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义
东南大学录取分数线-柜台租赁合同
龙源期刊网 http:
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义
作者:白志坚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5期
老舍的小说创作绝大部分是悲剧,这些悲剧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均出生社会底
层,生活困窘,几
番挣扎后,精神崩溃,人格受辱。这种相似不是内容和技巧的无意义重复,
相反这种看似重复的故事情节
却大有深意。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解读这种深意,即从文
学社会学的角度、文学哲学的角度和文化
的角度去作多角度的深入理解和探究,老舍小说的悲
剧意义才能被读者准确地把握。
“老舍是一位对文体精熟的大作家。他在自己长长的创作历程上,从未间断过对于写作艺
术的锤炼和追求
。”的确,在老舍的创作生涯中,他娴熟地运用了多种文体样式来反映现实社
会、塑造形象。但有意思的
是,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有一类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像《骆驼祥
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微神》、《阳光》、《茶馆》等作品,在反映社会、
塑造形象方面有相似的地方,这一创作现象与老舍的
“从未间断过对于写作艺术的锤炼和追求”
有些矛盾,甚而很让人费解。作为一个严肃、认真、功力很深
的大作家,怎么能有这么多相似
之作呢?当我们静下心来把这些貌似雷同之作认真读过后,才发现老舍作
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的不同寻常之处。原来,他用这些貌似雷同之作,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丰满而真实的悲
剧艺术世
界,这个艺术世界就如生活一样平凡复杂,耐人寻味。
从文学社会
学角度来看,老舍本着“暴露社会的黑暗,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的创作思
想,塑造了一系列的平凡、
卑微、普遍的让人深表同情的悲剧主人公形象。《月牙儿》中的
“我”,善良、自尊、倔强,为了生存,
为了有尊严地活着,“我”不愿走妈妈的路,为此还与妈
妈决裂而自谋出路。“我”挣扎、奋斗,而梦想
却越来越远,最终还是滑入到了“人间地狱”中。
《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祥子,独立自强,精谨上进,自
尊要强,守德尚洁,勤俭节约,乐于助
人,为了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可结局是彻底的失败。
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连自己的精神也垮了,最后只是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
,先是一个聪明
本事、技艺精湛、德行良好的裱糊匠,可靠这份手艺无法生存于世上,就当了被人们鄙视
的一
个月薪水只能糊口的“臭脚巡”。虽然位低职微,但也尽力想做好本分工作,可无论怎样努力,最终还是被新上任的长官开除。
于是,在老舍笔下的这些主人公,就有了一种相
似的人生信念和命运遭际,形成了固定的
叙事模式:独立自尊、善良上进的主人公们怀着强烈美好的人生
愿望,在人生道路上奋斗前
行,然而,几番挣扎,最后却落得一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主人公因此身心受损
,一蹶不振,落
入到理想的、美好的另一面,即堕落、自贱、被凌辱,尤以祥子为代表,他最后成为吃喝
嫖
赌、偷抢诡骗的一个社会渣子。这种两极人格和两极理想的纵向构筑,以及各行业底层人的生
存挣扎的横向构筑,筑起了一个黑暗腐朽,让人无法生存的现实社会,这样的社会更让人们警
醒社会制度
的不合理、城市资本文明的腐败以及个人主义思想的局限,美好道德、良好人性、
合理的生存(生活方式
)均被社会的黑暗所消解、颠覆。于是,老舍笔下的这个由底层人生活挣
龙源期刊网
http:
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义
作者:白志坚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5期
老舍的小说创作绝大部分
是悲剧,这些悲剧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均出生社会底
层,生活困窘,几番挣扎后,精神崩溃,人
格受辱。这种相似不是内容和技巧的无意义重复,
相反这种看似重复的故事情节却大有深意。笔者认为可
以从三个角度去解读这种深意,即从文
学社会学的角度、文学哲学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去作多角度的深入
理解和探究,老舍小说的悲
剧意义才能被读者准确地把握。
“老舍是一位对
文体精熟的大作家。他在自己长长的创作历程上,从未间断过对于写作艺
术的锤炼和追求。”的确,在老
舍的创作生涯中,他娴熟地运用了多种文体样式来反映现实社
会、塑造形象。但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诸多
作品中,有一类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像《骆驼祥
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微神》、《阳光
》、《茶馆》等作品,在反映社会、
塑造形象方面有相似的地方,这一创作现象与老舍的“从未间断过对
于写作艺术的锤炼和追求”
有些矛盾,甚而很让人费解。作为一个严肃、认真、功力很深的大作家,怎么
能有这么多相似
之作呢?当我们静下心来把这些貌似雷同之作认真读过后,才发现老舍作为一个现实主义
作家
的不同寻常之处。原来,他用这些貌似雷同之作,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丰满而真实的悲剧艺术世
界,这个艺术世界就如生活一样平凡复杂,耐人寻味。
从文学社会学角度来看,老
舍本着“暴露社会的黑暗,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的创作思
想,塑造了一系列的平凡、卑微、普遍的让
人深表同情的悲剧主人公形象。《月牙儿》中的
“我”,善良、自尊、倔强,为了生存,为了有尊严地活
着,“我”不愿走妈妈的路,为此还与妈
妈决裂而自谋出路。“我”挣扎、奋斗,而梦想却越来越远,最
终还是滑入到了“人间地狱”中。
《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祥子,独立自强,精谨上进,自尊要强,守德尚
洁,勤俭节约,乐于助
人,为了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可结局是彻底的失败。不仅没有实现自
己的理想,
连自己的精神也垮了,最后只是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先是一个聪明
本事、技艺精湛、德行良好的裱糊匠,可靠这份手艺无法生存于世上,就当了被人们鄙视的一
个
月薪水只能糊口的“臭脚巡”。虽然位低职微,但也尽力想做好本分工作,可无论怎样努力,
最终还是被
新上任的长官开除。
于是,在老舍笔下的这些主人公,就有了一种相似的人生信念和
命运遭际,形成了固定的
叙事模式:独立自尊、善良上进的主人公们怀着强烈美好的人生愿望,在人生道
路上奋斗前
行,然而,几番挣扎,最后却落得一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主人公因此身心受损,一蹶不振,落
入到理想的、美好的另一面,即堕落、自贱、被凌辱,尤以祥子为代表,他最后成为吃喝嫖
赌、
偷抢诡骗的一个社会渣子。这种两极人格和两极理想的纵向构筑,以及各行业底层人的生
存挣扎的横向构
筑,筑起了一个黑暗腐朽,让人无法生存的现实社会,这样的社会更让人们警
醒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城市
资本文明的腐败以及个人主义思想的局限,美好道德、良好人性、
合理的生存(生活方式)均被社会的黑
暗所消解、颠覆。于是,老舍笔下的这个由底层人生活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