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企业家的读书故事
余年寄山水
54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3: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毫巴-满腹诗书
人人网 2009-05-01 22:54:20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 编辑手记
阅读是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疲倦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来放松心情?听音乐、散步还是喝茶?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所有放松活动中,阅读舒缓心情效果最佳。受调查对象先通过测试提高压力水平和心率,随后参与各种活动缓解压力。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放松效果最佳,6分钟内就能够降低压力水平68%。听音乐能够降低61%的压力,喝茶或咖啡降低54%,散步降低42%。英国《每日邮报》引述认知神经学家戴维·刘易斯的话报道:“书上的文字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从而带人们进入另一种状态。”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时人们的思绪会集中在文字上,进入文学世界,紧张的身体和大脑可以因此得到放松。同时,阅读有益身体健康。英国精神健康中心主任路易斯·阿普尔比说:“当人们听到阅读‘有好处’时,也许认为这是因为它能够增长知识。但是轻松的阅读同样能够使人精神焕发,帮人逃离每天的压力,放缓大脑工作节奏。”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书籍作为他们最喜爱的读物,超过1/3的人喜欢看杂志和报纸,9%偏爱网上阅读,4%的人选择电子书。
在工作高压之下的企业管理人,通过阅读减压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成功企业家。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兴趣——热爱阅读。
企业成功难道来自于他们孜孜不倦地阅读?
没有谁有明确的答案。
但他们都有过被阅读的故事所鼓舞的经历;
阅读曾经成为他们管理企业的“指明灯”;
在他们疲惫不堪时,阅读让他们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毋庸置疑,阅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说,喜欢阅读没有什么原因,
它就跟吃穿住行一样,
俨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喜欢阅读,将受益匪浅。
■贾建明/文
阅读名言:
我觉得大部分书都是有用的,它并不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王 石
放弃阅读会让思维变窄
万科董事长王石有点像个文学青年。科西嘉岛是王石比较偏爱的地方之一,缘由是因为这里不但诞生过拿破仑这个举世无双的历史英雄;也因为梅里美笔下的高龙巴的故事发生在这里,高龙巴这位乡村姑娘,为被害的父亲复仇时引发一场家族仇杀的故事深深地印刻在王石心中,历久弥深。海岛上留存的古朴、野蛮民风让王石强烈地向往,因此一踏上科西嘉岛的王石就立即想起了还是中学时阅读过《高龙巴》:“那个故事写得真好啊,读起来像潺潺的流水。”
把阅读的感觉比如成潺潺的流水,大企业家
王石的文艺气息彰显无遗。
大凡企业家办公室的书架,要么是管理书籍,要么干脆是放文件夹,而王石的书架比较特别,经管类书籍较少,更多的是一些文学、历史、军事、经济、航海、登山等等方面的图书。
王石曾经有一次在网上列出自己的购书清单:《中日居住文化》、《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城市经济学》、《建筑的故事》、《支持型经济》、《社会学与人类学》;《现代社会学伦理》、《风险社会》、《美国同情心的悲剧》、《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合解》、《破坏性的一代》、《权利的成本》、《控诉帝国》、《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死亡文化史》、《郑和研究百年论文》、《四分之一世纪巨变的民间观察》。这些看起来和工作无关的书,不禁让人疑惑,花大量时间去阅读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书,是否值得呢?是否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呢?每每被这样问及,王石都会显得有些惊讶:“我觉得大部分书都是有用的,它并不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真要找出它的功效,我想应该是它在综合层面上提高了人的修养,满足了人的各种兴趣,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这跟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那些为了工作而放弃了读各类书籍的人,其实只能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狭窄,对工作根本没有帮助。”
在阅读的领域里,王石可能更像一个杂家,因此他在概括自己的读书感受时,也用了“复杂”二字来形容:“青年时期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司汤达的《红与黑》,前者给了我许多人本主义的东西,后者就是那个于连,他的奋斗精神激励了那个时候的我。我喜欢的书更多的还是历史方面的,汤恩比的《历史研究》,我第一次看,用了三四年时间。还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等。有些人因为我看书而说我有野心,我个人的想法是:在中国的社会进程中需要更多的不是政治家,而是企业家。”
王石的阅读兴趣总是跟当时的关注焦点密切相关。以2002年5月6日为例,这一天王石列出的书单是《美军大改革》、《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美陆军101空中突击》、《当代美国宗教》、《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走向21世纪的法国》、《意大利人文主义》等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王石连续去了两次欧洲,去了美国西点军校。
今天,“读书无用论”盛行,阅读看起来没什么用,但王石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王石,跟他的阅读与学习却密不可分,大学读书时,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时间全用在自学英语和政治经济学上。毕业后从事铁路工程,政治经济学和英语都派不上用场。3年后,却因为英语的基础而转到
外贸部门,从而有了创建万科的积累。
不知道王石本人能否说清楚阅读对于他的创业或者成功起了多大的作用?不过,万科每个员工的生日,收到的老板的礼物就是一本书,上面当然会附上几句“王氏语录”。
阅读名言:
成功的秘诀是学习和读书。
张瑞敏
海尔之道与读书精神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有一个外号——“书呆子”,他喜欢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最大的爱好是哲学。他是“既懂外国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
业家”。
作为海尔的领头人,张瑞敏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应酬,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与专家恳谈。有人曾经问张瑞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张瑞敏回答:是学习和读书。
对于阅读的热爱早在童年时代就植根于张瑞敏的心中。有一次媒体采访已是成功企业家的张瑞敏:“张总,您从小一定立有大志!是什么理想?”“当记者!”张瑞敏很认真地说。“不会吧?开玩笑吧?”记者大笑,以为这位首席执行官在调侃。“真的!”张瑞敏认真地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文学,当时就想将来要当记者,心目中的记者职业很了不起!能写出那么多好文章!如果没有‘文革’,报考大学的志愿我一定会填新闻系!”
掌管企业后,张瑞敏的阅读很多是跟企业管理相关的书。对于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张瑞敏打过一个比方:“我在企业里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另一个是牧师。设计师的角色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牧师的角色就是布道,这个道就是海尔文化。”
在中国所有企业中,有着自己管理之道的还不是很多,而海尔就是其中之一,这与领航人张瑞敏的“阅读”不无关系。他通过研读大师的管理原著,领略前人的管理智慧,创新实施后来闻名于世的“海尔模式”。把海尔今天的成功之一归结于张瑞敏一直以来的读书精神,这种评价并不过分。因此,当很多人把读书当成消遣或者把书当成摆设的时候,张瑞敏的“读书哲学”就显得弥足珍贵。
张瑞敏是一个很会学以致用的读书人,当他读到“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是发生在组织外部”的论断时,他意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组织与市场的割裂。因此早在10年前,海尔就开始了市场链流程再造,这为后来中国企业实施流程管理,树立了标杆。在组织再造上,海尔变直线职能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为扁平化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以努力实现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零距离。
张瑞敏对读书的爱好和钻研不但带动了海尔中高层干
部的读书活动,连普通的职工也都以读书为乐。也有人曾怀疑张瑞敏是否在“做秀”,作为一个拥有几万职工的企业的掌门人,他用什么时间读书?但事实上,张瑞敏再忙,也要坚持天天读书,他要保持一个生动的大脑,使得智慧的大脑永远灵动、鲜活。因为张瑞敏平时没有时间坐在书房里读书,他看书大致在两个地点两个时间:下班以后在家里;出差时在飞机上。每次到了机场,张瑞敏换完登机牌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候机厅的书店里买最新的管理方面的书籍,然后在飞机上畅游书海。
阅读名言:
阅读对于对我跳出问题去深入思考,是很有好处的。
柳传志
读书不是为了消遣
2月4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宣布重新接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消息一出,这位已是65岁的“联想教父”在度过了4年休闲的退休生活之后,再次被推到了舆论中心。
有一次,爱读书的柳传志跟媒体说迷上了《杜拉拉升职记》:“作者的很多想法跟我一样,但更条理化,因为他更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要眼光经常往下看,就会发现很多你所忽视但很有用的东西。”随后哈哈一笑,“只是我已离开联想集团,没机会实践了。”当时还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会喜欢读这种“闲书”,而不是经典的经管类著作。直到他重新执掌的消息传来,才让疑惑的人恍然大悟:原来喜欢商战小说的柳传志仍然有未泯的企业家情怀。
柳传志曾经给“未来10年中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士”画像:首先是年轻(45岁以下最好);其次是上进心极强(不屈不挠),胸怀大志;然后是责任感、诚信,有工商管理或者法律、经济的背景以及英语能力等是最基本条件;最后就是要具有极强的学习、总结能力,善于从书本上、实践中、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学习。由此可见,柳传志认为阅读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特征。
柳传志从小就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喜欢听评书《水浒传》,后来把整套《水浒》的小人书翻了个遍,以至于能把108将背下来,他觉得这本书对他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上中学之后,他看的书就很杂了,那个时候主要看苏联小说,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之类的。后来参军之后,浸染了不少军人的风气,以至于他后来很爱看与军事相关的人物传记和小说,像《战争风云》、《战争与和平》、《曾国藩》等。
2008年,柳传志喜欢的书有《崛起的四大国》、《圈子圈套》、《明朝那些事儿》等,他喜欢看历史,而且善于从历史故事中汲取企业管理的灵感,“看书对我退出问题本身去深入思考,是
很有好处的。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保持清醒,不能糊涂,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更明白。”联想分拆之前,柳传志从《康熙大帝》中领悟出“交班要趁早”的道理。
小说成为了柳传志在2008年的抗御失眠 “安眠药”。他承认自己平时很少看纯管理的书,但施振荣的《再造宏基》、讲组织结构的《道路只有一条》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却是他比较偏爱的枕边书。除此之外,因为很多纯管理的书写得太绕口,看起来比较费劲,而不受他待见。
阅读名言:
读书在我的生活里占据着非常高非常高的位置。
宁高宁
最想回学校读读书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有一篇流传甚广的佳作——《黄金屋》,这篇文章的题目据说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据说是宁高宁为了劝告喜欢时尚对阅读兴趣不大的女儿:“女孩子爱漂亮很自然,但是你不知道读书以后会‘连眼神都变漂亮了’。”
在《黄金屋》一文的开头,宁高宁写道:“能不断读点书看来是件挺要紧的事,不管你是干什么的。我觉得读了些书的人眼神也平顺些,祥和些。我们通常爱把读书和学习放在一块儿,我看也可以不这样。因为学别人往往是件苦事,可读书不是。读书其实是一种深度的安静,人在安静的地方呆长了,心也会得到了调养。我们见到的大学问的人,年纪越大,越让人觉得仁厚舒服,我想那应该不是学来的,是书中的安静熏出来的。”
看来,宁高宁喜欢读书的人,他说过:“喜欢读书的人,坏不到哪儿去。”
媒体在报道宁高宁时,喜欢称他为“财技”过人的“红色摩根”,动辄动用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收购企业,也有人把他称为“资本运作”的典范
可他最想做的“就是回学校读读书”。
在他看来,读好书的人是聪明的人,人不可以长生,但生命可以从别人读书中得到扩展:“一本书能有几个地方让你觉得读到心里去了就够了,这时你的生命不但经历了自己,也经历了别人,在自己与别人的比较思考中,你有了比自己摸索更多的感悟,这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作为喜欢读书的人,宁高宁最大的乐趣就是“逛书店买书”,因此家里藏书也很丰富,除去多次搬家的“损耗”,现在宁高宁家里还有“一两万本书”,这些都是经过多次淘汰的“精品”了。这些书里,商业管理有关的书籍只占20%,其余主要是历史社会类和文学类。他认为管
理类书籍内容雷同者多,而且,做企业多年后,看此类书籍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学习,而是在印证,如果自己的实践与书上所言恰合,就是比较大的享受,能够给自己增加信心。
宁高宁喜欢林语堂、张爱玲、贾平凹。贾平凹是宁高宁喜欢的作者之一,在《秦腔》一出版后,他就立即买来读了:“贾平凹站到一个非常高的历史的高度,看一个小街道,那里的人,从非常贫穷到变得富有,失去了应有在物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的品质。这在企业界也一样,这本书让你知道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你对社会就会心平气和一点。”
宁高宁在两个地方读书时间最多,一个是厕所里,一个是飞机上。飞机晚点却是宁高宁的幸福时光:“一晚点我就想,我也没有办法,这些时间就全是我的了。非常享受。”
阅读名言:
部分书教给知识,少数书是一面镜子。
潘石屹
因阅读而变得乐观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有一个“父与子工作室”,目的是为了养成小孩子的读书习惯。他们读的时候,潘石屹就陪着读,每天晚上要读40分钟到1个多小时。因为夫人指示他每周的周二、周三必须给孩子讲中文故事,所以儿童读物读得比较多,特别是《狮子王》和《花木兰》两部动画片让他和两个孩子都着迷。但有时候也各读各的,潘石屹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绝不是光靠上语文课。最关键的是,不断地听、读和看别人写的东西。
因此,潘石屹也是企业家中比较爱读书的。他是路遥的“粉丝”,《平凡的世界》对他成长和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路遥的文字总是能给予我许多力量。”潘石屹说以前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看路遥的书,就会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小说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和自己很像,特别是孙少平遇到挫折时的心理活动,就与自己遇到挫折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他还把余秋雨写的书读了好多遍,还有陈忠实写的《白鹿原》。
另外,南怀瑾的书是潘石屹过去10年来看得最多的。他说:“生活在现代的人如果想对今天和明天有个很好的认识,就一定要看历史。我觉得只有对历史看得远,你才会对未来看得远,否则站在某一个转折点时,就会失去方向感。如果知道历史是如何发展来的,那么就会知道现在应该如何发展,历史犯过的错误就不要再去重蹈覆辙。从历史中会找到一些做事的规律,另外我自己觉得在历史和古代文化中我能为自己寻找到一些灵感。”黄仁宇大气的历史观也被潘石屹所推崇,认为他写历史有非常独特的写作角度:他不会拘泥于一个画面,也不会拘泥于一个小的历史事件,他更多地看到的是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大
画面。
因为读了很多书,潘石屹变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未来充满希望,而这种乐观的态度就是来源于他的阅读。房龙写的《人类的故事》,尽管故事的最后一段是一帮人把那个法国人抓住后并杀了他,但那帮人从他口袋里搜出一本颇有深度的书。在潘石屹看来,书里面就预言了一个新的世界即将到来,“我还看了格林斯·潘的书,看了很多人的书,里面都提到未来的希望。”潘石屹看书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基本上不会看跟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书籍。他也不收藏书,每次看到好书的时候,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把它送给别人。每天睡觉之前,潘石屹都有阅读的习惯,“但总体上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潘石屹读书也买书,经常光顾的书店是三联书店。
■ 评 论
阅读是竞争力的源泉
■李月庆(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伴随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企业家的危机感也与日俱增。现实是残酷的,活不过这个“冬天”,春天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管理者对提高个人能力的需求,倍加突出。那么,竞争力是什么?有人说是决策力、领导力、管理力、执行力。有一定道理。但关键是,如何具备这些能力?古今中外,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不外乎通过交流和阅读,然后加以实践来完成。很难想象,一个眼界闭塞、思路狭窄的管理者,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经营难题。所以,我们认为,对一个现代的管理者而言,没有阅读量,就没有信息量,就没有知识量,也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
放眼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组让人汗颜的数字,犹太人每人每年阅读48本书,美国人每人每年阅读40多本书,俄罗斯人每人每年阅读28本书,法国人每人每年阅读20本书,而中国人平均每年仅阅读2.8本书。不难看出,阅读量与竞争力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犹太人读书最多,所以他们成为全世界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既然全球化让我们必须直面国际同行的竞争,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阅读呢?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在近200年前感慨说,没什么比阅读经典作品更让人神清气爽的了,如同畅饮山涧清泉般,让人身心舒畅,充满灵感。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也在《定见》中坦承,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以此找寻到未来图景的拼图。《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作者纳西姆说,他每天最热衷的事就是阅读和冥想。所以这位证券交易员可以在“9·11”之前奇迹般逃过一劫,然后又在次贷危机前先知先觉做空股市,大赚一笔……
当然,并不是拿起书本,就能提高我们的能力。知识并不能马上转换为力量,它与每个人的个性、
时间、资源有关,需要经过反复思考、彼此分享、共同实践等过程,才能让知识扎根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而上升为一种能力。因此,在个人阅读之外,我们更主张组织的阅读、全民族的阅读。
近期,我们欣慰地看到,新闻出版总署号召家庭确立全家读书时间。其实,天翼图书对阅读的推广已经默默做了五年多,也受到了广大经理人的喜爱。天翼图书的书单,将图书的汪洋大海浓缩成游泳池,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毕竟,选择也是一种原创。在信息化的大海中,书单节省了经理人的时间,也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说它是经理人的救命稻草,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