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材分析

巡山小妖精
923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5: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送别的古诗-赞比亚签证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1.分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

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 、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
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 类推的能力,发展
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

1.进一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 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
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如果脱离情境,在抽象的层面上讨论“5×3”,它 既
可以表示5个3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的5倍”;也可以表示3
个5相加,同 样可以说成“5的3倍”。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
×”,它既可以表示3个相加,即“的 3倍”;也可以表示“3的”。从表面上
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 是省略了“3的
倍”中的“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另一
个角度看,“3的”和“个3” 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如,一根绳子长3

m,
“ 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因此,不管是整数乘
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 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
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根据这样的思路,教材编排了三道例题来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例1,
让学生计算3个

m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转化成连加进行
计算。例2,是例3的铺垫,让 学生根据整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
=总量”列出“1桶水12L,桶是多少升”的算式是1 2×,然后结合直观图和分
数的意义,发现12×在这儿表示的就是12L的,进而得出“一个数乘几分 之几
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把“桶水”变成
“1桶水的 ”,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有了例2的基础,例3中
求“公顷的”,算式列成×就“有据 可依”了。

这样编排,有几个好处。一是在单元之始就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同表述
方式都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二是编排
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 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
何计算”。三是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 ”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例 如,既
可以出现“蜂鸟的飞行速度是千米分,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题材(分数是一

1


种具体量,带单位),也可以出现“一头鲸长28

m, 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这
个人身高是多少米”的练习题(分数是一种“率”,不带单位)。

2.增加分、小数相乘的内容。

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分、小数相乘的情况 ,例如,解决“按1:
5的比配制一杯1.2

L的稀释液,需要多少升浓缩液”的问 题时,需要计算形如
1.2×的算式。如果学生不会直接约分,计算的繁琐程度和出错概率就会大大增< br>加。因此,教材新编了例5,让学生分别计算2.1×和2.4×,让学生根据数据
的特点灵活选 择计算方法,能直接约分的尽量直接约分。教学时,要使学生通过
2.4×=24×0.1×=×0.1 ×=0.6×的推导过程理解“为什么能直接约分”的原理。


3.调整了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

如前所述,学生已经在“分数乘法的意 义和计算”中解决了“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对于解决更复 杂的分数乘
法问题至关重要。

此次修订增加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问题。这一类问题是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延续,已知量和所求的量之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一个“中间量”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在解决这一类问题
时,需要学生把复杂 的问题化归为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抓
住这一基本数量关系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单位 “1”是谁?所求的量是谁?二者
之间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单位“1”与几分之几之间的对应 关系。

对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与实验教材
相 比,修订后的教材减轻了例题的份量,在例题中只出现不同量的情况(婴儿每
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对于同一量的情况(嗓音降低),则放在“做一
做”中让学生巩固掌握。

4.把“倒数”的内容移至“分数除法”单元。

倒数是联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纽 带。在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时,要用到“除
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结论,因此,把“倒数 ”安排在“分数
除法”单元,更能体现出学习倒数的必要性。

(二)具体编排

1.例1。

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引入分数 乘法,使学生理解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和
几个相同整数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并通过将分数乘法转化为分 数加法来探究
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从吃蛋糕的实际问题引入,借助圆形 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究计算方
法。这一直观图延续了三年级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时所用的直观图 ,有助于学生
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探索。此例中的分数带单位,是一个“量”,学生对于求几
个 相同量之和的数量关系非常熟悉。先呈现加法计算,然后直接根据整数乘法的
意义列出两个乘法算式,说 明在这种情况下整数乘法的意义同样适用。

计算时,先将分数乘法转化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 使学生明白分母不变、分
子相乘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出有时可以先约分
再相乘的简便算法。

2.例2。


2


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数量关系进行类推,列出分数乘法算式,结合
具体情境,使学生理 解“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这
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这个数乘几分 之几”的列式依据。

教材呈现了三幅图,都是已知1桶水的体积,分别要求3桶水、桶水、桶 水
的体积。在这里,列式所依据的数量关系都是“每桶水的体积×桶数=水的体积”,
只是桶数 可以由整数扩展到分数。接下来,结合情境,说明求桶水、桶水的体积
就是求12L的和12L的分别是 多少。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
可以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例3。

本例是在学生会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之 后,
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利用两个小题,由简单到复杂,结合直观操作 ,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分
数乘分数算理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渗透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要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其根本在于分数 意义的理解。在这里,有些分数
是带单位的“量”,有些分数是不带单位的“率”,事实上,“量”与“ 率”也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公顷,实际上就是1公顷的;公顷的,就是1公顷的,
即公顷 。

4.例4。

本例是学习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学生在前面对于分数乘法 的意义和算理有
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学重点转入寻求便捷的算法。

在设计情境时,教 材特意把两个小题设计成需要运用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
同形式进行列式的情形,旨在进一步巩固分数乘 法的意义。其中,第(1)小题
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第(2)小题既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 程”列式,
也可以根据“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列式。

在数据处理上,本例中既包含分 数与分数相乘,又包含分数与整数相乘。学
生可以通过此例,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一般性算法。

5.例5。

本例是教学分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问题。分、小数混合运算是在日< br>常生活中以及未来的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形,因
此,根据分、小数的数据特点 灵活选择计算策略,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
一项技能。为此,教材在修订时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分数和小数相乘,可把分数化成小数相乘(如果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也可把小数化成分数 相乘。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学生已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
行解决。而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存在某种倍数 关系时,可以直接“约分”。这种
约分虽然与以前学过的约分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6.例6。

从“做一个长方形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的实际问题引入,利 用长方形画框
的周长计算引出分数混合运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除了教材上的两种方法,
还有可能用四条边相加的)计算,很自然地呈现各种形式的算式,有两级运算的,

3


有带小括号的。教材直接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让
学生自 主解决。

教材特意用两道有关联的算式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接下来正式教学
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观察、
计算,归纳得出“整数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的结论。

7.例7。

教材结合具体计算,说明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分数混合运算更加简便。

8.例8。

本例是让学生在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解决连续求 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这里,由于研究的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在描述其中某 两个量的数量关系时,单位“1”是在动态变化的。

教材按“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 “回顾与反思”呈现解决问题的一
般步骤。到了高年级,随着问题复杂度提高,对于信息的搜集、题意的 理解以及
整个问题解答过程以及结果合理性的回顾与讨论,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分 析与解答”环节,一方面,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
形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体 会画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另一方面,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既可以先求出萝卜地 的面积,再求出红
萝卜地的面积;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
的面积。不同解题思路的呈现,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回顾与反思”让学 生自己完成。检验的角度很多,比如,看看直观图画得
是否符合题意,看看列式是否符合图意,看看计算 是否正确。检验的方法也是多
样化的。例如,可以看到萝卜地的面积是红萝卜地的4倍,而大棚面积是萝 卜地
的2倍。用红萝卜地的60m
2
乘4,得到萝卜地是240 m
2
,再乘2,是480m
2
,与题
中的信息相符。也可以看看红萝卜地的面积是否占整 块萝卜地的。

9.例9。

本例是让学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 几的数是多少的问
题。虽然还是研究两个量间的关系,但由于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量是另
一个量 的几分之几”,需要先求出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或少)的具体
数量或者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 之几。

教材通过线段图直观地表示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的意思,
对于学生理解题意、选择解决方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材体现了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可以 先计算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
年多多少次,这就需要先解决“75次的是多少次”的问题。还可以先求< br>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这就需要先解决“比一个
数多的数是这个数的几分之 几”的问题。


4


“回顾与反思”部分,使学生通过回 顾解题的过程,充分认识到
画线段图这一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列举了一种检验结
果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检验。

四、教学建议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2.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3.紧密联 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
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1.分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

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 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
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 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
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 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建 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

1.进一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 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
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如果脱离情境,在抽象的层面上讨论“5×3”,它 既
可以表示5个3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的5倍”;也可以表示3
个5相加,同 样可以说成“5的3倍”。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
×”,它既可以表示3个相加,即“的 3倍”;也可以表示“3的”。从表面上
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 是省略了“3的
倍”中的“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另一
个角度看,“3的”和“个3” 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如,一根绳子长3

m,
“ 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因此,不管是整数乘
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 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
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根据这样的思路,教材编排了三道例题来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例1,
让学生计算3个

m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转化成连加进行
计算。例2,是例3的铺垫,让 学生根据整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
=总量”列出“1桶水12L,桶是多少升”的算式是1 2×,然后结合直观图和分
数的意义,发现12×在这儿表示的就是12L的,进而得出“一个数乘几分 之几
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把“桶水”变成
“1桶水的 ”,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有了例2的基础,例3中
求“公顷的”,算式列成×就“有据 可依”了。

这样编排,有几个好处。一是在单元之始就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同表述
方式都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二是编排
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 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
何计算”。三是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 ”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例 如,既
可以出现“蜂鸟的飞行速度是千米分,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题材(分数是一

1


种具体量,带单位),也可以出现“一头鲸长28

m, 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这
个人身高是多少米”的练习题(分数是一种“率”,不带单位)。

2.增加分、小数相乘的内容。

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分、小数相乘的情况 ,例如,解决“按1:
5的比配制一杯1.2

L的稀释液,需要多少升浓缩液”的问 题时,需要计算形如
1.2×的算式。如果学生不会直接约分,计算的繁琐程度和出错概率就会大大增< br>加。因此,教材新编了例5,让学生分别计算2.1×和2.4×,让学生根据数据
的特点灵活选 择计算方法,能直接约分的尽量直接约分。教学时,要使学生通过
2.4×=24×0.1×=×0.1 ×=0.6×的推导过程理解“为什么能直接约分”的原理。


3.调整了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

如前所述,学生已经在“分数乘法的意 义和计算”中解决了“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对于解决更复 杂的分数乘
法问题至关重要。

此次修订增加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问题。这一类问题是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延续,已知量和所求的量之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一个“中间量”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在解决这一类问题
时,需要学生把复杂 的问题化归为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抓
住这一基本数量关系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单位 “1”是谁?所求的量是谁?二者
之间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单位“1”与几分之几之间的对应 关系。

对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与实验教材
相 比,修订后的教材减轻了例题的份量,在例题中只出现不同量的情况(婴儿每
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对于同一量的情况(嗓音降低),则放在“做一
做”中让学生巩固掌握。

4.把“倒数”的内容移至“分数除法”单元。

倒数是联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纽 带。在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时,要用到“除
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结论,因此,把“倒数 ”安排在“分数
除法”单元,更能体现出学习倒数的必要性。

(二)具体编排

1.例1。

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引入分数 乘法,使学生理解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和
几个相同整数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并通过将分数乘法转化为分 数加法来探究
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从吃蛋糕的实际问题引入,借助圆形 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究计算方
法。这一直观图延续了三年级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时所用的直观图 ,有助于学生
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探索。此例中的分数带单位,是一个“量”,学生对于求几
个 相同量之和的数量关系非常熟悉。先呈现加法计算,然后直接根据整数乘法的
意义列出两个乘法算式,说 明在这种情况下整数乘法的意义同样适用。

计算时,先将分数乘法转化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 使学生明白分母不变、分
子相乘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出有时可以先约分
再相乘的简便算法。

2.例2。


2


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数量关系进行类推,列出分数乘法算式,结合
具体情境,使学生理 解“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这
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这个数乘几分 之几”的列式依据。

教材呈现了三幅图,都是已知1桶水的体积,分别要求3桶水、桶水、桶 水
的体积。在这里,列式所依据的数量关系都是“每桶水的体积×桶数=水的体积”,
只是桶数 可以由整数扩展到分数。接下来,结合情境,说明求桶水、桶水的体积
就是求12L的和12L的分别是 多少。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
可以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例3。

本例是在学生会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之 后,
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利用两个小题,由简单到复杂,结合直观操作 ,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分
数乘分数算理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渗透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要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其根本在于分数 意义的理解。在这里,有些分数
是带单位的“量”,有些分数是不带单位的“率”,事实上,“量”与“ 率”也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公顷,实际上就是1公顷的;公顷的,就是1公顷的,
即公顷 。

4.例4。

本例是学习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学生在前面对于分数乘法 的意义和算理有
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学重点转入寻求便捷的算法。

在设计情境时,教 材特意把两个小题设计成需要运用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
同形式进行列式的情形,旨在进一步巩固分数乘 法的意义。其中,第(1)小题
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第(2)小题既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 程”列式,
也可以根据“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列式。

在数据处理上,本例中既包含分 数与分数相乘,又包含分数与整数相乘。学
生可以通过此例,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一般性算法。

5.例5。

本例是教学分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问题。分、小数混合运算是在日< br>常生活中以及未来的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形,因
此,根据分、小数的数据特点 灵活选择计算策略,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
一项技能。为此,教材在修订时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分数和小数相乘,可把分数化成小数相乘(如果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也可把小数化成分数 相乘。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学生已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
行解决。而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存在某种倍数 关系时,可以直接“约分”。这种
约分虽然与以前学过的约分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6.例6。

从“做一个长方形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的实际问题引入,利 用长方形画框
的周长计算引出分数混合运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除了教材上的两种方法,
还有可能用四条边相加的)计算,很自然地呈现各种形式的算式,有两级运算的,

3


有带小括号的。教材直接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让
学生自 主解决。

教材特意用两道有关联的算式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接下来正式教学
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观察、
计算,归纳得出“整数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的结论。

7.例7。

教材结合具体计算,说明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分数混合运算更加简便。

8.例8。

本例是让学生在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解决连续求 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这里,由于研究的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在描述其中某 两个量的数量关系时,单位“1”是在动态变化的。

教材按“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 “回顾与反思”呈现解决问题的一
般步骤。到了高年级,随着问题复杂度提高,对于信息的搜集、题意的 理解以及
整个问题解答过程以及结果合理性的回顾与讨论,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分 析与解答”环节,一方面,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
形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体 会画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另一方面,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既可以先求出萝卜地 的面积,再求出红
萝卜地的面积;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
的面积。不同解题思路的呈现,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回顾与反思”让学 生自己完成。检验的角度很多,比如,看看直观图画得
是否符合题意,看看列式是否符合图意,看看计算 是否正确。检验的方法也是多
样化的。例如,可以看到萝卜地的面积是红萝卜地的4倍,而大棚面积是萝 卜地
的2倍。用红萝卜地的60m
2
乘4,得到萝卜地是240 m
2
,再乘2,是480m
2
,与题
中的信息相符。也可以看看红萝卜地的面积是否占整 块萝卜地的。

9.例9。

本例是让学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 几的数是多少的问
题。虽然还是研究两个量间的关系,但由于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量是另
一个量 的几分之几”,需要先求出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或少)的具体
数量或者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 之几。

教材通过线段图直观地表示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的意思,
对于学生理解题意、选择解决方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材体现了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可以 先计算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
年多多少次,这就需要先解决“75次的是多少次”的问题。还可以先求< br>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这就需要先解决“比一个
数多的数是这个数的几分之 几”的问题。


4


“回顾与反思”部分,使学生通过回 顾解题的过程,充分认识到
画线段图这一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列举了一种检验结
果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检验。

四、教学建议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2.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3.紧密联 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
解决实际问题。




5

五五普法心得体会-小学生读后感200字


井冈山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西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晋城事业单位招聘-自我介绍作文100字


山西省分数线-潘迪生


有关感恩老师的作文-工作性质


建国大业电影-文秘类包括哪些专业


作文春天来了-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临汾市三中-求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