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教案_Microsoft_Word_文档
活动策划格式-青岛留学中介排名
六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
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
系。
2、使学生掌握求比的方法,会求比值。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与
交流,让学生知道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向
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意义
总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措施: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引探准备:
提问: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二、新课教学:
旧知引题
1、“神州”五号(课件)启发谈话。
请同学们看,你们还记得2003年10月15日,我
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
五号顺利升空吗?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船里向人们展<
br>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出示:两面国旗的图案。
2、揭示课题
师:这面国旗,它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米,现在对它的长和
进行比较,你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①长比宽多多少米?————15—10=5(厘米)
②长是宽的几倍?————15÷10= ————长是宽的 倍
③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宽是长的 倍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
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
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
两个数
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
师:在这里呢,老师要告诉大家:②和③式,我们还可以改写成一种新的
表达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比。
(师板书课题:比)
师:你们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比”这个字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谁
1
愿意来说说?
生1:什么是比?
生2:比怎么读写?为什么要学比?
生3:比有什么用?
师:大家一下子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先来学习什么是比。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 观察国旗长与宽的比。
师: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
数关系,这是
也可以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如(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
说成长
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怎么说?
生:现在有没有同学愿意试着说一说?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很好。
师:比是除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关系,只是形
式不同。
(2) 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师:下面请大家在看一道题目:神州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
距地350千米
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我们
已知(路程)和(时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路程÷时间 = 速度
42252÷90 = (千米)
师:下面请你们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同桌
之间讨论一下。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生: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2252:90
(3)联系区别。
师:大家观察我们的两个例子,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题中,长和宽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
第二题中,路程和时间的单位是不同的。
师:对,我们把例1中的这两个量称为同类量,把例2中的两个量称为不同
类量。
同类量和不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4) 归纳比的意义。
师:通过这么的例子,大家现在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比?
(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例子中除法算式和比的对照。)
生:只要是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师:大家说得已经很接近了,实际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结合身边的事,你能说出一组比吗?
(5)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说法变了写法、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也就变了。现在请大家先自学
书本P44内容。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当当小老师,教大家比的各部分名称。
3
生: 15 :
10 = 15 ÷ 10 =
2
前 比 后
比
2
项 号 项
值
师:大家觉得这个小老师怎样?你们都记住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她吗?
生问:什么叫做比值?如何求比值?
生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值就叫做比值。
师:好,大家都没有问题了吧?那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题目)
3
:0 = 15 :3= 0.5 :2=
生:除法,因为比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
师:说得真好,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形式。因而比与除法有密切联系。
师引导生发现比的各部分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关系。
( 四人一组讨论完成下表)
1、比与除法、分数有那些联系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联
系(相 当 于)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区 别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比 前项 :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师:有的时候,比也会写成分数形式,但实际上它还是一个比,如,应读作
15比10。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书本P4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学习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练习十一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数的比。
3
15 : 10 = 15 ÷ 10 =
2
2
10 : 15 = 10 ÷ 15 =
3
42252 : 90 = 42252 ÷ 90 =
42252
290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教学反思:
3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
质化简比。
2、培养类比、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基本性质
总第 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学难点:
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教学方法及措施: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知识迁移,推理归纳。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复习导入
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老师:我们已
经学习了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
关系,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
什么联系?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完成下表。填表后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
怎样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展示)
比 分数 除法
3 :5
17
15
3÷8
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除法又有什么性质?它们的
内容分别是什么?
(指名回答)
二、新课讲授
1、猜想。
老师: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相
当密切,那么,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
质呢?如果有,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是怎样的?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猜想的根据,老师也可引导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
质”上进行替换。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
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因此,
4
比
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或者比的前项
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
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
个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
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
3、小结。 <
br>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
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
种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4、化简比。
老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第(1)题。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
m,宽10cm,(前面
展示过),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
单的整
数比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一小一大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15:10和
180:120
提问: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达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
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
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比化简的
结果,并让学生说说结果相同,说明了什
么?(说明两面国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渗透《国旗法》规定:旗面应为长方形,其长与高为3与2之比。
联合国统一规定2:3 <
br>联合国为公平处理会员国起见,不论各国如何规定其国旗的纵横比例,
于联合国会场或相关国际性
的场合,各会员国一律须使用2:3的国旗,以
期达到公平一致。
出示例1的第(2)题。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
: 0.75:2
69
让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师生共同讲评。
1212
: =(×18):(×18)=3:4
6969
提问:为什么要乘18?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0.75:2=(0.75×100):(2×100)=75:200=3:8
或(0.75×4):(2×4)=3:8
老师强调: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
比,而不是一个数。
5、反馈练习。
5
(1)完成教材第46页
的“做一做”,集体订正。在校对、交流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对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小结。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的第4—6题。
三、当堂测试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
24:28 51:17
: 1:1.2
43
443
: 3: 0.4:0.5
2:0.2
574
2、改错。
(1)0.48:0.6化简后是0.8。
(2)21:12化简后是21:12。
2
(3)1:0.4化简后是。
5
3、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比是2:3。十位上的数加
上2,就和个位上
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我们还能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熟练地把
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
1、化简下面各比.
2
16∶20 2∶
4.5∶6 5∶0.35
3
2、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双数与九月份生产
双数的比是5∶4.十
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六、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化简比
教学反思:
6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应用
总第 课时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
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
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
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知识迁移,推理归纳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1、同学们,通过前几
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
果我现在告诉你“数学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比是5:4,从这组比中,
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2、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
吗?
3、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
分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书本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
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
(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
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水
的体积占稀释液的。)
500毫升稀释液
水
4份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
7
(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②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继续解答。
5、展示学生做题方法:
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
③浓缩液有:100×1=100(ml)
④水有:100×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
③水有:500×=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6、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检验的方法有
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
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
br>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7、归纳按比例分配的做题思路: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量。④
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③运用
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
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三、课题练习: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2、3题。
四、巩固提高:
1、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长和宽
分别是多少?
2、书P56第11题: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
是3:2: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五、小结: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决“按比分配应用题”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
③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教学反思:
8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应用的练习
总第 课时
1、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的意
义和计算法则,掌握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
质,会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2、通过复习使
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会熟练地解答分数
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暗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结题思路。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
教学方法及措施: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
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2)
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值
(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
后项所得的商,它
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而
3
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
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
2
读作3比2。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
分数
修订、增减
被除数
分子
÷(除号) 除数
-(分数线)分母
9
商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
(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
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
二、合作探究。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
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
占总棵数的几分
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47
94
(人)
②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140
45
90
(人) ③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140
48
96
(人) ④ 三班应栽
的棵数:
280
140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7、8、10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6、9题。
教学反思:
10
六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
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
系。
2、使学生掌握求比的方法,会求比值。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与
交流,让学生知道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向
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意义
总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措施: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引探准备:
提问: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二、新课教学:
旧知引题
1、“神州”五号(课件)启发谈话。
请同学们看,你们还记得2003年10月15日,我
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
五号顺利升空吗?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船里向人们展<
br>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出示:两面国旗的图案。
2、揭示课题
师:这面国旗,它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米,现在对它的长和
进行比较,你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①长比宽多多少米?————15—10=5(厘米)
②长是宽的几倍?————15÷10= ————长是宽的 倍
③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宽是长的 倍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
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
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
两个数
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
师:在这里呢,老师要告诉大家:②和③式,我们还可以改写成一种新的
表达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比。
(师板书课题:比)
师:你们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比”这个字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谁
1
愿意来说说?
生1:什么是比?
生2:比怎么读写?为什么要学比?
生3:比有什么用?
师:大家一下子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先来学习什么是比。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 观察国旗长与宽的比。
师: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
数关系,这是
也可以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如(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
说成长
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怎么说?
生:现在有没有同学愿意试着说一说?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很好。
师:比是除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关系,只是形
式不同。
(2) 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师:下面请大家在看一道题目:神州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
距地350千米
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我们
已知(路程)和(时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路程÷时间 = 速度
42252÷90 = (千米)
师:下面请你们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同桌
之间讨论一下。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生: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2252:90
(3)联系区别。
师:大家观察我们的两个例子,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题中,长和宽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
第二题中,路程和时间的单位是不同的。
师:对,我们把例1中的这两个量称为同类量,把例2中的两个量称为不同
类量。
同类量和不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4) 归纳比的意义。
师:通过这么的例子,大家现在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比?
(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例子中除法算式和比的对照。)
生:只要是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师:大家说得已经很接近了,实际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结合身边的事,你能说出一组比吗?
(5)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说法变了写法、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也就变了。现在请大家先自学
书本P44内容。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当当小老师,教大家比的各部分名称。
3
生: 15 :
10 = 15 ÷ 10 =
2
前 比 后
比
2
项 号 项
值
师:大家觉得这个小老师怎样?你们都记住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她吗?
生问:什么叫做比值?如何求比值?
生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值就叫做比值。
师:好,大家都没有问题了吧?那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题目)
3
:0 = 15 :3= 0.5 :2=
生:除法,因为比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
师:说得真好,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形式。因而比与除法有密切联系。
师引导生发现比的各部分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关系。
( 四人一组讨论完成下表)
1、比与除法、分数有那些联系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联
系(相 当 于)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区 别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比 前项 :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师:有的时候,比也会写成分数形式,但实际上它还是一个比,如,应读作
15比10。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书本P4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学习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练习十一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数的比。
3
15 : 10 = 15 ÷ 10 =
2
2
10 : 15 = 10 ÷ 15 =
3
42252 : 90 = 42252 ÷ 90 =
42252
290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教学反思:
3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
质化简比。
2、培养类比、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基本性质
总第 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学难点:
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教学方法及措施: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知识迁移,推理归纳。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复习导入
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老师:我们已
经学习了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
关系,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
什么联系?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完成下表。填表后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
怎样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展示)
比 分数 除法
3 :5
17
15
3÷8
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除法又有什么性质?它们的
内容分别是什么?
(指名回答)
二、新课讲授
1、猜想。
老师: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相
当密切,那么,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
质呢?如果有,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是怎样的?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猜想的根据,老师也可引导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
质”上进行替换。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
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因此,
4
比
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或者比的前项
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
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
个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
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
3、小结。 <
br>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
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
种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4、化简比。
老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第(1)题。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
m,宽10cm,(前面
展示过),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
单的整
数比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一小一大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15:10和
180:120
提问: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达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
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
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比化简的
结果,并让学生说说结果相同,说明了什
么?(说明两面国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渗透《国旗法》规定:旗面应为长方形,其长与高为3与2之比。
联合国统一规定2:3 <
br>联合国为公平处理会员国起见,不论各国如何规定其国旗的纵横比例,
于联合国会场或相关国际性
的场合,各会员国一律须使用2:3的国旗,以
期达到公平一致。
出示例1的第(2)题。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
: 0.75:2
69
让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师生共同讲评。
1212
: =(×18):(×18)=3:4
6969
提问:为什么要乘18?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0.75:2=(0.75×100):(2×100)=75:200=3:8
或(0.75×4):(2×4)=3:8
老师强调: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
比,而不是一个数。
5、反馈练习。
5
(1)完成教材第46页
的“做一做”,集体订正。在校对、交流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对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小结。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的第4—6题。
三、当堂测试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
24:28 51:17
: 1:1.2
43
443
: 3: 0.4:0.5
2:0.2
574
2、改错。
(1)0.48:0.6化简后是0.8。
(2)21:12化简后是21:12。
2
(3)1:0.4化简后是。
5
3、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比是2:3。十位上的数加
上2,就和个位上
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我们还能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熟练地把
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
1、化简下面各比.
2
16∶20 2∶
4.5∶6 5∶0.35
3
2、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双数与九月份生产
双数的比是5∶4.十
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六、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化简比
教学反思:
6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应用
总第 课时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
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
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
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知识迁移,推理归纳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1、同学们,通过前几
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
果我现在告诉你“数学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比是5:4,从这组比中,
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2、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
吗?
3、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
分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书本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
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
(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
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水
的体积占稀释液的。)
500毫升稀释液
水
4份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
7
(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②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继续解答。
5、展示学生做题方法:
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
③浓缩液有:100×1=100(ml)
④水有:100×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
③水有:500×=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6、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检验的方法有
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
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
br>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7、归纳按比例分配的做题思路: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量。④
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③运用
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
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三、课题练习: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2、3题。
四、巩固提高:
1、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长和宽
分别是多少?
2、书P56第11题: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
是3:2: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五、小结: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决“按比分配应用题”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
③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
教学反思:
8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小组教师
科 目 数学
累计课时
年级 六年级
2014年 月 日(星期 )
比的应用的练习
总第 课时
1、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的意
义和计算法则,掌握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
质,会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2、通过复习使
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会熟练地解答分数
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暗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结题思路。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
教学方法及措施: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
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2)
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值
(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
后项所得的商,它
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而
3
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
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
2
读作3比2。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
分数
修订、增减
被除数
分子
÷(除号) 除数
-(分数线)分母
9
商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
(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
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
二、合作探究。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
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
占总棵数的几分
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47
94
(人)
②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140
45
90
(人) ③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140
48
96
(人) ④ 三班应栽
的棵数:
280
140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7、8、10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教科书练习十二第6、9题。
教学反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