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

别妄想泡我
628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2: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陕西警官学校-随笔800字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图形是否有周长,建立周长的 空间观念,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形状的
周长。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好,我 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老师。很开心跟大家见面,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我来说,你来指。准备
师:鼻子,眼睛,眉毛······(慢慢加快速度)
师:同学们反应真灵敏,希望同学们上课也能像现在这样,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上课。
一、激趣导入,感知周长
板书:周长的认识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吗?
生:周长的认识
师:关于周长,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预设1:一周的长度,一圈的长(2个同学)
师:看来,同学们对周长有了不少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
(一)蚂蚁爬树叶比赛(引出树叶一周边线就是树叶周长。)
1、 课件出示两片树叶:(上面有两只蚂蚁)
师:看大屏,谁来了?
生:两只小蚂蚁
师:这两只蚂蚁要在树叶上进行爬行比赛。现在,请你们当小裁判,比赛开始。


课件播放:(蚂蚁爬行,速度一致,路程不一致)
师:谁赢了,为什么呢?
生:下面那只蚂蚁爬了树叶的一圈,上面那只蚂蚁没有爬完树叶一周
2、 师:哦,这树叶的一周(一圈),在哪里呢?谁能上台来指指?
生指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初引导学生观察:他刚刚怎么指的?从哪里出发?
生:这一点
师:然后呢?最后?(手势引导)
生:绕一周,回到这一点。
师: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
生:从一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
3、 初步揭示周长
课件播放:树叶的一周变红色
师:你说的真棒,这就是这片树叶表面的周长。(板贴:周长)
4、 师:谁能再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
请一位同学指一指,师:其他同学一起来指一指,一起说,从?绕?最后?这就是?
二、教学周长
(一)进一步感知周长:(找生活中的周长)
课件播放:树叶以及其周长
师:树叶表面有周长,那在我们的身边,哪里还有周长 ,请你找一找,指一指,并和你的
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逻指导学生说完整:这一周的长度是( )表面的周长。
反馈:
活动汇报(数学书封面,课桌面……让学生边摸边说清楚,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谁的周长)
师问:你发现哪里有周长?
1.三角尺(其他)
师:你说,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尺表面的周长。


评价:你说的很完整。
师:还有吗?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课桌表面的周长。
教师让学生都指一 指课桌表面的周长。(教师轻轻引导:从一点出发,绕一周,最后回到这
一点,这就是?)
2.数学书封面
师:还有同学找到其他物体的周长吗?
生: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哦,你找到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真会观察。每个小朋友都有数学书,请你们指一指
请学生来指一指,教师提供数学书。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他是从这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手势),有没有不同的指法?
学生从其他起点出发指一周。
师:可不可以?
引导观察:他们在指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出发的地方不同。
师:虽然,起点不同,但他们都是?(用手势表示)
生:都是绕一周最后还是回到起点。
教师归纳:对,绕一周,回到起点,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手势引导)
课件播放:树叶,数学书,三角尺物体隐去,周长显示。
评价: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找到了这 么多的周长,我们一起看,这一周的长度是树叶表面的
周长,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这 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尺表面的周长)。
师: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周长呢,你能再来说一说吗?
生:从一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这一圈的长度
评价:这是你的理解,真棒。
师:在指这些图形周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手指大屏幕)
生:都是从起点出发绕一周最后回到起点。
教师归纳:像这样从起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起点的图形,我们叫做封闭图形。(板贴:封闭图
形)
(二).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1、师:你们认识封闭图形了吗?
生:认识了
师:接下来我们试一试,拿出练习纸,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并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开
始。
教师投影学生作品。
师:同意吗?
学生反馈
追问:哎,这个为什么不描一描呢?
生:因为他不是封闭图形
追问: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它从起点出发没有回到起点,因为它不是封闭的。
评价:大家对封闭图形理解的真透彻,不是封闭图形,它就没有(生:周长)
2.师:现在, 我要请小小魔术师们把它变成封闭图形,并描出它的周长。看哪个小魔术师身
手最敏捷,开始。
教师收集学生作品,投影展示。
预设1: 预设2: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改可以吗?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这个呢?看这一张,可以吗?
生:可以
评价:同学们真棒,都是优秀的小小魔术师。
(三)、归纳,统一认识(周长定义)
师:刚才我们描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那什么叫周长呢 ?一起翻开书本第83页,自己边读
边划。(板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一起读
追问: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没有
三、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回到图形 测量周长
课件播放:练习题图形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它们的周长有多长呢?
1、直边图形归类
师指一图形:看这个图形,它的周长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直尺量,
追问:像这样直尺量的还有吗?
生:第2个,第3个
2、曲边图形归类,
师:哎呀,这个图形,为什么不选?
生:边是弯曲的,不能用直尺量
师:动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方法。
3、小组合作,提清要求:
师:不着急,小组合作,一起测量它们周长,这是小组合作要求,一起来读一读。
生:1.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2.把测量数据标注在图形上;3.计算周长,填写表格。
师:注意小组合作说话轻轻。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又静又快又对的完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吗?
生:没有
师:在操作中有困难的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现在开始。
教师巡逻指导。(表扬这一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又静有快,已经在测量第3个图形的周长
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
(三)交流汇报,展示学生的测量结果(实物投影)
1、逐一反馈图形:
师:请你当小老师,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师:继续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师:这一个呢?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同时投影周长表。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的长度相
加就可以了。
2、曲线图形反馈:
师:那么圆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用一根细线沿图形的边线围一周,再拉直这根线的长。
师:哦,多好的方法。把曲的变 成直的就可以直接量了。哪些组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大家
真能干。量的时候要注意把线拉紧。
生2: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一周。这个方法太好了,但你觉的我们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
提醒同学们 注意些什么呢?(在圆上做个标记,沿着直尺慢慢滚,滚到做标记的地方,就是
圆的周长了。)
3、小结:
师:你们测量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你们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用尺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的周长测量?(线段)
方法二:用绳子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的周长测量?(曲线)
评价: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四)提升练习
1.变魔术
(1)五角星
小黑板展示
师:老师要奖励你们玩个变魔术的小游戏。看,它是一个?
生:五角星
师:你能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吗?
生指
师:你指的真标准。这样一根小棒长10厘米,那你知道它的周长是多长吗?你说。
生:100厘米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根小棒10厘米,她的一周有10根小棒,就是100厘米。
评价:你的思路真清晰。
(2)五边形
师:注意观察,现在老师要变了,变成了一个?
生:五边形
请生指周长
师: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一根10厘米,一条边2根小棒,20厘米,一共5条边,就是100厘米。
生2:图形变了,但是她的周长没有变,还是10根小棒,所以还是100厘米。
追问:谁听懂了她的想法?
教师归纳:虽然图形变了,但是他们的周长都是由10小棒围成的,都是100厘米。
(3)皇冠
师:我变,这是?
生:皇冠
请生指周长。
师:她的周长是多少?
生:100厘米
追问:为什么?
生:虽然图形虽然图形变了,但是他们的周长都是由10小棒围成的,都是100厘米。
师:我继续变,她的周长会不会变?
生:不会,都是100厘米
评价: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老师的魔术这么快就被你们识破了。


2.蚂蚁比赛
师:蚂蚁们要进行第二轮比赛了,这次,他们分别要在这两个跑道上进行比赛,伸出手指,
一起 来指一指他们的跑道,小裁判们,你觉得他们的跑道一样长吗?
生:一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下面的这条线平移上去,把左边的线段平移过去,右边和左边图形周长是一样的。
师:谁听懂了她的想法?你来。
师:我们一起试着移一移。(课件演示)
评价:通 过平移,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同学们真棒,现在,两只小蚂蚁
可以安心的比赛了。
四、课堂总结: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手指板书)
2.教师总结:这节课里,学会了周长和封闭图形,还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周长。
五、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分为1号场地和2号场地。
师:看,小蚂蚁们要进行第3 轮比赛了,小裁判们,这两个场地周长一样长吗?不着急,
认为1号长的用这个手势,认为2号长的用这 个手势,认为一样长的用这个手势,听口令,
不能犯规哦,1,2,3,开始。(出示课件)
一部分学生认为1号长,一部分认为一样长。
反馈:有同学认为1号场地长,也有同学认为一样长。
师:不着急,我们先来指一指这两个场地的周长,你来指。其他同学一起指。
Ppt演示
师:2号场地,你来指,一起来。同意吗?
Ppt演示。
师:现在,你觉得这两个 场地的周长一样长吗?说说你的想法。(选择认为一样长的小
朋友回答)谁听懂了?请你说。
师:认为1号长的小朋友,还有意见吗?
师:那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选1号呢?
生:他们觉得1号场地比较大。


师:虽然大小不同,但是,他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真棒,又帮助小蚂蚁解决了问题。
Ppt出示
师:小蚂蚁们,要进行第4轮比赛了,这次他们要在这两个跑道上比赛,这两个跑道一
样长吗?
师: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讨论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3个“什么是周长”串联整节 课,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再通
过指一指环节进一步感知什么只周长,再通过测量周长以及看书准确 认识周长的概念。在新
授环节,先通过小蚂蚁比赛吸引学生兴趣,指蚂蚁跑道,初步感知周长。接着,找 一找指一
指身边的周长,进一步感知周长。通过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封闭图形的概念,通过练习以及把不封闭图形改成封闭图形,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再提问“什么是周长”,进
一步感知 周长,再通过测量周长以及看书准确认识周长的概念。接着,以变魔术的形式,让
学生体会图形变而周长 不变,进一步渗透什么是周长。在设计练习时,我以小蚂蚁比赛的形
式出示练习题。以上是这节课的整体 思路,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令我有很多感悟。
一. 熟练掌握概念知识,准确描述概念
变小 魔术的练习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磁性小棒的图形变换既可以吸引学生的
兴趣,又可以充分地让 学生渗透周长的概念。可惜地是,在学生描述图形的周长时,他们回
答“这样的一周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时,我没有引导改正“这样一周的长度才这个图形是周
长”。这个错误的产生,导致在练习环节出了很多 差错。由此可见,教师对所教学的知识要
熟悉掌握,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并进行正确的归纳 小结。
二.准确抓住练习难点,正确引导学生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场地, 让他们比较这两个场地周长。这里,学生非
常容易将面积和周长混淆。果然,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 为场地大的那个周长长。在这
里,我没有引导他们认识到是面积大小不一样,这里比较的是周长。由于没 有进行正确的引
导,到课堂结束还是有很多同学无法理解,而这节课只能遗憾的结束。结束后,我进行了 反
思,如果我不是用烦琐的语言去解释周长一样长,而是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1号场
地 长”。学生会回答“因为1号场地大”,教师追问“但是,我们这里比较的是他们的周长,
谁再来指一指 他们的周长”,只需要这样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能很好地帮助他们从面积比
较转变成周长比较。在他们 认识到周长比较的基础上,再请认为一样长的学生进行说明。教
师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导者,通过教师引 导,让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图形是否有周长,建立周长的 空间观念,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形状的
周长。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好,我 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老师。很开心跟大家见面,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我来说,你来指。准备
师:鼻子,眼睛,眉毛······(慢慢加快速度)
师:同学们反应真灵敏,希望同学们上课也能像现在这样,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上课。
一、激趣导入,感知周长
板书:周长的认识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吗?
生:周长的认识
师:关于周长,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预设1:一周的长度,一圈的长(2个同学)
师:看来,同学们对周长有了不少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
(一)蚂蚁爬树叶比赛(引出树叶一周边线就是树叶周长。)
1、 课件出示两片树叶:(上面有两只蚂蚁)
师:看大屏,谁来了?
生:两只小蚂蚁
师:这两只蚂蚁要在树叶上进行爬行比赛。现在,请你们当小裁判,比赛开始。


课件播放:(蚂蚁爬行,速度一致,路程不一致)
师:谁赢了,为什么呢?
生:下面那只蚂蚁爬了树叶的一圈,上面那只蚂蚁没有爬完树叶一周
2、 师:哦,这树叶的一周(一圈),在哪里呢?谁能上台来指指?
生指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初引导学生观察:他刚刚怎么指的?从哪里出发?
生:这一点
师:然后呢?最后?(手势引导)
生:绕一周,回到这一点。
师: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
生:从一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
3、 初步揭示周长
课件播放:树叶的一周变红色
师:你说的真棒,这就是这片树叶表面的周长。(板贴:周长)
4、 师:谁能再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
请一位同学指一指,师:其他同学一起来指一指,一起说,从?绕?最后?这就是?
二、教学周长
(一)进一步感知周长:(找生活中的周长)
课件播放:树叶以及其周长
师:树叶表面有周长,那在我们的身边,哪里还有周长 ,请你找一找,指一指,并和你的
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逻指导学生说完整:这一周的长度是( )表面的周长。
反馈:
活动汇报(数学书封面,课桌面……让学生边摸边说清楚,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谁的周长)
师问:你发现哪里有周长?
1.三角尺(其他)
师:你说,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尺表面的周长。


评价:你说的很完整。
师:还有吗?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课桌表面的周长。
教师让学生都指一 指课桌表面的周长。(教师轻轻引导:从一点出发,绕一周,最后回到这
一点,这就是?)
2.数学书封面
师:还有同学找到其他物体的周长吗?
生: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哦,你找到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真会观察。每个小朋友都有数学书,请你们指一指
请学生来指一指,教师提供数学书。
学生边指边说,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他是从这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手势),有没有不同的指法?
学生从其他起点出发指一周。
师:可不可以?
引导观察:他们在指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出发的地方不同。
师:虽然,起点不同,但他们都是?(用手势表示)
生:都是绕一周最后还是回到起点。
教师归纳:对,绕一周,回到起点,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手势引导)
课件播放:树叶,数学书,三角尺物体隐去,周长显示。
评价: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找到了这 么多的周长,我们一起看,这一周的长度是树叶表面的
周长,这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这 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尺表面的周长)。
师: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周长呢,你能再来说一说吗?
生:从一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这一点,这一圈的长度
评价:这是你的理解,真棒。
师:在指这些图形周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手指大屏幕)
生:都是从起点出发绕一周最后回到起点。
教师归纳:像这样从起点出发绕一周回到起点的图形,我们叫做封闭图形。(板贴:封闭图
形)
(二).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1、师:你们认识封闭图形了吗?
生:认识了
师:接下来我们试一试,拿出练习纸,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并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开
始。
教师投影学生作品。
师:同意吗?
学生反馈
追问:哎,这个为什么不描一描呢?
生:因为他不是封闭图形
追问: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它从起点出发没有回到起点,因为它不是封闭的。
评价:大家对封闭图形理解的真透彻,不是封闭图形,它就没有(生:周长)
2.师:现在, 我要请小小魔术师们把它变成封闭图形,并描出它的周长。看哪个小魔术师身
手最敏捷,开始。
教师收集学生作品,投影展示。
预设1: 预设2: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改可以吗?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这个呢?看这一张,可以吗?
生:可以
评价:同学们真棒,都是优秀的小小魔术师。
(三)、归纳,统一认识(周长定义)
师:刚才我们描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那什么叫周长呢 ?一起翻开书本第83页,自己边读
边划。(板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一起读
追问: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没有
三、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回到图形 测量周长
课件播放:练习题图形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它们的周长有多长呢?
1、直边图形归类
师指一图形:看这个图形,它的周长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直尺量,
追问:像这样直尺量的还有吗?
生:第2个,第3个
2、曲边图形归类,
师:哎呀,这个图形,为什么不选?
生:边是弯曲的,不能用直尺量
师:动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方法。
3、小组合作,提清要求:
师:不着急,小组合作,一起测量它们周长,这是小组合作要求,一起来读一读。
生:1.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2.把测量数据标注在图形上;3.计算周长,填写表格。
师:注意小组合作说话轻轻。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又静又快又对的完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吗?
生:没有
师:在操作中有困难的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现在开始。
教师巡逻指导。(表扬这一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又静有快,已经在测量第3个图形的周长
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
(三)交流汇报,展示学生的测量结果(实物投影)
1、逐一反馈图形:
师:请你当小老师,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师:继续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师:这一个呢?
生:每边都用直尺量出来,再把所有边加起来。
同时投影周长表。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的长度相
加就可以了。
2、曲线图形反馈:
师:那么圆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用一根细线沿图形的边线围一周,再拉直这根线的长。
师:哦,多好的方法。把曲的变 成直的就可以直接量了。哪些组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大家
真能干。量的时候要注意把线拉紧。
生2: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一周。这个方法太好了,但你觉的我们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
提醒同学们 注意些什么呢?(在圆上做个标记,沿着直尺慢慢滚,滚到做标记的地方,就是
圆的周长了。)
3、小结:
师:你们测量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你们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用尺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的周长测量?(线段)
方法二:用绳子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的周长测量?(曲线)
评价: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四)提升练习
1.变魔术
(1)五角星
小黑板展示
师:老师要奖励你们玩个变魔术的小游戏。看,它是一个?
生:五角星
师:你能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吗?
生指
师:你指的真标准。这样一根小棒长10厘米,那你知道它的周长是多长吗?你说。
生:100厘米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根小棒10厘米,她的一周有10根小棒,就是100厘米。
评价:你的思路真清晰。
(2)五边形
师:注意观察,现在老师要变了,变成了一个?
生:五边形
请生指周长
师: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一根10厘米,一条边2根小棒,20厘米,一共5条边,就是100厘米。
生2:图形变了,但是她的周长没有变,还是10根小棒,所以还是100厘米。
追问:谁听懂了她的想法?
教师归纳:虽然图形变了,但是他们的周长都是由10小棒围成的,都是100厘米。
(3)皇冠
师:我变,这是?
生:皇冠
请生指周长。
师:她的周长是多少?
生:100厘米
追问:为什么?
生:虽然图形虽然图形变了,但是他们的周长都是由10小棒围成的,都是100厘米。
师:我继续变,她的周长会不会变?
生:不会,都是100厘米
评价: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老师的魔术这么快就被你们识破了。


2.蚂蚁比赛
师:蚂蚁们要进行第二轮比赛了,这次,他们分别要在这两个跑道上进行比赛,伸出手指,
一起 来指一指他们的跑道,小裁判们,你觉得他们的跑道一样长吗?
生:一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下面的这条线平移上去,把左边的线段平移过去,右边和左边图形周长是一样的。
师:谁听懂了她的想法?你来。
师:我们一起试着移一移。(课件演示)
评价:通 过平移,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同学们真棒,现在,两只小蚂蚁
可以安心的比赛了。
四、课堂总结: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手指板书)
2.教师总结:这节课里,学会了周长和封闭图形,还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周长。
五、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分为1号场地和2号场地。
师:看,小蚂蚁们要进行第3 轮比赛了,小裁判们,这两个场地周长一样长吗?不着急,
认为1号长的用这个手势,认为2号长的用这 个手势,认为一样长的用这个手势,听口令,
不能犯规哦,1,2,3,开始。(出示课件)
一部分学生认为1号长,一部分认为一样长。
反馈:有同学认为1号场地长,也有同学认为一样长。
师:不着急,我们先来指一指这两个场地的周长,你来指。其他同学一起指。
Ppt演示
师:2号场地,你来指,一起来。同意吗?
Ppt演示。
师:现在,你觉得这两个 场地的周长一样长吗?说说你的想法。(选择认为一样长的小
朋友回答)谁听懂了?请你说。
师:认为1号长的小朋友,还有意见吗?
师:那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选1号呢?
生:他们觉得1号场地比较大。


师:虽然大小不同,但是,他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真棒,又帮助小蚂蚁解决了问题。
Ppt出示
师:小蚂蚁们,要进行第4轮比赛了,这次他们要在这两个跑道上比赛,这两个跑道一
样长吗?
师: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讨论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3个“什么是周长”串联整节 课,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再通
过指一指环节进一步感知什么只周长,再通过测量周长以及看书准确 认识周长的概念。在新
授环节,先通过小蚂蚁比赛吸引学生兴趣,指蚂蚁跑道,初步感知周长。接着,找 一找指一
指身边的周长,进一步感知周长。通过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封闭图形的概念,通过练习以及把不封闭图形改成封闭图形,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再提问“什么是周长”,进
一步感知 周长,再通过测量周长以及看书准确认识周长的概念。接着,以变魔术的形式,让
学生体会图形变而周长 不变,进一步渗透什么是周长。在设计练习时,我以小蚂蚁比赛的形
式出示练习题。以上是这节课的整体 思路,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令我有很多感悟。
一. 熟练掌握概念知识,准确描述概念
变小 魔术的练习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磁性小棒的图形变换既可以吸引学生的
兴趣,又可以充分地让 学生渗透周长的概念。可惜地是,在学生描述图形的周长时,他们回
答“这样的一周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时,我没有引导改正“这样一周的长度才这个图形是周
长”。这个错误的产生,导致在练习环节出了很多 差错。由此可见,教师对所教学的知识要
熟悉掌握,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并进行正确的归纳 小结。
二.准确抓住练习难点,正确引导学生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场地, 让他们比较这两个场地周长。这里,学生非
常容易将面积和周长混淆。果然,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 为场地大的那个周长长。在这
里,我没有引导他们认识到是面积大小不一样,这里比较的是周长。由于没 有进行正确的引
导,到课堂结束还是有很多同学无法理解,而这节课只能遗憾的结束。结束后,我进行了 反
思,如果我不是用烦琐的语言去解释周长一样长,而是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1号场
地 长”。学生会回答“因为1号场地大”,教师追问“但是,我们这里比较的是他们的周长,
谁再来指一指 他们的周长”,只需要这样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能很好地帮助他们从面积比
较转变成周长比较。在他们 认识到周长比较的基础上,再请认为一样长的学生进行说明。教
师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导者,通过教师引 导,让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会考


教育部考试查询-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教育读书心得-全国985大学排名


爱国手抄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排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务系统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


江苏高考总分多少-新加坡硕士留学条件


威尼斯商人教案-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戒烟的英语作文-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