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抽样调查法的理解
世界粮食日是几月几日-工作总结范文
1抽样调查法的基本知识
1.概念:它是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
样本进行调查,用所得的结果说明总体情况
的调查方法,为抽样调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抽样调查的特点
(1)从经济上说,抽样调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2)抽样调查更节省时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3)抽样调查具有较强的准确性
(4)通过抽样调查,可使资料搜集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
它也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难
以满足对市场经济活动分析的需要,此外,当抽样数目不足时,
将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最宜用抽样方式解决。
举例:对有破
坏性或损耗性质的商品质量检验;对一些具有无限总体的调查(如对森林木材积蓄
量的调查)等。
(2)在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可节省费用,争取时效,用较<
br>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满意的调查效果。
(3)运用抽样调查对全面调查进行验证。
举例:工业普查,前后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常用抽样调查进行检查
和验证。
(4)对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行为的取舍时,也经常用抽样调<
br>查来测定。
5.2抽样技术的分类及选择
(一)抽样技术的分类:抽样调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类。
1.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
抽取样本,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被
抽到。遵守随机原则,一方面可使抽
取的部分单位的分布情况(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等)有
较大的可能性接近总体的分情况,从
而使根据样本所做出的结论对总体研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另一方面,
遵循随机原则,可有助于调查人员
准确地计算抽样误差,并有效的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的精度。
2.非随机抽样不遵循随机原则
,它是从方便出发或根据主观的选择来抽取样本。非随机抽样无法
估计和控制抽样误差,无法用样本的定
量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但非随机抽样简单易行,尤其
适用于做探测性研究。
(二)随机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1.简单随机抽样
概念:简单随机抽样又称随机抽样
,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式,是指从总体的全部单位中按随机
原则直接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
通常采用信手抽取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随机函数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
2.系统随机抽样
概念:就是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排列起来,然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和一
定的间隔来抽取
样本单位。
排列所依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与调查项目的标志排队。例
如:在住户调查时,选择住户可以
按住户所在街区的门牌号码排队,然后每隔若干个号码抽选一户进行调
查;另一种是按与调查项目有关标
志排队。例如:住户调查时,可按住户平均月收入排队,再进行抽选。
在排队的基础上,还要计算抽选距离(间隔),计算公式为:
抽选距离=Nn
确定抽选距离之后,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第一段距离中抽取第一个单位,
为简化工作
并防止出现某种系统性偏差,也可以从距离的12处抽取第一个单位,并按抽选距离继续抽选
剩余单位,
直到抽完为止。
例如:从600名大学生中抽选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可以
利用学校现有的名册顺序按编号排队,
从第1号编至600号。
抽选距离=Nn=60050=12人
如从第一个12人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第一个样本
单位,如抽到的是8号,依次抽出的是
20号、32号、44号……。
等距离抽样与简单
随机抽样比较,可使中选单位比较均匀的分布,尤其当被研究现象的标志值的
变异程度较大,在实际工作
中又不可能抽选更多的样本单位时,这种方法更为有效,因此,等距抽样是市
场调查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抽
样方式。
等距抽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1)运用等距抽样的前提是要有
全及总体每个单位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按有关标志排队时,往往
要有较为详细具体的资料,这是一项分复
杂和细致的工作。
(2)当抽选间隔和被调查对象本身的节奏性相重合时,就会影响调查的精度。
如对某商场每周的
商品销售量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若抽取的第一个样本是周末,抽样间隔为7天,那么抽
取的样本单位都是
周末。而往往周末商品销售量最大,这样就会发生系统性偏差,从而影响等距抽样的代
表性。
3.分层随机抽样
概念:是指在抽样时分两次抽取样本,在一般情况下先从
总体N中抽取一个较大的初始样本n′,
以从这个样本中搜集某个项目的资料,作为进一步抽取第二次样
本的基础。第一次抽取的较大样本称为第
一重样本,再从中抽取的第二次样本称为第二重样本,其目的在
于搜集较为具体的资料。
主要用于大规模多项目的调查。例如,城镇居民消费收支调查,需要了解
的项目很多,有些项目
在户与户之间的差别很大,如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耐用品拥有量等,要达到
一定的精确度,就需要
有较大的样本容量。而有些项目如一般日用品、油、盐、蔬菜、粮食、食糖等开支
,户与户之间的差距就
比较小,要达到一定的精确度,其样本容量就可小一些。
因此,对
差异较大的项目或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先进行调查,获取有关信息后,再抽一个较小
的样本,对差异较
小的项目进行详细调查,这样既可满足调查的需要,又可节省调查费用,提高抽样效率。
4.分群随机抽样
概念: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调查,节省人力和时间,往往是一批一批的抽取
样本,每抽一批
时,把其中所有单位全部加以登记,以此来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况。
例如:对工业产品进行质量调查时,每隔五个小时,抽取一个小时的产品进行检查。
划分群时,每
群的单位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每一群中的具体抽选方式,既可以采用随机
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等
距抽样的方式,但不管什么方式,都只能用不重复的抽样方法。
它的优点是组织工作比较方便,确
定一组就可以抽出许多单位进行观察。但是,正因为以群体为
单位进行抽选,抽选单位比较集中,明显得
影响了样本分布的均衡性。当然,它的可靠程度主要还是取决
于群与群之间的差异的大小,当各群间差异
较小时,调查结果就越准确。因此,在大规模的市场调查中,
当群体内各单位间的误差较大,而各群之间
的差异较小时,最适宜采用它。
5.多阶段随机抽样
概念:就是在抽取样本时分两
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从总体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若干个
群体,称为初级单位。然后在第二阶段
从这些初级单位中又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称为基本单位或最
终单位,最后根据所抽的基本单位组成
的样本进行调查,用取得的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如果在二阶段抽
样之后,又继续在被抽中的二阶单位中
进行第三次、第四次随机抽样,就形成了三阶抽样、四阶抽样。二
阶和二阶以上的抽样都叫做多阶抽样。
例如,农产品产量调查中,由省抽县,由中选的县抽乡,由中选的
乡抽村,由中选的村抽地块,就是采用
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有利于大规模大范围的抽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能在一定
程度上满足各级管理部门对
调查资料的需求,有利于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三)非随机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非随机抽样是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照调查人员主观设
立的某个标准抽选样本。在市
场调查中,采用非随机抽样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随机抽样
为了快速获得调查结果,提高调查的时效性
在调查对象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例如:对某一突发(偶然)事件进行现场调查等。
总体各单位间离散程度不大,且调查人员具有丰富的调查经验时。
非随机抽样的主要方式:
1.任意非随机抽样。
任意非随机抽样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及时获取信息,费用
低。缺点是:对调查对象缺乏了解、
样本的偏差大、代表性差、调查结果不一定可靠。这种方式—般用于
探测性调查,或对某些时效性要求较
高的调查,对流动性特征明显或边界不清的总体的调查也常用这种方
式。
2.判断非随机抽样,又称主观抽样、立意抽样。它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自己的主观判
断选
择调查样本的一种非随机抽样方式。判断非随机抽样法的“判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是对总
体的判
断;二是判断样本的代表性。
判断非随机抽样的一般做法有两种:一是由专家判断
决定样本单位。另一种做法是根据所掌握的
统计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来选定样本。一般选取“多数型”
或“平均型”的单位组成样本。判断非随机抽样一
般适合对规模不大的总体的调查。判断非随机抽样具有
简便、快速的优点,若要求较快地获取市场信息,
可采用这种方式。判断非随机抽样方式要求调研者必须
对总体的有关特征相当了解。在市场调查的实际应
用中有两种基本情形:
(1)强调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2)注重对总体中某类问题的研究,而并不过多考虑对总体的代表性。
3.配额非随机抽样,又
称定额抽样。它是指按市场调查对象总体单位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
干类,按一定比例在各类中分配
样本单位数额,并按各类数额任意或主观抽取样本单位。
配额非随机抽样按分配样本数额时的做法不同分为独立控制配额和相互控制配额。
(1)独立控制
配额非随机抽样。这种方式是分别独立地按分层特征分配样本单位数,在按多个特
征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
况下,这些交叉特征对样本单位的分配没有限制。
(2)相互控制配额非随机抽样。
在市场调查中,配额非随机抽样广泛被人们采用,是非随机抽样中最流行的一种方式。
4.滚雪球
非随机样。这种方式是调查者先通过少数可以由自己确定的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通过
这些样本单位各自
去发展其他同类单位,如此进行下去,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发展到所需要的样
本单位数为止。
滚雪球非随机抽样的运用条件是,调查总体的各单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否则难以往下滚动。滚雪球非随机抽样通常是对调查总体难以把握的情况下进行。
1抽样调查法的基本知识
1.概念:它是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
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所得的结果说明总体情况
的调查方法,为抽样调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抽样调查的特点
(1)从经济上说,抽样调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2)抽样调查更节省时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3)抽样调查具有较强的准确性
(4)通过抽样调查,可使资料搜集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
它也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难
以满足对市场经济活动分析的需要,此外,当抽样数目不足时,
将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最宜用抽样方式解决。
举例:对有破
坏性或损耗性质的商品质量检验;对一些具有无限总体的调查(如对森林木材积蓄
量的调查)等。
(2)在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可节省费用,争取时效,用较<
br>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满意的调查效果。
(3)运用抽样调查对全面调查进行验证。
举例:工业普查,前后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常用抽样调查进行检查
和验证。
(4)对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行为的取舍时,也经常用抽样调<
br>查来测定。
5.2抽样技术的分类及选择
(一)抽样技术的分类:抽样调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类。
1.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
抽取样本,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被
抽到。遵守随机原则,一方面可使抽
取的部分单位的分布情况(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等)有
较大的可能性接近总体的分情况,从
而使根据样本所做出的结论对总体研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另一方面,
遵循随机原则,可有助于调查人员
准确地计算抽样误差,并有效的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的精度。
2.非随机抽样不遵循随机原则
,它是从方便出发或根据主观的选择来抽取样本。非随机抽样无法
估计和控制抽样误差,无法用样本的定
量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但非随机抽样简单易行,尤其
适用于做探测性研究。
(二)随机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1.简单随机抽样
概念:简单随机抽样又称随机抽样
,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式,是指从总体的全部单位中按随机
原则直接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
通常采用信手抽取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随机函数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
2.系统随机抽样
概念:就是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排列起来,然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和一
定的间隔来抽取
样本单位。
排列所依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与调查项目的标志排队。例
如:在住户调查时,选择住户可以
按住户所在街区的门牌号码排队,然后每隔若干个号码抽选一户进行调
查;另一种是按与调查项目有关标
志排队。例如:住户调查时,可按住户平均月收入排队,再进行抽选。
在排队的基础上,还要计算抽选距离(间隔),计算公式为:
抽选距离=Nn
确定抽选距离之后,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第一段距离中抽取第一个单位,
为简化工作
并防止出现某种系统性偏差,也可以从距离的12处抽取第一个单位,并按抽选距离继续抽选
剩余单位,
直到抽完为止。
例如:从600名大学生中抽选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可以
利用学校现有的名册顺序按编号排队,
从第1号编至600号。
抽选距离=Nn=60050=12人
如从第一个12人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第一个样本
单位,如抽到的是8号,依次抽出的是
20号、32号、44号……。
等距离抽样与简单
随机抽样比较,可使中选单位比较均匀的分布,尤其当被研究现象的标志值的
变异程度较大,在实际工作
中又不可能抽选更多的样本单位时,这种方法更为有效,因此,等距抽样是市
场调查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抽
样方式。
等距抽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1)运用等距抽样的前提是要有
全及总体每个单位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按有关标志排队时,往往
要有较为详细具体的资料,这是一项分复
杂和细致的工作。
(2)当抽选间隔和被调查对象本身的节奏性相重合时,就会影响调查的精度。
如对某商场每周的
商品销售量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若抽取的第一个样本是周末,抽样间隔为7天,那么抽
取的样本单位都是
周末。而往往周末商品销售量最大,这样就会发生系统性偏差,从而影响等距抽样的代
表性。
3.分层随机抽样
概念:是指在抽样时分两次抽取样本,在一般情况下先从
总体N中抽取一个较大的初始样本n′,
以从这个样本中搜集某个项目的资料,作为进一步抽取第二次样
本的基础。第一次抽取的较大样本称为第
一重样本,再从中抽取的第二次样本称为第二重样本,其目的在
于搜集较为具体的资料。
主要用于大规模多项目的调查。例如,城镇居民消费收支调查,需要了解
的项目很多,有些项目
在户与户之间的差别很大,如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耐用品拥有量等,要达到
一定的精确度,就需要
有较大的样本容量。而有些项目如一般日用品、油、盐、蔬菜、粮食、食糖等开支
,户与户之间的差距就
比较小,要达到一定的精确度,其样本容量就可小一些。
因此,对
差异较大的项目或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先进行调查,获取有关信息后,再抽一个较小
的样本,对差异较
小的项目进行详细调查,这样既可满足调查的需要,又可节省调查费用,提高抽样效率。
4.分群随机抽样
概念: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调查,节省人力和时间,往往是一批一批的抽取
样本,每抽一批
时,把其中所有单位全部加以登记,以此来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况。
例如:对工业产品进行质量调查时,每隔五个小时,抽取一个小时的产品进行检查。
划分群时,每
群的单位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每一群中的具体抽选方式,既可以采用随机
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等
距抽样的方式,但不管什么方式,都只能用不重复的抽样方法。
它的优点是组织工作比较方便,确
定一组就可以抽出许多单位进行观察。但是,正因为以群体为
单位进行抽选,抽选单位比较集中,明显得
影响了样本分布的均衡性。当然,它的可靠程度主要还是取决
于群与群之间的差异的大小,当各群间差异
较小时,调查结果就越准确。因此,在大规模的市场调查中,
当群体内各单位间的误差较大,而各群之间
的差异较小时,最适宜采用它。
5.多阶段随机抽样
概念:就是在抽取样本时分两
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从总体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若干个
群体,称为初级单位。然后在第二阶段
从这些初级单位中又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称为基本单位或最
终单位,最后根据所抽的基本单位组成
的样本进行调查,用取得的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如果在二阶段抽
样之后,又继续在被抽中的二阶单位中
进行第三次、第四次随机抽样,就形成了三阶抽样、四阶抽样。二
阶和二阶以上的抽样都叫做多阶抽样。
例如,农产品产量调查中,由省抽县,由中选的县抽乡,由中选的
乡抽村,由中选的村抽地块,就是采用
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有利于大规模大范围的抽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能在一定
程度上满足各级管理部门对
调查资料的需求,有利于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三)非随机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非随机抽样是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照调查人员主观设
立的某个标准抽选样本。在市
场调查中,采用非随机抽样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随机抽样
为了快速获得调查结果,提高调查的时效性
在调查对象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例如:对某一突发(偶然)事件进行现场调查等。
总体各单位间离散程度不大,且调查人员具有丰富的调查经验时。
非随机抽样的主要方式:
1.任意非随机抽样。
任意非随机抽样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及时获取信息,费用
低。缺点是:对调查对象缺乏了解、
样本的偏差大、代表性差、调查结果不一定可靠。这种方式—般用于
探测性调查,或对某些时效性要求较
高的调查,对流动性特征明显或边界不清的总体的调查也常用这种方
式。
2.判断非随机抽样,又称主观抽样、立意抽样。它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自己的主观判
断选
择调查样本的一种非随机抽样方式。判断非随机抽样法的“判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是对总
体的判
断;二是判断样本的代表性。
判断非随机抽样的一般做法有两种:一是由专家判断
决定样本单位。另一种做法是根据所掌握的
统计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来选定样本。一般选取“多数型”
或“平均型”的单位组成样本。判断非随机抽样一
般适合对规模不大的总体的调查。判断非随机抽样具有
简便、快速的优点,若要求较快地获取市场信息,
可采用这种方式。判断非随机抽样方式要求调研者必须
对总体的有关特征相当了解。在市场调查的实际应
用中有两种基本情形:
(1)强调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2)注重对总体中某类问题的研究,而并不过多考虑对总体的代表性。
3.配额非随机抽样,又
称定额抽样。它是指按市场调查对象总体单位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
干类,按一定比例在各类中分配
样本单位数额,并按各类数额任意或主观抽取样本单位。
配额非随机抽样按分配样本数额时的做法不同分为独立控制配额和相互控制配额。
(1)独立控制
配额非随机抽样。这种方式是分别独立地按分层特征分配样本单位数,在按多个特
征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
况下,这些交叉特征对样本单位的分配没有限制。
(2)相互控制配额非随机抽样。
在市场调查中,配额非随机抽样广泛被人们采用,是非随机抽样中最流行的一种方式。
4.滚雪球
非随机样。这种方式是调查者先通过少数可以由自己确定的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通过
这些样本单位各自
去发展其他同类单位,如此进行下去,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发展到所需要的样
本单位数为止。
滚雪球非随机抽样的运用条件是,调查总体的各单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否则难以往下滚动。滚雪球非随机抽样通常是对调查总体难以把握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