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894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2: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峡大学分数线-和谐社会演讲稿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许成益。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第10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使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
算理的理解,发展 数感。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1.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谈话:你们都喜欢哪些卡通人物?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想知道是谁吗?如果你们能完 成他带来的数学题,他才愿意和
大家见面。课件出示口算题:
45+20=56+7=38+40=72+5=
30+35=8+37=52+30=6+44=
要求:学生抢答,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要求学生汇报口算思路。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它的名称及上海世博会的小资料。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卡通人 物的特点,设计“猜一猜”这一环节,让学生迅速进入学
习角色。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复习,旨在帮助学生
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作好铺垫。)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中表达的信息以及蕴含的数学信息。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谁愿意提出这样的问题?



预设:给各个年级或全校学生买票的问题。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注意将两位数加法和减法问题分类板书。
(3)列式解答,引出新知。
让学生列式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师:你会口算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 水平出发,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问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选择学生提出的“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5+34=,
让学 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
预设1:先算35+30=65,再算65+4,结果等于69。
预设2:将35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预设3:把3 5分成30+5,34分成30+4,先算30+30=60,再算4+5=9,最后算60+9
=69 。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已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
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利用已有知识
迁移类推 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口算进位加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 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
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 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
预设1:先将39分成30+9,然后算30+44=74,最后算,74+9=83。
预设2:先将44分成40+4,然后算39+40=79,最后算79+4=83。
预设3 :将44分成40+4,39分成30+9,先算30+40=70,4+9=13,最后算70+13=83。
预设4:39接近40,从44借1个给39,就变成了口算40+43=83。
板书:




师:这位同学还想到了“凑整十数”的方法。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 多呀!我们一起动脑筋,
解决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板书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你 找到适合自己的口
算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的口 算策略。在教学进位加法时,
因势利导,利用“凑整十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在口算中,根据口算题 目中各个加数的特征
合理地进行分解与组合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口算策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方法
1.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第10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口算。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口算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 效信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口算,体会口算的简捷,
培养学生能用口算就用口算的习惯。)
2.练习二第2题。
课件依次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口算思路。
3.填出方框里的数。
35+53=□842+39=□156+26=□2
37+46=□315+52=□763+27=□0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填出方框里的数,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
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练习二第4题。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理解题意,口算答题,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次旅行,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许成益。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第10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使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
算理的理解,发展 数感。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1.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谈话:你们都喜欢哪些卡通人物?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想知道是谁吗?如果你们能完 成他带来的数学题,他才愿意和
大家见面。课件出示口算题:
45+20=56+7=38+40=72+5=
30+35=8+37=52+30=6+44=
要求:学生抢答,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要求学生汇报口算思路。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它的名称及上海世博会的小资料。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卡通人 物的特点,设计“猜一猜”这一环节,让学生迅速进入学
习角色。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复习,旨在帮助学生
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作好铺垫。)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中表达的信息以及蕴含的数学信息。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谁愿意提出这样的问题?



预设:给各个年级或全校学生买票的问题。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注意将两位数加法和减法问题分类板书。
(3)列式解答,引出新知。
让学生列式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师:你会口算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 水平出发,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问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选择学生提出的“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5+34=,
让学 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
预设1:先算35+30=65,再算65+4,结果等于69。
预设2:将35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预设3:把3 5分成30+5,34分成30+4,先算30+30=60,再算4+5=9,最后算60+9
=69 。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已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
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利用已有知识
迁移类推 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口算进位加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 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
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 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
预设1:先将39分成30+9,然后算30+44=74,最后算,74+9=83。
预设2:先将44分成40+4,然后算39+40=79,最后算79+4=83。
预设3 :将44分成40+4,39分成30+9,先算30+40=70,4+9=13,最后算70+13=83。
预设4:39接近40,从44借1个给39,就变成了口算40+43=83。
板书:




师:这位同学还想到了“凑整十数”的方法。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 多呀!我们一起动脑筋,
解决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板书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你 找到适合自己的口
算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的口 算策略。在教学进位加法时,
因势利导,利用“凑整十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在口算中,根据口算题 目中各个加数的特征
合理地进行分解与组合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口算策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方法
1.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第10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口算。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口算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 效信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口算,体会口算的简捷,
培养学生能用口算就用口算的习惯。)
2.练习二第2题。
课件依次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口算思路。
3.填出方框里的数。
35+53=□842+39=□156+26=□2
37+46=□315+52=□763+27=□0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填出方框里的数,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
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练习二第4题。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理解题意,口算答题,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次旅行,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写景抒情散文-湘南学院教务


武装警察部队-班主任培训小结


外贸业务员简历模板-重阳节是几号


营养知识-阅兵观后感


英国时间查询-聚会通知


辽宁会计网官网-乡镇民政工作总结


盘山县-个人思想汇报


麦克白读后感-长阳教育信息网