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习题解答

余年寄山水
746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8: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端午的作文-学生会招新


第1章习题答案
1.1以下三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也必定越大;
(2)物体作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向前的加速度减小了,则物体前进的速度也随之减小;
(3)物体的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必定改变。
1.2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不相等?
1.3 平均速度和平均 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的关系和区别是怎样的?瞬时速率和 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怎样的?
1.4 质点运动方程为
xx(t)

yy(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
rx
2
y< br>2
,然后根据
dr
d
2
r



a
2

dt
dt
求出


a
。也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求出

d
2
x

d
2
y


dx

dy







a

2



2



dt

dt


dt

dt

问: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1.5 对一个质点来说,请说明下面各式所表示 的物理意义,
d

dt

drdt

dsdt
d
υ
dt

22
22
|d
υ
dt|

1.6一人在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试问,该石子是否落 入此人手中?
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将如何?
1.7 质点做曲线运动,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1.8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drds
d
υ
a
B、


C、


D、
a
t

dtdtdt
dt

1


D、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1.9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速率增加,加速度大小减少; B、速率减少,加速度大小增加;
C、速率不变而有加速度; D、速率增加而无加速度

1.10 做平抛运动的质点,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B、
υ
C、

1.11 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若物体做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矢量,它一定做匀变速率运动。

1.12以下四种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A、单摆的运动; B、圆周运动;
C、抛体运动; D、匀速率曲线运动

1.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力的作用下,不可能作圆周运动;
D、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用下,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1.7 C 1.8B 1.9 D 1.10 D 1.11 B 1.12C 1.13D
d

d
υ
D、
dtdt
vv
v
v
2
1.14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t)i4tjtk
,式中
r

t
分别以
m< br>、
s
为单位。试求:
(1)它的速度与加速度;(2)它的轨迹方程。

2


v
v
v
v
(1)
v 8tjk

a8j
;(2)
x1,y4z
2

1.15 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x4t2t2
,式中
x,t
分别以
m

s
为单
位 ,试计算:
(1)在最初
2s
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
2s
末的瞬时速度;
(2)
1s
末到
3s
末的平均加速度;
(3)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
(1) 最初
2s
内的 位移:
x|
t2
x|
t0
000

最 初
2s
内的平均速度:
x|
t2
x|
t0
 t
0

v
dx
dt
44t

2s末的瞬时速度:
v4ms

(2)
1s
末到
3s
末的平均加速度:
a
v|
t3
v|
t1

80
2
4ms
2
2

(3)
a
dv
dt
4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
a4ms
2


1.16 一质点沿
x
轴做加速运动,开始时质点位于
x
0
处,初速度为
v
0

(1)当
aktc
时,求任意时刻质点的速度及位置;
(2)当
akv
时,求任意时刻质点的速度及位置;
(3)当
a kx
时,求质点的速度与位置的关系。以上各式中
k

c
是常量。
解:(1)
a
dv
dt

v

t0
adtv
k
2
0

2
tctv
0

v
dx
dt

x

t
0
vdtx
k
3
c
2
0

6
t 
2
tv
0
tx
0

(2)
dvv
dv
t
dt
kv


v

0
v

0
kdt

ln
v
v
 kt

vv
0
e
kt

0
dx
dt
v
kt
xt
0
e


x
d x

0
v
0
e
kt
dt

x v
0
(e
kt
1)x
0

0
(3)< br>a
dv
dt

dvdx
dxdt
v
dv
dx
kx


3



vdvk xdx


v
v
0
22
k(x
2
x
0
)

vdv

kxdx

v< br>2
v
0
x
0
x
1.17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
,一个身高为

的人,在路上匀速运动,速度为

0
,如图1-14。
求:(1)人影中头顶的移动速度;(2) 影子长度增长的速率。






解:(1) 人影中头顶位置应该在地面上做一 维直线运动,设路灯的正下方为坐标原点
O
,人
影中头顶位置坐标为
P
,人影中头顶的移动速度为:
v
d

OP


dt
h

l

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原理,
hlOQh
,OPOQ

hOPhl
所以
v
d

OP

h
d

OQ



dthldt
P

d

OQ

h
v
0
。 而
v
0
, 因此
v
hl
dt
Q

O


(2) 由于影子长度等于人影中头顶位置和人位置的水平间距,所以影子长度增长的速率为

v



1.18 如图1-18所示 ,在离水面高度为
h
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收绳的速率恒为

0
求当船头与岸的水平距离为
x
时,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由题意可知
d

PQ

d

OPOQ

l
vv
0
v
0

dtdth l
X



r

dx

0

0

0
dtcos

xx
x
2
h
2
x
2
h
2
x
2
x
2
h
h
2
x
2

r

0
x
Y
4
d

a

0
dt





h
2

0
22

2
h
2
0
0
x
2
h
2
x2
x
hx
x
3

1.19 一质点沿半径为10cm
的圆周运动,其角坐标

(以弧度
rad
计)可用下式 表示

24t
3

其中
t
的单位是秒(
s
)试问:
(1)在
t2s
时,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2)当

等于多少时其总加速度与半径成
45

角 ?
解:(1) 利用

24t
3


d
dt12t
2


d

dt24t< br>,
得到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表达式

a
2
n
r

144rt
4

a
t
r

24rt


t2s
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为:

a
2
n
144rt
4
1440.12
4< br>230.4ms


a
t
24rt240.124.84.8ms
2

(2) 要使总加速度与半径成
45

角,必须
a
4
n
a
t
,即
144rt24rt

解得
t
3
16
,此时

24t
3
2.67
rad


5


第1章习题答案
1.1以下三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也必定越大;
(2)物体作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向前的加速度减小了,则物体前进的速度也随之减小;
(3)物体的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必定改变。
1.2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不相等?
1.3 平均速度和平均 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的关系和区别是怎样的?瞬时速率和 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怎样的?
1.4 质点运动方程为
xx(t)

yy(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
rx
2
y< br>2
,然后根据
dr
d
2
r



a
2

dt
dt
求出


a
。也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求出

d
2
x

d
2
y


dx

dy







a

2



2



dt

dt


dt

dt

问: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1.5 对一个质点来说,请说明下面各式所表示 的物理意义,
d

dt

drdt

dsdt
d
υ
dt

22
22
|d
υ
dt|

1.6一人在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试问,该石子是否落 入此人手中?
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将如何?
1.7 质点做曲线运动,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1.8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drds
d
υ
a
B、


C、


D、
a
t

dtdtdt
dt

1


D、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1.9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速率增加,加速度大小减少; B、速率减少,加速度大小增加;
C、速率不变而有加速度; D、速率增加而无加速度

1.10 做平抛运动的质点,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B、
υ
C、

1.11 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若物体做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矢量,它一定做匀变速率运动。

1.12以下四种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A、单摆的运动; B、圆周运动;
C、抛体运动; D、匀速率曲线运动

1.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力的作用下,不可能作圆周运动;
D、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用下,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1.7 C 1.8B 1.9 D 1.10 D 1.11 B 1.12C 1.13D
d

d
υ
D、
dtdt
vv
v
v
2
1.14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t)i4tjtk
,式中
r

t
分别以
m< br>、
s
为单位。试求:
(1)它的速度与加速度;(2)它的轨迹方程。

2


v
v
v
v
(1)
v 8tjk

a8j
;(2)
x1,y4z
2

1.15 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x4t2t2
,式中
x,t
分别以
m

s
为单
位 ,试计算:
(1)在最初
2s
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
2s
末的瞬时速度;
(2)
1s
末到
3s
末的平均加速度;
(3)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
(1) 最初
2s
内的 位移:
x|
t2
x|
t0
000

最 初
2s
内的平均速度:
x|
t2
x|
t0
 t
0

v
dx
dt
44t

2s末的瞬时速度:
v4ms

(2)
1s
末到
3s
末的平均加速度:
a
v|
t3
v|
t1

80
2
4ms
2
2

(3)
a
dv
dt
4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
a4ms
2


1.16 一质点沿
x
轴做加速运动,开始时质点位于
x
0
处,初速度为
v
0

(1)当
aktc
时,求任意时刻质点的速度及位置;
(2)当
akv
时,求任意时刻质点的速度及位置;
(3)当
a kx
时,求质点的速度与位置的关系。以上各式中
k

c
是常量。
解:(1)
a
dv
dt

v

t0
adtv
k
2
0

2
tctv
0

v
dx
dt

x

t
0
vdtx
k
3
c
2
0

6
t 
2
tv
0
tx
0

(2)
dvv
dv
t
dt
kv


v

0
v

0
kdt

ln
v
v
 kt

vv
0
e
kt

0
dx
dt
v
kt
xt
0
e


x
d x

0
v
0
e
kt
dt

x v
0
(e
kt
1)x
0

0
(3)< br>a
dv
dt

dvdx
dxdt
v
dv
dx
kx


3



vdvk xdx


v
v
0
22
k(x
2
x
0
)

vdv

kxdx

v< br>2
v
0
x
0
x
1.17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
,一个身高为

的人,在路上匀速运动,速度为

0
,如图1-14。
求:(1)人影中头顶的移动速度;(2) 影子长度增长的速率。






解:(1) 人影中头顶位置应该在地面上做一 维直线运动,设路灯的正下方为坐标原点
O
,人
影中头顶位置坐标为
P
,人影中头顶的移动速度为:
v
d

OP


dt
h

l

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原理,
hlOQh
,OPOQ

hOPhl
所以
v
d

OP

h
d

OQ



dthldt
P

d

OQ

h
v
0
。 而
v
0
, 因此
v
hl
dt
Q

O


(2) 由于影子长度等于人影中头顶位置和人位置的水平间距,所以影子长度增长的速率为

v



1.18 如图1-18所示 ,在离水面高度为
h
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收绳的速率恒为

0
求当船头与岸的水平距离为
x
时,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由题意可知
d

PQ

d

OPOQ

l
vv
0
v
0

dtdth l
X



r

dx

0

0

0
dtcos

xx
x
2
h
2
x
2
h
2
x
2
x
2
h
h
2
x
2

r

0
x
Y
4
d

a

0
dt





h
2

0
22

2
h
2
0
0
x
2
h
2
x2
x
hx
x
3

1.19 一质点沿半径为10cm
的圆周运动,其角坐标

(以弧度
rad
计)可用下式 表示

24t
3

其中
t
的单位是秒(
s
)试问:
(1)在
t2s
时,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2)当

等于多少时其总加速度与半径成
45

角 ?
解:(1) 利用

24t
3


d
dt12t
2


d

dt24t< br>,
得到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表达式

a
2
n
r

144rt
4

a
t
r

24rt


t2s
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为:

a
2
n
144rt
4
1440.12
4< br>230.4ms


a
t
24rt240.124.84.8ms
2

(2) 要使总加速度与半径成
45

角,必须
a
4
n
a
t
,即
144rt24rt

解得
t
3
16
,此时

24t
3
2.67
rad


5

感恩父母作文600字-伊斯兰教先知


上海海事大学地址-山东高考作文


西安航空职业学院-跳槽注意事项


职场礼仪培训-幼儿园开学家长寄语


汪国真去世-贵州中考网


白银期货合约-人们互相关爱的作文


十二生肖的成语-泸州中考成绩查询


苏北计划-全面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