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上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54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21: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拜登访华


兰陵小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一、除

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
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以对除法进行验算;并能解
决一些实际问题。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
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 位、万位的
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
以内 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
二、认

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 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
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
单的估计, 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
养用数学的眼 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
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
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质。
5课时
1、10000以内数的认识;
2、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挂图、计数器、小黑
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

板、课件。
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基
本环节外,更因注重细节的处理。 不要
追求形式的花哨和热闹,要注重课堂的
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
实质。
2、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
在课后会多加强集体备课,深入钻
研教材,从 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
9课时 法。
2、商末尾有0的除法。
挂图、小黑板、课件
1、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因此我们级部
教时
安排
重点、难点 使用教具 教改措施
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三、千
克和
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
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 的换算;
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
情感。
1、使学 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
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 计算解决一些相
四、加
和减
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 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
的意识、习惯。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
用24时计时法正确 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五、24
时记
时法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
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 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
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
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课时
1、认识24时计时法;
2、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挂图、多媒体
7课时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
应的减法;
2、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教学挂图、多媒体
4课时
3、优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的重要方法。我们将继续发挥多媒体的
1、建立千克 与克的质量观
念;
2、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3、培养估测能力
4、精 心设计课堂练习,科学合理布置课
后作业也是提高效率的很重要的一环。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设 计科学、合理、
趣味的练习,避免机械练习和重复联系。
质量是教学的根据,对于转折年级
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优势,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真正
教学挂图、多媒体
做到为课堂教学服务。 < /p>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
六、长
方形
和正
方形
的某一个面是不 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
会指出并能测量周长,进行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
探 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
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
数学和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 数(各位都不进位),
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
致范围,进一步体 会算法的多样化。
七、乘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 相
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和多样性,进一步发展 数学思考,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 br>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
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11课

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挂图、小黑板、
3、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
法。
多媒体
5课时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2、了解周长的含义及和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挂图、模型教具、小
黑板、课件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比 较,认识到从不同位
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
正面、侧面和上面; 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
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
八、观
察物

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
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 念,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
究学习方法的情感和态度。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
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 图,初
九、统
计与
可能

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 某些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作出判断;能正确使用“经常”“偶
尔”“差不多”等词。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
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 发学习的积极性。
4课时
1、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教学挂图、小黑板、
2、学会画“正”字记录数据 多媒体
2课时
1、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
上面。
2、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简单的物体。
教学挂图、学具、多
媒体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
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 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十、认
识分

以用分数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
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
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
与发展的大致历程。
1、通 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
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计时法有进一 步
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
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 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
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 br>十一、
整理
与复

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
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 的含义,解决有
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
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
分析数据的统计 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
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
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4课时
1、24时计时法;
2、千克和克;
3、加减乘除计算,并解决实
际问题;
4、观察图形及周长计算;
5、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挂图、小黑板、
计数器、多媒体
3课时
1、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
之一的大小;
2、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
加减计算
教学挂图、小黑板、
学具、多媒体


兰陵小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一、除

掌握整十 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
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以对除法进行验算;并能解
决一些实际问题。
1、使学生经历 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
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
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
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 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
二、认

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 口算整千数
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
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 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
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
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
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质。
5课时
1、10000以内数的认识;
2、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挂图、计数器、小黑
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

板、课件。
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基
本环节外,更因注重细节的处理。 不要
追求形式的花哨和热闹,要注重课堂的
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
实质。
2、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
在课后会多加强集体备课,深入钻
研教材,从 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
9课时 法。
2、商末尾有0的除法。
挂图、小黑板、课件
1、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因此我们级部
教时
安排
重点、难点 使用教具 教改措施
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三、千
克和
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
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 的换算;
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
情感。
1、使学 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
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 计算解决一些相
四、加
和减
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 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
的意识、习惯。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
用24时计时法正确 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五、24
时记
时法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
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 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
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
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课时
1、认识24时计时法;
2、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挂图、多媒体
7课时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
应的减法;
2、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教学挂图、多媒体
4课时
3、优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的重要方法。我们将继续发挥多媒体的
1、建立千克 与克的质量观
念;
2、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3、培养估测能力
4、精 心设计课堂练习,科学合理布置课
后作业也是提高效率的很重要的一环。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设 计科学、合理、
趣味的练习,避免机械练习和重复联系。
质量是教学的根据,对于转折年级
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优势,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真正
教学挂图、多媒体
做到为课堂教学服务。 < /p>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
六、长
方形
和正
方形
的某一个面是不 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
会指出并能测量周长,进行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
探 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
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
数学和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 数(各位都不进位),
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
致范围,进一步体 会算法的多样化。
七、乘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 相
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和多样性,进一步发展 数学思考,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 br>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
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11课

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挂图、小黑板、
3、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
法。
多媒体
5课时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2、了解周长的含义及和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挂图、模型教具、小
黑板、课件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比 较,认识到从不同位
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
正面、侧面和上面; 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
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
八、观
察物

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
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 念,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
究学习方法的情感和态度。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
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 图,初
九、统
计与
可能

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 某些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作出判断;能正确使用“经常”“偶
尔”“差不多”等词。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
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 发学习的积极性。
4课时
1、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教学挂图、小黑板、
2、学会画“正”字记录数据 多媒体
2课时
1、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
上面。
2、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简单的物体。
教学挂图、学具、多
媒体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
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 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十、认
识分

以用分数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
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
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
与发展的大致历程。
1、通 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
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计时法有进一 步
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
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 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
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 br>十一、
整理
与复

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
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 的含义,解决有
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
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
分析数据的统计 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
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
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4课时
1、24时计时法;
2、千克和克;
3、加减乘除计算,并解决实
际问题;
4、观察图形及周长计算;
5、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挂图、小黑板、
计数器、多媒体
3课时
1、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
之一的大小;
2、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
加减计算
教学挂图、小黑板、
学具、多媒体

昆虫记读后感200字-小幸运歌词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志愿者感言


五星级大学-关于寒假趣事的作文


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会计主管工作总结


数九寒天-关于友情的名言


一杯白开水-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


辽宁二本大学排名-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