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绝世美人儿
603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5: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随军家属安置政策-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 1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学 校 陶西 孟祥伟 年 级 六 学 科 数学

单单 元 内 容 课 单 内 容 课 时

一 分数乘法 10 二 分数除法 9
三 比 5 四 圆 7

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9 六 统计 3

七 可能性 2 八 百分数 5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 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
则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知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识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

与 比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技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


能 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
积。
5.通过丰富的案例来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
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1


- 2 -
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
意识和应用意识。
过 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 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
与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
法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 成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
价与反思的能力。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
情感
心和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态度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
与价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值观
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分数乘、除法; 比; 分数混合运算;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
教学重点
面积。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已知一个
教学难点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周 次 教学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第1周 分数乘法 第2周 分数乘法

2


- 3 -

第3周 分数乘法 第4周 分数除法

第5周 分数除法 第6周 分数除法

第7周 比 第8周 比

第9周 圆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 圆 第12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3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4周 统计
第15周 可能性 第16周 百分数
第17周 百分数 第18周 总复习















3


- 4 -
第一单元 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 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上
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比、分 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主要
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 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
的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
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 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
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四、课时安排:10课时

4


- 5 -
信息窗1 飘逸的风筝 .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
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
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
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课前准备
练习材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
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

5


- 6 -
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
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
帮帮他,好吗?
教师引导交流: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
1
2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
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
法。

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谈话:尝试计算
1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算,
.
2

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

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1
×6=0.5×6=3(米)

2


1
×6=
1111116
2
2+
2
+
2
+
2
+
2
+
2=
2
=3(米)



6


- 7 -

1
×6=
16
=
6
=3

2
2
2
(米)


1
×6=
1 6
2
26
=
6
12
(米)


1
1
1

2
×6=
26
=
12
(米)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

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

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

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1
×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

2

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1111
2
×6和
2
+
2
+
2
+
2
+1
1
6
2
+
2
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
2< br>是怎样得

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3)再回顾
1
×6=
1

6
6

2
2

6
=
12

1
2
×6=
1
26
=
1
12
两种做法,指出错误

原因。



活动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
7

12



7


- 8 -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
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
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五: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灵活运用
1.独立计算10×
2
15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2.独立计算
17


81
×36。

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

(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

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

一些?

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
13
49
×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活动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交流: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

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8


- 9 -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用加法计算
7
777777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 2
+
7
12
+
7
12

用乘法计算:
7

12
×9 9×
7
12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

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第二课时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

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

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领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和计算法则。”

2.教师引导交流:“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

意义?”

生举例……

3.教师引导交流: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
.

9


- 10 -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
果。
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4、5、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第4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如:第5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10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 自主练习3
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
5÷11×33、2÷17×51、5÷19×38等。
2.自主练习7
(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

10


- 11 -
3.自主练习12
(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自主练习13
第13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第(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
七天计算。第(2)小题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要求这件作品
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50个3÷2 是多少。
5.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8、9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
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信息窗2 漂亮的围巾
——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1


- 12 -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
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
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
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练习材料、课件。
学生准备:三张长方形白纸、水彩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
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老师每小时只能织1÷4米。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那么老师两小时能
织多少米呢?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引出课题

12


- 13 -
教师引导交流:1÷2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
题?
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
式。(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2、研究意义
(1)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1÷4 × 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
呢?
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 :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这个算式
到底表示什么呢?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
表示出 1÷4 × 1÷2
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P6图),再次让学生
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1÷4的1
÷2。
教师引导交流:那你们现在明白1÷4×1÷2表示什么了吗?
师小结:
1÷2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1÷2,也就是1÷4米
的1÷2。所以1÷4 × 1÷2表示求的是多少。
(2)加强理解
师 :谁来说一下1÷4×2÷3 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师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以下吗?(画线段图、折纸、图色

13


- 14 -
等等 )
(3)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交流:1÷4×1÷3表示什么?并让学生不用动手,想象
一下,怎样用直观图表示。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
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探究计算方法
(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明白了1÷4×1÷2的意义,你们能计
算出老师1÷2小时到底能织多长的围巾吗?
教师引导交流:他们猜测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你能想个办法来
验证一下吗?
学生进行操作验证。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一:用分数的意义解释。
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
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1份,所以是1÷8。
重点请学生讲讲8是怎么得到的?
方法二:化小数验证。
如:1÷2×1÷4=0.5×0.25=0.125=1÷8。
方法三:画图或折纸。
小结:从大家的思考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边板.
书。1÷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

14


- 15 -
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
1份,所以是1÷8。

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例子推想出来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
例子呢?这时可称之为猜想。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再做
几道验证一下。
(2)探究一个数乘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4×2÷3等于多少呢?
这一步以1÷4 ×1÷2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
作。在计算1÷4 ×2÷3时,把“1”平均分成4等分。表示出1
÷4 ,通过画图(P7图)又把这一份平均分成三份,也就是(4
×3)=12份。取其两份,也就是2÷12 ,也就是1÷6。并写出
等式。观察等式左右两边分子、分母的规律。
(3)确定方法
根据1÷4×1÷2的猜想尝试计算。发现算的结果与我们画图的结
果相同。表示等式成立。从而总结出分出乘法的计算方法即:把
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母相乘的积做
积的分母; (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可以把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
的分数,也适用这一方法;计算时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要化成
最简分数。)
最后,运用发现的计算方法再次计算2÷5×5÷8和3÷8×16÷
19 ,并告之学生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
三、练习巩固

15


- 16 -
1、教材中绿点标示的问题:王芳8÷15小时能织多少米?
这一问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成。交流时,并要关注学生是否进行约分及约分的书写格式。
2、自主练习 1
四、实际应用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
陲,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
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这句话吗?

板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
1÷4 × 2
1÷4×1÷2 表示求1÷4 的1÷2 是多少 .
计算方法:把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
母相乘的积做积的分母,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
第二课时
一、基本练习,拓展延伸
1.图示下列算式的意义:
2÷3×1÷2= 1÷4×3÷5=
学生板演,汇报交流。
2.列式计算:
1)30的1÷5 是多少?

16


- 17 -
2)3个2÷11是多少?
3)4吨的1÷5是多少?
4)5÷8的 1÷3是多少?
二、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自主练习第4题
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
2.自主练习第5题
教师引导交流: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解答
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3.自主练习第7题
这是一道是较复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可以比较1÷4与3÷8的大小,比较哪个月吃的多;
也可以计算出一月吃了多少千克,二月吃了多少千克,再来比较。
同样计算多多少千克的问题,也可以把每月吃的千克数求出来,
再求多多少;也可以求出二月比一月多吃了这袋大米的几分之几,
再求多多少千克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只要合理都给
予充分的肯定。
4.自主练习第8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比较,再观察找出
其中的规律: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比另
一个因数大;当其中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
当其中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

17


- 18 -
5.小游戏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组类似上面的题目,并进行抢答。以
便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6. 自主练习第9题

板书设计 .
一个数乘分数
2÷3×1÷2= 1÷4×3÷5=

信息窗3 多彩的泥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
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
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
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
实际问题。

18


- 19 -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图示。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
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
课件出示练习:
1)15米的
2
3
是多少?

2)
3
10
吨的
2
5
是多少?

说一说这几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引导交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
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
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
美的作品,看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
息?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可能提出: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9


- 20 -
1.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教师引导交流: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
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列式解答。
学生动手操作。
可能用画线段图的多一些。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想的?
汇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共制作的泥塑作品15件,再平均分
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男生制作的泥塑作品。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并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生交流:求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 15的
3
,列式15×
3
55


课件出示练习:
(1)六(1)班有80位学生,其中男生占
3
5
,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
4
9
,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用去这些煤的
3
4
是多少吨?这些煤价

值2400元,它们的
3
值多少钱?用去
3
44
还剩这些煤 的几分之几?

学生试着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然后解答,集体订正。
2.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谁是单位“1”?怎么找单位“1”?为什么
画两条线段?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
独立分析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3.观察比较
在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交流:相同点是都先确定单位“1”。不同点是画的线段图的

20


- 21 -
数量不同。
四、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自主练习4:
这一题和第2题属于同一类型,都是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
一条线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自主练习3:
这一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
(画线段图、列式计算、写答语 )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梳理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时,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的?
学生交流:先确定单位“1”,然后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解
答。
二、通过练习,适时拓展。
(一)基本练习。
1.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1


- 22 -
25
3
5

3
256
73
9

12

7

15

14


45
3
5

6
2
9

5
12

6
10

75
25

14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把谁看作单位“1”。
独立找一找,说一说。再在小组交流。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3
4


2)香蕉筐数的
3
4
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
4
5
等于水牛的只数。

4)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3
5


3.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变成应用题。学
生补充一个条件,变成一个数乘分数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提高练习。
1.自主练习6
小组合作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
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如何画线段图?
2.自主练习8、9
全班交流分析思路和解决过程.
3.自主练习7
独立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你怎
么知道的?和前几题有什么不同?如何画线段图?
(三)综合练习。
1.(1 )现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有80千克,拿出它的
1
4
后,

两筐的个数就一样多。乙筐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 现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有80千克,拿出它的
1
4
放入乙筐


22


- 23 -
后,两筐的个数就一样多。乙筐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然后解答。
2. 六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

3
, 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
2
4
3
。体育小组有多少人?

交流分析思路,自主完成。 .
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信息窗4 精致的沙包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
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
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23


- 24 -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
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
制作沙包的信息。
观察13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求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1)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先画一条线段,表
示谁的重量?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重量?画多长?根据什
么?)
表示黄沙包克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
学生交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红沙包的重量,再画一条线段,.
表示绿沙包的重量,画的长正好占红沙包的
3
4
,根据绿沙包所需

的玉米是红沙包的
3
4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24


- 25 -
2)明确要求,探究学习。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
关系。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3)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
法及依据。
学生说出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列出算式,可能出现:
1.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
3
4
=45(克)

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45×
7
9
=35(克)

2.列综合算式:
60×
3
×
7
=45×< br>7
4
99
=35(克)或

60×
3
4< br>×
7
9
=60×
3
4
×
7
9
=35(克)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强调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拓宽应用
1. 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1
3
,航模

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4
5
。航模组有几人?

2.商店运 来45箱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
1
3
,橘子筐数是梨


4
5
.运来橘子多少筐?

3.自主练习的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校对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

25


- 26 -
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4.自主练习第2、3题。
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60×3÷4=45(克)
(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60×3÷4×7÷9=45×7÷9=35(克)
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第二课时 .
一、基础练习
1.这节课我们对分数连乘的有关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练习。
2.自主练习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说说分数乘法时,有整数怎么办?
二、综合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让学生说出4÷5是以谁为单位“1”?,然后说出这个分数的意
义。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6


- 27 -
2.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要求“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就是求
什么?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明确:要求黑板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怎样
求?
4.完成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都是以谁为单位“1”的?所求的问题分别和
哪个条件有关?
三、综合练习,拓展延伸
1.出示自主练习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出示自主练习第15题。
这是一道图示题,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图示出示的信息,
看清所求问题。
重点明确要求牡丹的花期是多少天?要先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
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3、14、16题

27


- 28 -

板书设计
分数连乘练习
每个分数都是以谁为单位“1” .



倒数
教学目标
1.教学倒数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
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说的快。

4
5
×()=1 ()×
10
7
=1

3 ×()=1 ()×
5
6
= 1

教师引导交流: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
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

28


- 29 -
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
么窍门?
4.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
5.设疑。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教学倒数的意义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
2.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3.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
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
4.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
2
3
是倒数。

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教学倒数的求法。
1.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9
10

2
3

221
7

9

5
9 0 .4
.
提问:你是怎么找出
9222
10

3

7

9

1
5
的倒数的?

你是怎么找出9,0.4的倒数的?……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2.讨论:

29


- 30 -
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教师引导交流: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
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3.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拓宽应用。
屏幕出示习题: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4÷3 5÷4 7 3÷4 4÷5 1÷7
2.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 16÷9 35 1÷5
3.判断(打手势)
1)a的倒数是1÷a.
2)因为0.5×2=1 ,所以0.5和2互为倒数。
总结:你已经知道了 “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
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倒数
发现一: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
发现二: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
发现三: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本身。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
置即可。

30


- 31 -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倒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和求
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正确解答有关分数
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知识主动进行
分析、比较、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数学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
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练习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建立认知结构。
1.提出本节课要求
能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正确有条理地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倾听同学发言并与同学积极交流

31


- 32 -
能主动思考,会应用本单元的知识
每人发一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节课要参与的学习过程,
下课前针对自己在这四方面的表现评出星级。
2.谈话引入回顾:这两周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乘法的一些问题,
先独立回顾一下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学生领悟:分数乘法的意义、怎样计
算分数乘法?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让学生举例说说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组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口算练习(8—10道题)
投影出示口算,指名口答,全体订正。
2.计算题(5—6道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 说出下列分数以谁做单位“1”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a.全班人数的2÷3是女生;
b.二月产量的6÷5相当于三月产量;
c.金牌总数相当于奖牌总数的51÷100。
4.解决教材的实际问题
谈话:第29届北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五
星红旗在比赛过程中一共升起过多少次?你们了解国旗长与宽的
关系吗?
投影先出示:国旗的宽是长的 2÷3.
再出示P18甲、乙、丙三种国旗规格的相关信息。

32


- 33 -
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后提出跟分数乘法有关的三步以内的问题,
教师引导补充。然后整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简单重复的问
题口头列式,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1)甲乙两种规格国旗的宽各是多少?
(2)丙种规格的国旗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做25面甲种规格的国旗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材料?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明解题思路,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订
正纠正典型错误,再次分析题意,说明方法,进一步总结“求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探索规律,发展数学思考
1.拓展练习(教师根具学生实际给出有关分数的探索规律题)
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再根据情况作适当提示。
2.小检测。(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进行)
四、反思评价,激励兴趣与自信
拿出自我评价表,小组开展反思评价活动,评出星级并交流感受,
多说说自己成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分数乘法的意义、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3


- 34 -

















.






34


- 35 -
























35


- 36 -









.














36


- 37 -
























37


- 38 -

.








第二单元 布艺兴趣小组
——分数除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 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
生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事迹问题的 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数
除以分数;简单的分数乘除运算;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回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8


- 39 -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 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
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













39


- 40 -
信息窗1 给小猴做衣服 .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
括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感悟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些折纸或彩纸和水彩笔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
的花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
果做裤子可以做2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0


- 41 -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
花布?……
二、实验操作,探求新知
1.探究分数除法意义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先来研究“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
多少米?”要把9÷10米的花布分3份,每一份是多
少该怎样列算式?
9÷10÷3
教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吗?
教师引导交流: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领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教师引导交流:猜猜看,9÷10÷3的结果会是多少
呢?(让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或分一分、涂
一涂的方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吗?下面小组里
用准备好的学具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探讨研

41


- 42 -
究交流一下。
结论1:画图法。
生2:利用平均分的思想,把9÷10平均分成3份,
就是9÷10÷3,也就是把9个1÷10平均分成3份,
9÷10÷3,即(9÷3)÷10=3÷10米;
生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9÷10平均分成3份,
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9÷10的1÷3是多少,因此9
÷10÷3=9÷10×1÷3=3÷10米。
师强调:把分数除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计
算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边概括教师边下结论:当
分子是除数的倍数的时候,可以直接去除;分子不能
被整数整除的时候就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
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新知运用
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完成后班内交流。重点让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计算下面各题:
8÷9÷4 = 10÷15÷2= 5÷7÷4= 3÷
5 ÷16=
学生作业展示,订正时提醒结果要进行约分。
2.解答下面各题: .

42


- 43 -
1).把 12÷17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18÷23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2÷3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米?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
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
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9÷10÷3=9÷10×1÷3=3÷10(米)
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花布?
(学生板演)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
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第二课时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1.谈话:昨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小组,利用分数除以
整数的方法帮他们解决了不少数学问题。你还记得用
分数除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吗?(指名回答)

43


- 44 -
2.小竞赛
完成4道计算题,看谁又对又快
5÷9 ÷5= 7÷8 ÷4= 8÷9 ÷2= 28÷19 ÷
7=
二、基本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
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
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
3.自主练习7 填表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
底面积和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然后再计算填表。
4.自主练习11 解方程
意在借用“解方程”的形式,让学生巩固运用分数除
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熟悉解方程的一般方法,
为后面学习方程法解应用题做好铺垫。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自主练习第10、12、13、14、15题,联系学生实际让
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除法的价值。
1.自主练习10、12、13

44


- 45 -
这三道是基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加深练习分数除以
整数的计算方法。
2.自主练习14 填表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要求谁的效率高一些实质上
是看谁每周的工作效率高,让学生先说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计算填
表。
3.自主练习15
这是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题。练
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冰箱容积与耗电情况,介
绍一下千瓦时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度,然后再让学生
独立解答第1个问题,纠错之后再处理第2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
同位听。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
数。


信息窗2 做书信袋和小裙子 .
—— 一个数除以分数

45


- 46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推理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
领会计算方法的来由。
3.熟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加以运用。
4.培养分析、推理、辩证思维等能力。
教学重点: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推算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1.课件出示: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2米布做书信
袋,一个小书信袋,需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
2÷5米。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1.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学生领悟: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生: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学生领悟:列式:2÷1÷5 2÷2÷5
教师引导交流:2÷1÷5等于多少呢? 先独立思考一

46


- 47 -
会儿。启发:大家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或者用画图的
方法,也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试一试。老师相信
你们一定有办法解决!
2.班内交流,感悟方法
先在小组里说计算方法及理由。看看你们组能想出几
种计算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结论1:我把1÷5化成小数0.2来算
2÷1÷5=2÷0.2=10(个)
生2:画图分析:1里面有5个1÷5,2里面有10个.
1÷5,所以2÷1÷5-=2×=10(个)
生3:2÷1÷5=(2×5)÷(1÷5×5)=2×5=10(个),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除数各扩大5倍,把
它变成整数除法。
教师引导交流:这些方法思路很清晰。一个数除以分
数,大家一下子就研究出了三种方法。我觉得每种方
法都有道理,虽然思考角度不同,但都是用了转化的
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
3.尝试比较,优化方法
教师引导交流: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我发现了可以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生2:我发现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生3:我发现5和1÷5互为倒数,2除以1÷5就等于

47


- 48 -
2乘1÷5的倒数。。
4.再次验证:
(1)计算2÷2÷5
(2)生说算理:2里面有(2 ×5)个1÷5,每2个
1÷5看作1份,2里面就有(2 ×5 ÷2)个2÷5,
写成算式:
2÷2÷5
=2 ×5 ÷2
=2 ×5÷2
=5
教师引导交流:由上例可知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
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师小结: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成乙数的
倒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口算:
14÷7÷8 1÷6÷2÷3 10÷1÷4 2÷3÷6
2.笔算练习:
5÷6÷1÷3 1÷2÷7÷8 5÷6÷1÷3
22÷15÷11÷6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
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交流:这节课不仅探究出了一个数除以分数

48


- 49 -
的计算方法是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方
法你将受用终生!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2÷1÷5=2×5=10(个)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2÷2÷5=2×5÷2=5(个)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第二课时
活动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洋娃娃的裙子多漂亮!布艺兴趣小
组的同学要给洋娃娃做几条美丽的裙子,我们一起去
看看。
师问: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领悟:4÷5 米布可以做几条裙子?
教师引导交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结论1:看看 4÷5米布里有多少个4÷25 米。
生2:用 除法可以算出来。

49


- 50 -
学生列式: 4÷5÷4÷25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里。

活动二:总结分数除法的法则
教师引导交流:回顾联系以前学习的2÷1÷5 =2×
5 2÷ 2÷5=2×5÷2 ,再观察今天学习的 4÷5
÷4÷25 =4÷5×25÷4,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
有哪些新的发现?
.
学生自主探究后交流,理解明确:根据分数
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用被除数乘除
数的倒数。
结论1:被除数是分数和整数。生2:除数都是分数。
生3:计算时都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都要乘除数的
的倒数。
甲数除以乙数要0除外,因为0不能做除数,0没有
倒数

活动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是一组计算题,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2、自主练习第7题
3 、自主练习第8题

50


- 1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学 校 陶西 孟祥伟 年 级 六 学 科 数学

单单 元 内 容 课 单 内 容 课 时

一 分数乘法 10 二 分数除法 9
三 比 5 四 圆 7

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9 六 统计 3

七 可能性 2 八 百分数 5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 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
则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知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识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

与 比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技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


能 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
积。
5.通过丰富的案例来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
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1


- 2 -
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
意识和应用意识。
过 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 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
与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
法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 成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
价与反思的能力。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
情感
心和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态度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
与价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值观
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分数乘、除法; 比; 分数混合运算;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
教学重点
面积。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已知一个
教学难点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周 次 教学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第1周 分数乘法 第2周 分数乘法

2


- 3 -

第3周 分数乘法 第4周 分数除法

第5周 分数除法 第6周 分数除法

第7周 比 第8周 比

第9周 圆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 圆 第12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3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4周 统计
第15周 可能性 第16周 百分数
第17周 百分数 第18周 总复习















3


- 4 -
第一单元 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 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上
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比、分 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主要
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 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
的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
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 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
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四、课时安排:10课时

4


- 5 -
信息窗1 飘逸的风筝 .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
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
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
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课前准备
练习材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
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

5


- 6 -
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
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
帮帮他,好吗?
教师引导交流: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
1
2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
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
法。

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谈话:尝试计算
1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算,
.
2

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

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1
×6=0.5×6=3(米)

2


1
×6=
1111116
2
2+
2
+
2
+
2
+
2
+
2=
2
=3(米)



6


- 7 -

1
×6=
16
=
6
=3

2
2
2
(米)


1
×6=
1 6
2
26
=
6
12
(米)


1
1
1

2
×6=
26
=
12
(米)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

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

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

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1
×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

2

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1111
2
×6和
2
+
2
+
2
+
2
+1
1
6
2
+
2
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
2< br>是怎样得

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3)再回顾
1
×6=
1

6
6

2
2

6
=
12

1
2
×6=
1
26
=
1
12
两种做法,指出错误

原因。



活动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
7

12



7


- 8 -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
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
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五: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灵活运用
1.独立计算10×
2
15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2.独立计算
17


81
×36。

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

(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

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

一些?

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
13
49
×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活动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交流: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

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8


- 9 -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用加法计算
7
777777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 2
+
7
12
+
7
12

用乘法计算:
7

12
×9 9×
7
12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

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第二课时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

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

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领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和计算法则。”

2.教师引导交流:“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

意义?”

生举例……

3.教师引导交流: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
.

9


- 10 -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
果。
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4、5、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第4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如:第5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10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 自主练习3
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
5÷11×33、2÷17×51、5÷19×38等。
2.自主练习7
(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

10


- 11 -
3.自主练习12
(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自主练习13
第13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第(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
七天计算。第(2)小题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要求这件作品
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50个3÷2 是多少。
5.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8、9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
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信息窗2 漂亮的围巾
——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1


- 12 -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
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
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
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练习材料、课件。
学生准备:三张长方形白纸、水彩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
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老师每小时只能织1÷4米。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那么老师两小时能
织多少米呢?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引出课题

12


- 13 -
教师引导交流:1÷2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
题?
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
式。(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2、研究意义
(1)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1÷4 × 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
呢?
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 :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这个算式
到底表示什么呢?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
表示出 1÷4 × 1÷2
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P6图),再次让学生
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1÷4的1
÷2。
教师引导交流:那你们现在明白1÷4×1÷2表示什么了吗?
师小结:
1÷2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1÷2,也就是1÷4米
的1÷2。所以1÷4 × 1÷2表示求的是多少。
(2)加强理解
师 :谁来说一下1÷4×2÷3 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师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以下吗?(画线段图、折纸、图色

13


- 14 -
等等 )
(3)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交流:1÷4×1÷3表示什么?并让学生不用动手,想象
一下,怎样用直观图表示。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
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探究计算方法
(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明白了1÷4×1÷2的意义,你们能计
算出老师1÷2小时到底能织多长的围巾吗?
教师引导交流:他们猜测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你能想个办法来
验证一下吗?
学生进行操作验证。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一:用分数的意义解释。
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
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1份,所以是1÷8。
重点请学生讲讲8是怎么得到的?
方法二:化小数验证。
如:1÷2×1÷4=0.5×0.25=0.125=1÷8。
方法三:画图或折纸。
小结:从大家的思考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边板.
书。1÷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

14


- 15 -
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4=8份,取了
1份,所以是1÷8。

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例子推想出来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
例子呢?这时可称之为猜想。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再做
几道验证一下。
(2)探究一个数乘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4×2÷3等于多少呢?
这一步以1÷4 ×1÷2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
作。在计算1÷4 ×2÷3时,把“1”平均分成4等分。表示出1
÷4 ,通过画图(P7图)又把这一份平均分成三份,也就是(4
×3)=12份。取其两份,也就是2÷12 ,也就是1÷6。并写出
等式。观察等式左右两边分子、分母的规律。
(3)确定方法
根据1÷4×1÷2的猜想尝试计算。发现算的结果与我们画图的结
果相同。表示等式成立。从而总结出分出乘法的计算方法即:把
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母相乘的积做
积的分母; (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可以把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
的分数,也适用这一方法;计算时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要化成
最简分数。)
最后,运用发现的计算方法再次计算2÷5×5÷8和3÷8×16÷
19 ,并告之学生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
三、练习巩固

15


- 16 -
1、教材中绿点标示的问题:王芳8÷15小时能织多少米?
这一问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成。交流时,并要关注学生是否进行约分及约分的书写格式。
2、自主练习 1
四、实际应用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
陲,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
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这句话吗?

板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
1÷4 × 2
1÷4×1÷2 表示求1÷4 的1÷2 是多少 .
计算方法:把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
母相乘的积做积的分母,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
第二课时
一、基本练习,拓展延伸
1.图示下列算式的意义:
2÷3×1÷2= 1÷4×3÷5=
学生板演,汇报交流。
2.列式计算:
1)30的1÷5 是多少?

16


- 17 -
2)3个2÷11是多少?
3)4吨的1÷5是多少?
4)5÷8的 1÷3是多少?
二、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自主练习第4题
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
2.自主练习第5题
教师引导交流: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解答
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3.自主练习第7题
这是一道是较复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可以比较1÷4与3÷8的大小,比较哪个月吃的多;
也可以计算出一月吃了多少千克,二月吃了多少千克,再来比较。
同样计算多多少千克的问题,也可以把每月吃的千克数求出来,
再求多多少;也可以求出二月比一月多吃了这袋大米的几分之几,
再求多多少千克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只要合理都给
予充分的肯定。
4.自主练习第8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比较,再观察找出
其中的规律: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比另
一个因数大;当其中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
当其中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

17


- 18 -
5.小游戏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组类似上面的题目,并进行抢答。以
便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6. 自主练习第9题

板书设计 .
一个数乘分数
2÷3×1÷2= 1÷4×3÷5=

信息窗3 多彩的泥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
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
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
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
实际问题。

18


- 19 -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图示。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
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
课件出示练习:
1)15米的
2
3
是多少?

2)
3
10
吨的
2
5
是多少?

说一说这几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引导交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
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
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
美的作品,看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
息?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可能提出: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9


- 20 -
1.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教师引导交流: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
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列式解答。
学生动手操作。
可能用画线段图的多一些。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想的?
汇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共制作的泥塑作品15件,再平均分
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男生制作的泥塑作品。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并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生交流:求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 15的
3
,列式15×
3
55


课件出示练习:
(1)六(1)班有80位学生,其中男生占
3
5
,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
4
9
,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用去这些煤的
3
4
是多少吨?这些煤价

值2400元,它们的
3
值多少钱?用去
3
44
还剩这些煤 的几分之几?

学生试着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然后解答,集体订正。
2.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谁是单位“1”?怎么找单位“1”?为什么
画两条线段?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
独立分析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3.观察比较
在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交流:相同点是都先确定单位“1”。不同点是画的线段图的

20


- 21 -
数量不同。
四、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自主练习4:
这一题和第2题属于同一类型,都是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
一条线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自主练习3:
这一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
(画线段图、列式计算、写答语 )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梳理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时,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的?
学生交流:先确定单位“1”,然后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解
答。
二、通过练习,适时拓展。
(一)基本练习。
1.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1


- 22 -
25
3
5

3
256
73
9

12

7

15

14


45
3
5

6
2
9

5
12

6
10

75
25

14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把谁看作单位“1”。
独立找一找,说一说。再在小组交流。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3
4


2)香蕉筐数的
3
4
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
4
5
等于水牛的只数。

4)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3
5


3.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变成应用题。学
生补充一个条件,变成一个数乘分数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提高练习。
1.自主练习6
小组合作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
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如何画线段图?
2.自主练习8、9
全班交流分析思路和解决过程.
3.自主练习7
独立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你怎
么知道的?和前几题有什么不同?如何画线段图?
(三)综合练习。
1.(1 )现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有80千克,拿出它的
1
4
后,

两筐的个数就一样多。乙筐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 现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有80千克,拿出它的
1
4
放入乙筐


22


- 23 -
后,两筐的个数就一样多。乙筐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然后解答。
2. 六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

3
, 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
2
4
3
。体育小组有多少人?

交流分析思路,自主完成。 .
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信息窗4 精致的沙包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
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
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23


- 24 -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
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
制作沙包的信息。
观察13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求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1)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先画一条线段,表
示谁的重量?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重量?画多长?根据什
么?)
表示黄沙包克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
学生交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红沙包的重量,再画一条线段,.
表示绿沙包的重量,画的长正好占红沙包的
3
4
,根据绿沙包所需

的玉米是红沙包的
3
4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24


- 25 -
2)明确要求,探究学习。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
关系。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3)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
法及依据。
学生说出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列出算式,可能出现:
1.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
3
4
=45(克)

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45×
7
9
=35(克)

2.列综合算式:
60×
3
×
7
=45×< br>7
4
99
=35(克)或

60×
3
4< br>×
7
9
=60×
3
4
×
7
9
=35(克)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强调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拓宽应用
1. 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1
3
,航模

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4
5
。航模组有几人?

2.商店运 来45箱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
1
3
,橘子筐数是梨


4
5
.运来橘子多少筐?

3.自主练习的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校对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

25


- 26 -
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4.自主练习第2、3题。
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60×3÷4=45(克)
(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60×3÷4×7÷9=45×7÷9=35(克)
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第二课时 .
一、基础练习
1.这节课我们对分数连乘的有关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练习。
2.自主练习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说说分数乘法时,有整数怎么办?
二、综合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让学生说出4÷5是以谁为单位“1”?,然后说出这个分数的意
义。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6


- 27 -
2.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要求“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就是求
什么?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明确:要求黑板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怎样
求?
4.完成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都是以谁为单位“1”的?所求的问题分别和
哪个条件有关?
三、综合练习,拓展延伸
1.出示自主练习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出示自主练习第15题。
这是一道图示题,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图示出示的信息,
看清所求问题。
重点明确要求牡丹的花期是多少天?要先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
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3、14、16题

27


- 28 -

板书设计
分数连乘练习
每个分数都是以谁为单位“1” .



倒数
教学目标
1.教学倒数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
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说的快。

4
5
×()=1 ()×
10
7
=1

3 ×()=1 ()×
5
6
= 1

教师引导交流: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
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

28


- 29 -
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
么窍门?
4.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
5.设疑。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教学倒数的意义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
2.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3.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
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
4.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
2
3
是倒数。

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教学倒数的求法。
1.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9
10

2
3

221
7

9

5
9 0 .4
.
提问:你是怎么找出
9222
10

3

7

9

1
5
的倒数的?

你是怎么找出9,0.4的倒数的?……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2.讨论:

29


- 30 -
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教师引导交流: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
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3.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拓宽应用。
屏幕出示习题: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4÷3 5÷4 7 3÷4 4÷5 1÷7
2.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 16÷9 35 1÷5
3.判断(打手势)
1)a的倒数是1÷a.
2)因为0.5×2=1 ,所以0.5和2互为倒数。
总结:你已经知道了 “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
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倒数
发现一: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
发现二: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
发现三: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本身。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
置即可。

30


- 31 -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倒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和求
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正确解答有关分数
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知识主动进行
分析、比较、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数学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
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练习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建立认知结构。
1.提出本节课要求
能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正确有条理地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倾听同学发言并与同学积极交流

31


- 32 -
能主动思考,会应用本单元的知识
每人发一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节课要参与的学习过程,
下课前针对自己在这四方面的表现评出星级。
2.谈话引入回顾:这两周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乘法的一些问题,
先独立回顾一下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学生领悟:分数乘法的意义、怎样计
算分数乘法?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让学生举例说说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组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口算练习(8—10道题)
投影出示口算,指名口答,全体订正。
2.计算题(5—6道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 说出下列分数以谁做单位“1”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a.全班人数的2÷3是女生;
b.二月产量的6÷5相当于三月产量;
c.金牌总数相当于奖牌总数的51÷100。
4.解决教材的实际问题
谈话:第29届北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五
星红旗在比赛过程中一共升起过多少次?你们了解国旗长与宽的
关系吗?
投影先出示:国旗的宽是长的 2÷3.
再出示P18甲、乙、丙三种国旗规格的相关信息。

32


- 33 -
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后提出跟分数乘法有关的三步以内的问题,
教师引导补充。然后整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简单重复的问
题口头列式,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1)甲乙两种规格国旗的宽各是多少?
(2)丙种规格的国旗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做25面甲种规格的国旗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材料?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明解题思路,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订
正纠正典型错误,再次分析题意,说明方法,进一步总结“求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探索规律,发展数学思考
1.拓展练习(教师根具学生实际给出有关分数的探索规律题)
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再根据情况作适当提示。
2.小检测。(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进行)
四、反思评价,激励兴趣与自信
拿出自我评价表,小组开展反思评价活动,评出星级并交流感受,
多说说自己成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分数乘法的意义、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3


- 34 -

















.






34


- 35 -
























35


- 36 -









.














36


- 37 -
























37


- 38 -

.








第二单元 布艺兴趣小组
——分数除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 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
生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事迹问题的 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数
除以分数;简单的分数乘除运算;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回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8


- 39 -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 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
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













39


- 40 -
信息窗1 给小猴做衣服 .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
括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感悟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些折纸或彩纸和水彩笔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
的花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
果做裤子可以做2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0


- 41 -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
花布?……
二、实验操作,探求新知
1.探究分数除法意义
教师引导交流:我们先来研究“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
多少米?”要把9÷10米的花布分3份,每一份是多
少该怎样列算式?
9÷10÷3
教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吗?
教师引导交流: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领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教师引导交流:猜猜看,9÷10÷3的结果会是多少
呢?(让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或分一分、涂
一涂的方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吗?下面小组里
用准备好的学具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探讨研

41


- 42 -
究交流一下。
结论1:画图法。
生2:利用平均分的思想,把9÷10平均分成3份,
就是9÷10÷3,也就是把9个1÷10平均分成3份,
9÷10÷3,即(9÷3)÷10=3÷10米;
生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9÷10平均分成3份,
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9÷10的1÷3是多少,因此9
÷10÷3=9÷10×1÷3=3÷10米。
师强调:把分数除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计
算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边概括教师边下结论:当
分子是除数的倍数的时候,可以直接去除;分子不能
被整数整除的时候就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
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新知运用
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完成后班内交流。重点让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计算下面各题:
8÷9÷4 = 10÷15÷2= 5÷7÷4= 3÷
5 ÷16=
学生作业展示,订正时提醒结果要进行约分。
2.解答下面各题: .

42


- 43 -
1).把 12÷17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18÷23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2÷3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米?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
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
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9÷10÷3=9÷10×1÷3=3÷10(米)
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花布?
(学生板演)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
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第二课时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1.谈话:昨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小组,利用分数除以
整数的方法帮他们解决了不少数学问题。你还记得用
分数除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吗?(指名回答)

43


- 44 -
2.小竞赛
完成4道计算题,看谁又对又快
5÷9 ÷5= 7÷8 ÷4= 8÷9 ÷2= 28÷19 ÷
7=
二、基本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
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
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
3.自主练习7 填表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
底面积和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然后再计算填表。
4.自主练习11 解方程
意在借用“解方程”的形式,让学生巩固运用分数除
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熟悉解方程的一般方法,
为后面学习方程法解应用题做好铺垫。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自主练习第10、12、13、14、15题,联系学生实际让
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除法的价值。
1.自主练习10、12、13

44


- 45 -
这三道是基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加深练习分数除以
整数的计算方法。
2.自主练习14 填表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要求谁的效率高一些实质上
是看谁每周的工作效率高,让学生先说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计算填
表。
3.自主练习15
这是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题。练
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冰箱容积与耗电情况,介
绍一下千瓦时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度,然后再让学生
独立解答第1个问题,纠错之后再处理第2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
同位听。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
数。


信息窗2 做书信袋和小裙子 .
—— 一个数除以分数

45


- 46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推理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
领会计算方法的来由。
3.熟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加以运用。
4.培养分析、推理、辩证思维等能力。
教学重点: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推算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1.课件出示: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2米布做书信
袋,一个小书信袋,需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
2÷5米。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1.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学生领悟: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生: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学生领悟:列式:2÷1÷5 2÷2÷5
教师引导交流:2÷1÷5等于多少呢? 先独立思考一

46


- 47 -
会儿。启发:大家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或者用画图的
方法,也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试一试。老师相信
你们一定有办法解决!
2.班内交流,感悟方法
先在小组里说计算方法及理由。看看你们组能想出几
种计算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结论1:我把1÷5化成小数0.2来算
2÷1÷5=2÷0.2=10(个)
生2:画图分析:1里面有5个1÷5,2里面有10个.
1÷5,所以2÷1÷5-=2×=10(个)
生3:2÷1÷5=(2×5)÷(1÷5×5)=2×5=10(个),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除数各扩大5倍,把
它变成整数除法。
教师引导交流:这些方法思路很清晰。一个数除以分
数,大家一下子就研究出了三种方法。我觉得每种方
法都有道理,虽然思考角度不同,但都是用了转化的
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
3.尝试比较,优化方法
教师引导交流: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我发现了可以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生2:我发现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生3:我发现5和1÷5互为倒数,2除以1÷5就等于

47


- 48 -
2乘1÷5的倒数。。
4.再次验证:
(1)计算2÷2÷5
(2)生说算理:2里面有(2 ×5)个1÷5,每2个
1÷5看作1份,2里面就有(2 ×5 ÷2)个2÷5,
写成算式:
2÷2÷5
=2 ×5 ÷2
=2 ×5÷2
=5
教师引导交流:由上例可知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
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师小结: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成乙数的
倒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口算:
14÷7÷8 1÷6÷2÷3 10÷1÷4 2÷3÷6
2.笔算练习:
5÷6÷1÷3 1÷2÷7÷8 5÷6÷1÷3
22÷15÷11÷6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
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交流:这节课不仅探究出了一个数除以分数

48


- 49 -
的计算方法是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方
法你将受用终生!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2÷1÷5=2×5=10(个)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2÷2÷5=2×5÷2=5(个)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第二课时
活动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洋娃娃的裙子多漂亮!布艺兴趣小
组的同学要给洋娃娃做几条美丽的裙子,我们一起去
看看。
师问: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领悟:4÷5 米布可以做几条裙子?
教师引导交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结论1:看看 4÷5米布里有多少个4÷25 米。
生2:用 除法可以算出来。

49


- 50 -
学生列式: 4÷5÷4÷25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里。

活动二:总结分数除法的法则
教师引导交流:回顾联系以前学习的2÷1÷5 =2×
5 2÷ 2÷5=2×5÷2 ,再观察今天学习的 4÷5
÷4÷25 =4÷5×25÷4,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
有哪些新的发现?
.
学生自主探究后交流,理解明确:根据分数
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用被除数乘除
数的倒数。
结论1:被除数是分数和整数。生2:除数都是分数。
生3:计算时都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都要乘除数的
的倒数。
甲数除以乙数要0除外,因为0不能做除数,0没有
倒数

活动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是一组计算题,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2、自主练习第7题
3 、自主练习第8题

50

浙江省人事网-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完整


沙龙活动-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吴江市高级中学-情侣甜蜜短信


观察作文400字-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衡阳公务员


座谈会发言稿-上海精神病医院


泰安高校-物理实验室工作总结


挫折伴我成长作文-学习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