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学第一课讲什么
巡山小妖精
835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17: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40gp-察察为明
一、自我介绍
名字很普通:“徐建宇”。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41,400个,用时0.002秒。名字有上世纪七八十时代的烙印,艺术家、官员、商人、学生都有,唯独没有犯罪分子。
网名很普通:“徐公”。来自第一届学生给我的敬称。
我这人不讨人厌,可就是一无用处。
二、我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三、我理解的语文教学
在探讨“为什么要学习语文”的时候,我首先肯定“为了高考的需要”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同时也要指出,如果仅仅停留在考试的需要上,那就太低俗了。
1、语文是唯一的终身相伴的学科。今后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语文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我当学生的时候,对数学是那样的痴迷,而现在,数学对我毫无用处。
2、一个有成就的人,必然是一个全面发展、语文修养很高的人。谁不重视语文学习,谁就会受到语文的惩罚。纵使他在其他领域功成名就也难掩个人修养上的缺憾。
四、怎样学好语文?
切莫只为考试而学语文,要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眼光来学习语文。
常有学生问我,课文高考不考,学它干什么?我无言;又有学生问,平时课堂上讲的东西几乎都不考,有必要认真听吗?我亦无言。
问这些问题的学生心中,语文是为考试而学的,如果不考,他们是不大愿意去学的。果真如此,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在这些学生的骨子里,包含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对不大实用的东西,他们不大感兴趣;而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去语文,恰恰是学不好的。
我不禁想起了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的一段话:假如一个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位诗人同时看到一朵鲜花,如果他们每一个都遵从自己的思考习惯,那么这同一朵鲜花就产生三种不同印象,引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商人总想谋利,于是他就会计算这朵花在市场上能卖出的价,并且和园丁讲起生意来;植物学家会去数一数花瓣和花柱,把开花的原因归结为土质肥沃,给花分类,并且给它一个拉丁文的学名;但诗人却是那么单纯,对他来说,这朵花就是整整一个世界,他会全神贯注在这朵花上而忘记了一切,转瞬间这朵小花变成一个有生命的活物,对着他微笑,引起他同
情,在美的享受到达极度狂喜的一刻,诗人把自己也化成了花,分享着花的生命和感情。我们在这里见到的,便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态度。为考试而学语文的同学,恰好如这位商人看到鲜花,他怎么也看不出这朵鲜花的美来,以此为学,岂不悲战!
这里,我们要提倡以艺术的眼光来看语文.以审美的态度来学语文。一首诗、一篇散文或小说,都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一个感情的世界。我们在读它的时候,一定要忘记身边的一切。忘记今天还有两道数学题未做。忘记午餐的红烧肉已经喷香,忘记去想这首诗考不考,而沉浸在作品的世界里,随着作者的心一起跳动。这样,我们感悟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认识了人世间的假丑恶;我们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阅尽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我们的心里充满一种愉悦,一种满足,一种宣泄后的惬意,我们获得了美。
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眼光来学语文,你就会感到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
学习文言文,你可以跨越时空的界线,和古人对话:你可以和孟子探讨人性的丑恶,和庄予探讨养生的方法;你可以和屈原一起叩问苍天,可以和李白一起梦游天姆;你可以和白居易春游钱塘,也可以和苏东坡赤壁怀古……这时,你感觉你和古人的心贴得那么的近,感情那么的深,你甚至觉得你已经变成了自已的祖先。
学外国作品,你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深悟“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知道丹麦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惨死街头,你知道美国有个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惨败下阵,你知道法国有个韩麦尔先生不当亡国奴的感人事迹,你知道德国的冬天有一个美丽的童话,你从《我的叔叔于勒》那里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你从《人间喜剧》中看到了葛朗台的丑恶的嘴脸、肮脏的灵魂……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在其它地方得不到的。
渐渐的,你感到自己摆脱了愚昧,走向了文明;摒弃了幼稚,走向了成熟。你感到视野开阔了,阅历丰富了,内心充实了,目光敏锐了,思想升华了,人格高尚了。而且,渐渐的,你感到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你提起了笔写“十六岁的花季”,写“十七岁不哭”,写“十八岁的誓言”——写青春壮丽的诗篇……
当你能像欣赏一幅浮雕一样去欣赏一首诗,当你能像体验人生一样去欣赏一场戏,当你能很快地和作者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当你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的你,还需要问语文学什么,还担心语文考不好吗?
记住:用诗人的
眼睛去赏鲜花,切莫用商人的眼光去看鲜花;用审美的态度去学语文,切莫为考试而学语文。
高中语文的大门正为你徐徐打开,你准备好了吗?最后,我还想再给你们几把趁手的工具,那就是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的一些东西……(略)
五、教后感
在高三呆久了,会更习惯于讲题目,也更乐与学生交流思想,分享对待生活的态度。毕竟他们已近成年,有了自己的三观。
然而,猛然回到高一起点,面对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备课显然用力过猛了。事实上,课堂里大部分内容没来得及表达,只能较为浅层地跟孩子们分享了一些学语文的乐趣,意图激发唤醒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此前,我都是以班主任的身份站在他们面前“说教”,所以彼此间还有些拘谨,离期待中的课堂氛围相去甚远。
不过,我相信,自己及时调整心态,找准着力点,一个和谐互动友爱的活力课堂很快就会到来的!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