诚信。诚信缺失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活 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诚信的缺
失严重地扭曲了人类的心灵,使人类精神生活处于一种高度的相互戒备状态 之中,这一
点无疑大大弱化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也无疑是一种不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诚信呢?关于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构建之外,还
应该加强对人 们的诚信教育。而欲使诚信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吸收
中外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有关诚信 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在这方面,《中庸》的诚说为我们
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诚信” 这个词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诚”,其二为“信”。《中庸》认为:“在下
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 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
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 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
善,不诚乎身矣。”如果要想获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就要与周 围的同事朋友相交要讲信
用;如果要赢得同事朋友的信任,就要孝顺父母亲人;如果要孝顺父母。就应该 自身要
做到真诚;想要做的内心的真诚,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上级赏识、朋友信任、孝顺父
母 ,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内心的真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中庸》所
说的“诚”。有诚才 有信。
今天所说的诚信,关注的“信”这一层次,并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社会信用制度,
殊不知没有内心的真诚,何来信任。因此要做到诚信,还是应该多从内在层面加强自身
的修养。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性,“圣人”
只要 由这种本性出发,就懂得为人处世的道路,正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而普通人
需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 ,明白善恶是非,然后于人于事就能真诚,这就是“自明诚,谓
之教”。我们普通人只要能够做到“致曲 ”,即在细小的事情上下功夫,通过“内省”,
使小事上的“善端”扩展开去,由微到显,也能达到至诚 的境界,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
德情操的正人君子,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通过从小事做起扩充善端从 而达到至诚
的方法,并不是要我们脱离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在生
活中通过点点滴滴进行“内省”。这



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信乎”的修养论是基本一致的。
这个诚,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内心的真诚,而且还要用来完成万事万物。“诚者,非
自成己而 已也,所以成物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企业需要对雇员、顾客、供应
商、股东、社会公众等利益 关系讲究信誉,也就是企业信誉不仅需要针对企业自身,还
需要有效地将企业信誉传递给企业的利益关系 者。其中企业内部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企
业外部信誉建立的根基。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 也”,为人要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
一切有所成就。台湾大同公司有一句座佑铭。 就是“创造利润分享员工”我们可以发现
一家能长久经营的企业,除了有它健康的企业文化之外,一定有 他的企业理想与使命观。
大同公司在台湾已超过半个世纪,它能迄立于今,就是有其企业文化与理想。身 为一个
老板,创建一家企业当然非常艰辛,也因为创业不易,所以更想珍惜守成,而守成之道
就 在于了解与共创业的职工分享的重要与价值。了解这个道,就是要实践成已并成物的
仁智之举。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校训中有“诚以修身,信以待人”这两句话,真正点明了< br>“诚”与“信”的逻辑关系,先诚后信,有诚有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曾经有着优
良传统的中 国人,在守信守时上面,反而不如西方。有人说,欧美人,对他们不愿接受
的事情,一般会直截了当说出 来;日本人呢,可能不好意思,要扭捏一阵子;只有中国
人,答应得很干脆,也忘得很干脆,不是中国人 记忆力不好,而是答应的时候根本就没
当一回事。看来,我们真的需要“诚以修身”了。

7、君子尊德性而道①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
厚②以崇 ③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④。国有道⑤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⑥。(第二十七章)

【注释】


【译文】

君子 既要尊崇道德修养,又要致力于勤学好问;既要达到广博境界,又要钻研精微
之处;既要洞察一切而又要 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忠厚朴实
而又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 位不悖礼仪。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
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解读】

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子应 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
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和“道问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 说,也就是“德
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



”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
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 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我在初中时,便提倡应该以品行为先,学习为次。纵然 学习再好,品行不好,也难
以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反之,如果用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将更大。 学知识不
仅仅是为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人之所以为人,就要
尽到为人的责任,没有好的品质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首先不要当坏蛋,然后不要当笨
蛋。即先当好人, 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 当然
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
客 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
要“居上下骄,为下 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气概。
“ 居上下骄,为下不倍”实则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所畏惧。一代名臣东汉官吏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充分说明畏惧的重要。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
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 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


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
邑县令王 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
的恩情,特备白银十斤,于 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
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 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
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 知道。”杨震说:“天知、
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 罢。杨震
“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杨震有所
畏惧,敬天畏神,所以终成名臣,而那些如和珅之流,由于什么都不怕,只怕能管他的
上司(所谓“不怕 县官,只怕现管”),终于遗臭万年。现在那些大到贪官污吏,小到骗
子小偷,作奸犯科之人,哪个不是 “老子天下第一”这类“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
又何尝不是以为别人不知道而为非作歹,做着掩耳 盗铃式的蠢事?
有所敬,才有所畏。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会有什么事业心,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
感的人,即使他有通天之术,也只会



危害人类。敬畏,乃责任感之源。因此,好人应该有所畏惧。
就像学生,也应该使他们有所畏惧。 而怕老师,是成就学业的第一心理上要求。因
为他们有所怕,才会敬业,才能学有所成。因为,人性总是 好逸恶劳的,难免会产生“学
也可、不学也可、那不学又何妨”这样的放任心理状态,后果又会是什么呢 ?
而目前,经常可以在各类媒体上看到攻击教师权威的文字。似乎提倡师道尊严者都
是不 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总拿“爱学生”来说事。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颜氏家训》
提到的“无教而有爱” 的种种表现。在家中,孩子是三代六个人的掌上明珠,名副其实
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毫无畏惧之心。而 不怕任何人的孩子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呢?“逮
于成长,终为败德。”
我们现在讲师生平等 ,这没有错。但老师毕竟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权威还是要的。
可是现在有的学校竟然严令禁止老师批评学 生,不允许老师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不良表
现,甚至无限制地放纵学生,比如上课时允许插嘴、看闲书、 瞌睡。还有地方发文全面
禁止学校开除学生。这样长此以往,学校还是学校吗?教师还是教师吗?学生还 是学生
吗?学校将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教师将成为孩子们的保姆,学生将成为无所畏惧的叛
逆 者。
这样培养出的无所畏惧的人,与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
只 要有环境,有条件,一定会成为和珅那样的人,而后者却可能成为杨震那样的人。
“居上下骄,为 下不倍”,老师要真心诚意教书育人,学生应规规矩矩用功学习,
这才是真正的师生平等。
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
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 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 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
不容易的。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
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


①天命:人的自然禀赋。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天当作神,认为天 能致命于天,可以
决定人的命运。这里的天命可以理解为人出生后所具有的自然禀赋。
② 性:人的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主要包含仁义、孝悌、忠恕、中庸等一整套伦
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中 庸》书中所讲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
③率:遵循,按照,



顺从的意思。
④道:原意为道路,引申为道理。《中庸》书中所讲的道,即“性”的外在表现形
式。
⑤脩:“修”的异体字。
⑥教:教育、教化、教养的意思。儒家一向主张对百姓进行伦理教化,以使他们的
言行符合道德规格。
⑦须臾:臾,音yú余。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⑧君子:在儒家的观念中,君子一般指有教养、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⑨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⑩见:音xiàn现。显现,表现出来。
?隐:暗处、深处,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
?慎其独:慎,慎重、谨慎。独,独自一人,独处一地。慎独是儒家进行道德修养
的方法之一。
①忠恕:这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
②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③庸:平常。
④胡:何,怎么。
⑤慥慥尔:慥,音zào灶,忠厚诚实的样子。
①达道:通行不变的规范。
②所以:用来„„的办法,以下的所以都是这种用法。
③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昆,哥哥。
④知:音zhì志,通“智”,指学习和精通周礼。
⑤一:道理都是一样的。
⑥或:有的人。
⑦困:困惑、不理解。
①豫:同“预”,预先有准备。
②跲:音jié结,绊倒。这里是理屈词穷的意思。
③疚:音jiù旧,对于自己所犯过错,从内心深处感到惭愧。
①审:详细,慎重。
②笃:音dǔ堵,坚持。
③弗措:不停止。弗,不。措,停止,罢休。
①获:获得,这里指获得信任。
②顺:顺从、孝顺。
③诚:这是中庸思想里的一个 重要概念。《中庸》书的作者认为“诚”是上天赋予
人的一种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真诚笃实的道德信念 。
④自:由于,因为。












??

??

??

??















⑤明:明白、清楚。
⑥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
⑦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局部。
⑧道:音dǎo导,引导。
①道:讲究、致力于。
②敦厚:忠厚朴实,不圆滑。
③崇:推崇
④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有道: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的原则
⑥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中庸精华解读



《中庸》精华解读

1、天 命①之谓性②,率③性之谓道④,xiū(xiū读)⑤道之谓教⑥。道也者,不可须y
ú(yú者)⑦ 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⑧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⑨xiàn(xi
àn不)⑩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zhòng(zhòng 发)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第一章)

【注释】

?中: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中节:中,音zhòng种,符合的意思。节,节度的意思。这里指符合周礼规定的
礼仪规范。
?达道:普遍遵循的原则。
?致:达到的意思。
?位:位置。这里用作动词,位于其应在的位置的意思。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
修养叫做“教”。
“道”片刻不能离开,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品德高尚
的人(君 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 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当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
时候,其言行更加谨慎。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 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
并且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可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长繁育。

【解读】

此段文字是《中庸》的第一章,《中庸》这部小书的内容基本都围绕本章而展开。
《中庸》原本是 《札记》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一部儒家思想资
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 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
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一般认为《礼记》 的《中庸》篇是孔子的孙子子
思担忧儒学失传,特意留下来的“心法”,并将其传授给孟子。所谓心法也 就是形成孔
子时代儒学的基础原理。不管任何时代,只要找到这个心法,就能够再将孔子的儒学思
想重新架构起来。
关于《中庸》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有这样一种说法:孔子开创了儒学文化 的辉
煌时期,但却没有系统的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如同有人送你一台电脑,却不


告诉你电脑运行的基本原理,你不了解原理,要想获得电脑就只能从别人手里购买成品,
卖家 把高端CPU换成低端产品你也弄不清楚,只好吃哑吧亏。不过孔子在晚年还是把他
的思想体系的基本原 理告诉了曾



子,于是 曾子写出来一部《大学》——相当于造了一台电脑给
后世人使用,然后曾子又把这个基本原理告诉了子思 ,而子思则担心这个原理迟早有一
天会被人丢掉,就在将其传给了孟子的同时,把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原 理写成了《中庸》。
果然不出子思所料,孟子他老人家只顾自己讲着痛快,自他而后,儒学就后继无人了 。
眨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一千四百年,到了宋朝,朱熹识得儒学的心法,从《礼记》中将
《 中庸》篇抽出进行整编和注解,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
书”之一,成 为宋代以后的官方教科书。而久已无人问津的儒学也从此发扬光大。
那么中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何以它竟能成为重构儒学文化与思想的契点?
《中庸》第一章这段 文字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文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
调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慎其 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
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其独也。”
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
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不说违背道德的 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
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 独自修的原则。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到晚年时,仍逐字逐句修改文稿。他的夫人取笑他说,“ 你
那么认真做作业,还怕先生骂吗?”他回答说,“不怕先生骂,但怕后生笑啊!”一个一
流的 文学家还是这样“怕”自己的文章有不妥的地方,这种敬业精神就是慎独精神使然。
解决了上述思 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
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
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
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 怒哀乐是人人都
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 。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
序井然 ,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中庸”的“庸”字为平常之意。“中庸”的表面意思就是要人们以“中 ”作为为
人处世的日常规则,也就



是说我们要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地处置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我
们做人做事、于人于己都应该遵循“平庸” 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遵循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保持与天地,与自然的相一致,也就是说要“中和 ”,现在我们称之为和谐。
同样中庸也绝不是让我们去做庸才,碌碌无为,草木一生,只是说在改变客观 世界的同
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主观世界更加坦然,更加自在。
综合而言中庸是为人处世 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
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三棵树,一高大而挺拨者;一矮小而奇陋者;一不高不矮不丽< br>不陋者。忽一日,那棵高大而挺拨者不见了,随之矮小而奇陋者亦不见了,惟剩那株不
高不矮不丽 不陋者,生动地活在那里。有人问主人缘故。主人说:“高大而挺拨者砍了
可作栋梁之用;矮小而奇陋者 不甚雅观,又无所作为,存之何用?至于那棵不高不矮不
丽不陋者,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看起来又不怎么 碍眼,与其砍掉不如留着。”
有人说,做那种不高不矮不丽不陋的人,这就是中庸之道吗?我看, 不是。它不过
是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决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决不是为了个人的饱食终日。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
风险,他也决 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
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 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但遗憾的是,由于历来人们对中庸缺乏明 确的思辨思维,更兼因历朝历代的暴政者
恶意的曲解与愚弄,最终让中庸思想的光芒被掩盖。现在谈到中 庸,许多人首先联想到
的却是圆滑、模棱两可、保守与妥协,甚至是和稀泥。
近代著名思 想家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祟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
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 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复杂。
说到国人对于中庸的无知,鲁迅先生的《中国的艺术》一文中有过深刻的揭露:
“遇见强者,不 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
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 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
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 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
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 无往而不合
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



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鲁迅先生的这番话语揭示了国人对中庸思 想在认识上的误区,鞭策入里,入木三分。
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我们却迷陷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曲 解之上,这实在是一个莫
大的悲哀。


2、忠恕①违道不远,施诸②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庸③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 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
子胡④不zào(zào庸)慥⑤尔!(第十三章)

【注释】


【译文】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
加给别人。
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
励自己努力;做人做事 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尽。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
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 实呢?



【解读】
这两段话,孔子重点谈 论了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原则——忠恕之道,这一思想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
说到 忠恕之道,我们一般引用较多的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认
为忠恕就是做到尊重自己的 需要,同时尊重他人的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且还有
这样一个传说:1988年1月,75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聚集法国巴黎开会的时候讨论一个
问题,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和平共存需要靠什么思想?与 会者首先提出来是基督教,
因为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思想是优势的文化,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基督徒。但 伊斯兰教
徒说基督教带给世界很多压力,我们不能接受,还是伊斯兰教比较好。因为“伊斯兰”
三个字就是和平的意思,但是有人提出伊斯兰教世界充满了战乱。又有人提出来说,我
们需要佛教,还是 遭到了反对。后来有个人提需要孔子,孔子提出来之后,居然没有人
反对了。因为他们知道孔子说过一句 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不过在联合国大厅里,却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中国格言。这句话说得太
好了,我不希望别人对我怎么做,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做。我不希望别人 在背后批评我,
我就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这一来的话不是互相尊重,不是互相关怀?如果人类以这八< br>个字作为座右铭,人类不是和平共存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确是人类社会应该
确保的道德 底线。
但是“己所不欲”的思想只是表达了忠恕之道的一个方面,而“己之所欲”的内容
是不是就应该保持克制,而不去影响别人呢?当然不是。因为孔子还有一句话,就是“己
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



而达人”。凡是 自己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也希望周围的人能
够达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22日在新德 里印度科学宫就中印关系和中国发
展道路发表重要演讲时候,引用了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胡 主席的意思是说
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这就是忠恕之道< br>的第二个方面。
忠恕之道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在成绩或功劳面前不要独自占有,在缺点过 错面前
不要推诿他人,即“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功不独居,过不
推诿”这三个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之道。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 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所以老是
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 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有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 佛。苏
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
印 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听了,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 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
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 佛,那说明他心中有
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这个故事给了我莫 大的启示。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有些人能够活得欢欣
温暖,而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人与人 之间生活的差距真的有如此之大吗?一个人,


应该积极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 件事,每一个人,有所得,应该高兴满足,
有所失,则细细体会过程,相信也必有所得。对人随缘,对事 随心,正所谓“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天下之达道①五,所以②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③也,
朋友之 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zhì(zhì之)④、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
行之者,一⑤也 。或⑥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⑦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
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 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zhì(zhì曰),
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 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
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天下人通行不变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
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 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
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 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
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 也就是
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
们 ,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
说:“喜欢学习就接 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
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 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
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解读】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 子、
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
的人 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记》
中的一篇《礼运》所言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
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近代以来这五伦一度被列为封
建思想, 致使很多人以五伦为封建大毒草而远离之。细观这五伦,实际包含了人生中所
有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赤裸 裸地来到世界,必须学会生存法则才能在社会立足。在这个
过程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今 日从家庭到学校所教的,大都是“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之类的“丛林法则”,而不是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姊妹、朋友之间
的互敬互爱。尽管口头上一个劲的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实际上教育 的善
善教化作用已经被彻底淡化。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加之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必然造就


了青少年的思想紊乱,精神无所信托。
其实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沉淀着浓厚的文化传统 。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
看》便成经典,一曲《流浪歌》便能传遍大江南北。可见,孝文化还是 扎根于中国人的
心底。然而社会上对于孝文化的关注,实在也太少了。父母爱子女,是所有动物的共性;
不过反哺孝敬老人,却是人类所特有。所以“孝”是人与动物最大区别之一。可是今天
某些“有 娘生没娘教”的不孝之子,竟然视“孝”如仇,以“能养”为“还贷”,其父
子(母女)之情竟如此淡薄 。这告诉我们,教育中“孝的教育”势在必行。否则,人与
人之



间的关系,真是就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只有你 死我
活的生存竞争了,那不成了丛林的世界?所以,五达道不可丢。
那么,调节五伦的人 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 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
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 ?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
来培植加固。
华人的商界领袖、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发家故事, 一直在社会上流传。他之所以成为
香港大富豪,离不开其在关键时刻的“智、仁、勇”表现。
李嘉诚早年不是很有钱。一天,他请了一群专家,问他们如何积累财富,这些专家
给他一些建议,他选择 了其中一条:买香港股市的股票。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他自己
都不知道,或许一生也不会有答案。做好 选择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卖掉了家里所有的财
物,全部买进香港的股票,结果炒了香港股市的大底。过了 两年,他又问这些专家,如
何保持财富的持续增长,这些专家说,香港的地产可能见低谷了,于是他卖掉 所有的股
票。虽然股票还没有见顶,但是他认为地产的机会大于股票,他还是卖掉所有的股票然
后买进地产。结果他又炒了一个地产的大底。通过这两大手笔,李嘉诚奠定了自己的发
家的基石。
成功都是一样的,李嘉诚之所以成为了香港的首富,首先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当时
专家跟他 很多建议,他可以选择最正确的,这就是眼光。其次就是胆气:他敢卖掉所有
财产,然后全部买进股票或 房地产,这就是胆气。《中庸》中对人的要求讲三点:智,
仁,勇。李嘉诚的眼光就是智,他的做法就是 勇,最后他热心慈善事业,2009年4月
22日,他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 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
这可谓是仁。所以他才可以成为华人的商界领袖。
而蒋介 石在1938年6月9日凌晨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大坝,以便阻击日军,却
造成百万民众死亡,可谓“ 智、仁、勇”的反面典型。1938年,国共两党同仇敌忾,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激战正酣。2月份开始, 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正与日本侵略者进
行徐州大会战,国民党在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后,南北两线 日军不断增兵,这次胜利
没有扭转徐州战场的局势。接下来日军占领徐州,攻陷河南省会开封,并企图打 通向南
进发直捣武汉的线路。在这危急时刻,蒋介石竟然下令炸开了在花园口的黄河南岸大坝,
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
开后第4个月 ,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



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同时大坝绝口也造成黄河下
游的大规模水灾,百万民众死亡,不知情的 当地民众对国民党产生了强烈不满。事后,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 河大堤。蒋介石下令炸开
黄河大坝,日军改变进军路线,使得炸坝阻敌成效甚微,如此料敌不明,是谓不 智;死
人近百万,如此不顾百姓死活,是谓不仁;事后,百般抵赖,不肯认账,死不认错,是
谓 不勇。如此不智、不仁、不勇之表现,早已为后来的败走台湾做了伏笔。


4、凡事豫①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jié(jié豫)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
不疚③,道前定则不穷。(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 预备,就不会理屈
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
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解读】

“凡事豫则立,不 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
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
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 范畴。
“言前定则不跲”,“跲”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字左边是个足字,右边是个
合字,用文言文的注解叫做“颠仆”,颠仆就是走路跌倒了。言语事前没想好,话语漏
洞百出,或者无 话可说,其窘迫状如同走路时突然跌倒。古人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信
口开河”,一开口就像河流里面 的水一样,淊淊不绝。说了很多错误的话,自己还不知
道,那是失败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的的正确 与否、合适与否,直接会导致事情的
成败。我们在世间,办大事、办小事,都要用言语,就是求学,也要 用言语。说话要得
体,要慎重。
“事前定则不困”,“困”这个字外面一个围框,四方围 起来的,里面是一个木字,
木被四方包围,使得它在里面无法伸展,感觉得很困扰。因此引申的意思,就 是困难的
意思。遇到困难,所做之事情将无法继续前行。因此,行事之前要有计划。所谓“三思
而后行”。你事先把这个事情,一步一步都想好了,遇到任何问题出现了,你都有解决
的办法,这都是事 先想好啊,然后你才没有困难,就是有困难发生的时候,你都可以应
付,有办法来应付。这是“事前定则 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疚”是什么呢?疚是当“病”字讲。“行”是执行,就在执行的时候,你也要有执行的程序的。比如说,你要准备



旅游,在国内旅游也好,到国外去旅游也好,当然要用一个的


旅游。正式的要出发的时候 这叫行,出发的时候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在旅途上,可能
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都是要想好。所以在执 行之前,都要想好,在执行的时候,任何
一种状况,就不会发生了,就算是发生了问题,也能够针对这个 事先就想好,马上就能
解决。这样执行的事情,就不会有后悔的事情。所谓后悔是事情办错了,才有后悔 ,你
一切都安排好了,没有错误那就不会有后悔了。



5、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dǔ(dǔ慎)②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
③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 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
必明,虽柔必强。(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广泛 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
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 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
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 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
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 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
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是愚笨之人,也一定可以变得聪明起来, 即使
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得刚强起来。

【解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
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
为学的 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
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 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 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
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 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
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 不能为自
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
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
就要努力践履 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
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 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



做到“笃行”。
中国许多高校的校训都源自《中庸》的这句话。例如西安理工大学的校训就是这 句
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山大学的校训为“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笃行”,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复旦大学校训是
“博学 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之所以众多高校不约而同的使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就因
为其中所包含的学问之道 ,可谓亘古不变。
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方法下,我们还需要具有“弗措” 的
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精神 ,以及“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
鸟先飞”的态度,龟兔 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


6、在下位不获①乎上,民不 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②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 亲有道,反诸身不诚③,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第二十章)
自④诚明⑤,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其次⑥致⑦曲,曲能有诚。(第二十三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dǎo(dǎo成)⑧也。诚 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
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第二十五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第二十
六章)

【注释】


【译文】

在下位的 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
的人信任是有办法的,得不到朋 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
有办法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 父母是有办法的,自己不真诚就不能
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 真诚。
由于有天生的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的,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的,这
叫做人为的教育。达到了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比圣人次一等的普通人应该在局部的小事情上下功夫,这样也能做到真诚。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而 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没有真诚就没
有了万事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 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且还要完
善万事万物。
所以,极端真诚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不停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
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



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解读】
“诚”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经典都对 其有所论述。
《中庸》也不例外。在《中庸》里从第二十章后半部分开始一直到第二十六章集中的对


诚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
今天我们说要讲诚信。诚信缺失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活 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诚信的缺
失严重地扭曲了人类的心灵,使人类精神生活处于一种高度的相互戒备状态 之中,这一
点无疑大大弱化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也无疑是一种不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诚信呢?关于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构建之外,还
应该加强对人 们的诚信教育。而欲使诚信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吸收
中外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有关诚信 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在这方面,《中庸》的诚说为我们
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诚信” 这个词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诚”,其二为“信”。《中庸》认为:“在下
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 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
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 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
善,不诚乎身矣。”如果要想获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就要与周 围的同事朋友相交要讲信
用;如果要赢得同事朋友的信任,就要孝顺父母亲人;如果要孝顺父母。就应该 自身要
做到真诚;想要做的内心的真诚,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上级赏识、朋友信任、孝顺父
母 ,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内心的真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中庸》所
说的“诚”。有诚才 有信。
今天所说的诚信,关注的“信”这一层次,并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社会信用制度,
殊不知没有内心的真诚,何来信任。因此要做到诚信,还是应该多从内在层面加强自身
的修养。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性,“圣人”
只要 由这种本性出发,就懂得为人处世的道路,正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而普通人
需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 ,明白善恶是非,然后于人于事就能真诚,这就是“自明诚,谓
之教”。我们普通人只要能够做到“致曲 ”,即在细小的事情上下功夫,通过“内省”,
使小事上的“善端”扩展开去,由微到显,也能达到至诚 的境界,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
德情操的正人君子,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通过从小事做起扩充善端从 而达到至诚
的方法,并不是要我们脱离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在生
活中通过点点滴滴进行“内省”。这



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信乎”的修养论是基本一致的。
这个诚,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内心的真诚,而且还要用来完成万事万物。“诚者,非
自成己而 已也,所以成物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企业需要对雇员、顾客、供应
商、股东、社会公众等利益 关系讲究信誉,也就是企业信誉不仅需要针对企业自身,还
需要有效地将企业信誉传递给企业的利益关系 者。其中企业内部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企
业外部信誉建立的根基。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 也”,为人要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
一切有所成就。台湾大同公司有一句座佑铭。 就是“创造利润分享员工”我们可以发现
一家能长久经营的企业,除了有它健康的企业文化之外,一定有 他的企业理想与使命观。
大同公司在台湾已超过半个世纪,它能迄立于今,就是有其企业文化与理想。身 为一个
老板,创建一家企业当然非常艰辛,也因为创业不易,所以更想珍惜守成,而守成之道
就 在于了解与共创业的职工分享的重要与价值。了解这个道,就是要实践成已并成物的
仁智之举。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校训中有“诚以修身,信以待人”这两句话,真正点明了< br>“诚”与“信”的逻辑关系,先诚后信,有诚有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曾经有着优
良传统的中 国人,在守信守时上面,反而不如西方。有人说,欧美人,对他们不愿接受
的事情,一般会直截了当说出 来;日本人呢,可能不好意思,要扭捏一阵子;只有中国
人,答应得很干脆,也忘得很干脆,不是中国人 记忆力不好,而是答应的时候根本就没
当一回事。看来,我们真的需要“诚以修身”了。

7、君子尊德性而道①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
厚②以崇 ③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④。国有道⑤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⑥。(第二十七章)

【注释】


【译文】

君子 既要尊崇道德修养,又要致力于勤学好问;既要达到广博境界,又要钻研精微
之处;既要洞察一切而又要 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忠厚朴实
而又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 位不悖礼仪。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
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解读】

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子应 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
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和“道问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 说,也就是“德
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



”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
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 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我在初中时,便提倡应该以品行为先,学习为次。纵然 学习再好,品行不好,也难
以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反之,如果用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将更大。 学知识不
仅仅是为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人之所以为人,就要
尽到为人的责任,没有好的品质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首先不要当坏蛋,然后不要当笨
蛋。即先当好人, 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 当然
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
客 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
要“居上下骄,为下 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气概。
“ 居上下骄,为下不倍”实则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所畏惧。一代名臣东汉官吏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充分说明畏惧的重要。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
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 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


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
邑县令王 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
的恩情,特备白银十斤,于 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
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 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
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 知道。”杨震说:“天知、
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 罢。杨震
“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杨震有所
畏惧,敬天畏神,所以终成名臣,而那些如和珅之流,由于什么都不怕,只怕能管他的
上司(所谓“不怕 县官,只怕现管”),终于遗臭万年。现在那些大到贪官污吏,小到骗
子小偷,作奸犯科之人,哪个不是 “老子天下第一”这类“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
又何尝不是以为别人不知道而为非作歹,做着掩耳 盗铃式的蠢事?
有所敬,才有所畏。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会有什么事业心,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
感的人,即使他有通天之术,也只会



危害人类。敬畏,乃责任感之源。因此,好人应该有所畏惧。
就像学生,也应该使他们有所畏惧。 而怕老师,是成就学业的第一心理上要求。因
为他们有所怕,才会敬业,才能学有所成。因为,人性总是 好逸恶劳的,难免会产生“学
也可、不学也可、那不学又何妨”这样的放任心理状态,后果又会是什么呢 ?
而目前,经常可以在各类媒体上看到攻击教师权威的文字。似乎提倡师道尊严者都
是不 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总拿“爱学生”来说事。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颜氏家训》
提到的“无教而有爱” 的种种表现。在家中,孩子是三代六个人的掌上明珠,名副其实
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毫无畏惧之心。而 不怕任何人的孩子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呢?“逮
于成长,终为败德。”
我们现在讲师生平等 ,这没有错。但老师毕竟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权威还是要的。
可是现在有的学校竟然严令禁止老师批评学 生,不允许老师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不良表
现,甚至无限制地放纵学生,比如上课时允许插嘴、看闲书、 瞌睡。还有地方发文全面
禁止学校开除学生。这样长此以往,学校还是学校吗?教师还是教师吗?学生还 是学生
吗?学校将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教师将成为孩子们的保姆,学生将成为无所畏惧的叛
逆 者。
这样培养出的无所畏惧的人,与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
只 要有环境,有条件,一定会成为和珅那样的人,而后者却可能成为杨震那样的人。
“居上下骄,为 下不倍”,老师要真心诚意教书育人,学生应规规矩矩用功学习,
这才是真正的师生平等。
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
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 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 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
不容易的。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
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


①天命:人的自然禀赋。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天当作神,认为天 能致命于天,可以
决定人的命运。这里的天命可以理解为人出生后所具有的自然禀赋。
② 性:人的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主要包含仁义、孝悌、忠恕、中庸等一整套伦
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中 庸》书中所讲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
③率:遵循,按照,



顺从的意思。
④道:原意为道路,引申为道理。《中庸》书中所讲的道,即“性”的外在表现形
式。
⑤脩:“修”的异体字。
⑥教:教育、教化、教养的意思。儒家一向主张对百姓进行伦理教化,以使他们的
言行符合道德规格。
⑦须臾:臾,音yú余。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⑧君子:在儒家的观念中,君子一般指有教养、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⑨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⑩见:音xiàn现。显现,表现出来。
?隐:暗处、深处,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
?慎其独:慎,慎重、谨慎。独,独自一人,独处一地。慎独是儒家进行道德修养
的方法之一。
①忠恕:这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
②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③庸:平常。
④胡:何,怎么。
⑤慥慥尔:慥,音zào灶,忠厚诚实的样子。
①达道:通行不变的规范。
②所以:用来„„的办法,以下的所以都是这种用法。
③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昆,哥哥。
④知:音zhì志,通“智”,指学习和精通周礼。
⑤一:道理都是一样的。
⑥或:有的人。
⑦困:困惑、不理解。
①豫:同“预”,预先有准备。
②跲:音jié结,绊倒。这里是理屈词穷的意思。
③疚:音jiù旧,对于自己所犯过错,从内心深处感到惭愧。
①审:详细,慎重。
②笃:音dǔ堵,坚持。
③弗措:不停止。弗,不。措,停止,罢休。
①获:获得,这里指获得信任。
②顺:顺从、孝顺。
③诚:这是中庸思想里的一个 重要概念。《中庸》书的作者认为“诚”是上天赋予
人的一种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真诚笃实的道德信念 。
④自:由于,因为。












??

??

??

??















⑤明:明白、清楚。
⑥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
⑦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局部。
⑧道:音dǎo导,引导。
①道:讲究、致力于。
②敦厚:忠厚朴实,不圆滑。
③崇:推崇
④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有道: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的原则
⑥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小学生作文竞赛题目-qq流行个性签名


杨雅筑-浙江国税


协议存款-植物园作文


来日绮窗前-半月谈评论


重庆市人事人才-运动会200米广播稿


定频跟变频的区别-团委工作总结


公司祝福语大全-出国留学网


简单笑话-郑州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