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水银中毒有什么症状-活动策划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
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
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
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
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中秋节刚过,你们吃月饼了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
一些月饼。
(课件出示4个月饼,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
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每份分得同
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梳理: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一起说(2个.同时课件出
示:每人分2个
。)
(2)如果只有2个月饼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个呢?(课件出示:
每人分1个。)
(3)如果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一半)
一半该怎样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
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
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
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
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分数
的初步认识)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
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
边指月
饼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 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
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
?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呢?平均分成三份呢?你们能怎么说
呢?
学生1抢答: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4。
学生2回答: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3
(4)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
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
面,最后把表示其中的份数写在短横线的上面(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
br>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
数,最
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3.练习
判断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题,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
单第一题)
4、判断题
(1)
1
—
4
1
—
7
。
()
(2)把一块蛋糕切成七块,每一块是它的
少了平均两个字
()
)1
—
(3)把一根绳平均分成3段,每一段是它的
3
。
(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并进行汇报。
学生1:第一题是一个梯形,分成了四份,没有平均分,不能说是14
学生2:第二题蛋糕要平均分成七份才能说是17,少了平均分。
学生3:第三题是对的,绳子平均分成了三段,所以可以用13表示。
汇报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活动——建构
(一)操作感悟。
1.折正方形的14。
(1)认识了月饼的12 ,(师出示正方形纸片)那这个正方形的1
4又该
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4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正
方形纸,折
一折涂一涂,有几种折法。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正方形<
br>的14?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正方形的14?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并进行课件展示)
正方形的四种折法
要想得到谁的几分
之一,就必须平均分谁,
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
(二)初步感知比较大小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请看:(课件出示)
①这是一个圆形,如果把它全部涂上色,那么长方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几表
示?(用以前学过 的自然数1表示)
②同样的圆形,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表示?(12)
③继续观察: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表示?(14)课件验证。
④提高难度了,现在呢?(18)
怎么估的18?课件验证圆形被平均分成8份。
评价: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师:看来,今天学的分数与以前认识的1之 间有联系。如果还是这个圆形,
继续平均分下去,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生自由说)
小结:也就是说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会越来越(小)。
三、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现在大家都认识了分数,了解分数,请大家完成学习单第二题、第三题。
<
br>1
6
1
2
1
5
1
10
1
3
1. 展示交流
(1)请学生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
(2)学生根据展示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
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
3.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
每一份反而越少。
结
束语: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
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
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板书:
认识分数
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饼的 。
2
1111
……
3486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
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
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
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
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中秋节刚过,你们吃月饼了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
一些月饼。
(课件出示4个月饼,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
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每份分得同
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梳理: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一起说(2个.同时课件出
示:每人分2个
。)
(2)如果只有2个月饼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个呢?(课件出示:
每人分1个。)
(3)如果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一半)
一半该怎样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
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
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
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
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分数
的初步认识)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
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
边指月
饼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 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
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
?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呢?平均分成三份呢?你们能怎么说
呢?
学生1抢答: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4。
学生2回答: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3
(4)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
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
面,最后把表示其中的份数写在短横线的上面(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
br>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
数,最
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3.练习
判断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题,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
单第一题)
4、判断题
(1)
1
—
4
1
—
7
。
()
(2)把一块蛋糕切成七块,每一块是它的
少了平均两个字
()
)1
—
(3)把一根绳平均分成3段,每一段是它的
3
。
(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并进行汇报。
学生1:第一题是一个梯形,分成了四份,没有平均分,不能说是14
学生2:第二题蛋糕要平均分成七份才能说是17,少了平均分。
学生3:第三题是对的,绳子平均分成了三段,所以可以用13表示。
汇报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活动——建构
(一)操作感悟。
1.折正方形的14。
(1)认识了月饼的12 ,(师出示正方形纸片)那这个正方形的1
4又该
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4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正
方形纸,折
一折涂一涂,有几种折法。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正方形<
br>的14?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正方形的14?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并进行课件展示)
正方形的四种折法
要想得到谁的几分
之一,就必须平均分谁,
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
(二)初步感知比较大小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请看:(课件出示)
①这是一个圆形,如果把它全部涂上色,那么长方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几表
示?(用以前学过 的自然数1表示)
②同样的圆形,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表示?(12)
③继续观察: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表示?(14)课件验证。
④提高难度了,现在呢?(18)
怎么估的18?课件验证圆形被平均分成8份。
评价: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师:看来,今天学的分数与以前认识的1之 间有联系。如果还是这个圆形,
继续平均分下去,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生自由说)
小结:也就是说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会越来越(小)。
三、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现在大家都认识了分数,了解分数,请大家完成学习单第二题、第三题。
<
br>1
6
1
2
1
5
1
10
1
3
1. 展示交流
(1)请学生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
(2)学生根据展示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
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
3.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
每一份反而越少。
结
束语: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
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
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板书:
认识分数
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饼的 。
2
1111
……
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