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896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5: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增广贤文原文-北京市邮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2,课时:1
3,师生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
品。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圆相关的网络资源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
数学教材第11册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
的平面图形。
教材的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 “动手动脑”,先让学生想办法
画一个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 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
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 动手对
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
量一量发现半径 和直径的关系。最后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
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是 建立在教师的指引和
调控下,学生自我动手发现知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 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
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完善相应的认知结
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 联系生活,提高圆的知识在生活应用的趣
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二、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 P555657页

三、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 单元《圆》中
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
圆规画圆。渗 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
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也为今后学
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
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
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过程

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热身游戏;考考你的反应能力,说和做相反,老师说右 手,
学生举左手,老师说起立,学生坐下„„
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5页的主题图,提问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
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
坛、 水池„„)。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 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你们真棒,
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
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链接播放有关圆的图片欣赏
http:_showid_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 成
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出示圆片图形:
( 1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
(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3)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三)、认识圆的特征
1、
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r
0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
d
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
段, 叫做半径。
4、讨论:

4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
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
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
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 ,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四)、圆规画圆
教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用圆 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
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 考为什么两个圆
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小组讨论,(半径小,则圆小;
半径大,则 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
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
d=2r
d
r
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五)、闯关游戏(巩固练习)
第一关:耳灵口快
老师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你们说出相应的直径或半径长度

第二关:“我是小法官”,判断是非
(1)圆有无数条直径。 。( )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3)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
(5)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
第三官:展现自我,


6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7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
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大家都收获很多。关于圆,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通过其它 书籍或网络寻找更多的知识。
圆的更多知识_百度文库
http:
圆的百科http:
2、布置作业。
书本P60第1-4题。
思考题:在操场草地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参与 探究活动积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
功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生为本,为学生 提供了
探究的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一)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就必须联系学生 生活,让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
枯燥的。本节课 从开始导入到后来的练习,都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
在一起。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趣味性都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
用。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
合 能力。这种“发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
富的素材,创设探索动手交流的空间, 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的过程。同时,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来巩固练习,促进学生的知识
与兴趣相统一,学有所得,学有所趣。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果课堂时间分配再稍微合理,效
果或许更好。

8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2,课时:1
3,师生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
品。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圆相关的网络资源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
数学教材第11册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
的平面图形。
教材的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 “动手动脑”,先让学生想办法
画一个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 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
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 动手对
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
量一量发现半径 和直径的关系。最后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
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是 建立在教师的指引和
调控下,学生自我动手发现知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 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
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完善相应的认知结
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 联系生活,提高圆的知识在生活应用的趣
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二、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 P555657页

三、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 单元《圆》中
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
圆规画圆。渗 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
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也为今后学
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
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
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过程

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热身游戏;考考你的反应能力,说和做相反,老师说右 手,
学生举左手,老师说起立,学生坐下„„
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5页的主题图,提问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
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
坛、 水池„„)。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 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你们真棒,
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
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链接播放有关圆的图片欣赏
http:_showid_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 成
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出示圆片图形:
( 1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
(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3)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三)、认识圆的特征
1、
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r
0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
d
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
段, 叫做半径。
4、讨论:

4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
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
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
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 ,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四)、圆规画圆
教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用圆 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
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 考为什么两个圆
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小组讨论,(半径小,则圆小;
半径大,则 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
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
d=2r
d
r
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五)、闯关游戏(巩固练习)
第一关:耳灵口快
老师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你们说出相应的直径或半径长度

第二关:“我是小法官”,判断是非
(1)圆有无数条直径。 。( )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3)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
(5)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
第三官:展现自我,


6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7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
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大家都收获很多。关于圆,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通过其它 书籍或网络寻找更多的知识。
圆的更多知识_百度文库
http:
圆的百科http:
2、布置作业。
书本P60第1-4题。
思考题:在操场草地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参与 探究活动积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
功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生为本,为学生 提供了
探究的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一)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就必须联系学生 生活,让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
枯燥的。本节课 从开始导入到后来的练习,都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
在一起。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趣味性都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
用。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
合 能力。这种“发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
富的素材,创设探索动手交流的空间, 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的过程。同时,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来巩固练习,促进学生的知识
与兴趣相统一,学有所得,学有所趣。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果课堂时间分配再稍微合理,效
果或许更好。

8

周其凤-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


林语堂语录-周国平经典语录


我学会了做饭-自我简介范文


2014年考研时间-致800米运动员


我爱你韩文怎么写-山西省招生网


江苏人事网-红与黑读书笔记


幸福来敲门剧情介绍-英语六级备考


江苏省公务员局-《童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