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来临之际-留言板留言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6卷第3期
2007年5月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Xiangf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Uege
Vl01.6No.3
May.2007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晋宏恕
(中共裹樊市委党校,湖北裹樊441021)
摘要:本文从楚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楚国及楚文化的有关概念,重点论述
了楚文化的
内涵及研究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楚国;楚文化;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4X(2007)03—0OO4—04
从目前楚文化研究的情况来看,其成果是非常
丰硕的.但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引起人们的疑问:什么
是楚文化?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怎样?笔
者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浅见,意在抛砖引玉,求教
于同仁.
1楚文化与楚国.楚文化与文化
讲楚文化,就得先讲楚国.古楚国,芈姓.始祖鬻
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1].至于丹阳
在何地,众说纷纭,争论未终.楚常与周发生战争.周
人称其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楚疆土扩大到长江中
游.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时兼
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时曾为霸主,
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到昭关(今
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
国时疆域又有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西南到今广
西东北.楚怀王时攻灭越国,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
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
元278年郢失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41
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为
秦所灭.
要讲楚文化,首先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文化.什
么是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文化是文和化的
复合.从字源分析,文,华也《论语》皇侃疏
).华
即古花字.在《说文》中,文字,又通纹故文
指错(纵横交错之错画,有花纹,纹路,纹
理的意
思,可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条文等.在先秦,文
又曾指文德教化.至于化字,则
有变,改,化生,造
化等意思.例如,《礼记?乐记》说:和,故百物皆化
这里的化即指的是
化生《素问》说:化不可代,
时不可违这里的化即指的是造化.我国现存的
最早哲学着作《
易》的贲卦《彖传》开始把文与化
联系起来使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意思是说按照文化来进行教化.也就是
说古代意义的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王朝实施文治和
教化的总称.总之,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
于精神文明范畴.我们现代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
代翻译家在译介西方相关语法时.借用的中国古已
有之的文化这一词汇.后来几经转义引申,
文化
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时
至今日,文化一词在欧洲文化系统中,既有物质生
产,又有精神创造的含义.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不
少人类学者,社会学者,文化学者以及历史学者给文
化下过许许多多的定义,作过许许多多种说明.迄今
为止,国内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已不下百种.但是,把
这些对文化岐见纷纭的解释,加以大致的归纳,无非
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说法.
按照《辞海》和《社会科学大词典》的解释,所谓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生产,社
会组织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以风俗习
惯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文化,也属于广义文化.考古学
上的文化指同一个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具有同样
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共同特征的考古遗
迹,遗物命名,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旧石器文
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彩
陶文化,雕龙碑文化等.这种考古学上的文化有
人把它划为另一种含义的文化.但是,因为考古学上
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两个方
面.故也可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此外,人们通常所
说的中国是声明文物之邦中的声指的是语言,
音乐;明指的是光彩,色彩,包括服装,绘画;
文指的是文字,包括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晋宏忠(1940-),男,湖北襄阳人,中共襄樊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三国史,
楚史
,襄樊地方史等.
一
4~
晋宏忠: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知识,文法,文体,文学,文献;物指的是经过人类
加工的物质.所以,声明文物这样的文化概念,包括
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因此,也属于广义
文化的概念.所谓狭义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
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等,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
2楚文化及其内涵
依据文化概念的阐释.以此来推论楚文化,应当
说.楚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含义,也具有狭义文化
的含义.从广义文化的含义来讲,所谓楚文化是指楚
国存在期间的意识形态,如思想,政治,法律,军事,
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观念等指导下
所建立的与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及
其规范管理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包括楚国的物质生产,社会意识,精神生活,科学
技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与楚国有关的遗迹,
遗存等等.
从狭义的文化含义来讲.是楚国实践中所表现
出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
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在楚国的意识形态
指导下所构建的与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
机构等.实际上.广义的楚国文化包括了狭义的楚国
文化.也就是说狭义的楚文化为广义的楚文化所涵
盖.把两者分开来讲,是为了更强调,更突出狭义楚
文化的深远意义.无论是广义的楚文化.还是狭义的
楚文化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的.但由于历史
的发展,时代的久远,社会的进步,广义的楚文化在
社会物质生产方面的成果.在今天看来显然是落后
了.不能与今天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为第
一
生产力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成果同日而语了.
楚国所建构的楚国制度和组织机构等也显然打
上了封建的烙印.从总体上看也不能同我们今天的
社会主义制度和组织机构相提并论.所以.这些方面
并不是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主要之处.而楚文化在其
精神财富方面,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
宝库.是我们应当重点加以研究的.
作为广义的楚文化,其内涵是多方面的.
其一.就楚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方面的楚文
化来讲,与同时期的诸国相比.楚国有较高的物质文
明.例如,它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有比较先进的建筑
业(它有楚城,楚市,楚章华台等建筑物);有较先进
的冶铜业,丝织业,刺绣,髹漆业:有比较先进的兵器
等等.
其二.从作为国家制度和组织机构方面的楚文
化来讲.与同时期诸国相比,楚国也是比较健全的.
例如,它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传弟的情况也有,
但那是例外;它实行过世卿世禄制度,吴起把它改
革了:它实行过奖励军功制度,败军之将自杀制度;
它实行过国王指挥军队的武卒制度它早于秦国
实行过县制度;它实行过两版垣建筑法;实行统
一
言论的制度:实行丽兵于王尸,逮三族的法律
等等[引.
其三,作为意识形态(精神财富)的楚文化,它形
成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精神.即楚国的传统,楚国
的精神.诸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史记?楚
世家》载:楚人(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
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它有执着追求,百折不挠
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象卞和献玉那样的精神;它有不
厌追新逐奇的创见.有不惮躐等破格的开拓进取,自
强不息的精神.周成王封熊绎子男之田土不过
同百里为同),后来发展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
万,车千乘,粟支十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
期又成为七雄之一.被秦灭亡,还说过:楚有三户.
灭秦必楚后来,只短短15年,项羽,刘邦起义即灭
掉了秦朝:它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典型的代
表人物有卞和,屈原,申包胥等;它有勤政爱民,尽职
敬业精神.楚庄王一代君臣即是典型例子.《左传》,
《韩非子》记载的,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
鸣,一鸣惊人就是讲的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的令
尹(宰相)孙叔敖廉洁奉公,出门坐的是士大夫一级
的车子,餐不带荤,面有饥色.他们重视农业生产,修
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即期思工程;它有不分
此轸彼域的开放意识和兼容吸纳的精神.楚人富有
开放意识.能融中原诸国和南方各族科学技术,先进
文化于一身,使楚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楚国的青铜
器,兵器,竹刻,木雕都是后来居上,楚产木材远销长
江下游和中原各国,楚杞梓皮远销到晋国,桃树棘木
造成弓箭外销他国.皮干,竹箭,羽毛远销齐,鲁.宝
玉,漆器,丝织,刺绣销往印度,东南亚.有西南丝绸
之路之称.楚国有作为的国君如楚庄王能够选贤任
能.善于纳谏.在楚国历史上产生了象屈原,子文,孙
叔敖等好的官员和大哲学家老庄,文学家宋玉,景
差,唐勒.天文学家祝融,甘德等杰出人物.作为楚文
化的载体有楚辞.楚辞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宋
黄伯思《校定楚辞序》说:屈宋诸骚,皆出楚语,作楚
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许多成语故事,
如筚路蓝缕一鸣惊人止戈为武百步穿
杨鞭长莫及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
鸟等也都出于楚地.与楚文化有深厚渊源.
其四.作为楚文化的精神理念来讲.楚文化主要
表现为自尊尚武的精神理念,幽运玄奥的道家思想
和产生在以直观,想象为特征的巫式思想基础上
一
5一
第6卷第3期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第3期
的浪漫情愫.楚地盛产侠士,流行佩剑.
其五.从楚风楚俗方面的楚文化来讲,楚地保存
和发展着巫风,即求神问卜的巫风.《汉书地理志》
载:楚人信巫神.重淫祀周始封的第一个楚君熊
绎.他的职责之一,就是以桃木和棘枝箭敬献给周朝
以除祟禳灾.对巫第一个界说的是楚人观射父讲的
话.他说: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圣能光远宜朗,其
明能光照之.其职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
日觋,在女日巫《吕氏春秋?勿躬篇》载:巫彭作
医.巫咸作筮楚人用占卜的办法问事,决事,择
官,乃至王位的继承.当然,楚人所尊重的巫,能作
训辞.以行于诸侯能博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当楚文化进入鼎盛期.巫学开始分流,其因袭罔替者
仍为巫学.其理性化者转为道学,其感性化者转为骚
学.巫是楚文化的一大特色.楚人尚红色.他们穿红
色的衣服.《墨子?公孟篇》载:昔者,楚庄王鲜冠组
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绛衣博袍,指的是
红色的宽袖大袍.楚人喜欢在建筑物上着红色.《国
语?楚语上》载,灵王筑章华台有彤镂之美,说的是
楚王行宫涂着红彩.楚人喜欢在El用品上涂红色花
纹.楚墓出土的盘,勺,杯,盆内壁涂的全为红色髹抹
的精美花纹.楚人喜欢在丝织品上作朱色刺绣.楚人
尚赤尚红色)的风俗源于楚先人拜El,崇火,崇
凤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又基于对自然和祖先的崇
拜.楚人先祖祝融为火神.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又曾
臣服于炎帝.炎帝者,太阳也.太阳乃炎帝的化
身.拜El崇火是楚人虔诚的对祖先崇拜的体现.楚人
崇凤.凤是楚文化的标识.楚人将神鸟凤作为自己
民族的图腾尊崇.《白虎通义?五行篇》载:南方之神
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凤.凤是祝融之化
身.尊凤是楚人尊重自己民族,尊重自己和祖先.楚
人很重视重阳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屈
原的El子.其实重阳节也源于楚.是楚人为求登天谒
祖先祝融的活动.因为据说古时候天和地是相通的.
人间少数特别聪明虔诚的人能在天和地之间自由往
来.引导老百姓通过祭祀表示对天的尊敬,一切都很
有秩序.后来因为南方的部落九黎人对天,对神不
敬畏.所以,黄帝的继承者帝高阳就命令主管天和地
的大臣祝融断绝了地和天的来往通道.叫做绝地天
道这样.引出以后楚人于重阳El登高以求上达天
庭拜谒祝融的习俗.楚人把桃孤,棘矢及茅草当灵
物.楚国的宫室,宗庙都在茅门之内.楚庄王立有茅
门之法,不得非礼闯入.《史记?孝武本纪》载:江淮
间一茅脊.为神藉.最早把茅草神化的很可能是辟
在荆山的楚人:荆山在今襄樊市南漳县境.也是楚
的发源地.《国语?晋语八》记载的最早:昔成王盟诸
一
6一
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葩,设望表,与鲜卑守燎
韦昭注:楚谓束
茅而立之.所以缩酒南漳产山茅
草.又称猴毛草.请茅草神占卜,流传至今.楚人喜
用毛笔.用毛笔是楚人的首创.还有楚人穿衣服喜欢
佩饰.喜食苦辣咸酸味的食物,爱食鸡,雀,龟,鳖等.
3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弘扬楚文化.对于我们今人来说,其意义可以说
是多方面的.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艰苦创
业的精神.《史记?楚世家》云楚人最早:辟在荆山,
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水.以事天子.就是说
的楚先人.特别是楚先王熊绎在荆山中的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时期.其条件是非常恶劣,非常艰苦的.当
时,他们住的是荆条编制的房屋,使用的是柴车,穿
戴的是破烂的衣裳.在深山中开荒,生产,劳动,辛勤
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从而逐步使楚国发展壮大起来.
这种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和后世
学习的.
其二.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开拓进
取的精神.楚在周成王分封其先祖熊绎子男之田
时,其土不过同也就是说,周成王分封熊绎的领
地.不过百里之大.在那以公,侯,伯,子,男地位为尊
卑秩序的制度里.楚位卑而领地小,很为中原诸侯国
瞧不起的.但是.楚先人却具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的精神.他们采取对内强国富民,对外睦邻伐叛的政
策,结果,创造了江汉民间和的良好环境,使其领
地逐渐扩大,以致发展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
千乘.粟支十年威震周天子和中原诸侯各国的泱
泱大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这种自强不
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和后世弘扬的.
其三.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为了国家百折不挠,
无私奉献的精神.相传楚人卞和在荆山玉印岩觅得
玉璞一块.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王使玉匠人鉴
定.均说是石.遂以欺君之罪先后断其双足.楚文王
即位,他又抱璞玉哭于荆山中,三El三夜,泪尽血出.
文王使人问其故.并使玉工剖璞,果得宝玉,名和氏
璧以献玉功,文王封其为零阳侯,他辞未就.卞和
献玉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了国家,蒙冤受辱,不屈
不挠,坚毅不拔的忠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今人
和后世传承的.
其四.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忠君爱国,忧国忧
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楚国的卞和.楚令尹孙叔敖,着
名的辞赋家屈原.楚大臣申包胥等都是忠君爱国,忧
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人物.卞和是一个具
有爱国献身精神的忠臣义士屈原立志救国.忧国
忧民.受贵族势力的排斥.数次被放逐,其爱国之志
晋宏忠: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不移.最后看到国家存兴无望,含恨投汩罗江而亡.
吴国攻人楚郢都,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兵,哭秦庭七天
七夜.终于感动秦王,发了救兵,挽救了楚国.楚人这
种忠于祖国,忧国忧民的爱国义精神是值得今人和
后世效法的.
其五.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尽职尽责,勤政爱
民的治军治政的精神.楚国军政吏员,尢其是楚国明
君,贤臣楚庄王和令尹(宰相)孙叔敖是这方面的典
型.《左传》,《韩非子》都记载有,楚庄王为体察民情,
考究民生,即位三年不发号令,似无作为,所谓三年
不飞三年不鸣一旦他掌握国情,民情之后,即
罢奸臣,举贤明,建章立制,奖励耕战,国力不断强
盛.国民大悦,所谓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是也.孙
叔敖身为令尹,廉洁奉公,出门不坐豪华的车子,而
是坐士大夫一级的车子.每顿饭不吃双荤.面有饥
色.但他勤政爱民,尽职尽责.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即期思工程,
使楚国逐渐国富民强,不断扩大领地.在他辅佐的楚
庄王时期.灭国2O多个.成为问鼎中原的春秋五霸
之一.这种尽职尽责,勤政爱民的精神是今人和后
世.尤其是从政从军官员们需要借鉴的.
其六,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对于中原诸国生产,
生活,军事科学等先进技术,技能的兼收并蓄,开拓
创新,引领发展,敢为人先的精神.楚先人有比较发
达的农业,有比较先进的建筑业.有比较先进的冶炼
业,丝织业,刺绣,髹漆业,有比较先进的兵器业等.
他率先实行过奖励军功,败军之将自杀制度,国王指
挥军队的武卒制度,统一言论的制度,县制度和
两版垣四版垣建筑法等.楚人这种兼容天下,
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精神.永远值得今人和后世硅
崇的
参考文献:
[1]王守谦.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司马迁.史记?楚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BriefCommentontheConnotationofChuCulture
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
JINHong-zhong
(XiangfanMunicipalCommitteePartySchool,Xiangfa
nHubei441021,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
esconceptsofChuStateanditsculture,andfocusesonthec
onno
ta—
tionofChuculture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ChuState;Chuculture;connotation;signi
ficance
【责任编辑:阮先会)
一
7一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6卷第3期
2007年5月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Xiangf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Uege
Vl01.6No.3
May.2007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晋宏恕
(中共裹樊市委党校,湖北裹樊441021)
摘要:本文从楚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楚国及楚文化的有关概念,重点论述
了楚文化的
内涵及研究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楚国;楚文化;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4X(2007)03—0OO4—04
从目前楚文化研究的情况来看,其成果是非常
丰硕的.但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引起人们的疑问:什么
是楚文化?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怎样?笔
者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浅见,意在抛砖引玉,求教
于同仁.
1楚文化与楚国.楚文化与文化
讲楚文化,就得先讲楚国.古楚国,芈姓.始祖鬻
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1].至于丹阳
在何地,众说纷纭,争论未终.楚常与周发生战争.周
人称其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楚疆土扩大到长江中
游.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时兼
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时曾为霸主,
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到昭关(今
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
国时疆域又有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西南到今广
西东北.楚怀王时攻灭越国,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
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
元278年郢失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41
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为
秦所灭.
要讲楚文化,首先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文化.什
么是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文化是文和化的
复合.从字源分析,文,华也《论语》皇侃疏
).华
即古花字.在《说文》中,文字,又通纹故文
指错(纵横交错之错画,有花纹,纹路,纹
理的意
思,可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条文等.在先秦,文
又曾指文德教化.至于化字,则
有变,改,化生,造
化等意思.例如,《礼记?乐记》说:和,故百物皆化
这里的化即指的是
化生《素问》说:化不可代,
时不可违这里的化即指的是造化.我国现存的
最早哲学着作《
易》的贲卦《彖传》开始把文与化
联系起来使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意思是说按照文化来进行教化.也就是
说古代意义的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王朝实施文治和
教化的总称.总之,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
于精神文明范畴.我们现代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
代翻译家在译介西方相关语法时.借用的中国古已
有之的文化这一词汇.后来几经转义引申,
文化
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时
至今日,文化一词在欧洲文化系统中,既有物质生
产,又有精神创造的含义.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不
少人类学者,社会学者,文化学者以及历史学者给文
化下过许许多多的定义,作过许许多多种说明.迄今
为止,国内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已不下百种.但是,把
这些对文化岐见纷纭的解释,加以大致的归纳,无非
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说法.
按照《辞海》和《社会科学大词典》的解释,所谓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生产,社
会组织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以风俗习
惯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文化,也属于广义文化.考古学
上的文化指同一个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具有同样
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共同特征的考古遗
迹,遗物命名,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旧石器文
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彩
陶文化,雕龙碑文化等.这种考古学上的文化有
人把它划为另一种含义的文化.但是,因为考古学上
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两个方
面.故也可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此外,人们通常所
说的中国是声明文物之邦中的声指的是语言,
音乐;明指的是光彩,色彩,包括服装,绘画;
文指的是文字,包括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晋宏忠(1940-),男,湖北襄阳人,中共襄樊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三国史,
楚史
,襄樊地方史等.
一
4~
晋宏忠: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知识,文法,文体,文学,文献;物指的是经过人类
加工的物质.所以,声明文物这样的文化概念,包括
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因此,也属于广义
文化的概念.所谓狭义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
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等,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
2楚文化及其内涵
依据文化概念的阐释.以此来推论楚文化,应当
说.楚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含义,也具有狭义文化
的含义.从广义文化的含义来讲,所谓楚文化是指楚
国存在期间的意识形态,如思想,政治,法律,军事,
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观念等指导下
所建立的与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及
其规范管理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包括楚国的物质生产,社会意识,精神生活,科学
技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与楚国有关的遗迹,
遗存等等.
从狭义的文化含义来讲.是楚国实践中所表现
出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
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在楚国的意识形态
指导下所构建的与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
机构等.实际上.广义的楚国文化包括了狭义的楚国
文化.也就是说狭义的楚文化为广义的楚文化所涵
盖.把两者分开来讲,是为了更强调,更突出狭义楚
文化的深远意义.无论是广义的楚文化.还是狭义的
楚文化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的.但由于历史
的发展,时代的久远,社会的进步,广义的楚文化在
社会物质生产方面的成果.在今天看来显然是落后
了.不能与今天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为第
一
生产力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成果同日而语了.
楚国所建构的楚国制度和组织机构等也显然打
上了封建的烙印.从总体上看也不能同我们今天的
社会主义制度和组织机构相提并论.所以.这些方面
并不是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主要之处.而楚文化在其
精神财富方面,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
宝库.是我们应当重点加以研究的.
作为广义的楚文化,其内涵是多方面的.
其一.就楚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方面的楚文
化来讲,与同时期的诸国相比.楚国有较高的物质文
明.例如,它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有比较先进的建筑
业(它有楚城,楚市,楚章华台等建筑物);有较先进
的冶铜业,丝织业,刺绣,髹漆业:有比较先进的兵器
等等.
其二.从作为国家制度和组织机构方面的楚文
化来讲.与同时期诸国相比,楚国也是比较健全的.
例如,它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传弟的情况也有,
但那是例外;它实行过世卿世禄制度,吴起把它改
革了:它实行过奖励军功制度,败军之将自杀制度;
它实行过国王指挥军队的武卒制度它早于秦国
实行过县制度;它实行过两版垣建筑法;实行统
一
言论的制度:实行丽兵于王尸,逮三族的法律
等等[引.
其三,作为意识形态(精神财富)的楚文化,它形
成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精神.即楚国的传统,楚国
的精神.诸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史记?楚
世家》载:楚人(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
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它有执着追求,百折不挠
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象卞和献玉那样的精神;它有不
厌追新逐奇的创见.有不惮躐等破格的开拓进取,自
强不息的精神.周成王封熊绎子男之田土不过
同百里为同),后来发展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
万,车千乘,粟支十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
期又成为七雄之一.被秦灭亡,还说过:楚有三户.
灭秦必楚后来,只短短15年,项羽,刘邦起义即灭
掉了秦朝:它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典型的代
表人物有卞和,屈原,申包胥等;它有勤政爱民,尽职
敬业精神.楚庄王一代君臣即是典型例子.《左传》,
《韩非子》记载的,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
鸣,一鸣惊人就是讲的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的令
尹(宰相)孙叔敖廉洁奉公,出门坐的是士大夫一级
的车子,餐不带荤,面有饥色.他们重视农业生产,修
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即期思工程;它有不分
此轸彼域的开放意识和兼容吸纳的精神.楚人富有
开放意识.能融中原诸国和南方各族科学技术,先进
文化于一身,使楚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楚国的青铜
器,兵器,竹刻,木雕都是后来居上,楚产木材远销长
江下游和中原各国,楚杞梓皮远销到晋国,桃树棘木
造成弓箭外销他国.皮干,竹箭,羽毛远销齐,鲁.宝
玉,漆器,丝织,刺绣销往印度,东南亚.有西南丝绸
之路之称.楚国有作为的国君如楚庄王能够选贤任
能.善于纳谏.在楚国历史上产生了象屈原,子文,孙
叔敖等好的官员和大哲学家老庄,文学家宋玉,景
差,唐勒.天文学家祝融,甘德等杰出人物.作为楚文
化的载体有楚辞.楚辞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宋
黄伯思《校定楚辞序》说:屈宋诸骚,皆出楚语,作楚
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许多成语故事,
如筚路蓝缕一鸣惊人止戈为武百步穿
杨鞭长莫及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
鸟等也都出于楚地.与楚文化有深厚渊源.
其四.作为楚文化的精神理念来讲.楚文化主要
表现为自尊尚武的精神理念,幽运玄奥的道家思想
和产生在以直观,想象为特征的巫式思想基础上
一
5一
第6卷第3期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第3期
的浪漫情愫.楚地盛产侠士,流行佩剑.
其五.从楚风楚俗方面的楚文化来讲,楚地保存
和发展着巫风,即求神问卜的巫风.《汉书地理志》
载:楚人信巫神.重淫祀周始封的第一个楚君熊
绎.他的职责之一,就是以桃木和棘枝箭敬献给周朝
以除祟禳灾.对巫第一个界说的是楚人观射父讲的
话.他说: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圣能光远宜朗,其
明能光照之.其职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
日觋,在女日巫《吕氏春秋?勿躬篇》载:巫彭作
医.巫咸作筮楚人用占卜的办法问事,决事,择
官,乃至王位的继承.当然,楚人所尊重的巫,能作
训辞.以行于诸侯能博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当楚文化进入鼎盛期.巫学开始分流,其因袭罔替者
仍为巫学.其理性化者转为道学,其感性化者转为骚
学.巫是楚文化的一大特色.楚人尚红色.他们穿红
色的衣服.《墨子?公孟篇》载:昔者,楚庄王鲜冠组
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绛衣博袍,指的是
红色的宽袖大袍.楚人喜欢在建筑物上着红色.《国
语?楚语上》载,灵王筑章华台有彤镂之美,说的是
楚王行宫涂着红彩.楚人喜欢在El用品上涂红色花
纹.楚墓出土的盘,勺,杯,盆内壁涂的全为红色髹抹
的精美花纹.楚人喜欢在丝织品上作朱色刺绣.楚人
尚赤尚红色)的风俗源于楚先人拜El,崇火,崇
凤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又基于对自然和祖先的崇
拜.楚人先祖祝融为火神.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又曾
臣服于炎帝.炎帝者,太阳也.太阳乃炎帝的化
身.拜El崇火是楚人虔诚的对祖先崇拜的体现.楚人
崇凤.凤是楚文化的标识.楚人将神鸟凤作为自己
民族的图腾尊崇.《白虎通义?五行篇》载:南方之神
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凤.凤是祝融之化
身.尊凤是楚人尊重自己民族,尊重自己和祖先.楚
人很重视重阳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屈
原的El子.其实重阳节也源于楚.是楚人为求登天谒
祖先祝融的活动.因为据说古时候天和地是相通的.
人间少数特别聪明虔诚的人能在天和地之间自由往
来.引导老百姓通过祭祀表示对天的尊敬,一切都很
有秩序.后来因为南方的部落九黎人对天,对神不
敬畏.所以,黄帝的继承者帝高阳就命令主管天和地
的大臣祝融断绝了地和天的来往通道.叫做绝地天
道这样.引出以后楚人于重阳El登高以求上达天
庭拜谒祝融的习俗.楚人把桃孤,棘矢及茅草当灵
物.楚国的宫室,宗庙都在茅门之内.楚庄王立有茅
门之法,不得非礼闯入.《史记?孝武本纪》载:江淮
间一茅脊.为神藉.最早把茅草神化的很可能是辟
在荆山的楚人:荆山在今襄樊市南漳县境.也是楚
的发源地.《国语?晋语八》记载的最早:昔成王盟诸
一
6一
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葩,设望表,与鲜卑守燎
韦昭注:楚谓束
茅而立之.所以缩酒南漳产山茅
草.又称猴毛草.请茅草神占卜,流传至今.楚人喜
用毛笔.用毛笔是楚人的首创.还有楚人穿衣服喜欢
佩饰.喜食苦辣咸酸味的食物,爱食鸡,雀,龟,鳖等.
3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弘扬楚文化.对于我们今人来说,其意义可以说
是多方面的.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艰苦创
业的精神.《史记?楚世家》云楚人最早:辟在荆山,
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水.以事天子.就是说
的楚先人.特别是楚先王熊绎在荆山中的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时期.其条件是非常恶劣,非常艰苦的.当
时,他们住的是荆条编制的房屋,使用的是柴车,穿
戴的是破烂的衣裳.在深山中开荒,生产,劳动,辛勤
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从而逐步使楚国发展壮大起来.
这种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和后世
学习的.
其二.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开拓进
取的精神.楚在周成王分封其先祖熊绎子男之田
时,其土不过同也就是说,周成王分封熊绎的领
地.不过百里之大.在那以公,侯,伯,子,男地位为尊
卑秩序的制度里.楚位卑而领地小,很为中原诸侯国
瞧不起的.但是.楚先人却具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的精神.他们采取对内强国富民,对外睦邻伐叛的政
策,结果,创造了江汉民间和的良好环境,使其领
地逐渐扩大,以致发展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
千乘.粟支十年威震周天子和中原诸侯各国的泱
泱大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这种自强不
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和后世弘扬的.
其三.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为了国家百折不挠,
无私奉献的精神.相传楚人卞和在荆山玉印岩觅得
玉璞一块.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王使玉匠人鉴
定.均说是石.遂以欺君之罪先后断其双足.楚文王
即位,他又抱璞玉哭于荆山中,三El三夜,泪尽血出.
文王使人问其故.并使玉工剖璞,果得宝玉,名和氏
璧以献玉功,文王封其为零阳侯,他辞未就.卞和
献玉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了国家,蒙冤受辱,不屈
不挠,坚毅不拔的忠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今人
和后世传承的.
其四.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忠君爱国,忧国忧
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楚国的卞和.楚令尹孙叔敖,着
名的辞赋家屈原.楚大臣申包胥等都是忠君爱国,忧
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人物.卞和是一个具
有爱国献身精神的忠臣义士屈原立志救国.忧国
忧民.受贵族势力的排斥.数次被放逐,其爱国之志
晋宏忠: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不移.最后看到国家存兴无望,含恨投汩罗江而亡.
吴国攻人楚郢都,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兵,哭秦庭七天
七夜.终于感动秦王,发了救兵,挽救了楚国.楚人这
种忠于祖国,忧国忧民的爱国义精神是值得今人和
后世效法的.
其五.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的尽职尽责,勤政爱
民的治军治政的精神.楚国军政吏员,尢其是楚国明
君,贤臣楚庄王和令尹(宰相)孙叔敖是这方面的典
型.《左传》,《韩非子》都记载有,楚庄王为体察民情,
考究民生,即位三年不发号令,似无作为,所谓三年
不飞三年不鸣一旦他掌握国情,民情之后,即
罢奸臣,举贤明,建章立制,奖励耕战,国力不断强
盛.国民大悦,所谓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是也.孙
叔敖身为令尹,廉洁奉公,出门不坐豪华的车子,而
是坐士大夫一级的车子.每顿饭不吃双荤.面有饥
色.但他勤政爱民,尽职尽责.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即期思工程,
使楚国逐渐国富民强,不断扩大领地.在他辅佐的楚
庄王时期.灭国2O多个.成为问鼎中原的春秋五霸
之一.这种尽职尽责,勤政爱民的精神是今人和后
世.尤其是从政从军官员们需要借鉴的.
其六,要努力弘扬楚文化中对于中原诸国生产,
生活,军事科学等先进技术,技能的兼收并蓄,开拓
创新,引领发展,敢为人先的精神.楚先人有比较发
达的农业,有比较先进的建筑业.有比较先进的冶炼
业,丝织业,刺绣,髹漆业,有比较先进的兵器业等.
他率先实行过奖励军功,败军之将自杀制度,国王指
挥军队的武卒制度,统一言论的制度,县制度和
两版垣四版垣建筑法等.楚人这种兼容天下,
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精神.永远值得今人和后世硅
崇的
参考文献:
[1]王守谦.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司马迁.史记?楚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BriefCommentontheConnotationofChuCulture
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
JINHong-zhong
(XiangfanMunicipalCommitteePartySchool,Xiangfa
nHubei441021,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
esconceptsofChuStateanditsculture,andfocusesonthec
onno
ta—
tionofChuculture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ChuState;Chuculture;connotation;signi
ficance
【责任编辑:阮先会)
一
7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