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玛丽莲梦兔
894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1: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培根随笔摘抄


.精品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
周长。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
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 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
空间想象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
概括出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 数
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长方形、正 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
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
了简单的测 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
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 不
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
带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排 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公式, 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
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能熟
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
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 的简单实际问题。四、教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7


.精品文档.
准备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 长方形和正方形、
直尺、绳子、方格纸。五、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相机
导入1.回忆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
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指名说一说,其< br>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
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 黑板的边缘。如告诉
学生不能说黑板的周长,而应该说成“黑板面”的周长。(2)
课件出示: 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
的周长。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方形和正 方
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
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 有学习经验。学生在用手比
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
间的桥梁 ,为接下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
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二)自主探究,发现新 知1.操
作活动(1)观察猜测①看课件: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
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 认为是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可
能有三种情况:a.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b.正方形的周长长
一些,.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②我们认为可能出现这3
种结果,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们必须要进 行验证。(2)
动手验证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和例4一样大小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以及验证 的工具。②先和同桌指一指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里的长度,再同桌合作验证并做好记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7


.精品文档.
录。(3)汇报小结①交流汇报。哪个小组 愿意向大家汇报一
下你们组的验证结果,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进行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 方法有:用绳子绕图形一圈,测量出绳子的
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把图形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读出尺< br>子所对准的刻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将图形放在方格纸中,数
一数周长有多少格就是多少厘米。用尺 子分别量出图形每条
边的长度,再相加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②比较优化。你
觉得哪一种方法 比较好?为什么?(先量再计算的方法,测
量起比较快,结果比较准确,使用起更方便。)【设计意图】
通过先观察猜测,再动手验证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提高了学生测量周长的操作技 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
优化意识。2.探究活动(1)探究长方形周长①测量数据。
师课件出示 新的长方形: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
哪几条边?为什么?(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 宽,
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
动手测量。②计算周长。怎么求 长方形的周长呢?请你自己
在随练本上算一算。③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
和大家分 享一下?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
10+6+10+6,10×2+6×2,(1 0+6)×2。④观察分析。 师:
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根据
学生回答,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课件动态演示:
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的过程,展 示学生的四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7


.精品文档.
不同算法。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 学生明确第四个
算式表示的意思。⑤比较优化。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
欢哪种?请说说你的 理由。⑥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
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设计意图】让学生通
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课件动态
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算法之间的 内在联系,经历思考与
分析,运用箭头图展示分析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那种计算
方法最好,培 养学生的优化意识。⑦即时练习。经过探究,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了,在实际练习时,要根据具
体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方形的长 和宽)课件出示: 学校
有一个花坛,长10米,宽7米,求花坛的周长。先让学生
独立完成练 习,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
计意图】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及时练习巩固,利于学 生对
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强化学习效果,并为学习正方形的周长
做准备。(2)探究正方形周长 ①课件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
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现在是什么图形了?让
学生拿 出学具中的正方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这个正
方形的周长吗?那只要测量它的几条边呢?请你自己 测量
并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②交流汇报。谁展示
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出现的算 法可能有:6+6+6+6, 6×
2+6×2,(6+6)×2,6×4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 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7


.精品文档.
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③自主优化。 师:用第四种
方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呢?(6
×4这种方法好,因 为比较简便,做起快。)仔细观察这四种
方法,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
么条件?(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它们的边长。)【设
计意图】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有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
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 br>成正方形的过程,学生已经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之间
的内在联系,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正方 形的周长,通过大多
数学生的认可,自主得出计算方法。看似教师“无为”,实
则“有为”。教 师想方设法设置好探究的环节,充分让学生
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样设计也为不< br>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
得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 能力的研究能力。④
即时练习。课件出示: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8米,要在
它的四周围上篱 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先让学生明白:要
求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随< br>练本上做一做。3.再次验证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出示
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现在你能运用我 们刚学的知识,很快
地比较出它们的周长吗?课件出示图形及表格:学生拿出相
2016全新精 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7


.精品文档.
应的学具。长方形长正方形边长宽周长周长 结论【设计意图】
再次验证,与课首相呼应,通过简洁明了的表格,引导学生
有序思考,明确解 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既巩固了新知,又稍
有提高,让学生感受了表格的特点,增加了一种习题答案的呈现方式。(三)实践应用,综合提升1.基本练习(1)完
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让学生互相 说说,求花边的长就
是求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
化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2)完成教材87
页第1题。让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2.提升练 习
(1)选择。课件出示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
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 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A.(10+6)×2 B.(10+6)×2-10 .10+6×2 D .10×2
+6“一面靠墙”“至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围才能做到篱笆
长度最少?【设计意图 】因为本节课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学生的理解还不太透彻。通过选择,出示几个算
式,引领学生不断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另外让学
生明白,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要具体思考,找到 合适的计算方
法。(2)完成教材第87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 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做?【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利用正方形< br>的周长公式,还可以求出它的边长。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
拓展学生的思维。(四)全课总结,学 生质疑今天你有什么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7


.精品文档.
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还有什么不 明白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并提 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总结反思
中,不断地成长,不断进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7


.精品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
周长。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
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 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
空间想象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
概括出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 数
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长方形、正 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
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
了简单的测 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
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 不
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
带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排 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公式, 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
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能熟
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
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 的简单实际问题。四、教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7


.精品文档.
准备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 长方形和正方形、
直尺、绳子、方格纸。五、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相机
导入1.回忆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
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指名说一说,其< br>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
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 黑板的边缘。如告诉
学生不能说黑板的周长,而应该说成“黑板面”的周长。(2)
课件出示: 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
的周长。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方形和正 方
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
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 有学习经验。学生在用手比
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
间的桥梁 ,为接下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
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二)自主探究,发现新 知1.操
作活动(1)观察猜测①看课件: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
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 认为是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可
能有三种情况:a.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b.正方形的周长长
一些,.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②我们认为可能出现这3
种结果,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们必须要进 行验证。(2)
动手验证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和例4一样大小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以及验证 的工具。②先和同桌指一指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里的长度,再同桌合作验证并做好记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7


.精品文档.
录。(3)汇报小结①交流汇报。哪个小组 愿意向大家汇报一
下你们组的验证结果,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进行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 方法有:用绳子绕图形一圈,测量出绳子的
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把图形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读出尺< br>子所对准的刻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将图形放在方格纸中,数
一数周长有多少格就是多少厘米。用尺 子分别量出图形每条
边的长度,再相加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②比较优化。你
觉得哪一种方法 比较好?为什么?(先量再计算的方法,测
量起比较快,结果比较准确,使用起更方便。)【设计意图】
通过先观察猜测,再动手验证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提高了学生测量周长的操作技 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
优化意识。2.探究活动(1)探究长方形周长①测量数据。
师课件出示 新的长方形: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
哪几条边?为什么?(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 宽,
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
动手测量。②计算周长。怎么求 长方形的周长呢?请你自己
在随练本上算一算。③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
和大家分 享一下?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
10+6+10+6,10×2+6×2,(1 0+6)×2。④观察分析。 师:
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根据
学生回答,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课件动态演示:
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的过程,展 示学生的四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7


.精品文档.
不同算法。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 学生明确第四个
算式表示的意思。⑤比较优化。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
欢哪种?请说说你的 理由。⑥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
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设计意图】让学生通
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课件动态
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算法之间的 内在联系,经历思考与
分析,运用箭头图展示分析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那种计算
方法最好,培 养学生的优化意识。⑦即时练习。经过探究,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了,在实际练习时,要根据具
体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方形的长 和宽)课件出示: 学校
有一个花坛,长10米,宽7米,求花坛的周长。先让学生
独立完成练 习,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
计意图】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及时练习巩固,利于学 生对
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强化学习效果,并为学习正方形的周长
做准备。(2)探究正方形周长 ①课件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
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现在是什么图形了?让
学生拿 出学具中的正方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这个正
方形的周长吗?那只要测量它的几条边呢?请你自己 测量
并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②交流汇报。谁展示
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出现的算 法可能有:6+6+6+6, 6×
2+6×2,(6+6)×2,6×4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 学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7


.精品文档.
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③自主优化。 师:用第四种
方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呢?(6
×4这种方法好,因 为比较简便,做起快。)仔细观察这四种
方法,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
么条件?(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它们的边长。)【设
计意图】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有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
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 br>成正方形的过程,学生已经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之间
的内在联系,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正方 形的周长,通过大多
数学生的认可,自主得出计算方法。看似教师“无为”,实
则“有为”。教 师想方设法设置好探究的环节,充分让学生
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样设计也为不< br>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
得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 能力的研究能力。④
即时练习。课件出示: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8米,要在
它的四周围上篱 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先让学生明白:要
求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随< br>练本上做一做。3.再次验证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出示
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现在你能运用我 们刚学的知识,很快
地比较出它们的周长吗?课件出示图形及表格:学生拿出相
2016全新精 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7


.精品文档.
应的学具。长方形长正方形边长宽周长周长 结论【设计意图】
再次验证,与课首相呼应,通过简洁明了的表格,引导学生
有序思考,明确解 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既巩固了新知,又稍
有提高,让学生感受了表格的特点,增加了一种习题答案的呈现方式。(三)实践应用,综合提升1.基本练习(1)完
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让学生互相 说说,求花边的长就
是求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
化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2)完成教材87
页第1题。让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2.提升练 习
(1)选择。课件出示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
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 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A.(10+6)×2 B.(10+6)×2-10 .10+6×2 D .10×2
+6“一面靠墙”“至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围才能做到篱笆
长度最少?【设计意图 】因为本节课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学生的理解还不太透彻。通过选择,出示几个算
式,引领学生不断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另外让学
生明白,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要具体思考,找到 合适的计算方
法。(2)完成教材第87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 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做?【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利用正方形< br>的周长公式,还可以求出它的边长。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
拓展学生的思维。(四)全课总结,学 生质疑今天你有什么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7


.精品文档.
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还有什么不 明白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并提 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总结反思
中,不断地成长,不断进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7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初中英语教研组计划


新婚贺语-新疆职业大学


安全手抄报-福州市房地产信息网


东平湖-通知怎么写


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孔子论语十则-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


北京的大学排名-农大金山学院


亚琛工业大学-公务员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