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衔接计划教学计划表2020.4

温柔似野鬼°
989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21: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海商法专业-沈阳化工科亚学院




教 学 计 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 级 二年级二班

科 目 数 学

科任教师



教 学 计 划
教师


姓名 班级 班
所带 二年级二
人数
33
17 16
男 女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 理解能力




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 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 练,
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
殊性,大多数 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 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
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 问题和数
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线




线
















教材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教师 要通过开
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等对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拿到课
堂中,重点讲解。
认真备课,在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
有关联的知识,加深学 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 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

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


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
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 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

应用意识。 < br>程
2.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
3.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 解决具体问题,培 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1.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 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
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
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2.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 实际情况合
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钻研教法和学法。
3.教学中面向 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是让少数优秀同学参
与,而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4.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多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
使学生在数学学 习中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标< br>任








教< br>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主要措施:
课题
寻找生活中运用加减法、乘加或乘减的两步计算可以解决
的问题
以小组的方式,集体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名称:趣味口算比赛

题目、参与
人、措施)

第二课堂
(名称、措施)
措施1.组织全班同学一对一进行口算问答比赛
2.用口算问答比赛解决实际问题

师徒结对
胡通————王延山



对象:
一、目标
使该生在混合运算方面更进一步
学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
措施)

二、措施
1.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对该生进行帮助
2.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他们,而耐心教育
学困生。

对象:
一、目标
贫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
措施)
使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并享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关爱。
二、措施
给这个孩子捐款、赠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谈心交流、
指导学习,并经常鼓励她笑对生活








授 课 进 度 表

时 间
4.20-4.26
4.27-5.5
5.6-5.10
周次
1
2
3
单元
章节
第四
单元
第四
单元
第四
单元
授课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课时



备注




5.11-5.17
5.18-5.24
5.25-5.31
6.1-6.7
6.8-6.14
6.15-6.21
6.22-6.28
6.29-7.5
7.6-7.12
7.13-7.19
7.20-7.2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六
单元
第六
单元
第七
单元
第七
单元
第八
单元
第九
单元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2.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1.认识克,认识千克,解决问题
1.猜一猜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教 学 计 划
(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 级 二年级二班

科 目 数 学

科任教师



教 学 计 划
教师


姓名 班级 班
所带 二年级二
人数
33
17 16
男 女
学生经 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



析< br>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较强的自律性,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
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 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
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 在欠缺。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
余数的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
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线




线
















教材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 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通过开
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等对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有效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拿到课
堂中,重点讲解。
认真备课,在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
有关联的知识,加深学 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 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

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


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
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 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

应用意识。 < br>程
2.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
3.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 解决具体问题,培 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1.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 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
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
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2.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 实际情况合
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钻研教法和学法。
3.教学中面向 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是让少数优秀同学参
与,而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4.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多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
使学生在数学学 习中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标< br>任








教< br>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主要措施:
课题
寻找生活中运用加减法、乘加或乘减的两步计算可以解决
的问题
以小组的方式,集体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名称:趣味口算比赛

题目、参与
人、措施)

第二课堂
(名称、措施)
措施1.组织全班同学一对一进行口算问答比赛
2.用口算问答比赛解决实际问题

师徒结对
胡通————王延山



对象:
一、目标
使该生在混合运算方面更进一步
学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
措施)

二、措施
1.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对该生进行帮助
2.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他们,而耐心教育
学困生。

对象:
一、目标
贫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
措施)
使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并享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关爱。
二、措施
给这个孩子捐款、赠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谈心交流、
指导学习,并经常鼓励她笑对生活








授 课 进 度 表

时 间
4.20-4.26
4.27-5.5
5.6-5.10
周次
1
2
3
单元
章节
第四
单元
第四
单元
第四
单元
授课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课时



备注




5.11-5.17
5.18-5.24
5.25-5.31
6.1-6.7
6.8-6.14
6.15-6.21
6.22-6.28
6.29-7.5
7.6-7.12
7.13-7.19
7.20-7.2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六
单元
第六
单元
第七
单元
第七
单元
第八
单元
第九
单元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2.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1.认识克,认识千克,解决问题
1.猜一猜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国际住房日


西安财经学院专科-社会实践心得


中科大研究生信息平台-黄水晶的功效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迎国庆黑板报


小摄影师-公共事业费


湖南工程学院分数线-讲座主持词


绍兴一中分校-文艺晚会主持稿


首师大初等教育学院-读水浒传有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