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禅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家具特征

余年寄山水
707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23: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分离定理-七星板

庄禅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家具特征

“庄禅”思想是魏晋及宋元时期发展的人格本体论思想,它是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把握自我、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我国传统家具艺术性的直接来源,构成了中国传统家具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本文就从“庄禅”思想入手探讨它对我国传统家具的影响。

纵观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历史,有两种思想对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儒与庄禅。儒家思想对家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礼制”特征上:依托家具来“制礼”,从人际伦理关系的角度来明确个体的价值与地位,是社会政治哲学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的贯彻与运用。“庄禅”思想是魏晋及宋元时期发展的人格本体论思想,它是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把握自我、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我国传统家具艺术性的直接来源,构成了中国传统家具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本文就从“庄禅”思想入手探讨它对我国传统家具的影响。

魏晋的“庄玄”思想产生于老子,他的理论《老子》与庄子的《庄子》和《易经》并称“三玄”。后人特别推崇《庄子》,因称“庄玄”。 “庄玄”思想突破了先秦两汉繁琐、迂腐、衰落的儒学,它的实质是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即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同时,它的这种精神超越是寄存在自然感性中的,通过对永在自然的强调来对比短暂的人世,从而塑造“自然的人”。

“禅宗”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产物,它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许多变迁后由六祖慧能创始,以后日益发展丰富,到宋元时期成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佛学禅宗。它受“庄玄”思想的影响很大,也着重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但更偏重于通过“担水砍柴,莫非妙道”以及风景、花、鸟、云、山的直观感性生活方式来表达神秘的感受或领悟——即“瞬间的永恒”,是超越的形上追求。

“庄禅”的关系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它们更是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从魏晋的“庄玄”开始,我国艺术与审美建构在了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的个体直观领悟之上,在宋元时的“禅宗”发展到了极致。同时,“庄禅”又都喜欢与现实自然打交道,看中现实生活。这一点从历史发展轨迹中“自由多样”的隋唐以及“世俗真实”的明清两个历史阶段中也可见一斑:它们与魏晋和宋元交替发展,是“庄禅”思想执着于现实生活层面的代表时期。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人格本体论发展时期是从魏晋直至明清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美学思想的根源是“庄禅”:魏晋、宋元体现了“庄禅”思想的
内在精神追求层面;唐五代、明清则凸现了“庄禅”思想的外在生活肯定层面。

一、内在精神的追求:

1. 魏晋之“无”:

经历了西周至楚汉迂腐的儒家思想的绝对控制后,从魏晋时期以来开始了人的主题,它的哲学本质是“无”。“无”是对人的探索——人要顺应自然,要自自然然,即“人的自然化”。因此,潇洒、超然、无为的“竹林七贤”成了此时人们理想中的人物。这种精神、格调、风貌在我国早期古典家具的形成与发展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 选材自然质朴

是“庄玄”思想重精神而轻物质的典型表现。“庄玄”采用的是心灵—自然欣赏的哲学,在家具的选材上对木材的极力推崇是对这一思想的极好体现。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自然、不人工造作的态度用木材来显现自然环境。我国传统家具自古就对木材的品质高下抱着非常挑剔的态度,同时对木材的自然纹理也极其看重,它是自然存在的极好体现 ;第二,由于木材有易腐蚀性,所以并不具备永久存世的条件。这一点代表了“庄玄”思想中顺应自然、从属于自然、任何人为的事功都敌不过青春长在的大自然的创作态度。

(2) 造型简素阔大

“庄玄”思想中的人格理想是“与万物合二为一”,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是用客观自然的无限与广大来观照与呈现人格的绝对自由。由此,便形成了“大美”的审美趋向。魏晋时期的家具受这种与大自然相建构思想的影响,造型简素,少了楚汉时期大量的华丽纹饰与夸张造型。另外,自魏晋开始家具造型还强化了对空间的认识:采用自自然然,看似毫无作为的箱体结构并有意识地进行了虚实空间的处理,来表达人的本体存在与大自然空间存在的同一性。

2. 宋元之“空”:

禅宗视一切均为虚幻,认为真实的存在只在心灵的顿悟中。因此,它的核心思想是“空”—“空静”—“空寂”,是消除了一切欲求的“心”、“境”两忘,是从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获得的异常淡远的心境。所以,禅是一种审美感受,它的美学意义不在于自然、人世,而在于建设“空”的心理本体,此时的家具正是这种心理的直接体现。

(1) 配合感性生活方式的家具形式增多

禅宗讲“悟道”成佛,但它“悟”的方式并不是烧香拜佛的特定形式规范,而是从“也卧,也坐,也思想”这样和普通人并无差异的日常感性生活中去积累,然后随着某种机缘一点即破,达到“瞬间的永恒”。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宋元人对日常生活很重视,并着意于创造形而上学、可与内心沟通的环境与生
活方式(品茶、焚香、弹琴、小憩等)。这种特征在家具上的一种反映为适应人的户外活动而使可折叠、轻便的家具得到了发展。

(2) 意韵空淡静雅

唐、五代时期的家具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异域特征:或生动、或粗放、或稚拙。入宋以来,家具的审美受禅宗影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空淡、静雅的意韵取胜。

(3) 空淡

禅宗对空的指向是通过对色(自然)的描写来展现的,因为自然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是“无心”的,因此才具有了可感受性。宋代受“色空”观的影响,减弱了唐代家具的箱式构造,使更通透、空灵的梁架式结构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结构与功能、形式美相结合,融合成了抽象、极致的线的形式,并且不加任何雕饰。

(4) 静雅|

禅对五光十色的表象世界是排斥的,强调从普通现象中领悟永恒的静的本体。宋代家具的总体趋势是静的,但细捉摸却是动中有静。以官帽椅为例,从腿、搭脑、靠背板到线角,都是具有动感的,但它们组合后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

我们可从以上的分析中发现:宋代家具的美不是静态的,它是通过不断运动、转换的时间—空间过程来展现色即空、动中静中不朽的永恒,是“妙悟”的过程。

二、外在生活的肯定

1. 唐、五代之“自由多样”

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国家安定统一,政治、财政、军事强盛,贸易交通发达,南北文化融合。此时的文学与艺术更是蓬勃发展:一改魏晋直指内心、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肯定、感受和执着于人间现实,把多样化、真实的现实世间生活反映在了文艺中。

唐代南北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带来了胡人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在两晋六朝吸收外族文化的基础上,唐代世俗地主们更加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吸取、创造、革新和突破传统,“胡酒”、“胡乐”、“胡服”、“胡式起居”等成了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胡式起居”就是指“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它先是在宫廷及都市中流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高足家具已经在汉族百姓中得到了普及。这一变化的核心是“胡式坐具”在汉文化地区的流行:胡床、绳床、靠背椅等。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对家具的发展影响也很大:带来了带“搭脑”的椅子及坐墩。以席、床榻为起居中心的家具让位于椅、凳、墩类坐具,成为组织室内活动的核心家具。自此,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被代之以“垂足家具”,并以此为突破口带来了其他家具
形式的变革。

2. 明清之“世俗真实”

明清时期延续了“庄禅”思想中对人的探索与肯定现实生活两个方面,强调日常生活的感性快乐与争取自身独立性。它更重视人感性存的价值和意义,是“庄禅”思想自然观在个体感性存在上的体现。

(1) 对细节的极力刻画|

审美取向在家具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形式、技巧的规范,对细节的极力雕琢上。此时,形式上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是与内容、意义交织在一起,突出了有内容交织的形式美。具体来讲,就是在宋元“空淡”、“静雅”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具有“人情味”的装饰图案与繁复线条的运用上。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荣华富贵的羡慕渴望、对性解放的企图欲求、对神怪的广泛兴趣……这些世俗内容在明清家具上都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这些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世俗”装饰内容与宋元以来极具内敛性的“田园牧歌”家具形式相结合,在明代中后期形成了和谐发展的形式美典范。

(2) 吉祥图案的广泛使用

吉祥图案是对历史上具有吉祥寓意图案的总称,它是通过象征的方法表达吉祥内容。吉祥图案的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图腾活动,我国历史久远的吉祥图案主要有龙蛇、凤鸟等。自宋元以后受“庄禅”思想自然观的影响,人们从自然形式以至于物质产物中积淀出了更多的美的感受,只是这个时期对美的感受不仅对心境的表达,而且带有了更多的社会性,但仍是对生命、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与执著。明清时期吉祥图案的种类极多,涉及到动植物、人物、自然山水、物质产物、几何纹等多类题材,主要用来象征功名富贵、平安好运、伦理纲常、长寿多子等。

三 结语:也卧,也坐,也思想

魏晋到明清一千多年的家具发展受“庄禅”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始终围绕“人”的主题,抱着审美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美的住居环境并享受其间。从思想上看,“庄禅”思想有我国儒家思想看重现实、重视实践的“实践理性”精神的渗入,因为这种审美活动既不像印度一样只认精神的高贵,也远比日本更融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庄禅”思想是在儒家思想的渗透中形成、发展的,它抱着“也卧,也坐,也思想”的审美态度创造美,享受美,最终成就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辉煌。


禄组词-种子拼音


然什么成语-潞怎么读


花纹板重量-提炼的意思


开物成务-忠告的意思


优游自在-拜物教


100以内的质数表-傩神


叫的成语-大惑不解的意思


坚持不懈英文-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