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绝世美人儿
835次浏览
2020年07月31日 23: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乔治亚州立大学-2010年思想汇报


小学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一、口算。(共18分)
74-8= 27+20= 47= 26-20=
54-30= 69= 98= 35+5=
55= 58+30= 27+7= 95-36=
67+21= 94+14= 58-13= 5+96=
二、填空。(共17分)
1、49=( ),读作: ,口诀: 。根据这句口诀还可以写出另
一道乘法算式: 。
2、24是8的( )倍,7的5倍是( )。
3、□□□□□□□□□□□□○○○○
( )是( )的( )倍。
4、□2、□0、□8可以摆成( )个两位数,分别是 。
5、三个小朋友打羽毛球,每两个小朋友之间打一场比赛,
一共比( )场。
6、 左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7、 左图中有( )个角。
8、本学期学习的长度单位有( )和( )。
9、计算47-4,可以用口诀( )来求。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线段是不可以量出长度的。( )
第1页共5页


3、墙面上的直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
4、三时半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5、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16。( )
四、列竖式计算。(共15分)
90-46= 46+27= 83-27=
76-17+13= 23+18-29= 90-58-13=
五、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分)
( )30 7( )57 8( )22
( )36 4( )33 ( )50
六、看图列式。(共5分)
1、黑兔 (2分) 2、△△△△△(3分)
白兔 △△△△△
?只 共有几个△?
七、操作题。(共10分)
1、画一个直角。(2分)
X|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2分)
3、下面的图形共有几条对称轴,并画一画。
4、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3分)
八、列式计算。(6分)
1、比9的5倍少28的数是多少?
2、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
第2页共5页
(3分)


九、统计。(2)、(3)小题,每题1分,(1)、(4)、(5)题每题2
分,(共8分)
下面是实验小学二(1)班同学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情况统计表。
(1)根据左边的表涂一涂。 (2)喜欢( )的人最多。
(3)喜欢( )的人最少。 (4)爱跳绳的比爱打篮球的少( )人。
(5)二(1)班一共有( )名同学。
十、解决问题。(共10分)
语 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 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 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 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 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一副儿童跳棋
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每种颜色都有8颗棋子,一共
有多少颗棋子?(5分)
第3页共5页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
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
察对象,注意形 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
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 br>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
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 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 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
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 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
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就是 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 较观察,让幼
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
空,朗诵自编的一首 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
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br>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 儿联想,让他们与以
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第4页共5页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 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察对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 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 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 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草地
上有 孔雀57只,飞走了18只,又飞来了26只。现在一共
有多少只孔雀?(5分)
第5页共5页


小学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一、口算。(共18分)
74-8= 27+20= 47= 26-20=
54-30= 69= 98= 35+5=
55= 58+30= 27+7= 95-36=
67+21= 94+14= 58-13= 5+96=
二、填空。(共17分)
1、49=( ),读作: ,口诀: 。根据这句口诀还可以写出另
一道乘法算式: 。
2、24是8的( )倍,7的5倍是( )。
3、□□□□□□□□□□□□○○○○
( )是( )的( )倍。
4、□2、□0、□8可以摆成( )个两位数,分别是 。
5、三个小朋友打羽毛球,每两个小朋友之间打一场比赛,
一共比( )场。
6、 左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7、 左图中有( )个角。
8、本学期学习的长度单位有( )和( )。
9、计算47-4,可以用口诀( )来求。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线段是不可以量出长度的。( )
第1页共5页


3、墙面上的直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
4、三时半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5、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16。( )
四、列竖式计算。(共15分)
90-46= 46+27= 83-27=
76-17+13= 23+18-29= 90-58-13=
五、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分)
( )30 7( )57 8( )22
( )36 4( )33 ( )50
六、看图列式。(共5分)
1、黑兔 (2分) 2、△△△△△(3分)
白兔 △△△△△
?只 共有几个△?
七、操作题。(共10分)
1、画一个直角。(2分)
X|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2分)
3、下面的图形共有几条对称轴,并画一画。
4、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3分)
八、列式计算。(6分)
1、比9的5倍少28的数是多少?
2、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
第2页共5页
(3分)


九、统计。(2)、(3)小题,每题1分,(1)、(4)、(5)题每题2
分,(共8分)
下面是实验小学二(1)班同学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情况统计表。
(1)根据左边的表涂一涂。 (2)喜欢( )的人最多。
(3)喜欢( )的人最少。 (4)爱跳绳的比爱打篮球的少( )人。
(5)二(1)班一共有( )名同学。
十、解决问题。(共10分)
语 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 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 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 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 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一副儿童跳棋
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每种颜色都有8颗棋子,一共
有多少颗棋子?(5分)
第3页共5页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
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
察对象,注意形 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
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 br>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
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 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 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
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 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
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就是 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 较观察,让幼
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
空,朗诵自编的一首 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
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br>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 儿联想,让他们与以
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第4页共5页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 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察对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 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 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 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草地
上有 孔雀57只,飞走了18只,又飞来了26只。现在一共
有多少只孔雀?(5分)
第5页共5页

中山教育信息港-北京高招网


为人处事的原则-百色学院网


高台一中-2012江苏英语高考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品牌转让协议书


广州出入境管理局-洛阳市中招分数线


伤感情诗-公务员年度个人总结


张家口建筑工程学院-蒋雅文


安徽公务员培训-迎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