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清单(含每单元教学计划清单)
五一祝福-安全检查计划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
),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
法和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
算方法,体会估算方
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br>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
刻
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
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
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
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
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
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
及推
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
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
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
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
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
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
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
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1米=100厘米。
3、
4、
5、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
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
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
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
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
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
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
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
活
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
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
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
个特点:
1、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
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
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学会从数学的角
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
亲自操作,获得
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
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
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
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和画直角。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
角和直角。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
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
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
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
数
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
学生操作、观察
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
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 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
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
,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
2、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
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4、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
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
的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4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
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
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
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
用7~9的
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
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
,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
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
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
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
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
教学内容使学生统
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最大的变化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
的每
格代表2个单位。教材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兴趣。
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
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
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
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大约2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
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
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
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
材。
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
内容之一,教
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
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
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
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
步培养学
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
合数。
2、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
数。
2、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
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
八单元的“数学广
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
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
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
习时进行
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
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
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
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
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二),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
的数据整理方法和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
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
算方法,体会估算方
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br>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
刻
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
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
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
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
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
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
及推
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
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
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
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
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
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
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
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1米=100厘米。
3、
4、
5、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
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
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
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
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
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
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
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
活
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
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
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
个特点:
1、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
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
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学会从数学的角
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
亲自操作,获得
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
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
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
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和画直角。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
角和直角。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
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
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
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
数
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
学生操作、观察
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
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 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
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
,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
2、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
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4、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
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
的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4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
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
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
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
用7~9的
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
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
,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
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
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
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
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
教学内容使学生统
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最大的变化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
的每
格代表2个单位。教材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兴趣。
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
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
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
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大约2课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
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
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
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
材。
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
内容之一,教
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
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
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
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
步培养学
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
合数。
2、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
数。
2、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
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
八单元的“数学广
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
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
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
习时进行
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
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
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
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
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