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玛丽莲梦兔
986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2: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坚定的脚步-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教材
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 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
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 能够使学生
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
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问
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
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很多题目学生口算
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
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
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
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
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难点
明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1



突破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戏卡片。

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
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
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
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
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
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
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将要做到: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游戏,看卡片。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或整百数?
61、57、388、404、67、476。
问:运用什么方法找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2、口算。
80×2= 3×90= 6×300=
700×6= 8×400= 500×8=

二、情境导入
1、师说: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参观航空展览,一起去看看将会遇到 什么数学问
题。(出示第70页的情境图)
老师带着29个同学去参观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按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阅读与理解:阅读图意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请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运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板书:29×8=)

1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7的问题)上面的问题改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分析与解答
讨论:怎样解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运用精确计算,有的说出估算。)

把导入题算式中的等号自然地改为约等号,板书:29×8≈240(元)
指导读算式,介绍约等号的读作和写法。
(由于29×8是大约等于240,不是一个精确值 ,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来表
示,而用≈,跟老师一起书写“≈”,约等号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 br>等于”,它表示计算的结果是不精确的,是估算时用的一种符号。)

问:怎样计算29乘8约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29很接近30,所以把29看作30,30乘8等于240,所以 29×8约等
于240。(板书。)
类似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 的计算,估算一下
就可以了,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呢!(出示课题。)

回顾与反思
29张门票看成30张只需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够了。

2、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带800元够吗?
生尝试独立解答,师巡视辅导后全班交流。
92×8≈720(元) 92元>90元,92×8>700(元) 不够。
(90)
92×8≈800(元) 92元<100元,92×8<800(元) 够。
(100)
小结: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
么 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 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
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来决定。



四、巩固练习
(一)题组。【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
1、(书第70页做一做)王伯伯 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
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2、每包稻谷重58千克,8包大约重多少千克?
2


3、一辆小 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大约是72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5
个小时大约能行驶多少千米?(以选择 题的形式呈现答案。)
A.72×5=360(千米) B. 72×5≈350(千米)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二)竞赛。【对比估算与精确计算两种解题方法的意义与作用。】
把例7改为:三年级共有63人去参观,买门票500元钱够吗?
第一二大组学生用 估算方法计算,第三四组用精确计算方法计算。对比
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估或往 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
定的因素,反而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
小结:有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 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
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 估大一些。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估算算式要用到约等号。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阅读与理解 29×8≈240(元)
分析与解答 约等号
回顾与反思 29×8<250(元)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
92×8≈720(元) 92×8≈800(元)
(90) (100)
92×8>700 92×8<80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答:带800元买门票够。




教学反思:
3


《标准(2011年版)》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
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是“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估算”。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
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通过选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从二年
级上学期开始,教材开始安排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学生也初步接 触估算
的方法。但学生估算意识非常薄弱,估算技能比较欠缺。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
我们只是 将估算停留在嘴上,当题目的要求中出现要求学生估算的时候我们才会
去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教师和学生 都很少关注。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估算的用处
是很广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怎样能够让学生对估算敏感起 来?学生的估算意识
如何培养?本课在突破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突破估算教学的难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 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
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 习惯”,常常为
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乘车人数、购买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
票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 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
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破
了估算教学难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和必要性
教材在编排估算时,创设 了适当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
和必要性,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要巧用教材,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例7时,
如果直接出示例题的问题,很多学生都直接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老师再教学估算
的格式和方法,这样孩子对估算的作用感受不大。本课现在改为先解决“买门票
一共要付多少钱 ?”的问题,自然转换问题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学生
会对两个问题加以对比分析,体会到在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
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从而体会估算方法的作用和应用 背景。
三、精心设计练习情境,优化估算方法和解题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活选取估
4


算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
问题用估算不 能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
例如例7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利用估算 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
的估算策略和方法。在练习环节,老师设计了题组练习,让学生辨 析什么时候需
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 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
候需要估小,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竞赛题:把例7改为:二
年级共有63人参观,买 门票500元钱够吗?让学生体验到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
估或往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反而 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从而发现有
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 上进一步
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估大一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前,我到包含丰富资源的“荔湾教育”资源 平台上查找与本课相关内容
的课件、练习资料,认真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平台上的课件进行 重
新设计,在“备课”中编辑课件内容。下阶段将继续学习平台的使用功能,力求
突破技术难关 。例如:在资源平台里编辑课件时,如何直接输入“×”、“≈”等
的数学符号?如何让“备课”里编辑 好的课件,到“授课”时不会出现文字、图
案偏离位置的现象。
估算的应用很广泛,在加、减 、乘法计算中的检查得数要用到估算,在除法
计算中的试商要用到估算,放学路上要用的时间也要用到估 算,购物时用到估算
的更多。估算是精确计算的基础,估算也是精确计算的补充。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估算的欲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
和策略。这就需要我 们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
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自觉形 成估算的一种习惯,有力的促进估
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教材
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 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
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 能够使学生
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
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问
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
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很多题目学生口算
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
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
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
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
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难点
明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1



突破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戏卡片。

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
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
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
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
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
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
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将要做到: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游戏,看卡片。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或整百数?
61、57、388、404、67、476。
问:运用什么方法找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2、口算。
80×2= 3×90= 6×300=
700×6= 8×400= 500×8=

二、情境导入
1、师说: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参观航空展览,一起去看看将会遇到 什么数学问
题。(出示第70页的情境图)
老师带着29个同学去参观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按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阅读与理解:阅读图意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请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运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板书:29×8=)

1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7的问题)上面的问题改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分析与解答
讨论:怎样解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运用精确计算,有的说出估算。)

把导入题算式中的等号自然地改为约等号,板书:29×8≈240(元)
指导读算式,介绍约等号的读作和写法。
(由于29×8是大约等于240,不是一个精确值 ,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来表
示,而用≈,跟老师一起书写“≈”,约等号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 br>等于”,它表示计算的结果是不精确的,是估算时用的一种符号。)

问:怎样计算29乘8约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29很接近30,所以把29看作30,30乘8等于240,所以 29×8约等
于240。(板书。)
类似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 的计算,估算一下
就可以了,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呢!(出示课题。)

回顾与反思
29张门票看成30张只需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够了。

2、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带800元够吗?
生尝试独立解答,师巡视辅导后全班交流。
92×8≈720(元) 92元>90元,92×8>700(元) 不够。
(90)
92×8≈800(元) 92元<100元,92×8<800(元) 够。
(100)
小结: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
么 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 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
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来决定。



四、巩固练习
(一)题组。【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
1、(书第70页做一做)王伯伯 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
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2、每包稻谷重58千克,8包大约重多少千克?
2


3、一辆小 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大约是72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5
个小时大约能行驶多少千米?(以选择 题的形式呈现答案。)
A.72×5=360(千米) B. 72×5≈350(千米)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二)竞赛。【对比估算与精确计算两种解题方法的意义与作用。】
把例7改为:三年级共有63人去参观,买门票500元钱够吗?
第一二大组学生用 估算方法计算,第三四组用精确计算方法计算。对比
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估或往 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
定的因素,反而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
小结:有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 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
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 估大一些。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估算算式要用到约等号。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阅读与理解 29×8≈240(元)
分析与解答 约等号
回顾与反思 29×8<250(元)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
92×8≈720(元) 92×8≈800(元)
(90) (100)
92×8>700 92×8<80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答:带800元买门票够。




教学反思:
3


《标准(2011年版)》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
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是“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估算”。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
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通过选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从二年
级上学期开始,教材开始安排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学生也初步接 触估算
的方法。但学生估算意识非常薄弱,估算技能比较欠缺。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
我们只是 将估算停留在嘴上,当题目的要求中出现要求学生估算的时候我们才会
去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教师和学生 都很少关注。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估算的用处
是很广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怎样能够让学生对估算敏感起 来?学生的估算意识
如何培养?本课在突破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突破估算教学的难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 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
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 习惯”,常常为
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乘车人数、购买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
票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 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
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破
了估算教学难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和必要性
教材在编排估算时,创设 了适当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
和必要性,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要巧用教材,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例7时,
如果直接出示例题的问题,很多学生都直接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老师再教学估算
的格式和方法,这样孩子对估算的作用感受不大。本课现在改为先解决“买门票
一共要付多少钱 ?”的问题,自然转换问题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学生
会对两个问题加以对比分析,体会到在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
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从而体会估算方法的作用和应用 背景。
三、精心设计练习情境,优化估算方法和解题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活选取估
4


算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
问题用估算不 能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
例如例7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利用估算 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
的估算策略和方法。在练习环节,老师设计了题组练习,让学生辨 析什么时候需
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 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
候需要估小,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竞赛题:把例7改为:二
年级共有63人参观,买 门票500元钱够吗?让学生体验到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
估或往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反而 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从而发现有
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 上进一步
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估大一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前,我到包含丰富资源的“荔湾教育”资源 平台上查找与本课相关内容
的课件、练习资料,认真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平台上的课件进行 重
新设计,在“备课”中编辑课件内容。下阶段将继续学习平台的使用功能,力求
突破技术难关 。例如:在资源平台里编辑课件时,如何直接输入“×”、“≈”等
的数学符号?如何让“备课”里编辑 好的课件,到“授课”时不会出现文字、图
案偏离位置的现象。
估算的应用很广泛,在加、减 、乘法计算中的检查得数要用到估算,在除法
计算中的试商要用到估算,放学路上要用的时间也要用到估 算,购物时用到估算
的更多。估算是精确计算的基础,估算也是精确计算的补充。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估算的欲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
和策略。这就需要我 们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
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自觉形 成估算的一种习惯,有力的促进估
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

学习雷锋手抄报内容-教师节作文400字


开店创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河北学考网成绩查询-入党积极分子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我也追星-经典谜语


河南选调生-广东司法考试


千米的认识-道歉短信


广州二本大学-英文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