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设计
北京八达岭-论语八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
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
混合运算,并
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58×3÷2 95÷(15÷3) 95÷5×1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
括号的算式里,要
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2.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有关分数的知识。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
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
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
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
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
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
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
1
过程中。】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三分之一;
③航模小组的
人数是摄影小组的四分之三。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初步分析。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
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
象小组的人数平均
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2、师: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
(1)学生独立尝试画图,老师巡视,将不同的方法指名展示在黑板上。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预设:共能呈现5种图。线段图、圆形图、方格图等)
3、列式解决问题
师:在用画图分析完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请同学们列式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老师指名板演。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每一步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3)学生独立计算、解答。指名板演。
(4)汇报交流,说一说计算过程。
(5)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及计算过程,并得出结论:分数混合运算的
2
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教材第2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归纳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谈收获:
(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怎样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
(3)在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只是体系〗
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
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
混合运算,并
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58×3÷2 95÷(15÷3) 95÷5×1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
括号的算式里,要
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2.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有关分数的知识。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
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
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
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
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
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
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
1
过程中。】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三分之一;
③航模小组的
人数是摄影小组的四分之三。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初步分析。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
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
象小组的人数平均
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2、师: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
(1)学生独立尝试画图,老师巡视,将不同的方法指名展示在黑板上。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预设:共能呈现5种图。线段图、圆形图、方格图等)
3、列式解决问题
师:在用画图分析完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请同学们列式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老师指名板演。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每一步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3)学生独立计算、解答。指名板演。
(4)汇报交流,说一说计算过程。
(5)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及计算过程,并得出结论:分数混合运算的
2
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教材第2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归纳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谈收获:
(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怎样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
(3)在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只是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