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题库
别妄想泡我
726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5: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飞蛾吃什么-肖像的拼音
传统文化与治国之道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主讲人:郭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孔子一生的主要事业
(一)政治事业
1.政治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瑾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尧舜时期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下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尧舜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夏商周三代。
“周之德,其可谓治德也矣!”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政治理念
(1)重视礼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重视教育。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仅仅让人民富足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之”,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信”是人的本质,是比生存重要的内容。
(二)教育事业
西周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
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
西周末期,开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人教育兴起,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教室就是孔子。
据《史记》记载,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
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只要向他请教、愿意学习的人,不管是任何职业,他都愿意传授、教育,即“只行书修以上,吾无偿无悔也”。
孔子与弟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现在也还是非常先进。
孔子对他的学生非常了解,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问同样的问题,他也有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孔子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用启发式、诱导式教育,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孔子提出要以学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典籍整理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孔子论次《诗》、《书》,修起《礼》、《乐》。晚年又整理《周易》,并根据史书作《春秋》。
(四)思想体系
第一阶段:以“礼”为核心的教化思想;
第二阶段:以“仁”为核心的内省思想;
孔子总结到:“下学而上达”。从礼、仁到易,这是一个下学而上达的变化过程。
二、早年孔子——以礼为核心的教化思想
(一) 周礼的形成
认为中国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在道教和佛教之外,中国有一种更重要、更大的宗教,暂称“华教”。
殷周之际以前的主要意识形态“华教”所包含的内容:第一上天崇拜;第二民族始祖崇拜;第三,祖先崇拜;第四,圣贤崇拜;第五,自然崇拜;第六,社会习俗;第七,传统节日。
王国维说:“中国历史文化之变,莫据于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以前,宗教或者说“华教”占主导地位,人的命运是天决定的,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天决定的。到了周初,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的观点。
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这是一种把人文主
义放到宗教里的宗教思想。
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礼仪制度,用人文主义成果来强化宗教。
周礼形成后,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秩序,在政治上相当于宪法的国之大法。
《左传》:“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国之干也。”
(二) 孔子对礼学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十分重视周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把礼和人的修养联系起来,把礼和政治联系起来。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之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时期,即春秋末年,战火连年、礼崩乐坏。
孔子时,鲁国的大臣祭祀,用了天子之礼。孔子闻之非常气愤,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子认为周礼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名分,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名分去做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像个国君,大臣像个大臣,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整个社会、天下就井然有序了。
孔子给周礼提供了一个兴礼的基础。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三、中年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内心反省思想
(一) 将仁学根植于生命
孔子的仁含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第二个层次,是对父母兄弟的热爱。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
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
孔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三个层次,是对所有人的热爱,也是孔子仁学的逻辑归宿。
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很多“仁”字,它的写法是上面是“身”,下面是“心”。
(二)仁的实现
孔子认为,做到“仁”很容易:“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
(三)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孔子礼学、仁学的人性论基础
中国的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宋明理学对人性论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是人性论的一个高峰。它提出了两种人性,一种是以礼制性,或者叫天命之性;一种是气质之性,人的喜怒哀乐、欲望就是人性。
《尚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德驭性”,即用道德驾驭人的本能、欲望。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要用德,或者礼去节制、管束人性;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要“以德护性”,用道德培育好的人性。
在孔子思想的三个阶段中,从“仁”到“易”的转变是带有根本性的、更重要的转变。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早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四、晚年孔子——以易为核心的形上学思想
(一)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
个人理解:加是通假字,是借的意思。
翻译为:如果再让我年轻几岁,我五十岁的时候学周易,我就不会犯重大的过错了。
孔子在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期间到处碰壁,将其称之为大过,于是想起学习《周易》。
在马王堆帛书《药篇》对于孔子学《周易》的过程有明确的记载,以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形
式呈现的。从记载来看,孔子对《周易》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
早期,孔子认为《周易》是一部迷信书籍,没有道德、思想内涵;后期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读易经本文的过程中,发现《周易》还是一部讲德易、有思想、有人文主义的书。
(二)孔子对《周易》的新发现
1.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幽赞。
帛书《要》: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
第二个层面:术。
按照术推演事物的发展。
第三个层面:德。
孔子认为,文王在写《周易》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加入到里面。所以德易思想是其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
自古至今,研究《周易》分为两大派:一种是相术派;另一种是义理派。
义理派就是由孔子开始的,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的义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周易》的义理派。
2.提出一套形而上学体系
(1)仁与礼。
礼是外在的规定,仁是内在的基础。仁学为礼学提供一个基础,这是孔子对周礼做的一个新的论证。孔子晚年学《周易》后形成一套形而上学体系,为仁和礼提供一个形而上学的的基础。这一基础就是孔子的一套宇宙论、世界观,也可以说是一套形而上学体系。
(2)中西方形而上学的区别。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论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形而上学的哲学家是老子,他建立了一套以“道”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体系。
(3)老子的形而上学。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整个宇宙的创生者,它产生了阴阳,阴阳产生了三。
老子的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创生的道,即原生道;一是存在于万物中的道,叫次生道,也就是人性、万物的本性。
(4)孔子的“易”。
易不仅是指《易》这本书,但更多是指“易”这个概念,相当于老子的“道”。孔子认为万物的创生者是易,易中有太极,太极产生万物。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18的图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予了万物。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道义就是各种道德,也就是善。易有太极、产生阴阳,这个过程形成了
善,易本身是善的。
孔子的形而上学理论认为:整个宇宙的本性,即易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的本性也是善的,所以人的本性也是善的。按照仁和礼去做,就体现了人的本性;反之,则违背了人的本性。这一理论给仁和礼提供了非常坚实、真实的基础。
《论语》中子贡曾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从此话可以得知,子贡对孔子晚年对周易的态度变化非常不以为然。
23图
五、孔子的历史地位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中,为什么历史选中了孔子,选中了儒学?
一方面,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代表了中国正宗的文化。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整个人类历史有一个轴心期。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期间,世界不同地区都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产生了文化的爆炸、学术的发展。在轴心期以前的文化都被这个时期所继承。
另一方面,孔子思想之所以被历史所接受,还因为它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最为全面地讨论了人生、社会、宇宙的各个方面。
汉代后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有两方面,一是国教,一是官学。官学就是儒学,即孔子思想。官学、国教双管齐下,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更重要、更大、更深入。
六、孔子与现时代
(一)批孔反儒现象
上世纪批孔反儒现象是由四个“误解”造成的:
首先是对现代化的误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关于现代化的性质;另一方面,关于现代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
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科学技术,而是从传统发展而来的。
传统和现代化并不是格格不入的,而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其次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误解。
过去的一百年来,人们对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关系,主流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二者没有区别。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 ,主张全盘西化。这是对现代化极大的误会。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亨廷顿,经过研究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现代化的过程,得出结论: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
一部分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东西;另一部分是西方给予西方的东西。
西方人的精神家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哲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为代表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二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希伯来文明,合称“两希文明”。
第三是对儒学本身的误解。
作为“内圣外王” 之学的儒学,全面地探
讨了人生、社会、宇宙的道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鲁穆公问子思》语:“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汉代以后,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被政治所利用。
第四是对人之为人的误解,这是最深刻的误解。
孟子曾把人分成两个部分:“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仁、义、礼、智代表了人的本性,是最重要的部分,称为“大体”;吃、喝等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称为“小体”。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我们只学习了低层次的、制度的、物质的层面,事实上,西方还有其自身的精神价值,这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我们的“现代化”过程中,抛弃、否定了很多传统,就等于没有了精神家园。
(二)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关系
当代的社会主体价值有两方面,一是传统价值(普世价值),一是现代价值(民主价值)。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文明甚至印度文明等,既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同时又保持和继承了传统价值。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如果抛弃了传统、精神家园,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三)当前的三种危机
1.文化创新的危机
发展当代文化如果离开传统,就像抓住自己的头发想提起自己一样,是不可能的。撒切尔夫人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2.民族认同危机
我们的民族要靠传统文化,即儒学,为中国各个民族所共同认同。一旦丢弃了传统文化,那么就丢失了民族认同的基本。
儒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与世界其他地区思想相区别的最本质的东西。
3.社会风尚危机
现在全社会兴起的文学热、国学热,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标志、名片,也就是有民族象征性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传统儒学、孔子。
(四)中国的文艺复兴
梁启超认为清朝的学术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提出“五四运动”和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吸收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但两者都不够准确。
古希腊时期存在的人文传统,到中世纪中断了,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批判运动,重新找回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传统,这被称为文艺复兴。
“周公制礼作乐” 是中国人文主义传统的开始,一直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前,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我们的“文艺复兴”就是要复兴过去的传统,就是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100年间,中国人文
主义中断的过程。
现代化的四个阶段:第一,西方类现代化。第二,西方类现代化向其他文明推广的阶段,第三,西方以外的文明传统复兴的过程。第四,把所有具有普世价值的各个文明中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部分,在各个民族、各种文明间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形成一种全球性的,或者具有普世性的一种新的世界文明。
中国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对传统实行现代化。
中国文艺复兴的前景:成为整个世界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所特有的天人合一、万物同源思想,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哲学人生、德性学说、伦理情怀等等,都有望成为普世文化。而所以这一切,都在孔子思想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