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玛丽莲梦兔
633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2: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疆昌吉学院-宝应教育网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第2课时 需要多少钱
第3课时 丰收了
第4课时 植树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教材P30。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口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


有多少个千?
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
(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
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
2、探索口算方法。
(1)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
“60”表示有60棵小树。
(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4)因为2×3=6,所以20×3=60。
(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 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
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


师:刚才我 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整千数)
师:你有什么好方 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
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 乘数末尾有几
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
思路:提出问题 → 算法多样化 → 建立数学模型 → 摆学具 → 讨
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 类比推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1第1题。
2、完成教材P31第2题。
3、完成教材P31第3题。
(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 ,每
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2)解决问题(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
(4)解决问题(3),先算 出3头大象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然后再
判断有几头大象和几头小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2课时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教材P3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师:暑假的一天,同学们准备到海滨游泳场去游泳,他们先来到 了海
滨游泳场的游泳用品销售处,选购一些游泳用品,这里的商品真是琳
琅满目啊!
2.引出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请学生全面 地说出画面上提供的数学信息。(有3个同学在买游泳用


品,泳衣每件28元,泳裤每条 13元,泳帽每顶9元,泳圈每个12
元,皮球每个18元,泳镜每个16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设计 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
思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1)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出: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课件出示)
师:要求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出算式呢?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3。
(2)尝试计算。
师:这道题你们能自己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独立算出得数。
(3)集体反馈交流,展示算法。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说你的想法吧。
预设
生1: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连加计
算,12+12+12= 36。
生2:把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10
×3=30,2 ×3=6,30+6=36。
(4)用人民币模型演示算理。


师:现在我们一起摆人民币模型,演示一下第二种算法。
请学生摆人民币模型,摆出3个12元,如下图:

提问:人民币图示中的哪部分可以用10×3来表示?2×3呢?30+6
呢?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出每一步的含义。
过渡:淘气和笑笑也把得数算出来了,我们看看他们俩是怎么算的吧。
2.理解淘气和笑笑的两种算法。
(1)课件出示淘气的计算过程。
提问:观察点 子图,淘气把12分成了几和几?分别与几相乘?然后
是怎么做的?这样算有什么好处?
预设
生1:淘气把12分成了6和6,分别与3相乘,最后把两个乘积加起
来得36。
生2:这样算的好处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了表内乘法,比较容
易算。
(2)课件呈现笑笑的算法,请学生独立观察分析。
×
3
30+6=36
(3)集体交流。
10
30
2
6


师:表格中的每个数据都表示什么?她是怎样计算的?这种算法与上
面的哪种方 法的思路是一致的?
预设
生:笑笑是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乘数3相乘,然后再把两 个乘
积30和6加在一起。这与用人民币模型口算的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
(4)比较淘气和笑笑两种算法的异同点。
师:淘气和笑笑两种不同的算法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汇报各自的想法。
师小结:两种算法的共同点都是用拆分法把整 体分块求积,再求这些
积的总和;不同点是拆分的方法可以等分,也可以不等分。
3.反馈实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 少元?
请学生自主选择算法,尝试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你选择的是哪种算法呢?把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吧。
请学生将自己选择的算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理解。
重点展示交流利用分割点子图的各种算法。
预设
生1:
2×4=8 8×9=72

生2:


9×4=36 9×4=36 36+36=72
生3:
10×4=40 8×4=32 40+32=72
生4:
18×2=36 36+36=72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计算之 后,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
各种利用分割点子图计算的方法,能使学生体验到算法的多样性和 创
造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3第1题。
(1)请学生结合算式,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再算出得数。
(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完成教材P33第4题。
请学生先想一想怎样用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把表格补充完整。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希望大家能把
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在以后的计 算中熟练应用。
五、作业



第3课时 丰收了
教学内容:教材P3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上面情境图。
师:两只小兔种了一片胡萝卜,到了秋天,胡萝卜丰收了,我们一起
去帮小兔们收胡萝卜吧!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你们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并汇报得到的信息。
师: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之前,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请学生尝试


独立解答。
师:求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怎
样列算式?你能试着算出它 的得数吗?可以利用学具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学具,理解数量关系,尝试计算,与同伴说说自
己的想法。
2.集体交流。
(1)明确算式的意义。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算式是60÷2,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展示算法及计算思路。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把计算过程和想法说出来。
预设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60÷2,就是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
份,也 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我想到30×2=60,所以60÷2=30。
生3:我的计算过程是6÷2=3,60÷2=30。
师:6÷2=3是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 ?60÷2=30为什么把被除数和
除数末尾的0框起来?
请学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结合分物的过程说一说。
(3)比较不同算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 的想法,明确:这几种算法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表
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要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 以先把算式进行
转化,利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下面情境图。
山羊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
(1)请学生结合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师: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预设 < br>生1:要求把160棵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就是求160里面有多
少个8,列式为160÷ 8。
生2:计算时把160看作16个十,16÷8=2,是2个十,也就是20。
4.计算,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两组算式,请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
42÷7= 35÷5=
420÷7= 350÷5=
4200÷7= 3500÷5=
(2)观察比较,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倾听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横着看,每组第一道题都是表
内除法,用乘法口诀可以直接算出得数;竖着看,每组中三道题的除


数相同,后两道题的被除数是在第一道题的被除数后面添上一个0或
两个0,也就是 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时,可以先按照表内除法计算,
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或两个0。
(3)仿写算式。
请学生仿照给出的两组算式,尝试自己写出一组或两组这样的算式,
然后在全班交流。
(4)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谁能归纳一下
口算方法?
学生 发言后师小结: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0”前
面的数除以除数,算出得数后,被除数后 面有几个0,就在商的后面
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之后, 自己归纳总结计
算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认识和
理解,使学 生能够掌握这项技能,熟练计算。同时,鼓励学生多发表
自己的看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写得数。
40÷4= 80÷8=
270÷9= 480÷6=
1200÷3= 7200÷9=
2.判断。


(1)计算300÷5时,商的末尾有两个0。( )
(2)400÷8=50( )
(3)120÷3,商的末尾没有0。( )
3.解决问题。
幼儿园的张老师有140块糖,要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
到几块糖?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



第4课时 植树
教学内容:教材P3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
50÷5= 420÷6= 540÷9= 200÷5=
2.说一说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上面例题。
(1)思考:要想知道“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请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一共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去植树,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2)独立列式,尝试计算。
请学生列出算式后,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记录操作的过程。
(3)集体交流,理解算法。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出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36÷3,表示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你们是怎样摆小棒和分小棒的呢?这个过程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预设
生1:先摆出3捆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
生2: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捆, 也就是1个十,用
算式表示是30÷3=10。
生3: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根,用算式表示是6÷3
=2。


生4:最后把两次分的结果加起来,即10+2=12。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算出了36÷3的得数,谁能用语言叙述一下
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把36分成30和6,用30和6分别除以3,然后把两
次得到的商加在一起。
设计意图:借助分小棒的环节,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位数的组成,
直观地理解先分整十数再分 一位数的意义和过程,进而体会到口算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就是转化成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表内除法 的
过程,使他们轻松地掌握并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中间例题。
(1)根据情境图和问题,请学生独立解答。
师:有了刚才的计算经验,你们能不能自己解决这道题呢?
学生自己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尝试用刚才的方法口算出
得数。
(2)圈一圈,验证计算结果。
①提问:要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4,列式为48÷4=12)
②请学生根据算式的 意义在课前准备的题卡中圈一圈,验证自己的计
算是否正确,然后汇报一下自己圈的过程和结果。
3.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下面的第一组算式,请学生先独立算 一算,然
后观察算式中数字的变化规律,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交流。
师:算式中什么是不变的?被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 (除数3不变,
被除数每次加上3,商每次增加1,商是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3)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下面的第二组算式。
师:你们能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吗?在计算时 ,是先分什么,再分什
么?(除数4不变,被除数每次加上4,商每次增加1,计算时都是先
分 整十数,再分个位上的数)
(4)利用刚才的发现计算52÷4。
师:这道题跟上面的几道题有什么联系?能用刚才的规律算出得数吗?
说出你的想法。
(52是在48的基础上加上4,所以商要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增加1,得
数是13)
4.回顾反思,归纳计算方法。
师:我们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是怎样把它转化为学过的除法
的?
学生发言后 师小结: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把两位数看成一个
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它们分别除以除数,再 把两个商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观察每组算式蕴涵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和掌握口 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观察、交流、实践这一系
列活动的过程中,将有效地锻炼数学观察力, 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7第1题。


(1)观察小棒图,说一说被除数应该怎样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教材上把计算过程补充完整。
2.完成教材P37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出得数,最后交
流解题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第2课时 需要多少钱
第3课时 丰收了
第4课时 植树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教材P30。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口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


有多少个千?
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
(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
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
2、探索口算方法。
(1)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
“60”表示有60棵小树。
(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4)因为2×3=6,所以20×3=60。
(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 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
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


师:刚才我 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整千数)
师:你有什么好方 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
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 乘数末尾有几
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
思路:提出问题 → 算法多样化 → 建立数学模型 → 摆学具 → 讨
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 类比推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1第1题。
2、完成教材P31第2题。
3、完成教材P31第3题。
(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 ,每
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2)解决问题(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
(4)解决问题(3),先算 出3头大象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然后再
判断有几头大象和几头小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2课时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教材P3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师:暑假的一天,同学们准备到海滨游泳场去游泳,他们先来到 了海
滨游泳场的游泳用品销售处,选购一些游泳用品,这里的商品真是琳
琅满目啊!
2.引出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请学生全面 地说出画面上提供的数学信息。(有3个同学在买游泳用


品,泳衣每件28元,泳裤每条 13元,泳帽每顶9元,泳圈每个12
元,皮球每个18元,泳镜每个16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设计 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
思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1)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出: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课件出示)
师:要求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出算式呢?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3。
(2)尝试计算。
师:这道题你们能自己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独立算出得数。
(3)集体反馈交流,展示算法。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说你的想法吧。
预设
生1: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连加计
算,12+12+12= 36。
生2:把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10
×3=30,2 ×3=6,30+6=36。
(4)用人民币模型演示算理。


师:现在我们一起摆人民币模型,演示一下第二种算法。
请学生摆人民币模型,摆出3个12元,如下图:

提问:人民币图示中的哪部分可以用10×3来表示?2×3呢?30+6
呢?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出每一步的含义。
过渡:淘气和笑笑也把得数算出来了,我们看看他们俩是怎么算的吧。
2.理解淘气和笑笑的两种算法。
(1)课件出示淘气的计算过程。
提问:观察点 子图,淘气把12分成了几和几?分别与几相乘?然后
是怎么做的?这样算有什么好处?
预设
生1:淘气把12分成了6和6,分别与3相乘,最后把两个乘积加起
来得36。
生2:这样算的好处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了表内乘法,比较容
易算。
(2)课件呈现笑笑的算法,请学生独立观察分析。
×
3
30+6=36
(3)集体交流。
10
30
2
6


师:表格中的每个数据都表示什么?她是怎样计算的?这种算法与上
面的哪种方 法的思路是一致的?
预设
生:笑笑是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乘数3相乘,然后再把两 个乘
积30和6加在一起。这与用人民币模型口算的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
(4)比较淘气和笑笑两种算法的异同点。
师:淘气和笑笑两种不同的算法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汇报各自的想法。
师小结:两种算法的共同点都是用拆分法把整 体分块求积,再求这些
积的总和;不同点是拆分的方法可以等分,也可以不等分。
3.反馈实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 少元?
请学生自主选择算法,尝试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你选择的是哪种算法呢?把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吧。
请学生将自己选择的算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理解。
重点展示交流利用分割点子图的各种算法。
预设
生1:
2×4=8 8×9=72

生2:


9×4=36 9×4=36 36+36=72
生3:
10×4=40 8×4=32 40+32=72
生4:
18×2=36 36+36=72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计算之 后,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
各种利用分割点子图计算的方法,能使学生体验到算法的多样性和 创
造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3第1题。
(1)请学生结合算式,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再算出得数。
(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完成教材P33第4题。
请学生先想一想怎样用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把表格补充完整。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希望大家能把
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在以后的计 算中熟练应用。
五、作业



第3课时 丰收了
教学内容:教材P3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上面情境图。
师:两只小兔种了一片胡萝卜,到了秋天,胡萝卜丰收了,我们一起
去帮小兔们收胡萝卜吧!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你们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并汇报得到的信息。
师: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之前,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请学生尝试


独立解答。
师:求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怎
样列算式?你能试着算出它 的得数吗?可以利用学具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学具,理解数量关系,尝试计算,与同伴说说自
己的想法。
2.集体交流。
(1)明确算式的意义。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算式是60÷2,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展示算法及计算思路。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把计算过程和想法说出来。
预设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60÷2,就是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
份,也 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我想到30×2=60,所以60÷2=30。
生3:我的计算过程是6÷2=3,60÷2=30。
师:6÷2=3是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 ?60÷2=30为什么把被除数和
除数末尾的0框起来?
请学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结合分物的过程说一说。
(3)比较不同算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 的想法,明确:这几种算法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表
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要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 以先把算式进行
转化,利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下面情境图。
山羊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
(1)请学生结合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师: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预设 < br>生1:要求把160棵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就是求160里面有多
少个8,列式为160÷ 8。
生2:计算时把160看作16个十,16÷8=2,是2个十,也就是20。
4.计算,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两组算式,请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
42÷7= 35÷5=
420÷7= 350÷5=
4200÷7= 3500÷5=
(2)观察比较,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倾听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横着看,每组第一道题都是表
内除法,用乘法口诀可以直接算出得数;竖着看,每组中三道题的除


数相同,后两道题的被除数是在第一道题的被除数后面添上一个0或
两个0,也就是 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时,可以先按照表内除法计算,
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或两个0。
(3)仿写算式。
请学生仿照给出的两组算式,尝试自己写出一组或两组这样的算式,
然后在全班交流。
(4)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谁能归纳一下
口算方法?
学生 发言后师小结: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0”前
面的数除以除数,算出得数后,被除数后 面有几个0,就在商的后面
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之后, 自己归纳总结计
算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认识和
理解,使学 生能够掌握这项技能,熟练计算。同时,鼓励学生多发表
自己的看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写得数。
40÷4= 80÷8=
270÷9= 480÷6=
1200÷3= 7200÷9=
2.判断。


(1)计算300÷5时,商的末尾有两个0。( )
(2)400÷8=50( )
(3)120÷3,商的末尾没有0。( )
3.解决问题。
幼儿园的张老师有140块糖,要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
到几块糖?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



第4课时 植树
教学内容:教材P3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
50÷5= 420÷6= 540÷9= 200÷5=
2.说一说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上面例题。
(1)思考:要想知道“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请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一共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去植树,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2)独立列式,尝试计算。
请学生列出算式后,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记录操作的过程。
(3)集体交流,理解算法。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出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36÷3,表示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你们是怎样摆小棒和分小棒的呢?这个过程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预设
生1:先摆出3捆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
生2: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捆, 也就是1个十,用
算式表示是30÷3=10。
生3: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根,用算式表示是6÷3
=2。


生4:最后把两次分的结果加起来,即10+2=12。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算出了36÷3的得数,谁能用语言叙述一下
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把36分成30和6,用30和6分别除以3,然后把两
次得到的商加在一起。
设计意图:借助分小棒的环节,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位数的组成,
直观地理解先分整十数再分 一位数的意义和过程,进而体会到口算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就是转化成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表内除法 的
过程,使他们轻松地掌握并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中间例题。
(1)根据情境图和问题,请学生独立解答。
师:有了刚才的计算经验,你们能不能自己解决这道题呢?
学生自己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尝试用刚才的方法口算出
得数。
(2)圈一圈,验证计算结果。
①提问:要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4,列式为48÷4=12)
②请学生根据算式的 意义在课前准备的题卡中圈一圈,验证自己的计
算是否正确,然后汇报一下自己圈的过程和结果。
3.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下面的第一组算式,请学生先独立算 一算,然
后观察算式中数字的变化规律,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交流。
师:算式中什么是不变的?被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 (除数3不变,
被除数每次加上3,商每次增加1,商是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3)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下面的第二组算式。
师:你们能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吗?在计算时 ,是先分什么,再分什
么?(除数4不变,被除数每次加上4,商每次增加1,计算时都是先
分 整十数,再分个位上的数)
(4)利用刚才的发现计算52÷4。
师:这道题跟上面的几道题有什么联系?能用刚才的规律算出得数吗?
说出你的想法。
(52是在48的基础上加上4,所以商要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增加1,得
数是13)
4.回顾反思,归纳计算方法。
师:我们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是怎样把它转化为学过的除法
的?
学生发言后 师小结: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把两位数看成一个
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它们分别除以除数,再 把两个商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观察每组算式蕴涵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和掌握口 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观察、交流、实践这一系
列活动的过程中,将有效地锻炼数学观察力, 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7第1题。


(1)观察小棒图,说一说被除数应该怎样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教材上把计算过程补充完整。
2.完成教材P37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出得数,最后交
流解题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中信银行校园招聘-荷马史诗读后感


牛b签名-河南人事中心


税务硕士-浙江教育网会考查询


爱尔兰留学网-高考网上阅卷


学雷锋征文-开业祝福语


广州校讯通-如何写辞职信


桂枝香-英语春节手抄报


模具钳工-财务工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