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案

绝世美人儿
970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09: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通大学杏林-中秋节放假通知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顾薇巍
一、 课标目标
1. 知识目标:明白自尊与人格的关系;明白自尊与豁达的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的
方法和表现。
2. 能力目标:学会时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和豁达,尊重他人。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格尊严和豁达的美丽,陶冶自己的性情,提高自身的文
明礼貌素质。
二、 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时候自我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三、 教材分析
1.本课在本书的地位:
本课是本书的开篇,它讲的是自尊,这也是一个人的核心,是基础,
2.本节在本课的地位:
本节是本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的最后一课,是对上两棵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升华,告
诉我们如何成为 一个自尊并尊重他人的人。这也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四 重点难点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尊重
五 学习习惯
独立思考、跟住课堂进程
六、教学准备
1.读故事谈感悟(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80多年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
放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 ,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
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 说,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里来的
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 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
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但杰克逊实在想不出有 什么活可给这年轻人干,

1


于是情急之中蹲了下来,让年轻人给他 捶一下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下来了,杰克逊镇长把
女儿嫁给了他。再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 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请问:石油大王哈默取得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哈默先生的成功, 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
的自尊,而自尊却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古话说:“自尊比吃饭更重要”, “自尊是生命的衣裳。” 还有句古话说:
“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吃嗟来之食”这些话都道出了自 尊在人生中的重要地
位。一个有志气的人,一定是个懂得自尊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善于维护自尊的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
严,我们应 该做到:1)维护人格最重要。2) 自尊者豁达乐观。3)善于尊重他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 己的人格呢?应该如何做一个能正确面对他人的态度和议
论的达观者呢?又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 这就是我们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
重”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学本节课的内容并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所
学的知识有准备,带着问题 意识思考和学习。)
三、讲解释疑
(一)、 维护人格最重要
1每个人都有人格
乞丐也有尊严
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 丐不满
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
教师:讲述故事,提议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即
①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

②明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地位及具体内容;

③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小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
只是 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
为一个旁人,均无 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2维护人格最重要
晏子使楚的故事
问:宴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有什么样的品质?晏子是用什么样的
方法 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的呢?(与同学讨论。)
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国家的自尊,他坚持要从大门进 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把自
己的人格和国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晏子是通过巧妙的回击楚灵王的种种刁难 和侮辱来维护
自己的自尊的。

2


1
、自尊的人最看中自己的人格
;
2
、外交无小事
,
尤其牵涉国格的时候
,
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
3
、晏子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国格
,
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晏子的行为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 们常说的人格,是人的尊
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为了维护尊严可以舍弃很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
做损人格的事情。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谁若丢了人格尊严,那是自我作贱,别人
自然也就不把他当人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我
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绝不会贪图虚荣, 拒绝沾染不良
习气,比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因为这些不良习气有损于人的人格
尊严。
3总结的小例子:
犹太人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 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
叫到:“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 :“我和你一起,
不就齐全了吗?!”
要善于维护自己的人格,人格尊严不容侵犯。为了维护 自己的人格尊严,他可以舍弃许
多东西,但绝不可以丧失人格,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格尊严?
1
、把人当成真正的人,要维护每个人的自尊。

2
、每个人都应维护人格尊严,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坚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3
、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比如,名利、地位等,但决不可丧失了
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5、同学自己思考遇到如下情况你怎么想怎么做?
1)如果你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低人一等,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2)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
3)如果你有些“与众 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儿,成绩差一点儿,脾气暴一点儿,有点儿口
吃,带点儿外地口音,你将怎样维 护自己的尊严?
4)爸爸、妈妈的职务不高,收入较低,甚至下岗待业。如果有人问起,你会怎样介绍他们?
小结:维护自尊不一定非得有漂亮华丽的服装,也不一定非得有出众的容貌, 也不
一定 非得有显赫的家庭财富和地位,维护自尊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踏实工作,努力为国
家、为社会、为他人 多做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注意维护自己的人格,又不要去做
有损周围同学人格的事,这样你才能 赢得别人的尊重。总之,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
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二)、自尊者豁达
1、情境试验:
1)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如果你得知有人曾说过你的坏话;早上一开门,你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骨灰罐子;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班上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你后背洒墨水。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2)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

3


武则天常听众大臣说狄仁杰为人宽厚。于是,她故意要试试狄仁杰,就问他想不 想知道
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便改正;陛下明察臣无过
错,这是臣的幸运。至于有人到朝廷讲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他是谁。”
有这么个故事: 有个乡下人,正月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陶罐(装骨
灰用的)。这事儿干得够缺德的, 大过年,这么一闹就全没气氛了。这人一转悠,就知道了,
“好事”是邻村的仇人干的,估计也就是你拿 了他的钉耙、鸡鸭不给,他挖了你的萝卜、青
菜之类的仇吧。那个乡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 进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开
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门口。在这一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乡 下人家里作揖说:
老兄,我输了。
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老师后背洒墨水。老师没 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首小诗。“土
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 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 误。对老师更
加敬仰。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 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我恰恰相反。”
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对他人的缺点是盯着不放, 还是以宽容之心
对待,体现了一个人美好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对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 要做到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所以,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此外,自尊的人还要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议论。
2、讨论教材关于“司马懿”的插图故事材料。
辩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知耻还是自尊? < br>结论:司马懿的行为是“临辱不惊”、“遇侮不怒”的大智大慧的表现。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守
住 城池,他没有为自己的所谓的自尊而开门迎战,情愿自己受辱。自尊的人还要能够正确对
待别人的批评、 议论。
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呢?
扩展材料
材料一: 某中学一个 13岁的女孩郑某因为作业没有做, 被家长批评了几句, 一气之下, 离
家出走。父母非常着急, 四处寻找, 父亲在寻找过程中突遇车祸。
材料二: 教师李某提问小王, 小王由于思想开小差没听清楚, 李某便讥笑小王“听不懂人话”,
是“老外”,“脑瓜子注水了”。小王大声顶了一句:“老师您别侮 辱人。”李某一听越发恼怒
指责小王“总是拖全班后腿”, 讥讽他“智商比猪还低”,“简直就是人渣”等等。
提问: 分析他们面对批评时的态度是否可取?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事例的思考和分析, 以达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使学生理解
“自尊要适度”的道理, 懂得过度的自尊, 则使我们过于敏感, 作茧自缚, 体
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 对于恶意的侮辱和诋毁, 则要及时给予回击, 必要
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 助于我们正确面对别人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过度的自尊则会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 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如果别人的
批评不是善意的,而是恶意的侮辱和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 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
卫自己的自尊。

4


(三)善于尊重他人
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被别人尊重的, 你又是如何尊重别人的?
生1:别人让我讲题时候很客气。
生2: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或者敲门。
生3:值日生刚擦完的地面不随便乱踩,干后在走。
生4:不随便给同学起绰号。不侮辱他人。
生5:„„
教师: 刚才大家讲得都非常好。引导学生看书本15页《陶校长的四块糖》
的故事。
请你思考:
1、这名男生犯了错, 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后 教师点评:陶校长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对
学生人格的尊重,促使学生能够从心灵的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积极改正
错误。
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才能尊重他人?
设计意图: 目的是让学生回归书本, 结合实际, 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的能力, 以达成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小结:(视频播放)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就是对他人有礼貌, 尊重他人的劳动, 尊重他
人的人格;
2、尊重他人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 要善于
欣赏接纳别人, 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五)心灵故事:《小和尚和老禅师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位禅师,一 日晚在禅院里散布,只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
便知是有一位出家人违寺归越墙出去溜了。老禅师也 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
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位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 院
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
惊慌失措,张 口结舌。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眼里责备他,只是以
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 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
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师问:老禅师为什么没有严厉批评小和尚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总结:尊重可以使人理智、 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
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 图: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些大道理。以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
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在这个社会 上,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
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彼此尊重。只有彼此尊重,人 生才能弹出美妙的
旋律。
(六)课堂练习
李文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可他最近很不 快乐。刚刚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他,
在穿着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还带着比较浓重的外地口音。父母也是普通 的纺织工
人。这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敏感,总是怀疑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前几天,小
组长因 他晚交作业批评了他时,他心里非常的生气,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
害,差点与小组长吵起来。在思 品课上学习了《珍惜无价的自尊》一课后,李文
再次陷入了苦恼。心想:“我各方面条件这么差,应该怎 样维护自己的自尊呢”?

5


请你帮帮他。
设计意图:这 是一道涉及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的课堂练习题,通过引用同
龄人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尊, 消除对自尊的错误看法,知道如何维
护自己的自尊,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是赢得尊重的重要发法 之一。从而
突破重难点。
(七) 写一写、动一动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学们相互写赠言, 只写对方的优点, 你最欣赏他(她)
的地方。完成后,把写的赠言当面交给对方。最后,(1) 请收到赠言的同学大声朗
读赠言的内容,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班上谁收到的赠言最多, 他为什么能收
到最多? 他有什么特点? (3)没有收到, 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 此活动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
系, 使学生体会到尊重别人以及被别 人尊重的幸福与快乐同时领悟到只有尊重
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使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 掌握更多的与同学相处
的技巧, 完成教学目标。
(八)课堂小结
让学生通过阅读 课本,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根据全体同学发言同时进行板
书,以进一步落实教材知识网络。

四、 归纳总结 达标练习
1. 维护人格最重要
2. 自尊者豁达
3. 善于尊重他人
练习题:辨析
为了维护自尊,人要放弃很多东西,甚至人格。



6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顾薇巍
一、 课标目标
1. 知识目标:明白自尊与人格的关系;明白自尊与豁达的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的
方法和表现。
2. 能力目标:学会时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和豁达,尊重他人。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格尊严和豁达的美丽,陶冶自己的性情,提高自身的文
明礼貌素质。
二、 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时候自我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三、 教材分析
1.本课在本书的地位:
本课是本书的开篇,它讲的是自尊,这也是一个人的核心,是基础,
2.本节在本课的地位:
本节是本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的最后一课,是对上两棵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升华,告
诉我们如何成为 一个自尊并尊重他人的人。这也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四 重点难点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尊重
五 学习习惯
独立思考、跟住课堂进程
六、教学准备
1.读故事谈感悟(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80多年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
放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 ,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
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 说,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里来的
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 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
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但杰克逊实在想不出有 什么活可给这年轻人干,

1


于是情急之中蹲了下来,让年轻人给他 捶一下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下来了,杰克逊镇长把
女儿嫁给了他。再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 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请问:石油大王哈默取得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哈默先生的成功, 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
的自尊,而自尊却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古话说:“自尊比吃饭更重要”, “自尊是生命的衣裳。” 还有句古话说:
“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吃嗟来之食”这些话都道出了自 尊在人生中的重要地
位。一个有志气的人,一定是个懂得自尊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善于维护自尊的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
严,我们应 该做到:1)维护人格最重要。2) 自尊者豁达乐观。3)善于尊重他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 己的人格呢?应该如何做一个能正确面对他人的态度和议
论的达观者呢?又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 这就是我们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
重”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学本节课的内容并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所
学的知识有准备,带着问题 意识思考和学习。)
三、讲解释疑
(一)、 维护人格最重要
1每个人都有人格
乞丐也有尊严
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 丐不满
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
教师:讲述故事,提议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即
①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

②明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地位及具体内容;

③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小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
只是 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
为一个旁人,均无 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2维护人格最重要
晏子使楚的故事
问:宴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有什么样的品质?晏子是用什么样的
方法 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的呢?(与同学讨论。)
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国家的自尊,他坚持要从大门进 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把自
己的人格和国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晏子是通过巧妙的回击楚灵王的种种刁难 和侮辱来维护
自己的自尊的。

2


1
、自尊的人最看中自己的人格
;
2
、外交无小事
,
尤其牵涉国格的时候
,
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
3
、晏子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国格
,
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晏子的行为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 们常说的人格,是人的尊
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为了维护尊严可以舍弃很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
做损人格的事情。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谁若丢了人格尊严,那是自我作贱,别人
自然也就不把他当人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我
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绝不会贪图虚荣, 拒绝沾染不良
习气,比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因为这些不良习气有损于人的人格
尊严。
3总结的小例子:
犹太人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 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
叫到:“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 :“我和你一起,
不就齐全了吗?!”
要善于维护自己的人格,人格尊严不容侵犯。为了维护 自己的人格尊严,他可以舍弃许
多东西,但绝不可以丧失人格,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格尊严?
1
、把人当成真正的人,要维护每个人的自尊。

2
、每个人都应维护人格尊严,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坚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3
、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比如,名利、地位等,但决不可丧失了
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5、同学自己思考遇到如下情况你怎么想怎么做?
1)如果你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低人一等,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2)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
3)如果你有些“与众 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儿,成绩差一点儿,脾气暴一点儿,有点儿口
吃,带点儿外地口音,你将怎样维 护自己的尊严?
4)爸爸、妈妈的职务不高,收入较低,甚至下岗待业。如果有人问起,你会怎样介绍他们?
小结:维护自尊不一定非得有漂亮华丽的服装,也不一定非得有出众的容貌, 也不
一定 非得有显赫的家庭财富和地位,维护自尊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踏实工作,努力为国
家、为社会、为他人 多做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注意维护自己的人格,又不要去做
有损周围同学人格的事,这样你才能 赢得别人的尊重。总之,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
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二)、自尊者豁达
1、情境试验:
1)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如果你得知有人曾说过你的坏话;早上一开门,你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骨灰罐子;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班上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你后背洒墨水。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2)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

3


武则天常听众大臣说狄仁杰为人宽厚。于是,她故意要试试狄仁杰,就问他想不 想知道
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便改正;陛下明察臣无过
错,这是臣的幸运。至于有人到朝廷讲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他是谁。”
有这么个故事: 有个乡下人,正月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陶罐(装骨
灰用的)。这事儿干得够缺德的, 大过年,这么一闹就全没气氛了。这人一转悠,就知道了,
“好事”是邻村的仇人干的,估计也就是你拿 了他的钉耙、鸡鸭不给,他挖了你的萝卜、青
菜之类的仇吧。那个乡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 进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开
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门口。在这一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乡 下人家里作揖说:
老兄,我输了。
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老师后背洒墨水。老师没 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首小诗。“土
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 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 误。对老师更
加敬仰。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 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我恰恰相反。”
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对他人的缺点是盯着不放, 还是以宽容之心
对待,体现了一个人美好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对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 要做到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所以,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此外,自尊的人还要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议论。
2、讨论教材关于“司马懿”的插图故事材料。
辩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知耻还是自尊? < br>结论:司马懿的行为是“临辱不惊”、“遇侮不怒”的大智大慧的表现。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守
住 城池,他没有为自己的所谓的自尊而开门迎战,情愿自己受辱。自尊的人还要能够正确对
待别人的批评、 议论。
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呢?
扩展材料
材料一: 某中学一个 13岁的女孩郑某因为作业没有做, 被家长批评了几句, 一气之下, 离
家出走。父母非常着急, 四处寻找, 父亲在寻找过程中突遇车祸。
材料二: 教师李某提问小王, 小王由于思想开小差没听清楚, 李某便讥笑小王“听不懂人话”,
是“老外”,“脑瓜子注水了”。小王大声顶了一句:“老师您别侮 辱人。”李某一听越发恼怒
指责小王“总是拖全班后腿”, 讥讽他“智商比猪还低”,“简直就是人渣”等等。
提问: 分析他们面对批评时的态度是否可取?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事例的思考和分析, 以达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使学生理解
“自尊要适度”的道理, 懂得过度的自尊, 则使我们过于敏感, 作茧自缚, 体
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 对于恶意的侮辱和诋毁, 则要及时给予回击, 必要
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 助于我们正确面对别人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过度的自尊则会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 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如果别人的
批评不是善意的,而是恶意的侮辱和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 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
卫自己的自尊。

4


(三)善于尊重他人
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被别人尊重的, 你又是如何尊重别人的?
生1:别人让我讲题时候很客气。
生2: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或者敲门。
生3:值日生刚擦完的地面不随便乱踩,干后在走。
生4:不随便给同学起绰号。不侮辱他人。
生5:„„
教师: 刚才大家讲得都非常好。引导学生看书本15页《陶校长的四块糖》
的故事。
请你思考:
1、这名男生犯了错, 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后 教师点评:陶校长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对
学生人格的尊重,促使学生能够从心灵的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积极改正
错误。
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才能尊重他人?
设计意图: 目的是让学生回归书本, 结合实际, 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的能力, 以达成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小结:(视频播放)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就是对他人有礼貌, 尊重他人的劳动, 尊重他
人的人格;
2、尊重他人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 要善于
欣赏接纳别人, 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五)心灵故事:《小和尚和老禅师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位禅师,一 日晚在禅院里散布,只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
便知是有一位出家人违寺归越墙出去溜了。老禅师也 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
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位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 院
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
惊慌失措,张 口结舌。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眼里责备他,只是以
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 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
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师问:老禅师为什么没有严厉批评小和尚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总结:尊重可以使人理智、 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
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 图: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些大道理。以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
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在这个社会 上,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
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彼此尊重。只有彼此尊重,人 生才能弹出美妙的
旋律。
(六)课堂练习
李文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可他最近很不 快乐。刚刚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他,
在穿着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还带着比较浓重的外地口音。父母也是普通 的纺织工
人。这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敏感,总是怀疑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前几天,小
组长因 他晚交作业批评了他时,他心里非常的生气,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
害,差点与小组长吵起来。在思 品课上学习了《珍惜无价的自尊》一课后,李文
再次陷入了苦恼。心想:“我各方面条件这么差,应该怎 样维护自己的自尊呢”?

5


请你帮帮他。
设计意图:这 是一道涉及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的课堂练习题,通过引用同
龄人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尊, 消除对自尊的错误看法,知道如何维
护自己的自尊,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是赢得尊重的重要发法 之一。从而
突破重难点。
(七) 写一写、动一动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学们相互写赠言, 只写对方的优点, 你最欣赏他(她)
的地方。完成后,把写的赠言当面交给对方。最后,(1) 请收到赠言的同学大声朗
读赠言的内容,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班上谁收到的赠言最多, 他为什么能收
到最多? 他有什么特点? (3)没有收到, 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 此活动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
系, 使学生体会到尊重别人以及被别 人尊重的幸福与快乐同时领悟到只有尊重
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使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 掌握更多的与同学相处
的技巧, 完成教学目标。
(八)课堂小结
让学生通过阅读 课本,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根据全体同学发言同时进行板
书,以进一步落实教材知识网络。

四、 归纳总结 达标练习
1. 维护人格最重要
2. 自尊者豁达
3. 善于尊重他人
练习题:辨析
为了维护自尊,人要放弃很多东西,甚至人格。



6

春天作文300字-高二物理教案


天津招考资讯网-纽伦堡大学


中国是礼仪之邦-北京民政局上班时间


服从领导安排-简单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劳伦娜-大学学生会竞选稿


元旦祝福短信-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


马云精彩语录-实习总结范文


推普周-学习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