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孙子奇谋

绝世美人儿
954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6: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古诗望岳-精彩的近义词



三、孙子奇谋
杨泓、于炳文、李力 [中国]
[出自《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 1992
(一)光辉的十三篇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弩产生于弓
(四)银雀山竹简的启示
(五)百家争鸣






(一)光辉的十三篇
春秋战国五百余年间,诸侯兼并,兵燹连年。各诸侯国变法图强者,不乏其人,
善于用兵者,更受青睐。吴起、尉缭、伍子胥、司马穰苴、孙膑……但影响最大的是
孙武子,他的兵法十三篇最受后人推崇。
在吴王阖闾的宫殿内,钟鼓齐鸣,百官肃立,吴王阖间召见军事家孙武,说:“
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一一读过,实在太精彩了。能否结合实际用兵操练操练呢?”
孙武说:“可以。”阖闾说:“可以用妇人试一试吗?”孙武也答应了。吴王下令由
后宫选出一百八十名美女。孙武把她们分为两队,又任命吴王的两名宠姬作队长,接
着发给美女每人一支戟,说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背吧?我命
令向前,你们就看前心的方向。命令向左,就看左手的方向。向右,就看右手的方向
。向后,就转身看后背的方向。大家听清楚了吗?”美女们都说:“听清楚了!”孙武
讲清军纪后,命她们列开斧钺以正军威,并三令五申讲不听命令,军法处惩。随即登
台击鼓传令向右,美女们嘻笑不听指挥。孙武说:“规定、纪律没有讲清楚,这是我
的过错。”于是又将动作要领反复讲解。再次击鼓传令,美女们依旧大笑不执行命令
。孙武说:“规定、纪律要是没讲清,这是我的错误。现在已反复讲明,而你们不听
指挥,责任在你们。”遂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以正军法,吴王看了,大惊失色,忙派
人去求情。孙武严正地说道:将官在军中,君王的诏命可以不予接受。断然下令将两
名队长斩首示众。又重新任命了两名队长。孙武再次击鼓传令。美女们再不敢嬉笑玩
闹,全都依令而行,前后左右,立起跪卧,都合规矩。孙武派人向吴王说:“这些兵
已训练齐整,大王可以下来观看,她们都唯命是听,就是让她们赴汤蹈火,她们也会
挺身而前。”这就是太史公笔下“孙武练兵,美女列阵”的故事。
孙武,是春秋时期齐国人,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他不但重视实践,更注重军事理
论的研究。到吴国后,由于吴国的另一个军事家吴起举荐,又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赏识
,为将带兵,西破强楚,曾率大军攻入郢都,又北威齐晋,屡建奇勋。吴国阖闾在诸
侯间得以显名,全依仗孙武的军事天才和谋略。
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
、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
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这十三篇兵法所贯穿的著名的军事理论,就是他在《谋攻篇》所提出的“知彼知
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孙武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译成现代的话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
能百战百胜;只了解自己不了解敌人,打起仗来胜败参半;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敌人
,每战必败。”这一论点揭示了客观认识敌我与战争胜负的辩证关系。
为了要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首先要千方百计地了解敌情,这是主将制定正
确作战方针策略的首要条件。《孙子兵法》中多处讲到了这一点。《用间篇》讲要“
先知”敌情,“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是,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
情者也。”为了详察敌情,强调利用各种间谍(五间),不惜用爵禄和重金收买,以获
得准确的军事情报。《行军篇》提出指挥员要注意随时做细密的观察,根据各种征候
以“相敌”。《示形篇》甚至主张可以用示形的办法,引诱敌人暴露形迹,而自己不
露声色。掌握了敌情,加上主将的正确谋略,作到了“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
里而会战。”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是不可以做到的。
为了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还要善于观察天时,利用地利。《孙子兵法》中
《形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做了详细论述。“夫地形者,兵之
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
败。”所以利用地形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在兵法中,孙武详细地讲述了驻军要
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开低洼之地,要向阳避阴;打仗时,敌人如果占领了高地
,不要仰攻,敌人背倚高地,不要正面攻击。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行动和用兵原则

主将洞察敌情,把握了天时地利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兵力强弱、优劣制定战
略部署。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要把敌人团团包围,迫使敌人投降;是敌人
的五倍,要毫不迟疑的攻击敌人;超过敌人兵力一倍,要设法分散敌人;与敌人兵力
相等,要想尽办法战胜敌人;自己的兵力不如敌人,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都
不如敌人,要设法避免与敌人交战(原文为“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
则分之,敌则能胜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样就可稳操胜券,永立不
败之地。
孙武的上述军事理论,强调主观与客观结合,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敌情、
天时地利,主将“知彼知己”,而后制
定作战的方针、作战的形式、作战的战术原则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这对于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军事家
是难能可贵的。
在作战方针上,孙武主张速战速决。他认为一个国家出兵打仗,要动用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所以“兵贵胜,不贵久”。打仗日久,军队就会疲惫,丧失锐气,
国家就会财力枯竭,敌人就会乘虚而攻,“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战斗之前,
要作好一切准备,有了必胜的把握,突然发动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敌人。
他在《势篇》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水流湍急奔腾,就能够把石头推动,因为水势强
大;鹰隼飞速极快,就能捕捉鸟兽,因为它能掌握时机。善战的主将,一旦拉开战幕
,就应让自己的军队造成汹涌澎湃的洪流那样的威势,像鹰隼捕捉猎物那样把握时机
。“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弩,节如发机”,一举歼灭敌人。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孙武子军事理论的又一个要点,也是品评战争优劣的最高标准。
他认为,战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是诸侯国的头等大事,所以要仔细考
察。一旦战争失利,“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察之。
”告诫君主、将帅对待战争一定要审慎,不能贸然行事。打起仗来,胜负取决于道、
天、地、将、法“五事”,也就是五种因素。在这五种因素中,以“道”为首。什么
是“道”呢?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
畏危。”要求所进行的战争符合国君和民众共同意愿。作到了这一点,就会上下一心
,同生共死,临危不惧。孙子所说的“道”是个政治因素,要求所进行的战争应是正
义的战争,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战争,只有有“道”的战争,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春秋时期,大凡战争,往往要出动几千辆战车,十数万士卒,还要从很远的后
方运送军需粮饷。军费开支日耗千金。这在当时土地不太广袤的诸侯国,在生产力不
太发达的条件下,不论是民众,还是国家,其负担是沉重的,因此,不能“暴师”(
军队在外作战)过久,“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就会因为远途运输而使百姓贫穷,使
国家的财力、物力耗费殆尽。孙武要求一个指挥员,一个善于用兵的人,兵员要一次
征齐,不能一征再征;粮草军需的运输不能超过三次。甚至可以从敌军敌国就地筹集
粮草。可以说这是珍惜国力体察民情的思想体现。孙子不但看到了战争有利的一面,
也看到了对国力财力消耗破坏的不利的另一面。基于此,最好做到不战就使敌人屈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武是这样说的,兴军打仗,能使敌国完整的屈服为上策,动用武力去击破,虽
能同样使敌国投降,是下策;能使敌人全军完整的投降为上策,派兵去打败它为下策
……因此,即使百战百胜,也不是好中最好的,只有不用打仗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
好中最好的。(原文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在此提出了一个极高要求,
强调了一个诸侯国首先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有训练有素的精兵,要有指挥有方
足智多谋的统帅,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有了强大的后盾,才能不战而屈人,不战而
得军,不战而拔城。他的这个军事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诸侯兼并、
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以较强大的财力物力,精锐庞大的军队,挟迫一些弱
小的诸侯国,可以获得成功。但若遇到国家的财力物力、军队的数量相差无几成旗鼓
相当的情况就很难说了,还要靠军事统帅卓越的军事才能,士卒的勇猛善战,才能取
得战争的胜利。
孙武作为一个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他的《兵法》十三篇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很多军事指挥家都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东汉末年,群雄之首曹操潜心研究过诸家兵法
,最后得出个结论,“吾观兵书战事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代,太宗李世民对《
孙子兵法》也很称道,他对手下名将李靖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毛泽东同
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对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指导
战争的名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孙武是中国的大军事家。


(三)弩产生于弓
春秋后期,在我国南方出了一个擅长用弩的大师陈音,他曾向越王勾践讲述了一
个关于弩产生的美妙传说。他说:“弩是由弓产生的,弓是由弹弓产生的。而弹弓是
远古的一个孝子创造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很简朴,饿了就猎食鸟兽,渴了就饮雾
露泉水,人死之后,用白茅草缠裹,抛在荒野之外了事。有一个孝子,不忍心看到死
去的父母的遗体被鸟兽残食,就做了一把弹弓,守护着父母的遗体,杜绝了鸟兽的侵
害。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编成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以后神农黄帝把木棍
弯曲制成弓,把树枝削尖作成箭。凭弓矢之利,以威天下。继黄帝之后,楚国有个孤
儿弧父,年幼无依,用弓箭狩猎糊口,慢慢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技。弧父把射艺传给

了羿,羿又传艺给逢蒙,逢蒙传给了楚国琴氏。琴氏改进了弓,在弓干上加木臂,设
机枢,制成威力更大的远射武器——弩。
弩和弓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呢?第一是加大了张力。弓必须用双臂拉张,射手一
手控弓,一手拉弦,这样它的张力不可能超过人的臂力。而弩则不同,不但可以双臂
拉,还可以脚蹬弓背,用腰乃至全身的力量拉张,当时称这种拉弩弓的办法为“蹶张
”。到后来,甚至出现了把几张强弩装在床架上,用几个人,十几个人同时拉弦的车
张弩,可以想见,这样的弩,不论射程,还是杀伤力,都比弓强了许多。第二,用弓
射箭时,弓箭手双手拉弓,眼睛必须同时瞄准。但双手拉弓不可能持久,眼睛瞄准也
就仓促。用弩时,则可事先把弩弓拉开,敷上箭,什么时候对准了目标,什么时候扳
机发射,加上弩机上设有专门的瞄准器——望山,可以射得更准。第三,利用集中作
战,先把弩张好,选择有利时机,一声令下,全体弩手同时发射,使敌人猝不及防。
这种战法,是驷马战车的克星。
弩具有这许多优越性,就在于在弓上装了一个木臂,木臂上装置了机括。通过机
括控制弓弦发射。我国最早的弩,大概在原始社会晚期就产生了。在我国新石器时代
的遗址中,常常出土一种六厘米长短的条形骨、角、蚌片,几乎相同的是在其一端都
开一个或两个小圆孔,有人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弩的机括扳片。
到了春秋时期,已出现了装有青铜机括的弩了。弩机包括悬刀、牙、牛等构件,
比原始社会的骨、角扳片复杂多了。
保存较好的一件弩,是湖南长沙扫把塘一三八号战国楚墓中出土的,特别是弩臂
等木质构件保存至今十分难得,这件弩全长约五十二厘米。弩臂是用两段硬木接拼成
的,前面承弓处内凹,下端向上伸出,刚好含托着弩弓。弩臂前部稍宽,两侧还加衬
了薄木片。距侧板后侧二厘米处两侧各有一个小耳,通过承弓处和小耳,可以把弩弓
牢固地捆缚在弩臂上。弩臂的上平面刻矢槽。弩臂中段两侧有供手握的凹窝。弩机槽
开在弩臂的后段,内装青铜弩机,弩机的牙、牛悬刀等构件,由枢装牢。机槽下还设
一个半环护板,与后尾的小木柱相连,它的作用有点近似现代步枪扳机的护环,便于
手扣扳机,又可在张弩后保护悬刀不被碰触。弩臂通体刷褐漆。弩弓出土时已断成几
截,是用竹材制作的,中部由两层复合,用绸绢、丝绳层层包缠,再髹黑漆,全长约
一百三十厘米。与这件弩一起还出土了一束竹杆弩箭,箭长六十三厘米。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车厢前阑左侧的那具铜弩
和整辆铜车马一样,虽是给秦始皇
陪葬的模型明器,但制作精巧,完全仿照当时的实用弩。这具弩的弩臂像腰身修长的
瑞兽,前端是兽头,张口衔住弩弓的弓弣,上面平滑,铸出矢糟,弩臂后部设机槽,
内装弩机,下面保护悬刀的护板像瑞兽盘回的短尾。弩臂通体彩绘卷云纹,通长三十
九点二厘米,弩弓也全是铜制的。弣部又宽又粗,渊箫部分渐细,长七十点二厘米。
弓弦是由多股铜丝绞成的,两端盘成环扣,套在两端箫上。另有一条较细的铜绳穿过
弩臂,拴系在弩弓弓渊与箫的相接处。经测算,铜车马是按一比二的比例制作的,若
将铜弩复原成实用弩,弩臂长七十八点四厘米,弩弓长一百四十点四厘米。
铜弩斜置在车厢前阑左侧,弩弓向下,弓弣部由两件焊死在车厢上的银质“承弓
器”紧紧卡住。这样,站在车厢左侧的射手,只要俯下身,就可以握住弓弦,尽全身
之力张弩了。同出的六十六支弩箭,绝大部分的箭镞呈三棱锥形,只有四支箭镞呈前
比原始社会的骨、角扳片复杂多了。
保存较好的一件弩,是湖南长沙扫把塘一三八号战国楚墓中出土的,特别是弩臂
等木质构件保存至今十分难得,这件弩全长约五十二厘米。弩臂是用两段硬木接拼成
的,前面承弓处内凹,下端向上伸出,刚好含托着弩弓。弩臂前部稍宽,两侧还加衬
了薄木片。距侧板后侧二厘米处两侧各有一个小耳,通过承弓处和小耳,可以把弩弓
牢固地捆缚在弩臂上。弩臂的上平面刻矢槽。弩臂中段两侧有供手握的凹窝。弩机槽
开在弩臂的后段,内装青铜弩机,弩机的牙、牛悬刀等构件,由枢装牢。机槽下还设
一个半环护板,与后尾的小木柱相连,它的作用有点近似现代步枪扳机的护环,便于
手扣扳机,又可在张弩后保护悬刀不被碰触。弩臂通体刷褐漆。弩弓出土时已断成几
截,是用竹材制作的,中部由两层复合,用绸绢、丝绳层层包缠,再髹黑漆,全长约
一百三十厘米。与这件弩一起还出土了一束竹杆弩箭,箭长六十三厘米。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车厢前阑左侧的那具铜弩和整辆铜车马一样,虽是给秦始皇
陪葬的模型明器,但制作精巧,完全仿照当时的实用弩。这具弩的弩臂像腰身修长的
瑞兽,前端是兽头,张口衔住弩弓的弓弣,上面平滑,铸出矢糟,弩臂后部设机槽,
内装弩机,下面保护悬刀的护板像瑞兽盘回的短尾。弩臂通体彩绘卷云纹,通长三十
九点二厘米,弩弓也全是铜制的。弣部又宽又粗,渊箫部分渐细,长七十点二厘米。
弓弦是由多股铜丝绞成的,两端盘成环扣,套在两端箫上。另有一条较细的铜绳
穿过
弩臂,拴系在弩弓弓渊与箫的相接处。经测算,铜车马是按一比二的比例制作的,若
将铜弩复原成实用弩,弩臂长七十八点四厘米,弩弓长一百四十点四厘米。
铜弩斜置在车厢前阑左侧,弩弓向下,弓弣部由两件焊死在车厢上的银质“承弓
器”紧紧卡住。这样,站在车厢左侧的射手,只要俯下身,就可以握住弓弦,尽全身
之力张弩了。同出的六十六支弩箭,绝大部分的箭镞呈三棱锥形,只有四支箭镞呈前
粗后细的圆柱形。这些箭总长三十五点二至三十五点四厘米,复原后长七十厘米左右
。从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上的铜弩,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铜弩在战车上的装配
情况。特别是那两件“承弓器”,是战车上装配远射武器弩的关键。据文献记载,战
国末年,就产生蹶张强弩了。韩国的谿子、少庥时力、距来三种强弩,射程达六百步
,洞腑穿心,可惜没有见到实物出土。
在先秦,还有一种连发弩,一九八六年湖北江陵秦家咀四十七号战国楚墓出土了
一件,长仅二十七点八厘米,但结构复杂,性能也比普通弩优越许多,这种弩一次可
装二十支箭,连续发射十次,每次射出两支箭,射程达二十至二十五米,我们不妨称
它作双矢并射连发弩。
这件双矢并射连发弩包括弩臂、活动木臂、储矢匣、弩弓四大部分。
先说弩臂,呈长条形,前端内凹,下部伸出承托弩弓的鹰喙状上钩的支突。再下
是一个弯曲的手柄。木臂后端凿透孔,上装置了机括。通过机括控制弓弦发射。我国
最早的弩,大概在原始社会晚期就产生了。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常常出土一
种六厘米长短的条形骨、角、蚌片,几乎相同的是在其一端都开一个或两个小圆孔,
有人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弩的机括扳片。
到了春秋时期,已出现了装有青铜机括的弩了。弩机包括悬刀、牙、牛等构件,
比原始社会的骨、角扳片复杂多了。
保存较好的一件弩,是湖南长沙扫把塘一三八号战国楚墓中出土的,特别是弩臂
等木质构件保存至今十分难得,这件弩全长约五十二厘米。弩臂是用两段硬木接拼成
的,前面承弓处内凹,下端向上伸出,刚好含托着弩弓。弩臂前部稍宽,两侧还加衬
了薄木片。距侧板后侧二厘米处两侧各有一个小耳,通过承弓处和小耳,可以把弩弓
牢固地捆缚在弩臂上。弩臂的上平面刻矢槽。弩臂中段两侧有供手握的凹窝。弩机槽
开在弩臂的后段,内装青铜弩机,弩机的牙、牛悬刀等构件,由枢装牢。机槽下还设
一个半环护板,与后尾的小木柱相连,它的作用有点近似现代步枪扳机的护环,便于

扣扳机,又可在张弩后保护悬刀不被碰触。弩臂通体刷褐漆。弩弓出土时已断成几
截,是用竹材制作的,中部由两层复合,用绸绢、丝绳层层包缠,再髹黑漆,全长约
一百三十厘米。与这件弩一起还出土了一束竹杆弩箭,箭长六十三厘米。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车厢前阑左侧的那具铜弩和整辆铜车马一样,虽是给秦始皇
陪葬的模型明器,但制作精巧,完全仿照当时的实用弩。这具弩的弩臂像腰身修长的
瑞兽,前端是兽头,张口衔住弩弓的弓弣,上面平滑,铸出矢糟,弩臂后部设机槽,
内装弩机,下面保护悬刀的护板像瑞兽盘回的短尾。弩臂通体彩绘卷云纹,通长三十
九点二厘米,弩弓也全是铜制的。弣部又宽又粗,渊箫部分渐细,长七十点二厘米。
弓弦是由多股铜丝绞成的,两端盘成环扣,套在两端箫上。另有一条较细的铜绳穿过
弩臂,拴系在弩弓弓渊与箫的相接处。经测算,铜车马是按一比二的比例制作的,若
将铜弩复原成实用弩,弩臂长七十八点四厘米,弩弓长一百四十点四厘米。
铜弩斜置在车厢前阑左侧,弩弓向下,弓弣部由两件焊死在车厢上的银质“承弓
器”紧紧卡住。这样,站在车厢左侧的射手,只要俯下身,就可以握住弓弦,尽全身
之力张弩了。同出的六十六支弩箭,绝大部分的箭镞呈三棱锥形,只有四支箭镞呈前
粗后细的圆柱形。这些箭总长三十五点二至三十五点四厘米,复原后长七十厘米左右
。从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上的铜弩,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铜弩在战车上的装配
情况。特别是那两件“承弓器”,是战车上装配远射武器弩的关键。据文献记载,战
国末年,就产生蹶张强弩了。韩国的谿子、少庥时力、距来三种强弩,射程达六百步
,洞腑穿心,可惜没有见到实物出土。
在先秦,还有一种连发弩,一九八六年湖北江陵秦家咀四十七号战国楚墓出土了
一件,长仅二十七点八厘米,但结构复杂,性能也比普通弩优越许多,这种弩一次可
装二十支箭,连续发射十次,每次射出两支箭,射程达二十至二十五米,我们不妨称
它作双矢并射连发弩。
这件双矢并射连发弩包括弩臂、活动木臂、储矢匣、弩弓四大部分。
先说弩臂,呈长条形,前端内凹,下部伸出承托弩弓的鹰喙状上钩的支突。再下
是一个弯曲的手柄。木臂后端凿透孔,内装启动铜栓。弩臂的上平面前后两端略高,
前端有两条半圆形发射孔道。上平面正中凿一个后端开口的长方形槽,槽的左右两侧
为弩矢的发射面,中部槽内装一个可以前后活动的木臂(也可称为机廓)。
活动木臂是用扁条形硬木
做成的,前端凿透底机槽,槽内用铜枢安装铜制悬刀和
机牙。这件机牙与普通弩的机牙也有很大区别,很像一个鸟头,如喙的尖端正好顶住
机牙的凹缺,活动木臂的后部凿一个可供悬挂的圆孔。
储矢匣安装在弩臂的上部,前端方折,下面有两个半圆形孔。矢匣后部刻成虎头
形状。虎额正中开一个方形进矢孔。匣内有三条矢糟,上部水平矢槽与进矢孔相接,
左右的竖矢槽又与水平矢槽相通,在矢匣底部正中,还有一条伸入后端虎头下面的纵
行机槽。当矢匣与弩臂安装在一起,这条槽供机件前后活动而用,所以叫机件活动槽
。这件连发弩出土的时候,矢匣内有弩箭十八支。这些弩矢也是特制的,比普通弩箭
小得多,长十四点三厘米,铜头铁杆,后套竹苛,其上嵌尾羽。
弩弓是硬木做成的,长仅七厘米,两端有供系弦的小孔。弓内侧圆弧,正可与弩
臂承弓处紧密结合,可惜弓弦已腐朽。
有人经过反复模拟实验研究认为,弓弦应该是用筋或肠衣等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的。弦的中间捆缚一根小弦杆。把弩箭装入矢匣,弩箭进入水平矢槽后,只要左右倾
斜,弩箭就会落入左右竖矢槽,最下面的两支落在左右发射面上,压住弦杆。再用手
将活动木臂向后拉,活动木臂前面的机牙勾住弦杆向后运行,弦杆运行到弩箭尾端,
弩箭就会脱开弦杆,落在发射面上。活动木臂继续运行,当悬刀尾端碰到启动铜栓,
尾端抬起,前端的喙突离开牙部凹缺,下沉至牙底,牙在弦杆拉力作用下,向前倾倒
,弦杆从牙口脱出,迅速向前弹射,带动发射面上的两支弩箭射出。弦杆运行到前面
,又被矢匣中落下来的弩箭压住。这时向前推动活动木臂,当机牙后面的支突碰到弦
杆时,由于碰撞,致使牙口向上,勾住弦杆,机牙后部的凹缺向前,又被悬刀的尖喙
顶住。恢复原来状态。整个发射过程说起来那么复杂,但实际操作只在一推一拉之中
,十分简单。这种连发弩体形小,射程近,当是近战防身武器。
由于弩的使用,促进了在中原大地驰骋千余年之久的战车的消亡,也促进了战争
方式和战术的改变。在《孙膑兵法》中就有多处讲到如何用弩制胜的策略。


(四)银雀山竹简的启示
在山东临沂县城南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小山,一座叫金雀山,一座叫银雀山。一九
七二年四月,在西侧的银雀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墓。特别是一号墓,出土了竹简四千
九百四十二枚,其中内容不少为兵家之书,《孙子兵法》、《尉缭子》、《六韬》,
但最珍贵是那部《孙膑兵法》,它已失传了二千多年,而今重现于世,极大地丰富了

国古代兵书的宝库。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据说他的祖先就是大军事家孙武。关于孙膑,有许多动
人的传奇故事。年轻时,曾和魏国人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学艺。因诚实好学,深得先
生喜爱。后庞涓到魏国拜将,因妒嫉孙膑的才能,派人把他诓到魏国,施以酷刑,剜
去了膝盖骨,并把他软禁起来。孙膑得知了庞涓的阴谋,佯装疯癫,逃到了齐国,齐
威王任命他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屡建奇勋,特别是在桂陵、马陵两次大败庞涓,广
为后人传颂。
孙膑智谋过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孙膑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孙膑到
齐国后,与齐国的名将田忌成了好朋友。田忌曾多次与齐威王的公子们赛马,但都因
马力稍次而输了。于是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再赛马时,你用下等马与他们的上
等马赛,再以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这样虽输一而胜二
。”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了,果然获得了胜利,得到齐威王赏赐的千金。
孙膑致力于兵书战策的研究,“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但他的著作却没能流传
下来,致使后来的学者对有无孙膑也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孙武、孙膑实为一人。银
雀山汉墓《孙膑兵法》竹简的出土,使这个千年疑案迎刃而解。
经过专家们整理、修复、拼对,《孙膑兵法》竹简计四百多枚,一万一千多字,
分上、下两编,各十五篇。上编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
、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强兵。下编有十阵、十问、
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
九夺、积疏、奇正。
由于战国中期以后战争形式逐渐变化,步、骑兵作战渐趋受到重视,《孙膑兵法
》与《孙子兵法》相比,特别是在攻城、列阵和加强新的军事装备方面,锐意创新。

攻城,在孙武的时代被视为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张攻取敌方城池,这是由
于当时武器等限制,攻城要花费过大的力量,得不偿失。到了战国以后就不同了。首
先,经过春秋数百年的纷争,小的诸侯国一一被灭。剩下的诸侯国大都雄踞一方,“
千丈之战,万家之邑相望。”不占据主要城池就不能消灭其有生力量。其次,铁兵器
的制造和使用,强弩的出现,使攻城成为可能。所以《孙膑兵法》很强调攻城法,《
下编》有“雄牝城”一篇,根据城池所处位置,周围的地形地貌,分为难于攻取的“
雄城”和容易攻取的“牝城”。“虚城”、雄城五种,牝城、虚城六种。这一区分,
虽然是简单而初步的
,但孙膑在兵法中第一个较具体地提出并着手解决攻城问题,当
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行兵布阵,也是《孙膑兵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下编各有一篇论述战阵,上
编“八阵”,主要讲怎样根据不同地形、敌情,用“八阵”作战;下编“十阵”,讲
述十种不同的阵法,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银行之阵、雁行之阵、钩形之阵、
玄襄之阵、火阵、水阵。每阵各有特点,各有布阵方法。如锥形之阵,好像利剑,要
求前锋锐利,两翼薄杀,中军雄厚。火阵必须在沟堑之中布列,水阵则多用徒兵,少
用战车。这些阵法,比春秋时期的车阵复杂多了,特别强调多兵种混合作战,徒兵、
车兵、骑兵、弩兵协调配合,选择适当的阵法,方能克敌致胜。这就比《孙子兵法》
、《吴起兵法》又前进了一大步。
孙膑还十分重视新型武器的应用,特别是对弩,兵法中多处提到,认为在狭窄地
形,要多用弩,主张“劲弩趋发”。他曾多次把兵法中的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当中,
巧胜敌兵。
前面提到的桂陵、马陵两次大败魏军就是很好的战例。《孙膑兵法》开篇“擒庞
涓”就有此内容。公元前三五三年,魏军在庞涓率领下,大举攻赵。赵向齐求救。孙
膑主张不与魏军大兵正前接触,避实就虚,与田忌率兵直攻魏国国都大梁(今开封),
迫使庞涓回师救援。孙膑在桂陵(今山东菏泽)设下伏兵,大败庞涓,这就是历史上著
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又派庞涓率兵攻韩。孙膑还是采取“
围魏救赵”的老办法,迫使庞涓撤兵。孙膑得知庞涓撤兵的消息,马上班师,并采用
减灶法诱敌穷追。第一天命士卒建灶十万,第二天减至五万,第三天只剩下了三万。
庞涓看到齐国军队灶数屡减,误认为齐军害怕、溃逃,遂选精骑两万,由他和太子申
率领,轻骑追击。孙膑选择了两山夹峙,草丰林密的马陵(今河北大名县)道,埋伏下
一万名弩兵,伐木堵路,并在一棵大树上写了“庞涓死此树下”六个大字。庞涓奔至
马陵,已近黄昏,看到道路堵塞,大呼中计,但为时已晚。只好硬着头皮命士卒清除
路障。忽然看到了大树上的字迹,忙令士卒点火细看,谁知这正是个信号,齐军顿时
万弩齐发,魏军溃不成军。庞涓受了重伤,只好拔剑自刎,太子申也被齐军俘虏。齐
国大获全胜,威名远播,诸侯纷纷东面朝齐,这与孙膑的筹划谋略是分不开的,孙膑
因此而青史留名。


(五)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之目的,纷纷寻找各自的路途,变法革新
者有之,卧薪尝胆者有之,变服骑射者有之。形
形色色的思想家、游说之士纷纷宣扬
自己强国之道,主张仁政的孔孟儒家学说,奖励耕战的法家学说,主张兼爱的墨家学
说,以及老庄道家思想,孙吴的兵家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
的局面。
就兵家之书而言,据西汉初年统计,达一百八十家以上。但著名的流传至今的,
也就是《武经七书》中收录的数种,除《孙子兵法》外,尚有《吴子兵法》、《六韬
》、《司马法》、《尉缭子》等。
先说《吴子兵法》吧,这部兵书是卫国人吴起写的,吴起生于公元前四四○年,
卒于公元前三八一年。军事才干、政治资赋都很高深。事魏二十五年,魏文侯拜他为
西河守,以抗秦、韩。吴起善于用兵,也体恤部下,与士卒同吃同住,有的士卒患疽
痈,他亲自用口吮吸脓血。深得将士爱戴,乐于为其效命。文侯死后遭人猜忌,只好
逃到楚国,又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变法图治,厉甲强兵。但也因此得罪了楚国旧臣,
悼王死,宗室大臣群起围攻。吴起无法逃脱,伏在吴王尸体上被乱箭活活射死。
《吴起兵法》包括“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
士”六篇,每篇又含几个小节,以“吴子曰”,或“武侯问,吴子答”的形式讲述事
理,第一篇以主要讲吴起的政治主张,后五篇讲用兵之道。在治国方面,主张贤明之
君要修德亲民,并且不但要修文德,还要治武备。用兵平时要对士卒严格训练,战时
先要审度敌国虚实,相机而动,要熟悉地形;用兵在“治”而不在众,要赏罚分明,
激励士卒拼死作战。吴起事魏任西河守时,西拔秦五城,东灭中山,南败楚于榆关,
不愧为一代名将。
《六韬》传为西周姜子牙所作,是一部以文王、武王与姜尚对话的形式讲述兵法
的书。书中有许多用骑兵作战和阴阳五行的内容。骑兵作战始于战国,阴阳五行是战
国时兴起的,所以成书年代不早于战国,但也绝非后人伪作。银雀山西汉墓竹简有《
六韬》,因此断定是战国中晚期的兵家假托姜尚所作的兵书。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六篇,每篇又细分数章,一共六十章。“文韬”十一章,论述先治理国家,民富兵强
,同仇敌忾,熟谙敌情,然后再言作战;“武韬”六章,讲如何分析敌情,如何用十
二条计谋“文伐”敌国,然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龙韬”十三章,讲选将立将,严
明军纪,利用天时地利等,主要是指挥的谋略与布军;“虎韬”十二章,讲在平原开
阔地带如何作战。取猛虎八面威风之势,先配齐军需军
备,强其爪牙;然后或列阵,
或疾战;“豹韬”八章,取豹机警迅捷之意,讲在山林、水泽、险隘地带的作战方法
;“犬韬”十章,取犬群而为雄之意,讲车兵、骑兵、步卒如何有机的配合,短长相
济,更好地发挥各兵种的特长,为战争胜利创造条件。
《尉缭子》也是战国时期的一部著名的兵书。关于此书的作者历来就有争议,因
为战国后期有两个尉缭,一个是魏惠王时期的尉缭,一个是秦始皇时期被封为国尉的
尉缭,两人相隔近百年。从《尉缭子》以梁惠王问,尉缭回答的行文方式和多处阐论
耕战,明令赏罚等情况分析,《尉缭子》的作者当是魏惠王时的尉缭。
《尉缭子》共五卷二十四篇,为“天官”、“兵法”、“制谈”、“战威”、“
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
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
”、“将令”、“踵军令”、“兵教(上、下)”、“兵令(上、下)”。尉缭针对战国
时期连年争战的情况,提出打仗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诛暴乱禁不义”,不攻打无过
失的城池,不杀无罪的黎民百姓,认为“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
乃强盗的行为,行军要做到秋毫无犯。治军要明制度,重威刑,要制定训练、宿营、
战守的各项条令;作战要先料敌,而后出兵。“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
不可以言攻。”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时期的兵书还有《司马法》五篇,这也是一部有争议的兵书。春秋时齐国出
了一个名将,姓田,叫穰苴,曾大败燕晋,收复了齐国失地,官封大司马。死后,齐
威王派诸大夫追论古代《司马兵法》,并把穰苴的著述也收了进去。《汉书·艺文志
》载有一百五十篇。流传至今只存一卷五篇。书中保存了春秋以前的古兵法,这对于
今天研究兵法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战国时期,除兵家专书外,还有一些儒家、法家、纵横家的著述中也保存了古代
兵略战策内容,如《韩非子》、《墨子》等。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事
件,对后来的军队装备、战争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是春秋初年,晋国与白狄战于大原(今山西太原),晋国虽拥有强大的战车部队
,但由于地形狭窄,无法发挥威力,反而抵挡不了白狄机动灵活的步兵。晋将魏舒建
议放弃战车,步行作战。于是改变了以前车战的阵法,设前锋、后卫,左、右翼,前
拒编组的步兵战阵,一举大败白狄,这就是军事史
上著名的“毁车以为行”事件。步
兵作战,车兵的长兵器使用不上了,而需要步兵适用的武器,从而促进了武器的改革
。到了春秋末期,诸侯在黄池会盟,(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吴王夫差列开白、赤、黑
三个步兵方阵。每个方阵由一万士卒组成,横排百人成行,纵列百人为队。夫差手持
斧钺,亲率中央方阵,士卒皆白布白甲,执插白羽的弓箭,展白旗;左军阵红旗红衣
红甲,持插红羽的弓箭;右军阵黑旗黑衣黑甲,持插黑羽的弓箭。像一片汪洋,一团
烈火,一朵黑云。这阵势令晋军胆寒,天将拂晓,吴王夫差亲击战鼓,发起进攻号令
,三个方阵齐头并进,金鼓声、呐喊声惊天动地。晋军慑于声威,不敢出战。夫差从
而获得霸主地位。吴国重视步兵,这是由于地处江南水乡,臻莽丛生,战车施展不开
,而步兵大有用武之地。在吴、越、楚等国,青铜剑、弓箭很发达,正是步兵发展的
结果。
公元前三○七年,赵武灵王“变服骑射”也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赵
国靠近楼烦、东胡、林胡等少数民族,虽然修建了长城,但这些游牧民族还是常常策
马突骑,搔扰边境。他们生性剽悍,身穿窄袖衣服,纵马驰骋,弯弓射雕。而赵国穿
的衣服宽腰博袖,不利于耕战。武灵王与大臣楼缓、肥义商议,先仿照胡人改革服饰
。再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继而发奋图强。第二天早晨上朝,就穿上了窄袖短衣,并下
令全国推广,这样,胡服很快得到了普及。不到两年,又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
部队。骑兵作战,行动迅疾,机动灵活,改变了传统的车战方式。一经实践,优越性
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先击败了中山国,又降服了楼烦、东胡、林胡诸族。七年以后,
西边的九原、云中,北边的雁门、代郡也陆续归入了赵国的版图。“胡服骑射”促进
了我国古代骑兵的诞生和军事装备的改变,这当是赵武灵王的功劳。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军事史、兵法史上重要时期,五霸争雄,七雄并立,最后
虽然由地处西鄙的秦国,在赢政的指挥下,鲸吞六国,一统宇内。但春秋战国时期,
诸家的军事思想、理论、战略规划、战术原则也和其他学派的流派思想一样,永远显
示着勃勃生机,尽管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岁月风尘,都无法将它堙没。



一字组词-复圣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旗杆的拼音


电磁波波长-轻蔑是什么意思


兴旺反义词-撬的意思


跑步机英文-玄虚


用只要就造句-胀的反义词


帖的拼音-坤怎么读


劼怎么读音-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